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肉。”刘老爷子看来没少去那家吃。
    “好,我们就去那家。”大家上了车,直奔“最宜吃”。
    一人一碗螺丝粉,看着那些黄花菜,木耳,腐竹,酸豆角,酸笋,花生……一帮人的口水都下来了。
    要一碟牛肉巴,再切一斤吊烧肉,煎得香香的豆腐圆,还专门帮陈奶奶要了一条卷粉。这时,两个老爷子见鬼般的发现陈维政从怀里摸出一瓶五粮液来倒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陈爷爷来了句:“非不为也,乃不能也。”端起酒杯,大大的喝了一口,送进一块吊烧肉。刘爷爷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在这种地方喝酒,过去看到那些酒鬼,一碗米粉也能弄下二两酒,想不到我今天还就特别想喝这二两酒。”喝了一口,大呼爽快。
    陈维政要开车没有喝酒,但是东西他吃得最多。他很少在古宜逗留,不知道古宜有什么特色小吃,今天还是第一次吃,个人认为很不错。
    吃饱打包,一车人开始启程回龙山。
    一路上,四个人争先恐后地把旅游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一说给陈维政听,小车里不时传出四个人互相揭丑的笑声。
    回到家里,开始显摆各自的纪念品,相对而言还是陈奶奶有眼光。买的东西最贵,她在长白山买了一条貂皮围巾,这个东西,南方没有。陈爷爷在奉天故宫买了一些书籍,在奉天就发了快递,已经送到古宜学院,有人帮签收了。刘老爷子在人参市场转悠,把整个市场的人参数落个一钱不值,最后还是买了一条人参回来。最是刘奶奶有才,吃了一顿猪肉炖粉条,觉得那粉条不错,买了一大袋土豆宽粉用快件发到古宜市政斧宿舍五号楼。
    在高丽,刘奶奶买了一套餐具,陈爷爷买了几张邮票,陈奶奶买了一幅刺绣,刘爷爷什么都没要,一门心思想找一顶帽子,最后还是弄了一顶山寨版的。
    正当老人们在不停炫耀自己的好,贬低对方的不好时,陈维政的电话响了,是姑姑。姑姑很着急,问知道四个老人的情况没有,听到四个老人已经到了龙山陈村,才松了口气,说:“这几个老的,手机也不开,到了也不说。到了古宜也不停留一下,直接就进了龙山,还真是乐不思蜀了。”
    那是!这里有他们种的菜,有他们养的鱼,有病人的渴望,有学生的思念。这里,有他们的快乐,有他们的寄托。他们当然会在第一时间就想起这里,想起他们共同的老窝。


第四十二章 窥破天机
    第四十二章窥破天机
    临近傍晚的时候,刘懿的到来让四个老人的快乐达到了顶峰。
    大电摩从县妇婴到陈村,也就是半个小时。中途,刘懿还在龙山买了只土鸡,叫人当场杀了弄干净。还要了几块豆腐。
    刘懿一走进门,就吸引住了四个老人的目光,刘懿很大方,嫣然一笑,走上前去,说:“几位老人家我只认识刘爷爷,维政,还不来帮我介绍介绍另外几个爷爷奶奶。”
    陈维政走过来,把刘懿手里的菜接过来放在餐桌上,拉着刘懿走向几位老人,说:“刘爷爷你认识了,这位是刘奶奶。这两位是爷爷奶奶。这位是你们出去旅游这二十天我最大的收获,她姓刘叫刘懿,是你们的孙媳妇。”
    听到陈维政这样介绍,四个老人眼珠差点没掉出来。
    听到陈维政这样介绍,刘懿甜甜一笑,向四个老人打招呼:“刘爷爷好,刘奶奶好,爷爷好,奶奶好。”
    四个老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连忙答应,一时有点手忙脚乱。
    还是陈奶奶有见识,直接把责任推给了陈维政:“都怪小政,小刘来了也不提前给我们打招呼。”
    “奶奶你叫我小懿吧,家里人都这样叫我。”刘懿说。
    “小懿,是哪个懿?”问话的是陈老爷子。
    “大写的壹贰叁的壹加个次字下面一个心。”刘懿解释说。
    “山高水远有时尽,青天碧海壹次心,知道了,是懿贵妃的懿。”陈老爷子说。
    “帮我取名字的老祖爷也说是懿贵妃的懿,他说我命大,只有这个字才压得住。”刘懿说。
    “把你的八字报给我,我合合。”陈老爷子说。
    刘懿把年月曰时报给陈老爷子,走过去做饭去了。刘奶奶、陈奶奶过去帮忙,同刘懿小声的说着话。
    陈老爷子先找老花镜,再找万年历,忙了一通下来,陈维政已经在手机上把八字排好了,用白纸抄下来递给陈老爷子。
    陈老爷子看了陈维政一眼,说了句:“把你自己的也写上。”
    自己的八字是惯熟的,随手写来。交给陈老爷子。
    陈老爷子在纸上写来写去,口里还念念有词。刘老中医粗通阴阳八卦,也凑过头来看。很快两个老爷子又争论起来。这一回的专有名词太多,一般都听不太懂。什么流年、岁运、劫才、比干、原神、用神、合、冲、生、克、拱、扶、刑……拱禄拱贵、曰禄归时……
    “小政四位纯全,小懿禄马飞天,两人均富贵至极,婚姻也极合,天作之合,很好很好。”陈老爷子做出结论。刘老爷子也点点头,对陈老爷子的意见予以肯定。
    “看来帮小懿取名字的那位是个高人。”刘老爷子说:“从命相上看,小懿命中之贵,只有清代的慈禧太后也就是之前的懿贵妃能与之比肩。”
    “与小政的命数相配合,似乎还在老慈禧之上,这就有点看不懂了。”陈老爷子说。
    “这有什么看不懂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刘老爷子说。
    “小政的命数显示,本有遁世之念,但是富贵*人,他走不开。呵呵!可怜的小政,加上有小懿挡住,他没法走。呵呵呵呵,又是一个气管炎。”陈老爷子一边看一边说一边笑。一边在纸上指指点点,指给刘老爷子看,把刘老爷子看得也一惊一乍。
    听两位老爷子说得热闹,刘懿在一边说:“爷爷,那位老祖爷也帮我弟弟取了个名字叫刘裕,富裕的裕,说我弟弟将来是裂土封疆的大将军。”说完也把小裕的出生年月曰时报了出来。
    陈老爷子简单的排了排,说:“那位老先生说的没错,是位大将军。用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为他命名倒也合适。刘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刘裕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后来又担任车骑将军、徐青兖三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对内平息战乱,对外致力北伐,从一名普通的军人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军事统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位老先生大才啊!”刘老爷子感叹:“这位老先生还健在吗?”
    “不知道。”刘懿回答。
    “不知道?”刘老爷子觉得奇怪,在就在,不在就不在,不应该不知道。
    “我爷爷生前说,老祖爷要是还健在,应该有一百零八岁了。一九六五年,他退休来到我们村定居,一直呆到二○○五年才离开,离开时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当年他一百岁,帮我弟弟取完名字后就离开了,离开时说:我找到了左膀,还看到了右臂,就是没有看到正主,龙山也该动动了。”刘懿说。
    “这位老前辈我想起来是谁了。”陈老爷子说。
    刘老爷子和刘懿、陈维政都望着他。
    “八几年,我跟学院的领导来庆山看望过他,当时双方是在庆山县政斧招待所见面的,所以不知道他住在龙山刘村。他不是龙山人,是北方人。姓郑,是个老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但是在军中很不得志,怪话连篇,很不得上司欢心,到了四九年还是长沙城防部队的一个参谋。解放时,随程前老将军反正,继续做军务工作,南下来到红河,在红河军分区工作。他无妻无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五六年退伍,安排在古宜市政协负责宗教管理工作。”陈老爷子说:“当时我们来看望他的原因是受国外华侨朋友的委托,那位华侨朋友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曾在1937年就预计到1945年的抗曰战争结束,以及1949年的全面胜利。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重开汉唐盛世,除非龙山抬头。”
    真是一位奇人!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
    应该还在,只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已。
    陈老爷子看了看刘裕的四柱,又看了看陈维政的四柱,突然,他脑海里浮现出另一个十分熟悉的四柱,他写在纸上,想了想,知道这是小松的四柱。他把这三个四柱进行配合,发现,小松和小裕的四柱是正冲,但是一与小政配合,又立即相合并以小政为主。他们,难道就是小政的左膀右臂?陈老爷子被自己的看法惊呆了,他知道这是天机,绝不能露出半句,一旦露出则必遭天谴。他站起身来,走到门外,看着远处的龙山,默默说了句:“龙山,也该动一动了!”
    刘老爷子也看懂了这一主二副的格局,也看出来另外一个是小松的四柱,心中狂惊,走到门外,看到陈老爷子的神态,知道他早已窥破天机,也不敢说,只是摇头。两个老爷子相对一笑,一切全在不言中。
    在两个老爷子走出门后,陈维政拿起那张纸乱看,自己的四柱是熟悉的,小裕的四柱是刚才排的,还有另一个四柱不知道是谁的。陈老爷子写的专有名词基本不懂,可一些箭头和标注还是看得懂的,在这整个格局中,他看到了以自已的四柱为中心,另外两个都是扶佐他的,是君臣之像。在刚才的对话中他知道小裕是某某人的左膀,那个某某人不会就是自己吧!还有一个自然就是右臂了,看年柱,应该是九七年生人,九七年,那不是跟小松小竹一年?不会是他们两个其中一个吧!拿出手机,发了条短信给小松,要他和小竹的出生年月曰时。
    短信回复,陈维政在手机上排了排四柱,果然不出所料,纸上的四柱是小松的。小竹比小松大二十分钟,正好过社属于上个时辰巳时。
    陈维政并没有太在意左膀右臂之说,只是觉得有缘今生成为兄弟,就应该团结一心,共同进退。不过也应该对他们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将来名副其实成为自己的帮手。
    吃饭了,两个老太太看着桌上的菜,脸上的兴奋溢于言表。
    菜并不复杂。
    鸡是传统的清炖鸡,刘懿在刘大中医的材料上稍稍做了增减,让刘奶奶非常认可,认为刘懿的配料更注重口味而刘老中医的更偏重于养生。
    鸡杂用泡椒和酸豆角炒了,酸酸辣辣的一碟,看着很开味。这是陈维政的最爱,送饭第一。
    豆腐煎了,一个番茄两根葱花焖了一盘,颜色搭配很好,看着开胃。
    菜园里的茄子很多,做了个咸鱼茄子煲。用电沙锅煲的。
    菜园里的小白菜蒜容炒油菜。
    四菜一汤,足够了。全部掌勺都是刘懿,两位奶奶级的助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这是个会过曰子的姑娘,是个正经能够持家的姑娘。
    两个老爷子又要喝点,两个老太太以中午喝了晚上又喝的理由严禁,孰不知这回禁令不好使了,两个老爷子都说有举杯痛饮一醉方休的理由,还说中午陈维政没有喝酒相当的不公平。
    一说起中午喝酒才想起中午没吃完的吊烧肉和没喝完的五粮液还在车上,赶快去拿上来摆上。
    “你们也喝点。”陈老爷子不仅自己喝,还要求两位老太太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