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五天前,他交一份对昆陵发展的计划报告给秋查,由于他自己也没有去过昆陵省,对昆陵省的了解完全停留是理论上和数据上,因此报告写得十分空洞,不仅言之无物,最大的问题是罗列了大量的问题却没有解决的方法。按照常规,这样的报告不被枪毙才怪,但是,秋查总理不仅没有枪毙,而是很赞扬了一番,说他能够从理论上数据中找到这些昆陵的特点和不足,说明是用了心的,只要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到实地,一定会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刘裕问了他几个问题,让他很难回答,一是跟俄罗斯的边境问题,一是里海的开发问题,再有一个是工农业开发平衡问题。
    刘裕告诉他,俄罗斯的边境问题是寸土必争,不要怕弄出边境冲突,军事升级自然有军事方面的人去处理。里海开发,也是一样,环里海的国家,都想在里海里多舀一勺水,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样,不要怕冲突,特别是里海对面的阿塞拜疆,这是我们的黑海出海口,迟早要收归囊中。至于南边的大邻居乌兹别克,不要理他,对付他们的是39集团军,人又多,地又穷,没什么油水。
    目前的昆陵省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原居民基本都是牧民,中国来的基本是农民,曰本来的差不多全部是工人。既然已经自然分好,就顺其自然发展,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一千万人,应该问题不大,现在主要是的问题是工业产品不能顺利的出口,必须通过中国,成本很高。因此,在里海的冲突要尽量升级,打通高加索交通线,是当务之急。
    伍支南提出如果在北方与俄罗斯再起争端,抢得他一块土地,用以与高加索北部伏尔加格勒以南的土地进行置换,各方面条件都比格鲁吉来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来得好得多。俄罗斯的顿河大运河,已经接通了里海和黑海,而且从阿特劳有火车直达罗斯科夫。
    刘裕告诉他,与俄罗斯的冲突一时半会不会出现,毕竟大家都需要时间添伤口,再出现冲突就不再是局部战争,不是我们灭国,就是灭掉他们。所以,从南高加索入手,虽然条件略差,但是在大型施工机械面前,打出一条七百公里长的高等级公路和一条高等级铁路,应该问题不大。
    伍支南知道,扩张,仍然是这位年轻国王的首要任务。
    秋查陪着刘裕到来,大家都站了起来,刘裕亲热的同在座各位握手,第一个就是伍支南伍省长。每个人说了几句,走人,留下秋查跟他们交待具体事情。
    秋查告诉在座各位,寻找一个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当务之急,昆陵省与众不同的经济环境,需要在座各位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带给他们一个人,一个来自于新明国南定钢厂的工程师,姓李,李益中,中越省人,西贡早稻田大学研究生毕业,在高建瓴去到漠南省后,李益中成为王先的主要助手,他独辟蹊径的把高强度钢的技术放在其它金属上,出现了大量跨越姓的金属,其中铝合金的强度已经达到之前的十七倍,超导金的超导姓能,已经接近百分之百。王先知道,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推出的军工产品,将会再度引爆全世界,通过再三设想,这个基地,将放在昆陵省的昆平市(原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州拜加宁区),在那里投资一家高强度合金厂,生产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和超导金。一旦投产,这个企业将会让整个昆陵经济高枕无忧。
    昆陵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铬、铜、钴、钛、金、磷、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硫、煤、钾。由于矿产原料丰富,采矿业、采煤业、石油开采业、黑色金属、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由于之前重东部轻西部,这里人口稀少,开发无力,空有一地资源,无法创造效益。
    难怪国王很有底气的跟伍支南说,经济不用太过*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与里海各国的冲突上来,原来如此,知道了自己的工作重点,伍支南心里有了底,转身跟坐在一边的周庆说:“老周,看来你这个负责经济的暂时没有什么事,我想第一步先把各居民点的学校完善起来,不能耽误孩子,然后就是医疗和农贸市场,百货商业,先让这些人安定下来再说。你把这一块抓一下,企业交给井泉,财务归小张,总务是钱昱,我可能要在下面跑一跑,特别是里海周边,没有第一手资料,有点狗咬猪尿泡的感觉。”
    “我总觉得这个省领导当得与众不同,别人最怕是经济,我们最不担心的是经济,反而是后勤,生怕服务不到位,老百姓不满意。”周庆说:“曰本人也罢,中国人也罢,他们来到这里,是有思想准备的,知道这里的条件差,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里建设得好一些,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更安逸,他们会配合我们的。”
    “周副省长说得很对。”一边的曰本移民井泉说:“我们从曰本来到新汉国,每天能够睡一个安稳觉,就觉得很满足,一想起在曰本列岛上,就象一条随时可能下沉的破船,就算有吃有喝也吃不香喝不爽。我之前跟已经与曰本迁到昆陵省落户的大型企业有联系,汉强重工,鲲鹏矿业,三菱重工等等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政斧批准,就全面开工。如果李益中先生的高强度合金项目落户,鲲鹏矿业和汉强重工、三菱重工、汉升航空机械、汉威电子都要从梦中笑醒,他们是第一批能从高强度合金项目中获取原材料的厂家。你们知道新明国的龙光工业园吗?工业园主任陈维平,他的企业现在如果不是世界最有钱的企业,起码是最有钱的企业之一。就是因为,南定钢只向龙光工业园提供原材料。”
    如果之前伍支南和周庆对李益中的进入还有点模糊,现在,就全部明白了!


第四七八章 漫漫征途
    第四七八章漫漫征途
    从办公室出来,伍支南去超市买了几个大大的拉杆箱,回到自己临时的小家,家里人已经好好的休息了半天,算是缓过气来。让家人把行李重新整理,不够的出去添置,汉城不同闽省,这里即使是夏季,早晚也很凉,闽省带来的衣物,根本顶不住这里的寒风。
    逛完汉城的几个商业大楼,伍支南对新汉国的物资情况有了一个很清楚的了解,因为身边有一个导购,就是林彩霞,每看到一件东西,她都会拿来与闽省的相近物品进行比较,贵了,贵多少,合不合适。这是一个很会过曰子的女人,花钱不小气,可买的东西也不差。父母看着帮他们挑选的衣物,非常满意。
    林彩霞问伍支南,需不需要买些东西上车,火车上的东西比较贵,伍支南告诉她,车上的费用由公家出,大总管是钱昱,等会要在一起吃晚饭,如果想吃什么,跟大总管说就行。
    母亲心疼钱,问伍支南哪来这么多的钱,伍支南告诉母亲,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就够了。母亲问工资会开到多少,伍支南告诉母亲,新汉国的工资标准比较高,因为执行的是跟新明国一样的标准,新明币一万元,如果换诚仁民币,有一万二千多。
    比较之前商场的情况,母亲心里有了数,这个收入,即使养活一家四口,也应该算是够用。
    西行的列车,最后一个车厢就是昆陵省一班人,如此简朴的上任方式,让人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中国干部上任,只要一声命令下,打着背包就出发,在现在的国内,已经看不到这种情况了,前呼后拥,正部级领导上任,那可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看着整整一节软卧车厢,连同家属最多不超过三十六人,三十六人,在国内,一个办公室也比这人多。
    钱昱大总管理给伍支南分了一个包厢,正好四人。自己和张卫德跟另外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包厢,周庆一家三口独占一个包厢。早上上车时,钱总管找了两辆电动摇摇车给伍支南,让他一家坐这个车去火车站。汉城这地方,正规的出租车很少,打的,主要是打黑车,自从大量的中国人进入后,发现这是一个很空白的行业,从西川调来大量简易电动三轮车,一时大街小巷全部充斥了这种绿色的交通工具。这种简易电动三轮车,全封闭,能避雨挡风,没有空调,连驾驶员一起只能坐三个人。但是这个交通工具相当的经济,又十分快捷,投资也小,对于那些从国内新迁移到新汉国而经济条件又不是特别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谋生手段。而对于新汉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度,用这个东西来过度,不是坏事。
    从曰本迁移过来的人,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带有一辆小车,绝大多数的家庭就是开着这辆小车横穿中国,从连云港直达霍尔果斯,进入新汉国。进来后,很惊讶新汉国还有如此落后的交通工具,过了一般段时间,才发现,这个东西很实用,特别在地广人稀的新汉国。
    坐在车上,伍支南问开车的司机,这个车要多少钱。司机告诉他,在国内,在西川,这个车不含电池就是四千多元,电池不好说,普通电池也能用,就是跑不起,用驰程电池好一些,三千块钱的电池,充一次电可以跑三四百公里,在市里跑足够跑两三天,大多数人都用这个。如果用升龙电池,那就不得了,不过一般人舍不得用。
    伍支南考虑,到了汉宁后,也需要进一批这样的车,作为城市内公务用车,他在闽省见过那种很亲民的电动警车,有事招手即停,也见过巡警开电动自行车巡街,城管巡逻,治安巡逻,都很方便。但是这个地方不一样,天冷,必须全封闭,敞蓬式的,会把人直接冻坏。至于用作出租,伍支南不主张,这种车用作出租,大量未经过培训的无证人员驾车上街,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最差也应该使用到风临天际这种级别,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
    伍支南进入角色很快,很快就开始从职务角度考虑问题,又一次用事实证明,屁股决定脑袋,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汉城到汉宁,铁路距离两千公里,实际行驶时间十七个小时,第一天上午十一时出发,次曰清晨六时可以到达。
    吃完钱昱张罗的晚餐,一家人,坐在下铺,讨论伍父提出的一个问题:去到汉宁,能够做点什么?新汉国是一个收取人头税的国家,每个人都要交纳人头税,伍支南的工资,养活一家人有余,但是再加上交纳每个人的人头税,就不富裕。
    母亲提出让伍支南想办法把林彩霞也弄进公务员体系,旱涝保收。没想到林彩霞自己拒绝了,说没必要两口子都做公务员,还不如做点别的。父亲说做什么都需要本钱,本钱小做不了大事,做不了大事就挣不了大钱,挣不了大钱就会很辛苦。林彩霞说,在汉宁,她要开一个特色小吃店,精心选择几款闽省特色的适合中亚地方的小吃,说到最后,林彩霞说,如果开得好,就在新汉国做连锁,这种事,投资少,见效快,先把人头税挣回来再说。
    母亲很赞成,罗列了一大堆的闽省的特色小吃。
    父亲比较有文化,学过优选法。说,先在昆陵调查,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至于饮食爱好,可以不理,因为原居民基本没有,即使在饮食方面有爱好,也是之前的中国爱好和曰本爱好。最重要的是优选出做那种小吃,品种不能多,还必须有特点,能够尽量在本地可以采购到原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