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异姓王爷-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精致的八仙桌,上面铺了一块大红布,正面还让人绣了一个大大的双喜字;两个有模有样的小账房往旁边地椅子上一座,一个记账一个收钱,分工明确,泾渭分明;郝管家则站在门口冲着来人一一拱手致谢。

岳明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来到大门口一看有认识地,有不认识的,不管怎样,人家都是给自己贺喜来地,何况人家在门口给他打过照面之后,径直就到账桌旁边缴费去了,岳明一看来客众多就让郝管家进去招呼,自己和陆秉文往大门口一站,就开始接客了!

这些人有的是骑马来的,也有的是坐轿来的,来到大门口一扎堆儿也全都认识,于是聚到一起先是嘻嘻哈哈一阵寒暄,然后结伴就来到大门口,冲着岳明略一拱手,随口说一句“恭喜、恭喜”之后,就大踏步地就进去交账,然后人以群分得聚上几个好友,在院子里找个空桌坐好,等压桌子碟儿一上,上等的烧酒一开坛,这些人就旁若无人地推杯换盏开始招呼了!

到现在岳明才明白,原来这给人上门贺喜喜酒也是有规矩的。这座大将军府的前院面积极大,如今已经摆了三十多张桌子,而二进院里的偏客厅和厢房里也安排了几桌。这些人岳明虽然不认识,可是从他们所穿的官府上来看,也都是一些五六品的小官,最大的也不过是个四品的言正,这些人按照规矩是没有资格到屋里大吃二喝的,只能在院子里“坐席”,一阵山吃海喝之后,一抹嘴就起身告辞!

够资格在屋里气定神闲地慢吃慢喝的,那都是真正的朝廷大员。按照宋朝的规制,最起码也得是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岳明不懂这个,可是郝管家和陆秉文却深谙此道,陆秉文就站在岳明身后将这些所谓的“规矩”一一说给岳明。

岳明一边跟来客打哈哈,抽空扭头问陆秉文:“老陆,我只不过是个三品官儿,虽说皇上封了个什么国公,可终究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朝廷大员。刚才我看屋里也摆了那么多的桌子,难道我娶个小妾,还会有那些朝廷执宰来贺喜不成?”

陆秉文笑道:“大人,别人不来,我想大人的老朋友枢密使王钦若王大人肯定回来的,至于其他人在下也说不准!再说了,有备无患吗!”

这真是说什么就来什么,岳明刚一回头,就见那个奇丑无比的王钦若在大门口就下轿了,这个胖子下了轿子先是整了一下衣衫,然后就腆着大肚子、晃晃悠悠地上门了。

岳明刚把王钦若笑脸相迎地送到里面,同平章事兼礼部尚书李迪、参知政事富弼和三位枢密副使王曙、蔡齐、庞籍就结着伴,有说有笑地露面了。

这些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的宰相级别的老头儿,现在见到岳明都是精神抖擞,笑容可掬,一进门也毫不例外,先是上前交份子钱,然后在郝管家的亲自引领下,毫不客气地就进了事先为他们这些高干们安排好的雅间里。

看来这次还真是闹大了,尤其让岳明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连和他一向毫无瓜葛的、皇上刚刚任命的三司使兼任户部尚书张尧佐也亲自登门了。听说这家伙是皇上赵祯在后宫极为宠幸的张贵妃的伯父,俨然是一位堂堂的皇亲国戚,同时又身兼大宋王朝的财政部长,按说没必要来凑这个热闹啊!

这还不算,就连刚刚遭到罢黜的范仲淹也到了,大概是他这个中央文献室离任时需要交接的工作太多,一时还未离京到睦州去上任吧!

陆秉文也觉得今天来的人实在有点太多了,微微一皱眉,小声地道:“大人,在下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不过也说不清,总之觉得这些人好像不单纯是为了来给大人贺喜的,仿佛有一股暗流在背后涌动着!”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岳明暗暗地想道。

第二卷 玩转京城 第109章 逼人太甚

岳明转身呵呵一笑,说道:“老陆啊,你别说的这么一惊一乍的!…………此事不过是有些蹊跷罢了,这么多朝廷官员也绝不会只是来我这儿喝杯喜酒,事到临头,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陆秉文脸色微微一边,急忙严肃地道:“大人,如果这些人真是来滋事生非的,这都是在下的失职!京城里有了这么大的动静,我们的那些墨卫竟全然不知,那足以说明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警惕和完善的!”

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不过岳明当初早就严令那些墨卫,为了不重蹈覆辙,一定不能私自稽查朝廷百官,霍乱百姓;并且他也当场放出过狠话,谁要是敢越雷池一步必定严惩,…………照这样说这也怪不得那些墨卫们,于是回头笑道:“该来的一定会来的,与其让那股气在他们的肚子里憋着,还不如趁早放出来!”

好大的口气!

陆秉文刚才也确实有些紧张,不过此时一看岳大人这幅睥睨众生的神态,心里稍微一松,说道:“在下这就去吩咐冯凯和张士俊他们,今天晚上要加紧府内外的防卫,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旦有什么变故我们也好应付!”

岳明笑道:“老陆啊,我们什么时候到了穷于应付的地步了?你告诉冯凯他们,今天晚上该吃吃该喝喝,好不容易能赶上今天这么一个好日子,可不能亏待了弟兄们!”

就在岳明和陆秉文正小声说着话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他们两个同时回头一看,原来是枢密使王钦若,这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他们身后了!

“嗨,我说王大人,怎么没进去跟那几位老相爷好好喝几杯啊!”岳明上前笑道。

王钦若嘿嘿一笑:“志不同道不合嘛,我跟他们也谈不拢。坐在那里也怪难受的!”

这倒是实情,如今“溜须相”丁渭被罢了官,朝中又少了一个和他同穿一条裤子的人。当然是有些寂寞了;不过这句话也真是够幽默的,要是满朝文武都跟你王大人谈得拢,那大宋王朝的朝廷是岂不都是奸臣小人来一统天下了!

王钦若一看岳明笑呵呵地看着他,急忙凑到岳明近前讨好似地我听说这帮人可都是来找你麻烦的!”

“此话怎讲?”岳明不露声色地问道。

“这个?”王钦若脸一红,整个人就像一株即将凋谢地红玫瑰花似的,“这个我倒是不知详情,我也只是听说……听说而已!”

这不是废话吗?

群臣这么大的动静,这个王钦若竟然也是浑然不知,看来这个昔日位高权重地枢密使大人如今也已经被群臣给打入冷宫了;不过这也难得这老头子一片古道热肠,岳明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亲自就将他送回了厢房里。

按照规矩。岳明作为东道主是要挨桌敬酒的,这就顾不上回去陪着赵祯了。岳明回屋一看赵祯还挺守规矩,刚才灵儿说他不能再喝酒了,现在他就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满院子的文武大臣。

岳明进去打了个照面,吩咐人好茶好水的派人伺候着,然后自己就和陆秉文先从东厢房开始。一个个雅间轮番敬酒。

此时这座将军府的屋里院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这些满朝大臣们如今好不容易齐聚一堂,又没有什么约束。于是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真是兴高采烈、热闹非凡,一会儿猜拳行令,一会儿插荤打科,更让岳明惊叹这古今皆然的是,这大宋官员凑到一起也是黄段子连篇,不时地就会听到有一个经典地段子出炉,惹得周围几桌上的人全都捧腹大笑,齐声叫好!这些人喝的是不亦乐乎,聊得是兴趣盎然。真不知道赵祯在屋里看到他的这些文武百官们这副模样。该作何感想!

此时也不是发感慨的时候,岳明一边给这些人敬酒。一边想着这些文恬武嬉的朝廷命官到底是要找自己什么麻烦,仔细一想,这些人又能找出自己什么麻烦来?

这些官员极其热情好客,只要是岳明走到近前,全桌人一起起身,碰到一些只顾低头吃喝的人,岳明只要举杯略一沾唇也就能勉强应付过去;可是有的地方就不行了,这些人热情地不得了,全都是和他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一边说着满口的谄媚之言,一边低三下四地要跟岳明一一干杯。

好家伙,虽然岳大经理的酒量也是久经沙场练出来的,可是连着几桌下来,纵然这宋朝的烧酒度数极低,也将岳明弄了个脑胀脸热,走起路来一副飘飘然的样子。

岳明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一个桌子前,刚想也举杯略一沾唇就走开,没想到酒杯尚未举起,就见坐在南首地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官员站了起来,冲着岳明爽朗地笑道:“岳大人,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范某前来恭喜岳大人了!”

岳明一听这位仁兄口气似乎有些挑衅的意味,头脑一下自己就清醒了,仔细一看不是别人,原来正是前些天当众赐给他“禽兽不如”这一光荣称号的范仲淹,于是立即就意识道此人来者不善,不过此时也不是斗气地时候,只好举杯笑道:“多谢范大人,多谢范大人!”然后举起酒杯喝了小半杯就要离开。想走,没那么容易,这时同桌上又有一个人站了起来,看来这位仁兄喝得也有点儿高了,一把拉住岳明的袖子道:“岳大人请留步!在下听说岳大人是池州最年轻的举人,就是在江宁一府也是无人能比,这文章才华嘛,自然也是精妙绝伦!…………岳大人年少有为,文才甲于天下,今天正值岳大人春宵一刻、洞房花烛之时,无酒不足以助其兴,无文更难以抒其怀,岳大人何不借此良辰美景、人生得意之时,为各位赋曲一首,让我们大家也一睹你岳大人的风流风采啊!”

岳明看了看扯住自己袖子的这位老兄,三十左右岁的年纪,长得棱角分明,脸上浮着一股傲然之气,身材挺拔,因为多喝了几杯酒,刚才那几句话说的也是掷地有声,一看就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主儿!

原来如此,岳明明白了,这伙人今天是来让自己当众出丑的,上次在满春楼自己做了一回“文坛大盗”,虽说事后谁也没有大肆张扬;可这年月哪有不透风的墙啊,时间过去有三个多月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被人们所忘却,相反却不胫而走,如今知道地人是越来越多。

在那儿跌倒地就在那儿爬起来,这是岳明的人生哲学。

范仲淹一看岳明正在打量着眼前地那个人,立即上前一步,笑着向他介绍道:“岳大人,这位是宋公序宋大人,如今已升任知制诰,同时兼修起居注!”

岳明心里一震,宋公序就是宋庠啊,这个人的名声岳明早有所耳闻。因为这位老兄干的活儿可真称得上是既经典又完美的高难度动作,因为此人是州试、乡试和殿试的三元状元,是真正的市第一,省第一和全国第一;如果这种人要是放到现代社会,那绝对得被人们给捧上天去;可是一听范仲淹的后半句不禁大失所望,这位国宝级的珍稀物种如今只是当了一个标准的御用文人,整天跟在皇帝的屁股后面帮着写流水账的日记。

这个桌上一共坐着六人,其他人也纷纷起来开始了自我介绍。

“在下馆阁校勘欧阳修,见过岳大人!”一个二十五六岁,神采奕奕的年轻人起身道。

这下岳明也顾不上虎驱一震了,只是冲着欧阳修点了点头,心道:“馆阁校勘,嗯,国家图书馆的高级编纂员,连一个编辑都称不上!”

“在下建德知县梅尧臣,近日有事赴京,听说岳大人是我大宋之奇才,今日特来一睹岳大人的风采!”

外地的一个县长也来凑热闹了!

“在下大理寺评事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