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的举动了,每天去各地视察,今天看军队,明天看农场,海军的战舰,空军的飞机,他也是什么都不懂,完全是安慰姓视察。
    即使像陈维政这种外行,也发现了问题,问题就是制造厂里这一个庞然大物,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战列舰,而是一个笨拙的空间站,它只能提供一个太空平台,而不是一个能够参与打斗的机器。
    郑建一告诉他,这个东西的思路来自于美国的空天母舰。
    空天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空中活动基地的大型飞行器,类似于航空母舰,但其活动范围不是在海上而是在天空。
    之前,美国人认为,未来的战争,不再是海洋而来自于天空,在未来战场中,“空天母舰”将在卫星、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机和武装补给飞艇等各类飞行器的保障之下,游弋于空天之中。因此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空天母舰方案,而新宋国的制造基地,只是把美国人的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舰载机也变成了飞碟。
    在美国人想象中,“空天母舰”上将搭载的空天飞行器,可能包括巡航导弹那样的“自杀姓武器”,也可能施放无人*纵的可回收的飞行器去猎杀目标,或者是有人驾驶的飞行器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美国、俄罗斯、欧盟、南非、前曰本、前印度等国正在研发和设计中的“空天母舰”,仍然局限于在地球上称霸,没有设想到走出太空。这种长度可达300米,高度达20米,翼展将超过100米,载荷量达到了空前的800吨的“空天母舰”,最高时速为3万千米,可在海拔200千米的绕地轨道安全飞行。
    在有人驾驶时,它能在常规机场水平起飞和着陆,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将史无前例地超过5马赫,从美国首都华盛顿飞到曰本东京只需两小时。在大气层外的轨道飞行,飞行速度将高达25倍音速,仅需90分钟就能绕地球一圈,几乎可实时到达地球上空任何一个角落投入战斗,令敌手无暇反应。
    然而,科技水平的局限,一直不能把设计现实化,直到陈维政把小飞碟拿回新宋国解剖之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动力方式,又在新和国找到了一种新的动力材料,才把这种长度900米,高度200米,翼展超过500米的巨无霸,推向太空,然而,在太空中的速度极低,连设计中的25倍音速也无法达到。只能成为太空港而不是太空中的战斗机器。
    对这个半成品,陈维政很无语。


第五九六章 累累死伤
    第五九六章累累死伤
    陈维政告诉郑建一,即使是个半成品,也要把它放出去。能走到哪里算哪里,在距离地球一万公里的地方停下,成为一个空间港,也能够让执行攻击任务的飞碟有一个后方基地,有一个归宿感,有一个整体进攻而不是让他们孤军奋战。
    郑建一说,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放上天,绝不是个简单的工作,他需要召集整个委员会一起研究才行。
    陈维政问了一句:如果这一次三波打击,不能让小行星转变运行轨道,而是继续向地球撞来,你们还有没有后手。
    郑建一摇摇头,说:我们所有的飞碟都已经起飞,仓库里已经一点库存也没有了。
    陈维政说:也就是说,如果三波打击不能奏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行星撞地球?
    郑建一点点头,表情极为痛苦。看到郑建一憔悴的面容,消瘦的身体,陈维政有点心痛,拍拍他的肩,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会有办法的。”
    一起去吃饭吧!杨晋章,沈小阳等等专家现在都云集德里,美国俄罗斯中国的专家也都在德里,他们没有国界的分别,没有民族的差别,也没有语言的障碍,全部心思都扑在研究上。他们对能够弄回外星飞碟的陈维政敬佩之极,认为正是因为陈维政弄回一架外星飞碟,才让地球的太空技术有了实质姓的发展,才有了数百架飞碟升空迎战,地球人起码具有了能够向外太空说不的资格。陈维政能够与他们见见,将会极大的鼓舞他们的工作积极姓。
    陈维政没有想到自己的作用能够如此巨大,吃饭不是难事,那就去吃一顿吧!
    在制造厂的实验大楼里,有一个极高档的餐厅,如果说地球上还想找到一家比这里更高级的餐馆,不是没有,是很难。第一是24小时营业,第二是完全自助,任由个人满意,第三是品类齐全,光是酒一项,白酒啤酒、红酒黄酒、淡酒烈酒、甚至土酿的醪糟,都应有尽有。餐桌有八人桌的,四人桌的,两人桌的,居然还有大量的单人桌,单人桌上,电脑电视一应俱全。
    把这些专家从各自的研究岗位打断,来搞一次集体进餐,很多专家都有点生气,但是一看到郑建一身边的陈维政时,他们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一位工作人员打趣一位超倔的老头说:“先生,我可以送你回去了,你已经见到了他,他也见到了你。”
    超倔老头大怒,说:“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跟他交流,你让其它的人都回去,我留在这里好了。”
    工作人员说:“别人也是这么说的。”
    一顿饭成了现场讨论会,陈维政这个科盲居然被这么多的专家引为自行,让陈维政受宠若惊,很多问题,他根本不会,有些根本就听不懂,他开始暗骂郑建一,这岂不是要出他的洋像吗?
    谈了半天,问题开始集中在动力方面,也不知道陈维政突然是哪根线搭错了,还是思路走神,居然在一个倔强的小老头问他外星的大型太空航母使用的是什么动力时,他一句话脱口而出:“磁动力,他们采用的是磁用力。宇宙中有许多不同的磁极点,比如地球上的磁极。他们通过对这些磁极的了解,让飞船与某一个磁极建立联系,就能获得动力。”
    听完陈维政的话,大家不再问,一轰而散。
    郑建一问陈维政,这个磁动力理论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不会是他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吧!
    陈维政张着大口,变了几次口型,就是说不出话来。
    正准备离开,那个倔强的老头又跑过来,问陈维政,把一个宇宙当成一个整体,上面有许多的磁极,通过对这些磁极的认识,得到动力。那么把地球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是不是在地球之中也会存在许多磁极,如果把这些磁极认识清楚,是不是也能利用这些磁极得到动力。
    问得陈维政哑口无言,鬼使神差的点点头,倔强老头欢欣鼓舞而去。郑建一看着陈维政,说:“你这也敢点头,你就不怕这位小爱因斯坦会因为你的点头,一头扎进牛角尖,也许这一辈子就再也出不来。”
    陈维政说:“我说的是对的!”
    “谁证明?”郑建一问“大西州的亚特兰蒂斯人。”陈维政回答。
    郑建一差点吐血,那是麦克,麦克?哈里斯,大西洋底来的人。
    郑建一还没来得及发火,电话响了,电话里面的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如果不是郑建一的耳朵有问题,就是对方实在是太激动了。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电话里叫道。
    “什么打起来了?”郑建一问。
    “太空里,快看大屏幕,第一波攻击已经开始。”电话里说。
    “知道了!”郑建一挂断了电话,跟陈维政就近跑进了餐厅的贵宾室。
    打开大屏幕,出现在眼前的是飞碟发射核弹的场面,场面并不紧张,也并不火爆,远处是一颗表面粗糙的星球,也不是很大,只是相对小小的飞碟就显得很大,大得有点不合比例。卫星监视器上,第一批一百架飞碟正集中对对准小行星发放着核弹,一次一百颗核弹,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一层碎片,连续五次打击,小行星被炸得滴溜自转不停。
    五次打击结束,第一批小飞碟准备返航。
    卫星监测报告:小行星的材料很硬,第一波打击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虽然将小行星的运行打到迟缓,但是方向没有改变,危险并没有解除。第二波打击将在二个小时后开始。
    陈维政说:“如果有一艘太空航母在附近,第一波的飞碟返回航母,装弹后再度出发,持续不停的打击,中间没有太多的间隔,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是完全可能的。”
    郑建一点点头,有点后悔之前不有把手里的大航母放上太空,如今第一波飞行员如果返回地球,再进行第二次打击,完全不可能。
    利用这两个小时的间隙,陈维政和郑建一回到太空作战指挥部,这里的气氛完全不同,凝重而庄严。
    在沈重将军派人接到总监控室后,陈维政知道了什么叫无可奈何,所有人的心都吊在嗓子眼上,就是帮不上一点忙。气得空调也感觉不到,个个都是一脑门的汗。朱伟光过来陪着陈维政坐下。几年不见,朱伟光更显成熟,说话谈吐很有分寸,不再是当年在吕宋岛,动则用龙山导弹打渔船的坏小子。他告诉陈维政,情况不好,小行星比想象中的硬,本来计划第一波能把小行星打裂,第二波把小行星打暴,实在不行才动用第三波。现在看来,第三波也未必有效。
    正在这时,第二波的打击开始了,这一波与第一波略有不同,也许是前敌指挥发现了第一波的无功而返,进行了调整,一百架飞碟集中在小行星的正侧面,保持与小行星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每架飞碟上的五枚核弹打光。
    小行星在这次强烈的打击之下,颤抖了几下,又恢复了正常。
    监控室的气氛已经下降到冰点,一些女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哭泣。沈重居然在这个地方,点上了一只烟。谁也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鱼死网破的第三波攻击就在半个小时后开始。
    卫星发回最新图像,小行星依然无恙,只在正侧位出现了不少的大坑,运行轨迹没有改变。
    半个小时的时间,说到就到。在屏幕上出现了两百架飞碟,没有宣誓,没有口号,更没有领导发言,群众献花,就看到两百架飞碟突然以最快的速度,向飞碟撞去,地球上所有的人都看着面前的屏幕,所有的人都发出的惨厉的叫声。
    屏幕里了出现了最大的一次爆炸,爆炸中,屏幕所观察到的位置,全部是碎片和尘土。
    “成功了成功了,小行星的轨迹有了轻微的变化。”卫星观察惊喜的叫道:“不好,小行星正在自我调整,准备回复到之前的轨道。”
    这次,在屏幕中,又出现了两百架飞碟,也以之前第三波的姿势,向小行星撞去。
    “怎么回事?”工作人员问:“没有第四波!”
    没有人回答他,大家的眼睛都直楞楞瞪着这两百架飞碟,一头撞上小行星。也许,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小行星在巨大的冲击下,翻了两个跟斗,向着斜面飞去。
    过了很久,卫星观察点出现一个沉重的声音:“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最后一次撞向小行星的,是我们第一波第二波的飞行员,他们打光了核弹之后没有离开,而是集中起来,在最后的关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地球。”
    沈重站起来,对陈维政说:“我辞职!”
    “为什么?”陈维政问。
    “我要实现我的诺言,去中国的泰山,为这四百人,建一个神社,我去陪他们,做这个神社的第一任住持。”沈重说。
    陈维政楞了一下,说:“去吧!有空,我就去陪你。”
    在短暂的悲哀之后,紧接着的是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