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亲近太子诸官也各有提升,如原吏部尚书乐彦玮晋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宰相);刑部尚书卢承庆晋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宰相),而原本在朝中持中立态度的许圉师、李安期则被罢相致仕,与此同时,高宗还特意下诏,由太子继续监国,算是开了自古以来皇帝尚在朝而太子却能监国之先河,一时间太子李弘之势力大涨,政务几出于太子之手笔,群臣颇有归心之愿景,可就在这等情况下,高宗却突然下诏早朝,并令璐、周二王入朝议政,实难不令诸臣工联想翩翩的。

蹊跷?能有啥蹊跷可言的,旁人或许会对高宗这一招感到疑惑,可当过皇帝的李显却是心里头倍儿透亮——说穿了一钱不值,这不过就是制衡罢了,没错,高宗是想要扶持太子以压制武后日渐膨胀的野心,可并不想矫枉过正,万一要是太子势力大涨之下,也来个玄武门之变的话,那高宗岂不是连哭都来不及了,很显然,必要的防范自然是少不了的,毫无疑问,将一向与太子不怎么和睦的李贤兄弟俩抬入朝堂便是种最好的防范手段,当然了,这里头一准是少不了武后的推波助澜。

理由,很简单,就武后那等好耍权的性子,自不可能坐看太子日益势大,真要是太子坐稳了江山,那哪还能有武后表演的舞台,再怎么着,武后也得想方设法给太子造些难题,问题是高宗心里头正因韩国夫人母女俩的惨死而生着怨气,武后自不可能在此时亲自出头,倘若能看到小哥三个在朝堂上斗来斗去无疑就是武后现时的最佳选择,真到了朝局因皇子们内斗而陷入乱局之际,也就到了她武媚娘全面收拢权柄的时候了,这不过就是个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法罢了,真没甚稀奇可言的。

老话说得好:力不足,当借势以成之!很显然,李显此时的情况正是如此——甭管高宗与武后都打得是甚主意,此番入朝无论对于李贤还是李显来说,都是个趁势而为的大好机会,自然是不容错过的,实际上,李显早已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为的就是等待这一时机的到来,而今,一切都已准备停当,东风已起,是到了乘风破浪之时了!

早朝一事,对于君臣来说,都不是件轻松惬意之事,旁的不说,辰时正牌开朝,卯时差不多就得出发了,早起是一回事,饮食更是个大麻烦,原因无他,一个早朝下来往往就得两、三个时辰的时间,若是遇到疑难之事议而不决,那没准就得上到午后方罢,这中间可没啥“课间休息”的机会,若是半中间尿急,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倘若不小心当场滚滚而下,那可就不是出丑的问题,而是君前失礼的大罪了,故此,每逢早朝,朝臣们总是能不吃便不吃,实在是身体受不了,那就尽量吃干的,这一点对于前一世早就习惯了早朝的李显来说,自然不成问题,这不,李显一大早起来,练完了武,匆匆地沐浴更了衣,也不去用白粥,就吃了两个白煎饼垫了肚子,便即乘上马车向皇城赶了去。

激动么?有一点,尽管不多,可毕竟还是有的,要知道这可是李显今生第一次参与朝政,说不激动自然是不可能之事,再说了,此番朝议可是李显整个大计划的第一步,实是不容有失的,些许的忐忑也就是自然之事了罢,正因为此,这一路上李显的思绪也就有些紊乱,不过么,待得马车停稳,李显便已是完全镇定了下来,施施然地下了马车,往承天门前的小广场上一看,不由地便是微微一乐。

老六这厮还真是个好表现的家伙,得,搬舞台上用不着化妆,都可以演小生了的!李显下马车的第一眼便见璐王李贤正春风满面地周旋于一众大臣中间,那等强装出来的谦逊状,实在是有些演戏的夸张成分在内,瞧得李显暗自好笑不已,当然了,乐归乐,该有的礼数李显却是不会省了的,这便急步向广场中心行了去。

“殿下,早。”

“见过周王殿下。”

……

一众朝臣们一见李显到来,自是纷纷停住了议论的话头,或是问安,或是见礼不迭,一时间小广场上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噪杂。

“诸公都请了,小王来迟一步,海涵,海涵。”

对于一众臣工们的见礼,李显自是不敢托大,拱手做了个团团揖,口中道着海涵,算是还了半礼,只是脚下却是没停,一直走到了李贤的身旁,这才站住了脚,略一躬身,拱手招呼道:“六哥,早啊。”

“嗯,七弟来了,好,精神不错,来,站位兄这,待会便要开朝了。”这一见李显给自己见礼,李贤矜持地点了点头,便算是还了礼,随口夸了李显一句,摆足了兄长的做派。

呵,这厮就是爱表现,够呛!李显自是知晓李贤摆出这么副架子的意义何在,左右不过是在向群臣们宣示他李贤才是二王联盟里的当家人罢了,当然了,对于李显来说,给旁人啥印象都没关系,只要李贤别由着性子胡来便成,至于外人如何看二王中以谁为首,那都无所谓,自是不会去计较那么许多,这便笑呵呵地应了一声,一派谦逊状地站在了李贤的身边,只是有意地落后了李贤小半个身位,以凸显李贤的领导地位。

“上朝,上朝!”

李显掐的时间很准,方才到了小广场没多会,也就是刚跟李贤打完了招呼的当口上,宫里的喊朝声已是一迭迭地传了出来,原本正各自窃窃私议着的朝臣们自是不敢怠慢,飞快地按品阶排好了队,由李贤兄弟俩打头,数名宰相紧随其后,鱼贯地走进了承天门,沿着宫中大道,急步向太极殿行了去,待得到了大殿之上,人人肃然而立,恭候着高宗及太子的到来。

“圣上驾到!”

朝臣们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后殿里便传出了司礼宦官高和胜那尖锐而又高亢的喊声,旋即便见高宗脚步显得有些蹒跚地从后殿转了出来,太子隔着数名小宦官紧随其后。

“臣等恭迎陛下,恭迎太子殿下!”

一众大臣们见高宗与太子皆至,自是不敢有失,纷纷跪倒于地,大礼参拜了起来。

“众爱卿平身。”

高宗的精神状态并不太好,脸色苍白而又憔悴,明明不到四十的人乍一看起来,就像是快五十的模样,就那么个简单地坐于龙床的动作一出,都不禁有些微喘,喊起的声音也显得有些子有气无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叫了起,一众朝臣们自是紧赶着照老例三呼万岁不迭,而后各自磕头而起,按品阶及文武分站两列,一个个屏气凝神地站成了一座座木雕泥塑。

“诸位爱卿,朕自去岁二月便已不曾早朝,所有政务皆有赖太子襄助,所处诸事皆甚合朕意,今朕既亲临,诸爱卿有何本章只管奏来好了。”

待得一众大臣们站定之后,高宗环视了一下诸臣,而后一捋胸前的长须,先是夸奖了太子李弘一番,而后话锋一转,似有了再次亲政的意思在内,这令诸臣工对于高宗先前夸奖太子李弘的话不禁便打上了个问号,一时间竟无人出列上本,全都惊疑不定地揣摩起帝心来,大殿里竟就此安静得有些子诡异了起来。

可怜的太子哥哥,您老咋就不明白帝心难测呢,您这头越是能干事,那一头老爷子心里就越容易犯叨咕,啧,若是能故意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岔子,给老爷子有些指正的机会,这不就没事了,得,这回好了,要被掺沙子了不是?李显虽也如同群臣们一般肃然地站立着,实际上眼光的余角却始终不曾漏过太子的神情变化,果不出李显所料,高宗的话音一落,李弘的脸色便有些子黯然了起来,直瞧得李显心中感慨不已。

“启奏父皇,儿臣有本章在此!”

就在一派的寂静中,却见李贤大步走到了殿中,一躬身,高声地禀报了一句,登时便令满大殿之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贤的身上。

厄,该死,这混球怎地如此沉不住气!李显先前正自感慨万千,浑然没留意到李贤的出列举动,待得发现之际,却已是来不及阻止了,心一沉,不由地便暗骂了一声,可事到如今,却也没了辙,只能是强自压抑住心头的不满,面无表情地看向了大殿中的李贤,脑筋则急速地运转了起来……

第八十九章平地一声惊雷起(中)

政务上的事不是靠急能成事的,没错,按李显的预订计划,李贤的折子确实是该上,但却绝不能在此时上,道理很简单,此际高宗刚放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太子那头明显已是生了怨气,这会儿上本,那不就是明摆着去打太子的脸么,如此一来,太子又岂能容忍,反击是必然之事,这么一搞之下,这朝会怕就得成了兄弟论争的战场了,虽说合了高宗的意,却显然不符合李显原先预定的暗渡陈仓之计划,一个不小心之下,全盘计划便有着毁于一旦的可能性,这叫李显又如何能不恼火在心的,可惜他再恼火也没辙,此等时分李显已没法子出面去制止李贤的冲动了,只能是微皱着眉头想着对策。

果然不出李显所料,这一见到李贤站了出来,太子原本就不愉的脸色顿时便更阴沉了几分,然则在这等朝议时分,他也不敢有甚出格的表现,只能是用阴冷的眼光扫了眼李贤,瞬间便恢复了平静,只是嘴角边的那丝微笑却显得颇为的僵硬。

“哦?贤儿可有甚本章,只管奏来,朕听着便是了。”

李弘不开心,高宗倒是很乐呵,笑眯眯地对着李贤虚虚一抬手,示意李贤平身,而后用鼓励的语调吩咐了一句道。

“儿臣,谢父皇隆恩。”这一见高宗脸上满是鼓励的微笑,李贤的腰立马挺得倍儿直,脸色也因激动而微微发红,逊谢了一声之后,这才接着道:“启奏父皇,孩儿所要奏的乃是漕运之事,今关中人口渐多,田亩所出已不敷用,亟需从江南调粮入关中,然,虽有前朝所疏通之运河,漕运却始终不利,依孩儿看来,此乃漕运不得法所致,孩儿有五策可解此厄,恳请父皇明鉴。”

“嗯?贤儿有何妙策且说来与朕听听。”高宗将李贤引入朝中,本意只是让他牵制一下李弘罢了,并没有指望李贤能在政务上有多大的建树,可此时听李贤一开口便是漕运这么个老大难的问题,登时便来了些兴致,略一坐直身子,笑着追问道。

“父皇,儿臣以为漕运之难乃在水路时堵时通,若欲彻底解决,须对现有之漕运策略乃至水道做大的变革,儿臣有五策在此,其一,广通渠淤塞严重,须重开;其二,汴渠因黄河沙多,易淤积,须专官为之护;其三……”李贤的口才本就极佳,加之此折子乃是他与李显讨论过多回的结果,这么娓娓道来,自是颇有说服力,不单高宗听得入神,便是朝臣们也大受鼓舞,待得李贤将条陈解说完毕,不少朝臣甚至顾不得此乃君前议事,竟私下里低声议论了起来,一时间满大殿皆是嘤嘤嗡嗡的细碎话语之声。

高宗早就想彻底解决漕运问题,这些年来,也没少在朝堂上要求群臣们献策,自是对漕运不算太陌生,此际将李贤的五策细细地过了过,没发觉这五策有甚不对之处,这一见诸臣工在下头乱议个不停,立马抬手一压,示意诸臣工安静,而后沉吟着开口道:“唔,贤儿能实心为国,朕深喜之,诸臣工,对此条陈可有甚意见,都议议罢。”

得,高宗不发话还罢,这一发话之下,群臣们倒是不私下议论了,可却也没见哪位朝臣愿意站出来评论此策的,倒不是群臣们对这五策无话可说,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