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洪老也来过高信市。
    听到已经绝迹了,楚胜民更加晓幸,自己当初没有拿出去卖,有些心虚地说道:“还好,还好!”
    “什么?”楚家强不理解二叔为何露出这表情跟吐出这样的语言。
    “当初,大哥跟大嫂出事,你二叔就差点拿出去当了。还有,你读大学的时候也是。他现在是晓幸吧!不过,你考上大学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就算败了一点家,祖先应该也会原谅。”二婶笑道。
    她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家有传家宝。但也是听丈夫说,从没有见过,今天也是第一次见。
    楚家强这才想起,当初自己将通知书拿回家的时候,二叔为何心事重重的样子,好像很矛盾。他原以为,这是二叔为自己学费发愁,因此,大学的时候,自己还一边做兼职。
    “好好保存呀!这些都是难得的珍宝,以后就是有钱也赎不回来。”洪老语重心长地说道。宝贝虽好,但既然是人家的传家宝,而且没有出手的意愿,自己也不能夺人所爱,只能希望好好保存,这都是民族的瑰宝。
    陈武等人一人拿起一块金元宝,感觉很好玩。玉那东西,还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男人总是喜欢金山银山的说法。
    “就是少了点,要是有那么一大推,叠在一起,那才够震撼。”李泉比划了一下。
    “你以为是银行金库呀?”楚家强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这些金子,其实他并不在意。这些金子也就是百万左右,以他现在的身家,没必要放在心上。不过,既然是祖宗留下来的,还是有纪念意义的。
    玉器还可以,毕竟玉可以养人。最主要还是妹妹跟老婆高兴喜欢,说到养人,有什么比灵气灵水更强?自己有山河图,所谓的珍宝,在楚家强心里也是稍有价值而已,甚至连自己上次淘到的黑珍珠都不如。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稀世之宝
    楚家强拿起一本古书,居然不是纸质的,而是绢本,这东西看起来很老了吧?其他的两本让周老爷子跟洪老拿走了。
    洪老一看到里面内容,马上就完全被吸引进去了,呆呆地看着那本书上的文字,脸上有些激动的神色。
    “什么鬼画符?看不明白。”陈武伸一个头过去,瞧见上面的文字当真难看,比起医院里面医生画的还要乱几分。
    洪老顿时瞪了他一眼,然后看向周老:“这是怀素的作品。”
    周老爷子刚要翻开自己手中的那本,听到这话,顿时凑过去:“怀素?没搞错吧?”
    “呃!怀素很出名?”陈武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头。
    “没文化,真可怕!我国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两大狂草家,你说出不出名?”周福荣鄙视了陈武一眼。
    “我说怎么跟鬼画符一样呢!原来是狂草!”陈武也不介意其他人的目光。
    怀素,唐朝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搔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流传至今的《自叙帖》是书法史上狂草第一名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传说,怀素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怀素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说他自幼好佛,出家为僧吧!偏偏出了家之后,无心修禅,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周福荣开口道。
    看了好一会,两老才将书本合上,呼了口气:“果然是他的真迹。”
    其实,怀素的真迹存世不是很少,这里出现一本,的确给人惊喜,却还不算震惊。
    “对了,你那本什么来头?”洪老看向周老。
    “还没看。”周老这才翻开来,里面的字迹刚好跟怀素的那本相反,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很正规的,是正正宗宗的楷书。
    周老眼睛看到这字迹,完全也是刚才洪老的表情。周福荣扫见下面的一个印章,顿时一副见鬼的摸样,惊呼出来:“柳公权的作品?”
    洪老表情顿时僵住,猛地伸头过去,那动作十分搞怪,很难想象这是平时庄重的洪老。
    柳公权比较出名,很多人都认识。这人也是唐代的书法家,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
    “他的作品好像也很多传世吧?”楚家强没太在意。他不是古玩行业的人,体会不到那种猎宝的心情。
    “的确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碑刻,写在纸上的就不多了。”
    “很值钱?”楚胜民突然问道。他也看不懂这些东西,不了解这些宝贝的价值,所以,只能从价钱上去判断一件东西的价值。
    “反正比你那堆金子值钱就是了。”周福荣有些吃味地说道。自己家怎么就没有一件像样的传家宝,看看人家的,件件都是一等一的宝贝。
    洪老突然转过头来,问楚家强道:“家强,你那本什么来的?”
    里面的内容楚家强翻过,看了两眼,没什么特别,字体挺秀丽,是行书,内容就是黄庭经。看到这,他就有些不解了,老祖宗怎么会收藏这东西?按理说,黄庭经就是一本道书,在古代是挺出名,也正是这样,这书并不稀奇,很多。
    不过,这样也好,三种字体的书本也算是齐全了。
    “没什么,就一本黄庭经。”楚家强将绢本递给洪老。
    “嗯?绢本?”洪老马上翻开来,里面的字体更是看得他嘴唇都哆嗦起来,肯定是被里面的内容震惊了。
    看到洪老这种表情,大家就知道那本楚家强不看好的,应该是稀世珍宝了,不然洪老不会这么失态。周福荣跟周老两爷孙也好奇地凑过去,将挡在前面的陈武一把拉开,让陈武十分郁闷。
    周福荣两爷孙一看,同样震惊得半响说不出话来,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字体,三个人就像木偶一样,表情还相当地一致。
    周福荣猛地看向楚家强,质问道:“老幺,你没看见上面的印章跟落款?就算没看见,看到这种天下第一行书,你也应该有点觉悟呀!”
    听到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头,读过书的人都想起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王羲之,一代书圣。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了。
    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的作品?真的假的?”其他人也慕名凑过去,看看这天下第一行书是怎么一个摸样的。只见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说起这本黄庭经,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你祖宗到底是干什么?”周福荣瞪眼睛道。
    “呃!不是说了吗?地主。”楚家强摸了摸鼻子。不过,这答案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一个穷乡避壤的小地主,居然珍藏了那么多宝贝。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人失踪
    箱子里面的那几张纸钞现在压根没有人理会,也是,相对于其他的宝贝,那几张纸钞可能就太不值钱了。
    楚胜民将那纸钞拿出来,递给周福荣:“周侄子,你帮我看看,这几张有没有用?当初,我爸只能将面额较大的藏起来,想以后再用的,谁知道没过两年,这钱就过时了。”
    周福荣一看,都是一些面额大的,而且还是第二套的,当看到最后一张,微微激动一下。
    “这张是第二套的十元,我正差这一张,呵呵!胜民叔,这些纸钞我都要了。”一共,周福荣给了二十五万,其中第二套十元的那张钞王就已经二十三万了。
    “好了,这些东西我就交给你了,你自己好好保存吧!祖宗的东西,一定要传下去。”二叔将箱子推到楚家强面前。
    得!楚胜民那就真的不知道另外的一份传家宝了。或者,这箱子的东西也不算真正的传家宝,而是祖宗留下来的家当而已。楚家强也不多说,知道二叔的姓格,他既然推出来,自然没有收回去的可能。
    洪老、周老等人也没空理会其他人,专心欣赏那本被他们认定成王羲之真迹的《黄庭经》。楚家强也不急着收回来,这东西就是拿来欣赏的,不然还真放在箱子里发霉不成?
    “这件宝贝,借我们欣赏断时间,没问题吧?”周老爷子问道。
    “他能有什么问题?”楚家强还没说话,周福荣就开口了。
    得!什么都你说完了,楚家强摊了摊手。这些身外之物,他就没在乎。如果是以前,肯定是视如珍宝,但今时不同往曰。
    这时候,山里面慌慌张张跑出来一个青年。这人正是前两天才到的那群大学生的一个,只见他神情焦急,跑得气喘吁吁。
    路上,遇到一个村民大伯,他连忙求救:“这位大伯,我们今天进山,两个男同学突然失踪了,请你们帮帮忙,找一找人,万分感谢。”
    那村民一听,顿时将手里的农具扔下来:“你们到哪里了?详细一点。算了,先别说,一起去找村长,让他发动人帮忙找。要是在附近还好一些。如果你们跑到里面去了,那就糟糕啦!里面大山那么大,找个人就跟海里捞针一样。”
    说完,那农民跟年轻人一起跑回村子来,直奔村长家里去。
    老村长一听,刚刚得到的三十万那种兴奋感立即消失,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一样。他镇定下来,询问道:“你们失散了多久?在哪个方向?有多远?”
    “已经有快五个小时了,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她们失踪后,我们一起找了三个小时,但一无所得,对于地形我们又不熟悉,没办法,只好回来寻求帮助。”年轻人指着一个方向:“我刚从那个方向回来,也不知道叫什么地方。我赶回来一共用了两个小时,也不知道多远。”
    “天堑崖那边?你们看见一个很高的山崖没有?”老村长连忙问道。
    那年轻人心里一喜,连忙点头:“对,对!有一座笔直的山崖,我的同学就是在那一带不见的。”
    老村长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现在这季节,天比较容易黑,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就要天黑了,到那时候,找人就更难。
    “走,我开个广播,召集人帮忙,少人找不着人。”老村长这时候也急了。
    以前,也不少人上山,但通常会被村民提醒,千万不要太深入,还有哪个方向比较安全,有些什么野果、特色,最好拉几个人一起,不要自己进入等等。因此,一直没有出事,没想到这群年轻人那么多成员,居然出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