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七章 生子当如杜承明
 第一篇 蛰居 第七十七章 生子当如杜承明    
    从杜睿府上离开之后,太宗特意将李承乾叫到了他的车帐之内,紧锁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承乾见了,忍不住问道:“父皇!可是还有什么心事?”
    见太宗不说话,李承乾又道:“父皇,可是还在为应该如何处置突厥的事忧心?”
    太宗摇了摇头,看着李承乾,既是甚爱儿子的仁厚恭顺,又为儿子的懦弱担忧,道:“乾儿!你看那杜承明,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吗?”
    李承乾闻言,不禁心中一惊,自然猜到了太宗话里有话,忙道:“父皇可是觉得杜承明这般年纪便如此多智,担心他以后对江山社稷不利!”
    太宗叹道:“朕也不愿意横加猜忌,但是这杜睿,朕是怎么也看不透他,要说他的性子,于功名上倒也十分单薄,前次朕下旨嘉奖,他想都未想便拒绝了,可是他越是这样,朕的心里越是放不下这件事,乾儿!你自问比他如何!”
    李承乾略加思索,便苦笑道:“承明才华横溢,又身负韬略,儿臣确实比不上,便是三弟,四弟与他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
    太宗点头道:“确实如此,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也算得上自小聪慧,但是与这杜承明相比,却还是差了不少,朕看便是十二岁为相的甘罗,和十一八岁统领千军万马的周公瑾,与他相比,也差了几分,原本这般人物,朕当加以重用,如今朝中的一般大臣,都与朕年岁相当,朕虽然想留给你,以为臂助,却也不大可能,唯有这杜睿,以后若是一心为国,当可标名青史,一旦~~~~~~~~~~”
    李承乾听太宗口吐肺腑之言,也不禁心中感动,道:“父皇放心,儿臣料想杜承明定然不会为社稷江山之祸,承明若是贪恋权势,前次父皇降下封赏的时候,他如何还会推辞,儿臣敢担保,如今这朝中众臣皆有私心,或为名,或为利,唯有这杜承明心怀坦荡,不然的话,每次父皇和儿臣问计,他也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杜承明的智慧,他会不懂得进退取舍之道?”
    太宗闻言,不禁一惊,原来自己没想到的事情,一向被他看低的李承乾居然都看到了,也不禁想到,李承乾说的确实不错,要是杜睿不是心怀坦荡的话,以他的聪慧,会不知道锋芒毕露,必定受制于人,也不会不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有些话是说不得的道理。
    一想到此处,太宗心中的疑虑尽去,再联系上杜睿安于享乐的性子,更是再无半分疑虑,笑道:“乾儿!朕一直觉得你没有主见,却不曾想,你也有这般见识。”
    能得到太宗的夸奖就是李承乾最高兴的事情,闻言忙道:“儿臣多谢父皇夸奖!”
    太宗如今真是越看这个长子,越感到满意,不但对自己孝心,而且还有识人之明,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有这般资质便已然不简单了。
    “乾儿!朕看这杜睿的才华还未完全展露出来,他虽年幼,却有经天纬地之才,你今后当多加恩遇,引为心腹之人,遇事多向杜承明请教,对你当有所裨益!”
    李承乾忙拱手道:“儿臣领旨!”
    车驾进了皇宫内城,太宗的心情畅快,突厥之事已然有了决断,今夜想来当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次日大朝,太宗容不得以孔颖达为首的那些大臣们聒噪,便当即颁布了圣旨,言道:突厥无信,盟约之后,尚累次犯大唐边廷,罪无可赦,除去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部内迁为民之外,其余罪大恶极的部众尽皆发往各地,负责休整道路,清理河道。
    孔颖达闻言,顿时如丧考妣一般,大声疾呼道:“圣上如此作为,大违圣君之道,以力使人屈服,如何能使天下人信服。”
    太宗昨夜想了半晌杜睿的内王外霸,王霸皆施的策略,便道:“若是满口仁义道德,便可使得天下太平,宇内肃靖,刘汉何以失国?”
    孔颖达仗着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声望,大声反驳道:“那圣上如此作为,和暴秦何异?我大唐泱泱大国,尚不能容一突厥,可言施王道于天下!?”
    太宗也不生气,当庭便与孔颖达展开了辩论,道:“暴秦亡于苛法,刘汉亡于只言仁义,却忘了何为霸道,今后朕的王道只施于国内,让我大唐子民沐浴王道恩德,至于那些窥视我大唐天下的外族,朕就是要施于霸道,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兵锋之利,他们不服管束,朕便打的他们心服口服!”
    孔颖达尚自不肯罢休,道:“圣上如此作为,只怕史书上留下的只是暴君之命!”
    太宗没想到孔颖达这个老纨绔居然这般执拗,也不禁怒了,拍案而起,喝道:“你道如此说,朕便怕了不成,暴君之名,若是朕能让天下的大唐子民尽皆生活安乐,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朕又何惧这暴君之名,孔颖达!你也是当世大儒,你可曾想过,突厥犯我边廷,杀我子民之时,他们可曾想过仁义道德。”
    孔颖达被问得一阵语塞,仍强辩道:“蛮夷不通礼法,我们才要施以仁德教化,让他们懂得感恩,这天下自然太平!”
    太宗闻言,冷笑连连,道:“既然如此,下次再有异族犯边,你便去站在城头,去向他们宣讲仁德吧!此事朕以颁布了圣旨,便如此办吧!朕还有一句话,今后凡是冒犯我大唐天威者,皆以此例论处!”
    长孙无忌第一个出班拜道:“吾皇圣明!此策方是长治久安之策!臣料定今后那些便是想要冒犯我大唐天威的异族,也必然心怀惊惧。”
    房玄龄也出班拜道:“臣复议!”
    李承乾也跟着出班道:“儿臣也复议!”
    满朝文武纷纷跪倒,只余那些和孔颖达,于志宁,萧瑀等人同样满口仁义道德之人,太宗看着意味深长的笑了一声,起身便离开了。
    承庆殿内,太宗正与长孙无忌两人闲谈,他二人名为君臣,实为挚友,自少年时便在一起,一同读书习武,而后李渊在太原起兵,长孙无忌更是生死相随,二十几年下来,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主仆,虽然如今太宗登基称帝,但二人的关系却也不曾变过。
    “辅机啊!那杜睿,朕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太宗虽然对杜睿不再猜忌,但心中难免还是有些疑虑,关键就是杜睿实在是太出色了,出色到了足以危机社稷江山的地步。
    虽然如今杜睿还能一颗赤胆忠心的辅佐李承乾,但是谁又能知道,当那少年长成之后,会发生什么?
    长孙无忌也听说了杜睿的事,他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劝道:“臣观杜睿,性情质朴,对太子更是怀着一颗友爱之心,像这样的人,应当不会做出什么不忍之事的。”
    太宗笑了一下,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朕也盼着乾儿和杜睿能像你我君臣一样,戮力同心,将这大唐的江山打理的妥妥当当,但愿他不要辜负了朕对他的期望才是。”
    长孙无忌笑道:“太子殿下只要示之以诚,臣料想那杜睿当可为太子殿下的臂膀。”
    太宗点点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李承乾虽然仁厚,年纪轻轻便有长者之风,却性情过于懦弱,李恪倒是英果,很像他,可是却心胸不开阔,只会耍弄些阴谋诡计,至于李泰,虽然自小聪慧过人,却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城府太深,性子过冷,至于其他诸子,还未长成,也不知今后如何,思来想去,居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杜睿的,这不禁让太宗有些丧气,长叹了一声,道:“杜克明倒是这点把朕给比了下去,生子当如杜承明啊!”
    长孙无忌见太宗居然也发出了曹操一样的感叹,心中更是惊异不已。

第七十八章 上元佳节
 第一篇 蛰居 第七十八章 上元佳节    
    既然圣旨已经下达,朝中各部便迅速运转了起来,最早选择了投降的阿史那杜尔和契苾何力,他们的部众自然受到了格外的优待,只是被打散了之后,分别内迁到了雁门关之内的各道,执失思力以也能享受到类似的待遇,是因为太宗的分化瓦解政策,他是颉利的铁杆支持者,太宗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倍加恩遇,封他为左领军将军,并且将太上皇李渊的第八女九江公主许配给了他,这让执失思力也是感恩戴德。
    至于其他的那些突厥部众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纷纷被发往了全国各地,参与修路,筑城,开通河道的繁重工作。
    虽然朝中的反对声依然不小,但是看到了利益之后,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毕竟小了几分。
    看到大局已定,太宗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些年来为了北伐,宫中一切用度,除了太上皇李渊处,都是减了又减,便是太宗这个天下之主,想要修建一座像样的宫殿,也做不到。
    如今总算是好了,突厥被诛灭,颉利也被擒回了长安,做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王,太宗的心病尽去,眼看着上元佳节将至,憋屈了数年的皇宫也总算是可以热闹一把了。
    散朝之后,太宗便到了长孙皇后居住的雍德宫(瞎编的,我查不出来),将几个长成的皇子,公主全都召了过来,一时间宫室之内,倒也显得热热闹闹。
    看到丈夫如此开怀,长孙皇后也是喜上眉梢,这些年来,因为北伐之事,太宗一直殚精竭虑,还要时常忍受着风湿带来的痛楚,长孙皇后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中,现如今,突厥边患尽去,这皇宫之中的紧张气氛,也总算是要散去了。
    一众皇子围着太宗,一个劲儿的歌功颂德,文采学问最好的李泰还即兴做了一篇赋,引得太宗也是抚掌大笑。
    “此次北伐,你们的太子哥哥也是立功不小,你等今后当以你们太子哥哥为榜样,也努力成为国家柱石!”
    太宗老早就知道,诸皇子之间争储不休,此时纷纷扰扰,搅的朝廷和后宫之内也是乌烟瘴气,他实在是不想前一代人的旧事,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重演,便一直想着能趁着一个机会,缓和一下诸皇子之间的关系,顺便帮着李承乾树立长兄的威信,断了其余皇子的野望。
    太宗话音刚落,李泰便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太宗和李承乾拱手道:“太子哥哥此次北伐,亲冒矢石,确实为我们这些弟弟的楷模,小弟再次也恭贺太子哥哥立得大功,指望下次再有战事,父皇能许儿臣也从军征战,儿臣所求不多,只愿做一马前卒,便心满意足了!”
    李泰插科打诨的话,引得太宗一阵大笑,道:“青雀,你年纪还小,尚不知战阵凶险,想要为国征战,还是等你长成以后再说吧!”
    李泰倒也不再强求,而是围着李承乾一阵曲意逢迎,让一旁的蜀郡王李恪不禁嗤之以鼻,突然朗声道:“小弟不知太子哥哥此次北伐,杀得几个突厥人!?”
    李恪的一句话,让原本父慈子孝的氛围顿时一阵冷场,太宗的脸色也不禁难看了几分,只要是明眼人,有哪个不知道所谓的太子从军,不过就是一场政治秀,为的只是让太子在军中积累人脉,此时要是让在其他朝代,确实会引起君王的对太子的猜忌,但是太宗毕竟不同旁人,他对自己的皇长子相当满意,此次北伐不过就是一种历练,希望可以磨练李承乾的性子,难道还真的要让太子这一国储君都上阵杀敌不成。
    李承乾也是一阵尴尬,此次北伐,说起来他还真没做什么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