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尊二公子号令!〃几个心腹和侍卫同时躬身;向李世民施礼。刘弘基也夹杂在众人之间;在直起腰来的刹那;他看向武士彟的目光突然亮了一下;平静的眉宇间;依稀露出几分赞赏。

李世民行事的风格向来是说到做到;当天下午;他就将自己的自己的行李搬入了军营。吃饭时;亦毫不介意地端着粗糙的木碗;与底层军官分享同一个大锅里煮出来的麦饭。这番举动令很多人感动莫名;第二天开始;弟兄们在训练场上的劲头也提高了许多。但一个多月过去后;新兵依旧不具备与当日护粮军一较长短的能力。

李世民再次急红了眼;他无法找出弟兄们士气低下的具体原因。无论铠甲兵器、伙食军饷、甚至连胯下坐骑;扎营时用的帐篷;他麾下的新兵都比当年怀远镇的护粮军好得多。那时的唐公府正出于风尖浪口;即便唐公有心;也不敢在军中投入太多金钱和精力。而此刻的唐公府与怀远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在朝中依旧处处陪着小心;直接可调度的钱财、物资和人手都比当年宽裕十倍。

〃莫非咱们提供的甲仗器械;连齐郡给郡兵们配备得都不如?我可是听人说起过;仲坚那边穷得都揭不开锅;最近一批铠甲还是从来护儿老将军手里赖去的。〃李世民再一次召集起心腹来;请大伙献计献策。

他不想指责任何人;事实上;刘弘基等人已经竭尽全力。特别是武士彟;在与长孙无忌起了冲突后;每天几乎衣不解带地扎在军营里。若是以刘、武二人的才能不如李旭来解释眼前的怪异现象;又太伤几个属下的心。况且李旭的本事有很大一部分学自刘弘基;他一个半路出家的人;没理由比刘弘基这种从小学熟读兵书的勋贵子弟还厉害。

〃仲坚那里缺乏铠甲器械;世民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消息?〃出乎李世民预料;刘弘基和武士彟二人非但不忌妒李旭的本事;反而关心起对方近况来。

〃我们家有人专门收集仲坚兄的一举一动〃李世民扬扬手中家书;带着几分笑意说道。〃最近仲坚又跟张须陀将军打了场胜仗;越境攻入东莱;秦叔宝生擒解象;罗士信阵斩王良;仲坚刀劈郑大彪;射杀左孝友麾下臂膀李畹。把曾经拥兵十万的左孝友左大元帅逼得无路可逃;下山投降了!〃

〃仲坚好武功;萁妹在家书中没有说说;他用什么办法炼得兵?〃长孙无忌看了武士彟一眼;笑着追问。他原本只是对李旭这个人感兴趣;可现在;却愈发佩服对方的才能了。

‘同样炼兵;有李旭在;就是比眼前这个自负倔犟的家伙强百倍。’长孙无忌看着武士彟;心中不无得意。

第四卷 扬州慢 第六章 锦瑟 (二 上)

长孙无忌的话中夹枪带棒;以刘弘基和武士彟二人的机智;未必听不出其中真意。但二人此刻都处于听到朋友最新成就的兴奋之中;根本不愿意跟姓长孙的计较。是以微微一笑;充耳不闻。

那左孝友是有名的难缠人物;带领麾下解象、王良、郑大彪、李畹四个爪牙盘踞于东莱郡的蹲狗山一带;号称一龙四虎。他的老巢前临深山;背靠大海。官府屡屡派兵剿之;不是被其击败;就是在最后一刻让他借助渔船窜入水中;劳师而无功。剿到后来;官府也疲了;只好听之任之。左孝友却不肯见好就收;每到青黄不接时便出山劫掠;名曰劫富济贫;实则将富户的家财全部济到了自己名下。最近二年;大隋国力衰退;此贼更为猖狂;居然屡屡率众围攻郡城。亏得东莱郡治所掖城修得颇为高大;才没让此贼如愿得手。

来护儿将军出海之前;曾经率领水师去过东莱郡一次;结果却无功而返。眼下朝廷几乎拿此贼毫无办法了;没想到张须陀居然带着李旭等人一战而克之。斩其爪牙;擒其首脑。四虎一去;整个莱州半岛再无人敢搠郡兵锋樱;北海、高密、东莱三郡得安。在这群寇四起的动荡之年;对大隋朝廷来说;不能不被称为一个天大的喜讯。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朝廷有什么反应么?〃议论了几句李旭和张须陀二人的战果;刘弘基笑着追问。

〃是年根底下发生的事;张须陀在给朝廷的奏折上说;他想让陛下和山东百姓过一个高兴的年!〃李世民又扫了一眼家书;大声回答。也许是因为过于兴奋的缘故;他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几个年字咬得甚重。〃刚过完年;陛下就召集群臣;论功行赏。张老通守又升了一级;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权辖整个东夏。仲坚也升做了武贲郎将;实实在在的正四品武职;并增封食邑两百户。罗、秦等人各策勋四转;赏缎千匹!〃

〃朝廷这次倒也赏得公道!〃刘弘基微微颔首;点评。大隋朝自从今上继位后;有功不赏;或者功高赏薄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对那些在朝中无根无基的将领;本可策勋三转的功劳通常只策一转;本可官升数级的功劳也只时常不升。后来因为担心将士们抱怨;朝臣干脆在武将等级上大做文章。四品以下官秩随意增设;原来从正五品到正四品只需要升两级;眼下却要连升四级之多。五品之下的官秩更是混乱不堪;从校尉爬到督尉甚至要连爬六级才够。

〃陛下原来崇文抑武;眼下世道有些动荡了;地方武将却多不肯尽职;所以朝廷才不得不拿齐郡来给大伙作个表率!〃长孙无忌性子虽差;心思却着实敏锐。收起了找武士彟麻烦的打算后;立刻从朝廷的赏格中看出了猫腻。

〃无忌兄说得甚有道理。但无论如何;此事着实可喜可贺。我原来还担心仲坚兄在外边被人欺负;如今他已经官拜四品;威震东夏;估计有本事欺负他的人也不多了!〃李世民点头;回应。

没有家世背景可依仗的人;依旧可以做得出色。仲坚兄凭借自己的实力硬打出了一片天空来;作为唐公的次子;生来没有继承父亲家业的资格;李世民希望自己也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初怀远镇炼兵;是刘弘基、李仲坚、武士彟;如今在灵武;只不过将李仲坚换成了李世民;其中差别怎就这般大?

不知不觉间;几缕愁绪悄悄地爬上了他的眉梢。妹妹在家书中还说;据府中传闻;朝廷最近似有调动地方官员的打算。父亲李渊素来在被朝廷猜疑的臣子之列;因此;又可能离开弘化;前往新的州郡为官。如果妹妹在信中所言为真;届时无论手中新兵是否训练完毕;他都不得不带着回弘化给父亲一阅了。

为避免朝廷猜忌;李家一直不曾拥有自己的私兵。而乱世之中;没有私兵的家族如何自保?去年十一月父亲痛快地答应由自己出面招募流民为兵;未必打得不是攒一些家底的主意。只是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无能;眼看着四个月过去了;依旧拿不出一个可向家人交代的结果。

正自怨自艾间;又听见武士彟追问道:〃既然仲坚已经功成名就;当年老公爷的提议;应该可以再继续了吧?〃

闻听此言;几个知道当年旧事的人心头俱是一热。当初李旭在唐公帐下效力;曾经于婉儿有救命之恩。后来因为世民好武;总和姐姐一道前往军中向他讨教武艺兵法;三人以兄弟相称;感情甚笃。久而久之;婉儿就成了李旭身边一道风景。

周围人事后揣测;其时仲坚和婉儿彼此之间未必未暗生情愫。但一则因为二人家世相差太大;二来因为婉儿幼年时已经定亲于柴郡公家。所以唐公李渊纵然有惜才之心;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加以成全。当时李府众幕僚对此事的处理建议是;将与李世民同龄的妹妹李萁儿许于仲坚。虽然萁儿是庶出;但此女才貌都不差于婉儿。并且在得知家人的意图后;专门拜师学了一身武艺;以免让未来的夫婿失望。

可惜没等李家找机会将此事提起;仲坚已经领兵远去辽东;随即;唐公李渊也奉命前往弘化坐镇。这一别就是两年多;双方再无联系。如今;萁儿小姐已经到了出阁之年;前来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了门槛。唐公每每询问女儿之意;萁儿总是摇头不语。

〃怪不得萁儿总是收集李仲坚的消息;原来小丫头早已情根深种!〃虽然对当年之事仅仅略有耳闻;听完武士彟的话;长孙无忌亦猜到了萁儿的心思。仔细一想;谁家女儿不爱慕英雄。像李仲坚这般二十岁不到即可拜将封伯的;纵使正出的女儿嫁了他;也不算辱没了。何况萁儿又是个庶出的女儿;嫁到别人家未必受到足够的尊敬!

想到这;他凑上前;笑着说道:〃我虽然与李将军素不相识;从大伙的话里;也知道他是个知道人情冷暖的。既然两家原来就有亲上加亲之意;世民何不玉成此事。一来照顾了妹妹的心思;二则;乱世将临;亲戚之间彼此也能多个照应!〃

〃这事;我还是写信给大哥;让他从中斡旋才好!最近两年;倒没听说仲坚和谁家结亲。只是不晓得他如今人大心大;咱家萁儿是否还高攀得起!〃温暖的亲情和回忆将李世民的心事约略冲淡了几分;听完长孙无忌的建议;他点点头;高兴地回答。

‘二公子居然担心唐公家配不上一个新晋的四品郎将?’长孙无忌诧异地皱了下眉头;心中暗道。他自幼受叔叔长孙顺德和舅舅高士廉照顾;二位长者口中对唐公李渊家族极为推崇。因此;在长孙无忌的眼中;李家虽然比不起当朝七大姓和军中第一贵;至少在大隋也是能排上前十位的豪门。那些新晋士族想与李家攀亲都攀不到;怎么有人会不开眼拒绝?

‘你居然也有看不出端倪的时候!’看到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武士彟心中暗自冷笑。论家世;垄右李家绝对配得起上谷李家。但仲坚行事总是出乎预料;别人当作宝贝的;还未必能入他的法眼。

至于萁儿本人配不配得上仲坚呢?武士彟心中猛然出现了一个娇憨可人的女孩影子;比起当年的婉儿;萁儿性子中少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温柔。对仲坚而言;的确是个难得的良配。只是不晓得过了这么长时间;仲坚心中对婉儿的那份感情是放下了;还是已经完全遗忘?

如有机会;我写信试图一下仲坚的口风。武士彟四下看了看;偷偷地想。仲坚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前万要谨慎些;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

光顾了替朋友操心;接下来关于如何炼兵的话题武士彟未免听得有些心不在焉。他依稀记得李世民很无奈;长孙无忌很着急;而刘弘基像其平素的表现一样四平八稳;只是无论大伙沉稳也罢;着急也好;都提不出个良策。

当从李世民的营帐里告辞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二月的塞上依旧是冬天;略带着些雪沫的风吹进脖子;冻得人直打冷战。有兵士给武士彟取来皮裘;武士彟摆手拒绝了。今天又听到了朋友的好消息;他心里暖和;脚步轻便;不想被厚重的皮裘裹得跟坏了胎的母羊一般蠢笨。

〃大人今天又为如何炼兵的事情烦恼了一整天么?〃黑暗中;有一个略显干瘦的身影凑过来;以极低的声音追问。武士彟闻声回头;认出来人是二公子的帐外侍卫。此人姓侯;豳州三水人。因为曾经和此人一同值夜;所以武士彟知道对方读书虽然不多;却颇有些急智。

按照常理;核心武将们议论的事情;本不该让一个底层小兵知道。但武士彟今天心情好;所以也不计较对方胡乱打听军中机密;想了想;回答:〃嗯;弟兄们士气不振;二公子为此很是头疼;可大伙都没什么好办法。〃

二公子的话里已经隐隐透出责怪之意;否则;他就不会一再提及李旭的战功;并一再强调大伙已经在塞上过了年。中原人向来讲就一夜隔双岁;虽然大伙在塞上总计炼兵不足四个月;但也可以算做炼了年余。练了一年的兵马还拿不出手;也难怪身为主将的心焦。

想道这;武士彟信口问道:〃君集久在军中;知道弟兄们因何而精神委靡么?〃

〃其实弟兄们不是提不起精神;而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