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神-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君生道:“那倒是,不过我有贵人帮忙,却免去许多麻烦。”

    “贵人?”

    李黄二老异口同声,四道眼光好奇地瞧着叶君生。

    “京城小龙女,九公主殿下。”

    “哦。原来是她。”

    两老同时呼一口气,面面相觑,神情变得欣悦起来。他们并不清楚为何叶君生会和赵峨眉搭上关系,这般事宜除非当事人主动开口讲,否则别的人就不该多嘴问,很容易触犯忌讳。

    他们乃是长辈,自然知晓个中道理。

    难道是二王爷那边的手笔?可不对,如果是的话,之前二王爷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李逸风满怀疑窦。

    但无论如何,身份超然的赵峨眉愿意替叶君生出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当前二王爷身份尴尬,许多事情不宜出面。可赵峨眉不同,她才不管这些权位斗争。而别的世俗关系。又难以束缚住她。

    黄元启叹了口气:“我想,九公主应该也很欣赏君生你的才华,故而为你出头。呵呵,怪不得君生如此淡定。”

    他这一说,李逸风顿时也想通了:这个可能性确实是最大的。记得当初冀州中秋诗会,叶君生的头魁之名便是赵峨眉亲口钦定的。

    揭过此层,所有的因果就相当好理解了。

    叶君生也不分辨,二老心目中得了站得住脚的解释理由,最好不过。

    约莫一盏茶时间,马车停住。

    三人下马。

    叶君生抬头一看。见到此处一座宅子,虽然规模不小,但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是二王爷赵匡明的府邸,应该属于别院之类的存在。

    说来也是,骨节眼时,赵匡明若在府邸大开排场宴请叶君生。风声传出去的话,未免瓜田李下。招人忌恨。一个不好,还会使得一班御史大夫上书弹劾。影响就不好了。

    别院门户清新儒雅,没有石狮子大红灯笼之类,木门。门额上挂个牌匾,《清苑》。门两边,各一副楹联。

    “淡泊何所以,宁静自居安。”

    叶君生看了一眼,见到上面的字中规中矩,不像出自什么大家之手,平得很。想来,该是二王爷的墨宝。至于对子的意思,恐怕更多的是门面工夫,不泄半点城府,意义不大。

    无需通报,三人进去畅通无阻。转过三道走廊,很快就来到主厅之上。

    “呵呵,今早有喜鹊鸣枝头,果然有喜。”

    刚迈进门口,便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叶君生忍住笑:这古人说话,果然不靠谱,场面讲究得过分。礼节如一,说个话,都要往礼套上讲。嘴里不挂个“喜鹊报喜”,又或者蓬荜生辉之类,那便是失礼了。

    这一套,下至寻常士子,上至权贵人家,都适用。就看客人的身份地位,然后套词。

    就见到身穿便衣的二王爷赵匡明亲自迎了出来。

    李逸风和黄元启慌忙见礼,连称不敢。他们属于二王爷阵营,和顾惜朝一道。严格地说,都称得上是赵匡明的下属了。在这种场合下,自是不敢托大。

    叶君生却不同,虽然太子那边咬死他是二王爷的人。可自家知自家事,他并不喜欢卷入朝政倾轧的乱流中去。只是目前状况,明哲保身亦非好选择。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来见赵匡明。

    他有他的选择。

    一如往常,不亢不卑地拱手作礼:“小生叶君生,见过王爷。”

    李逸风和黄元启看见他风淡云轻的模样,早司空见惯,不再惊讶了。

    话说,叶君生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在二王爷面前保持姿态,也很正常。换了普通士子,可能早“哎哎呀呀”,结巴掉。

    无它,一般读书人有求于人,所要仰仗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宦场叵测,自古便有“不成派系不成官”的说法,必须站队。想要独自清高,那就别想当官。而对于大部分的基层来说,太子、王爷这些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根本走不通门路。

    叶君生淡定,源于他的特殊身份,一言以蔽之,他并不需要求爷爷求奶奶地走关系,腰板子当然比较直了。

    一番寒暄,席间赵匡明说起当日路过冀州,在独酌斋购买书帖之事。李黄二老不由唏嘘不已。

    当其时,叶君生不过初出茅庐,声名不显。他们还是看在二王爷的面子上,才会争相购买叶君生的字。那时候,还觉得叶君生姜太公钓鱼,漫天开价呢。

    时过境迁,如今那些字帖,虽然不是盖着叶君生的印章,可行情水涨船高,价格也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至于各大州府坊间,叶君生的书法丹青赝品满天飞,一批接着一批的。

    喝完茶后开宴席,期间说的都是闲话。二王爷谈笑风生,不提敏感话题。

    饭后,吃罢水果,他开口请叶君生画一幅丹青。

    叶君生答应下来,边上立刻有人端来上佳的文房四宝。

    李黄二老,皆伸长脖子来看,不知叶君生如何着笔。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五章 白眼

    宣纸洁白无瑕,很快,叶君生醮墨落笔。

    赵匡明在一边饶有兴趣地仔细看着——关于叶大才子在扬州竞赛之上,短短一刻钟时间,双手执数笔,双管齐下,画出那气势磅礴的《庐山图》之事,坊间早传得神乎其神,非常了得。

    当其时,才子竞赛的书法丹青作品,公榜之后,由评委那边全部收回去,封贴好,然后携带回京,交给华明帝审阅。

    这个审阅,基本属于走过场的。

    众所周知,华明帝不好文艺,偏重实事。

    不过拿到众才子的作品后,圣上还是附庸风雅地命人专门找一个地方,把所有作品陈设出来,以供给一班文武大臣观看。

    毫无疑问,叶君生的定鼎之作受到一致好评。只是不少大臣对于叶君生不第一时间进京面圣谢恩,反而“失心疯”地跑出海去,深感忿怒。连番上书,要求圣上开金口,免掉叶君生的第一才子光环。

    然而华明帝只一笑置之,并未追究,好生令人费解。

    无论如何,作品是真实的,不会扯淡。

    那时候赵匡明曾专门去观看叶君生的《庐山图》,他并不相信市井传闻,什么指间夹笔、什么双手作画,什么下笔如飞,这有可能吗?

    才子见得多,出口成章,下马成诗,诸如此类,倒还比较靠谱——才子竞赛的丹青诗词单元难度更大,别忘了,除了画画之外,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单凭这两句,便足以气压全场。

    诗词。或可以早就想好,打好腹稿。可偌大一幅画,一笔一墨,根本不能偷工减料,怎么可能用这般的方式来画出来?

    怀着好奇的心态去看画,看完画后,二王爷却默然了。

    可以很分明地看得出,从笔法,功力的角度来看。《庐山图》颇有瑕疵。不少连笔处显得潦草,甚至可以说是轻浮。

    由此可见,叶君生作画时的情况,确实很急促,状态不好。这便印证了一刻钟画就丹青巨幅的说法。

    真是有些不敢想象。

    时间迫切。或者可以完成作品,但这样的作品竟能问鼎第一,这就万中无一了。

    《庐山图》,细微有遗憾,然后从整幅丹青来看,却显得山水跃然,气势逼人。就连存在的不足。都似乎转化为优点了。

    再配上七绝,配上李逸风亲手铭刻的鸡血石印章,浑然一体,令人一看。无话可说。

    自古竞试比赛类,罕有好作品出世,这是惯例。然而叶君生的出现,却屡屡打破这一说法。

    因此。赵匡明一直想找个机会,亲眼看看叶君生是怎么作画的。是否真如传闻的那样。两只手,竟能挥动好几支笔来泼墨作画。

    眼下看时,叶君生却中规中矩,右手执笔,醮墨挥洒。

    速度,委实不满。想都不用想的,唰唰唰,简直快过抄书。

    只是没有目睹到传闻的一幕,不知怎地,赵匡明有些怏怏。

    过不多久,丹青墨就,略微凉一凉,墨汁干得几分。

    赵匡明等人便凑上来看。

    叶君生画的是小幅,写意,落笔寥寥。枯涸的池塘、残破的荷藕,池塘边摆一方青石,石头尖上立着一只鸟儿。

    鸟儿仰着头,仰视苍穹。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是,此鸟的眼珠子居然是白的。

    白眼看青天!

    这个……

    李逸风和黄元启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色中的疑惑,以及纳闷。

    整一幅画,意境萧索,给人萧瑟之感。鸟儿白眼望青天,很突兀。无论格局背景,以及事物,本都不该入画的。

    但叶君生画了。

    用意何在?

    以画中小鸟自喻吗?

    暗示时局貌似繁荣,实则枯萎?

    好小子,端是让人不放心啊。若是二王爷发怒,那就不可收拾。

    赵匡明静静地看着,现出思索的神情来。忽而,他抬头开口:“君生,此画画法,当真别开生面。”

    叶君生微笑道:“若王爷喜欢,还请笑纳。”

    “我会的。”

    四目相对,俱是一笑。

    无事发生,李逸风与黄元启都放下心来。固然二王爷为人随和,亲切,但作为帝王子弟,有哪个是能随便敲点的?

    随后,又坐了一会,叶君生起身告辞。

    二王爷本来要让马车相送,可叶君生婉拒了,一个人出府而去。

    至于李黄二老,被留了下来,有事情洽谈。

    却说叶君生,大步而行,要快些回四合院找叶君眉,好生了解关于《灵狐图》的奥秘。

    回到家门口时,却发现门是从外面锁着的。

    怎么回事?

    叶君生心怀疑窦,开锁进门,叫唤叶君眉不应。入得厅中,发现桌面上用杯子压着一张便笺。

    字体秀丽,自是出自叶君眉之手:

    “哥哥,我跟赵姐姐出去一趟,很快回来,不用担心。”

    赵姐姐?赵峨眉?

    叶君生迟疑了一下:他不明白赵峨眉为何会来找叶君眉,倒不是担心对妹妹不利,而是另有疑窦。

    以对赵峨眉的了解,她应该不会害妹妹。话说回来,妹妹和赵峨眉,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呀。

    不行,得出去找一找。

    不过京城那么大,去哪儿找?

    此地不同别处,术法神通难以施展,想快速找到一个人,非常困难。

    正左右为难间,听见院门开动,有笑语盈盈。赶紧跑出去一看,可不是妹妹回来了吗?

    至于赵峨眉,却不见人影。

    叶君生问:“君眉,这是怎么回事?”

    叶君眉道:“呃,赵姐姐登门,说要找我出去走走,说说话。”

    “嗯,都说了些什么?”

    叶大秀才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前不久时,他才刚开口叫赵峨眉留下来。不过半天功夫,对方便约谈妹妹,啥意思。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没听到叶君眉都开口叫“赵姐姐”了吗?

    所以从她嘴里,打探些口风,非常有必要。

    不料叶君眉道:“没说什么,都是闲话。嗯,最后她叮嘱哥哥你要勤读诗书,好好准备下面的会试呢。”

    就完了。

    叶君生好不郁闷,相比明年开春的会试,还是先等乡试出榜吧。

    屈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