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日记[出书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猴子一偏头:“看我干吗?”

  “他压根一遍都没背过。”有同学告状。

  “是啊,他把经书翻了一下就扔一边儿去了,然后整整几年都在山里荡秋千。”又有人开始揭发。

  “是吗,猴子?”

  “是啊。咋了?”

  “为什么不背?”

  “不就是道啥子道,非啥子道吗?这点道理看看就明白了,干吗要背?”

  “那你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说不出来。”

  “说不出来?”

  “老子道可道,老孙道不可道,所以老孙知道,老子不知道,老子不知道老孙知道,老孙知道老子不知道老孙知道,老子知道老孙知道老子知道,那不就行了?”

  弟子们摔倒一片:“麻烦你说人类语言行不?”

  菩提大笑:“你的意思是,道不可道,那道如何道?道如何传?道如何来?道又如何去?”

  弟子们又摔倒一片,泪流满面:“师父啊,要用普通话教学啊。”

  猴子想也不想答:“不可道,就不要道,管他如何来,如何去,传不传,自有人知道。最怕胡说八道。”

  菩提大怒:“你说谁胡说八道?”

  弟子们全吓趴在地上。

  猴子一梗脖子:“写书没有胡说,教书的却胡说,害得弟子胡说。谁生气了,谁就在胡说八道。”

  菩提怒气冲冲:“我再问你,《南华经》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什么意思!”

  猴子说:“意思就是你说的也对你说的也不对,如果你说你自己对你就不对,如果你说你不对你就对了,刚对的马上又错了,刚错的也会变对,所以你说的是对的,到我这儿就未必对,我说的是不对的,到你那儿也许就对了。是就是非非就是是,道理就是这么变来变去,你可以说你是神仙但也许我才是神仙,我可以说我是猴子但也许你才是猴子。管它三十六变还是七十二变其实外在变化无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你听明白了吗?”

  菩提傻在那里,所有众人全傻在那里。

  半天,首席弟子才喊:“师父,这猴子竟敢这么玷辱圣言,快降雷劈他!”

  “劈你个头啊。”猴子说,“老子当年写《道德经》的时候,也不过是凡人一个。现在成了神仙了,怎么老子就说不得了?”

  “啊?你……你还敢自称老子?”

  “我没说老子说不得,我是说老子说不得?”猴子擦汗,“和人类讲话太费劲了。”

  菩提也擦擦汗:“那我再问你,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何解?”

  “哼,一人编段子嘲笑我们猴子!无解!”猴子一扭头。

  “真无解乎?”

  “你真要听解释?”

  “当然。”

  “真解就是,庄子说猴子不会算数,不知道四加三等于三加四等于七,所以你可以糊弄我七年,现在七年到了,该把真东西教给我了。”

  菩提大笑,突然又大怒:“你个猢狲,太能扯了。你这么懂,怎么不去上《百家讲坛》?!跑我这儿来做什么?你可以回家了!”他操起拂尘对着猴头猛敲了三下,哼地一声转身就走回洞中去了。

  众弟子大惊,只有猴子呆站在那里。

  “完蛋了!你把师尊气成这样,他不知哪年才会出关来教我们!”众弟子围上来,“叫你胡说八道,现在被赶回家去了吧?你高兴了吧?”

  猴子呆呆愣在那里,突然仰天放声狂笑,把旁边人全吓趴下。

  “哈哈哈哈哈,我可以回家了,我可以出山了!”

  他转身就跑,过罗刹面前,拉了她道:“我要回家了,与我一起去花果山玩吧!”

  罗刹惊道:“回什么家,还不去与你师尊认错,求他收回成命。”

  “不用啦不用啦!我道法已成,他教不了我了,我当然可以下山了!”猴子大笑,忽然一纵,直上九霄。那云天被他划破一道长痕,他远去许久,万里长云还在向两侧缓缓荡开。

  罗刹和众弟子呆呆地看着他消失,忽然间猴子又翻了回来,一身的水汽。

  “你……你怎么会飞的?”罗刹和弟子们围上来。

  “师父将那棒子敲在我头上时,我觉得好像一道光灌进我的身体,天地间突然就不一样了。我明白了什么叫道不可道,什么叫一说出来便错了。你死背经文,哪怕是有人给你解释了它的意思,但这就像用字来向你描绘大海,写一千字一万字,也永远不可能让一个没见过海的人知道大海是什么样的,一定得他自己亲眼来看见才知道。”

  “所以,你看见了。”

  “是,那一瞬间,我看见了。现在我眼中的天地,已全然不同。”猴子忽然想起什么,“我要去向师父辞行了。”他奔入洞中。

  罗刹悄悄跟了进去,走近泉边。看见猴子跪倒在那里,再不嬉闹,却是庄重之情。

  “师父……”

  菩提盘腿静坐池边,长叹一声:“七年了,你终于要离开这里了。”

  “师父……我不会忘记你七年来的苦心。”

  “七年……”菩提笑着,“七年不过一瞬间,我在这方寸山中,也不知待了多少世代,我在这三界上,也不知活了多少万年。跟随我修行者无数,他们有些习得长生,有些习得了炼丹,有些已经是太乙上仙,可真正懂得了我想传的道理的人只有一个。我只有一个徒弟,那就是你——孙悟空。”

  “弟子明白。”猴子磕首,落下泪来。

  “我已经教不了你了。你既然自悟了天地间的道理,也就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命运就不是神所能控制的了。但你要明白,这样有多艰险。”

  “是。”

  “以后你会遇到许多事、许多人。有些是你的朋友,后来却会变成仇敌。有些是你的敌人,以后你却不得不对他们低首。你会不甘心,但这世上有些事你永远做不到,有些敌人你永远打不败,不论你有多强。这个道理,你要明白。”

  “师父,我不明白。”

  “所以你一定要去做吗?”

  “是,我既然悟得了道理。那么无论做得到做不到,我都会去做。”

  菩提默然很久:“师父已经是得了无上法门之人,这三界中像师父这般法力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但有些事,连师父也做不到,有些人,连师父也会害怕。师父没有你那样的锐气,也没有你那样的执念,所以师父做不到的事,你却能做到。”

  悟空点头。

  “你虽然悟得了这世上不可道之理,万变不离其宗之法,但这并不是大道的全部。有些道理,连为师也没有想明白,连众神也没有想明白。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想明白。那……就只有靠你了。”

  菩提再次叹息:“以后你行走世间,不论做了什么事,不准提及我的名字。明白吗?”

  “弟子谨记。”

  “将来,若有机缘,你也许会遇见一个人。他比我更执著于破解天地之道,让众生超脱于众神之手。那时,他便是你新的师父。你要随他行走四方,直到众生皆解脱。可你们却不能解脱,直到众生皆自由,你们却还不能自由,你可会后悔?”

  “不后悔。”

  菩提大笑:“去吧……去吧……”他起身向暗中而去,身影已然苍老,“我要做的事,已经做完了……”

  他忽然头仰起,放声大唱: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
  纤尘何用?万物其中。变化何用?道法自成。
  面壁何用?不见滔滔。棒喝何用?一头大包。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他大喝三声:“忘了吧,忘了吧,忘了吧。”走入黑影中而去,再也不见。

  “师父……”孙悟空在地上一下一下,重磕了七次。然后起身,也不回头,大步而去。

  花果山。

  孙悟空和罗刹驾云而回。

  “出海十年了,终于回来了。”孙悟空高兴地在云上直翻,他攀住云边,向下看去,“这山这海,一点也没变,太好了。”

  落下云头,他直奔水帘洞而去:“孩儿们!我回来了。”他从山崖跃下,一头穿进瀑布中。

  罗刹也跟了进去,她却停住了。

  她前方不远处,孙悟空呆呆地站在那里。

  这洞中,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洞中有一些天然石桌石床,却都已长满了杂草青苔。

  “这就是水帘洞……”罗刹走到他身后,“你的朋友们呢?”

  “他们也许在外面。对,一定是到外面玩去了。”孙悟空又一头奔了出去。

  山中仍然苍翠,无数灵兽,它们都好奇地望着疾奔的孙悟空,却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们都去哪儿了?”孙悟空变得焦急。他跳上山崖大吼:“你们在哪儿?你们在哪儿?”

  “他们都不在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说。

  孙悟空回头,看见了那棵老古树。“老树,你说什么?他们去哪儿了?”

  “你去了七百年,却是一点不见老。但这山中灵长,却早已换了几十代了。”

  “七百年?我去了七百年?”孙悟空呆呆地站着,“我一心想学成仙术回来教他们长生,可是……”

  “世上万物,既有生,终有死。我活了上千岁了,但我当年也是从虚无中生出来的,所以,有一天我也必回到虚无中去。这就是天理。”

  “但是……神仙是可以不死的。”

  “不,神仙也需要遵从天理,凡有生的,必有死。神仙们只不过是不断吸收天地的灵蕴,让自己尽可能地长寿,但没有什么是不死的。”

  “不,神仙不是还执掌地府吗?他们不是还能控制众生的寿命和转世轮回吗?”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转世这回事。据说前世的记忆都会被洗掉,但我真的有前世吗?又真的有来生吗?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情,我便不信。”

  “不,我要去……我要去把他们的灵魂都找回来。”

  大海边,猴子呆呆地坐着。罗刹慢慢走到了他的身边,任风吹动她的衣袖。

  “你在看什么?”她问。

  “这海,我始终也看不厌。”猴子说。

  “它永远在这儿,你用不着天天看着。”

  “不,我怕随时会有一天,我就再也看不见它了。”

  “东海是不会消失。”

  “不,据说十亿万年前没有东海,连大地也没有。十亿万年后也不会再有东海,也许这个世界也早就消失。但长生不老者却还活着,还要永远地活下去,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你寻求仙法不就是为了长生吗?”

  猴子怔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