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谢陛下隆恩!”方弘瓒又带头谢恩。
    “好了,诸位卿家也都累了,朕就不在打搅诸位休息了,众卿家这次办差辛苦了,回来之后,好好休息一段日子……”杨改革见封赏完毕,也就准备散了这个封赏大会。
    “臣遵命!”众人又谢恩,散了。
    进了乾清宫暖阁,杨改革一改先前的从容,倒是有些焦虑的对王承恩问道:“大伴,那银子可都没问题么?”尽管杨改革先前已经确认过了,不过,杨改革还是忍不住再问一次,这次这个银子真的太烫手了,杨改革也有些不淡定了。
    “回陛下,奴婢派人查验过了,确实没问题,一千三百两大车,车车都是真金白银。”
    王承恩据实禀报道。
    “哦,那就好,都运到琉璃斋那里了?”
    杨改革又问道,不是杨改革不淡定,只是这事实在是太重要了,如今要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个事,容不得出差错,把纸币托起来,可就看这个的了,杨改革可就指望着纸币把一个银币当成两个花了。
    “回陛下,都运到那里了。”王承恩肯定的说道。
    “安全方面呢?”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一切按陛下的吩咐,由新军负责守卫。”王承恩又赶紧回答道。
    “嗯,这就好。”杨改革也是在冒险,既然要显摆银子,既然要把银子摆在那里看,这安全就是个问题,不得不关心。
    ….,对了,召方弘瓒和徐本高过来,朕还有话问……”杨改革不放心的再次确定了诸多安排,才又安排召见方弘瓒和徐本高。
    方弘瓒和徐本高两个人还没出乾清宫多久,又被叫了回来,这两个人,一个是南方锦衣卫早期的主要管事的,另外一个是后期主要管事的。
    两人跟着王承恩进了暖阁,再次行礼。
    “坐吧!”杨改革笑着示意两个人坐下,两个人的位子,有所不同,位置也不一样,方弘瓒的在前面,徐本高的在后卖。
    “谢陛下隆恩!”两个人有些感动的回答道,这赐坐可是难得的荣耀,平常可难得赐坐,也疑惑皇帝为什么把他们又叫来。
    “这次,多亏了你们二位,不然,办盐商,运银子也没这般顺畅。”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两个人,杨改革准备多关怀一下。
    “都是陛下运筹帷幄,臣等不过是遵照陛下的吩咐,不敢居功。”方弘瓒和徐本高和连忙站起来谦虚。
    “坐,坐,无需太谦虚……”杨改革又示意他们坐下,两个人又才战战兢兢的坐下,原本很是沉稳的方弘瓒,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呵呵,这事,你们确实做得不错,朕没有看错你们。”杨改革笑着说道,准备和这两个人拉拉家常,好好的培养一下感情,有时候,光靠着官位,金钱收买人,效果不是很好,倒是有必要培养一下感情。
    “谢陛下夸赞!”方弘瓒和徐本高有些激动的回答道。
    “呵呵呵,朕对这次你们办差的经过,倒是很想仔细的听你们说一说,有哪些惊险的经历,有哪些有趣的事,还有那些为难的地方……”杨改革带着一些好奇的问道。
    两个人见皇帝好奇自勺问这个,也就开始细细的为皇帝讲解这趟去南方办差的经历,方弘瓒这压力刮出来的身子骨,又逐渐变回原来那个样子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
    和北京城的热闹相同的是,关外辽东的战报也陡然“热I匍”起来,每天都会有加急的战报送到京城里来,关外的大战,也终于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很多人才记起来,原来,关外还在打仗呢,这些人,大多又是朝臣们,而普通人,则还在热议难得一见的运银子的过程,以及皇帝为什么把那样多银子堆在那里。
    五月十五。
    乾清宫,杨改革早已起来了,依1日和每日一般,由太监们服侍着穿戴。
    “大伴,雷大用,尚可喜他们部到天津了么?”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前日到的。”王承恩立刻回答道。
    “哦,这就好,孙师傅知道这事吗?”杨改革再次确认到,舰队终于到了,收海权的时候也到了,关外的大战,已经在预热了,很快就会进入白热化,谁赢谁输,关系到战略上的转折问题,算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事,而受海权的事,还得和帝党们唱回双簧。
    “回陛下,孙阁老知道。”王承恩肯定的哦答道。
    “哦,这就好,是臣们都到了平台了么?”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已经在平台等候陛下了;”王承恩肯定的回答道。
    “哦,这就好,那就赶紧收拾了去平台吧。”杨改革看了看天,估摸已经是九点多了,太阳已经老高,这个时间起床,杨改革差不多已经形成习惯了。
    平台。
    聚集了当朝的大佬们。
    “陛下驾到!”一声太监的高喊声,让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停了下来。
    杨改革径直进了平台。大臣们又纷纷口头行礼。
    “免礼!”杨改革一进平台,就说了声。
    众臣谢恩,才起来。
    杨改革上了宝座,才道:“今日把诸位召到平台来,诸位可知,是何事吗?”杨改革问道。
    众臣们看了看,来这里的,不外乎是些内阁,尚书,都是朝中的重臣,又是到的平台,也都估摸到了是什么事,少不了和战事有关,最近关外辽东的急报是天天有。
    “回禀陛下,莫非,是为了关外辽东的战事?”施凤来立刻配合道。
    “不错,这几日,关外的急报是一封接一封,看战事,甚是焦急,故此,朕把诸位召来,就是商量一下这事,救还是补救,怎么救,诸位有什么看法,就都说说吧……”杨改革很民主的让大家发表意见,双簧归双簧,可群众演员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剥夺了这些人的参与权,怕会被说成独裁,不说对自己有多大影响,如果这些人消极怠工,拉后腿,也是个头疼的事,故此,杨改革是把民主发扬得很好。
    重臣们互相看了看,见皇帝让大家议论,重臣们也就议论开来,对于这一点,这些大臣倒是很喜欢,不管如何,大伙都有发言自勺权利,至于说得好和坏,至于最后用不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人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至少,皇帝还是很“看重”大伙的意见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松山堡危急,那么就该出兵援救。”一个大臣率先就说道。
    如今众臣也都明白了,事实上,军事都是由孙承宗这个阁臣专责处理白勺,孙承宗似乎已经成了内阁里专门负责军事的阁臣,其他事都不太管,说实话,说起战事特别是关外的战事,这些大臣们,都有不小的陌生感,和自己管的那一摊子事,似乎很遥远,一下子说到关外的战事,似乎很陌生,似乎一下子习惯不过来,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磨合,大家也都有了个感觉,皇帝对阁臣们自勺分工,似乎越来越严,似乎有意让阁臣各管一摊事。特别是几个阁臣,对这个感觉更是明显。
    “回禀陛下,臣也以为,该救,而且是必须救,切不可寒了天下官军的心,纵使干难万险,也要救……”另外一个大臣赞成道。
    大伙也都知道,救是肯定要救的。对付东虏,皇帝肯定也早有谋划的,如今让大家议论,不过是走下过场,既然是走过场,那么,这个时候自己说什么也就无关紧要,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只有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怎么说才是最重要的,故此,皇帝一发话,不少人倒是踊跃的发言。
    “嗯,不错,确实该救……”杨改革肯定了这几个大臣的话。
    …,,先前参谋部推演出了东虏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围点打援,借围攻城池迫使朕出兵救援,从而坐等我朝去攻他,他好以逸待劳,迫使我朝和他打野战……,而野战,正是东虏长项,我朝的短板……”杨改革说道。
    众臣听了,纷纷点头,这个可没说错,大明和东虏打野战,那就叫一个惨,也就是靠着城池和东虏周璇罢了,打野战,那基本都是有去无回的。
    ……朕原本想逼退东虏,现在看来,是不行了,既然松山堡又是必救,那诸位就说说,该怎么救吧。”杨改革依f日发扬民主,让大伙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实话,这虽然是个无聊的过程,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救不救的问题讨论完毕,就开始讨论怎么救。
    皇帝的话一出口,下面的大臣又开始议论开来。不少人面露异色,露出不习惯的表情。
    很多大臣,特别是阁臣,越发的感觉到,皇帝有意的让各人备管一摊事,或许是有目的的,虽然明确了大家的“地盘”,似乎时大家都有利,可到了要说道别人地“盘上”上的事白勺时候,居然有了一种陌生感,很多大臣忽然发觉,自己对关外有多少官军,有多少精锐,有那几员战将,备方的态势这些,不明白得很,皇帝要大家说道这些事,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如果是以前,还可以胡扯几句,可如今怎么胡扯?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说话没说到点子上,或者太离谱,徒惹皇帝笑话,如今这关外的战事,大部分可都是皇帝亲自布置的,胡说自勺话,皇帝怎么看自己?
    不少大臣心里都起了异样的心思,这怎么不知不觉之间,就这样了昵?这感觉怎么就这样怪呢?更是不少人把眼睛盯着孙承宗。
    韩煸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议论纷纷的大臣,看着不少面露疑色的人,心里暗叹,皇帝确实厉害,这不知不觉之中,就改变了很多事,如今部是备管一摊事,看似是放权了,皇帝相信大家,其实,更加便于皇帝控制;就比如今天,军事都归孙承宗负责,皇帝让大家发言,可大家又怎么发言?对情况都不了解,谁敢胡说?还不是依着皇帝的框框满。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也不是不好,起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先前那个五年内阁的承诺,怕还是有效的……“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松山堡告急,当必救,如何就,想必陛下也有谋略了。“韩煸见没人出来回话,大伙也都把眼睛盯着孙承宗,韩煅也就出来说了句。
    “孙师傅。”杨改革听了韩矮的话,又看了看孙承宗,问道。
    “臣在。”孙承宗立刻答应道。
    “说说参谋部的对策吧。”杨改革问道,既然民主过来,那接下来,就该自己双簧了。
    “遵旨!”孙承宗回答道。
    ……根据陛下的旨意,参谋部早在年初就制定了相应自勺对策,就是尽量的拖住东虏,让东虏无法安生进行生产,只要和东虏打个平手,就是我朝的胜利,故此,参谋部是基于这一点制定对策的……“.,东虏如今急攻松山堡,逼我朝必救,而我朝,则是必救的,至于如何救,肯定不会如东虏的意的,根据参谋部的推演,东虏是想逼我朝去就松山堡,进而在锦宁和我朝决战,而参谋部的设想,东虏打东虏的,我朝打我朝的,他想逼我朝去锦宁,而我朝则不是集结大军去锦宁,而是集结大军在三岔河登陆,引东虏在三岔河作战,如此,就打破了东虏的设想,把被动救援变成了主动救援,天时地利都在我方,有利于我朝主动以逸待劳,坐等东虏长途跋涉来攻……”孙承宗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个事,不少人都知道,如今听孙承宗再次确定,也确定了皇帝的打算,说实话,这个方案确实还不错,比被东虏逼着去松山堡可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