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而言,在军事无法打赢对手的情况下,赔点银子,送点粮食,抓点青壮民夫给对方,是再便宜不过,也再合适不过的条件了。
  周士相肯定朝鲜人断然不会和太平军死磕,毕竟太平军是大明的军队,而朝鲜得了大明那么大的恩惠,国内总不可能都是白眼狼吧。只要有亲明派存在,那么朝鲜的问题就能更好解决。
  另外,朝鲜有个济州岛,那地方也很不错,很适合做为水师基地。此岛不但可以辐射整个朝鲜,同样也是整个辽东作战的支点。
  在济州岛建水师基地,再在当年毛文龙抗清的东江诸岛上设水师分基地,将从朝鲜弄来的钱粮和人力源源不断投入到辽东,投入到宁锦,辽东作战这盘棋就能盘活。
  关外的满清八旗力量,周士相没放在眼里,甚至忽略不计。北京的情报,顺治为了压制八旗内反对自己的声音,特意将盛京将军敦拜和都统安珠海调入关内。结果,敦拜带走了关外驻防八旗的八成兵力,留下的旗兵连三千之数都没有,且还是老弱病残居多。要是连这么点老梆子和小鞑子都解决不了,周士相在自个抹脖子同时,肯定把下面这帮将领全宰了。
  “就这么定了,大军先略朝鲜,迫他们臣服,取朝鲜粮辎重再袭辽东。”
  周士相依如从前,再次独断专行,从做出放弃渡海作战改为北上到现在决定先略朝鲜,半柱香的时间都没有。
  他是真急,顺治死了,不出意外的话康小麻子会登基。原本河南战局还在胶着,现在忠贞营这十几万人马北上,那么河南战局必定会大变。不管鳌拜和吴三桂之间会不会分出胜负,清廷都没有可能保卫北京城了。一旦北京城的八旗余部抢先出关,那么灭族计划和为此做的许多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周士相从来不以为自己是一个残酷无情,残忍嗜血的人,他也有柔情,他也曾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然而,他再也回不到了从前。虽然身体原本主人的一切似乎和他这个后世之人并无关系,他大可不必将仇恨一直挂在心中,耿耿于怀。可他做不到,一想到新会城外那两座空坟,他就心如刀割。
  他必须要复仇,这世上没有什么复仇手段比得上灭族来得更叫人畅快,更叫人痛快淋漓。
  君子报仇,只在朝夕。
  当日新会城下的秀才,是匹夫一怒。
  今日的齐王殿下,依旧自认是个匹夫。
  只有匹夫的血,永远不会冷。
  单从政治和利益角度出发,周士相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本不必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说是孤注一掷的发兵辽东,因为这其中的风险太大,并且也没有多少政治收获。
  当下,光复故都北京,才是天下人最重视的事情。
  满州是否会被灭族,并不重要。
  占领北京,对于齐王殿下而言,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
  也许,这能让齐王殿下摇身一变成为皇帝陛下。
  但那是政治家和野心家的考虑,尽管被别人称为大帅,称为殿下,周士相骨子里会还是那个誓言要复仇的秀才,要复仇的匹夫。
  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仇人会逃回他们的老窝。
  从眼前利益考虑,出兵辽东肯定是下策;从长远利益出发,却是上策。
  哪怕将来满清灭亡,周士相也可凭借关外对吴三桂形成战略优势。
  徐应元和董常清习惯了大帅的急性子,只是二人一个能够接受先略朝鲜的方案,一个却对这个方案抱有怀疑。
  董常清怀疑的是,得要多少时间才能平定朝鲜。万一在朝鲜拖的久了,大军孤悬辽东,怎么办?
  徐应元给出的答案是最多不过三个月。他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根据的。因为当年满清两次攻打朝鲜,一次是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为主帅,花了三个月迫使朝鲜臣服。一次是虏酋洪太亲自统兵,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兵临汉城。
  朝鲜是一国不假,可太小了,只比大明一省而矣。
  “当年满鞑纯以步兵攻打朝鲜,今日我军却有水师,若能攻其要点,取朝鲜,易如反掌。”徐应元道。
  周士相深以为然,清军以步骑从鸭绿江入朝,一个月都能打到汉城,他现在则是水陆大军并出,只要出其不意,再来一次仁川作战,汉城的朝鲜军队连逃往南边的机会都没有。


第1080章 封土关外
  北上辽东,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强行推进,但如何让将领和士兵心甘情愿而去,而非消极对待,这也是周士相要解决的棘手事。 因为这件事直接关系到军心士气。
  周士相相信,他若现在宣布马上北伐去打北京城,太平军上下肯定士气高昂,人人磨拳擦掌,求战心切,压根不用他做什么战前动员,就一个个屁颠屁颠的要去立不世大功了。甚至那李瞎子都不用什么高官厚禄,金银财宝的利诱,单为那骑一骑鞑子他娘的征服满足感,就能做到“谁敢横刀跃马,唯我李凤鸣”。可要是宣布北上辽东,下面肯定怨声载道,军心和士气都不会高,因为这件事和大家想象的太不同了。
  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动力,单纯指望自己的部下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都是唯他周大帅马是瞻,都是如他周大帅这般洞察未来先机,都是命令一下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雄赳赳、气昂昂,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没有士气,这仗怎么打?
  难道要每仗都要周士相亲自督阵,次次亲临前线不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激下面人的动力,周士相还不敢拍胸脯说北上就一定能成事。
  所以他必须调动下面,让所有人都知道北上辽东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而是一件大有所为的好事。
  这世间,什么样的事叫好事,当然是有好处的事才叫好事了。
  好处这东西,嘴上说的,空口白牙都是假的,见得着的才叫好处。
  老话说钱帛动人心,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让磨来推鬼,这老话就是放在一千年后,都是至理名言。
  太平军不是人民军队,太平军的将领们也不是有着民族解放觉悟的革命者,本质上不管是最先举义的,还是近期收编的,都是地地道道的逐利者,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军人。封建忠义之外,有奶就是娘恐怕是大部分将领的最鲜明写照。
  很自然的,周士相将提高军心士气的解决手段老套的用在了利益二字之上。
  他准备在辽东封土,即所有北上的将领和士卒将来都能在辽东有他们自己的土地,如果他们的本事够大,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奴仆。大到镇将,小到辅兵,甚至是随军的民夫,只要你出了力,都可以获得利益。当然,奴仆肯定不是关内汉人,可以是被俘虏的满州和关外的生女真,也可以是其他人,如朝鲜人、蒙古人等。如果你够厉害,能够把沙俄的哥萨克掳来,照样可以收他们为奴仆。
  这个封土可不单单是如在广东等地推行的授田,而是真正的“封土”——对一片土地上的人和物拥有绝有的主宰权。
  换言之,周士相想在辽东实行欧州人的领主制,大大小小的领主就是此次北上随军的将领和士兵们。只要你们卖了命,立了功,那你们就能成为领主,成为有大明朝廷授予爵位的领主,对你治下的土地和奴仆有完全的权利。
  并且,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周士相对辽东和关外也是决定大胆放权的,由这些成为领主的军功阶层为大明保障关外,并且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往外扩张,从而一方面能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将关外牢牢掌控在大明手中。
  这个设想,周士相很早就有过,当时他的考虑是辽东和关外将来总要重新纳入大明版图,可是那些地方已经没有汉人的存在,而关内的两京十八省又因为几十年战灾和满清的种族屠杀导致人口锐减,恢复自身都难,况大量移民充实关外。
  一个地方再大,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那也仅仅是名义上的版图而矣。想要让这片土地彻底和内地结合,就必须有人。
  当地汉人没有,关内移民也不现实,周士相能够想到的,也能够实施的就是将自己变得日益庞大的军队转换成关外的捍卫者和占有者。
  从前明朝在关外实行卫所制,奴尔干都司很大,并且极盛时期,仅辽东就有三百多万汉人。单从人口而论,是远远压倒了关外那些包括满州人在那的生女真。但是这个卫所军户制却没能给普通士兵和百姓带来足够的利益,也没有办法将三百多万汉人转换成一支武装力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逐步糜烂,失去了早期的军事功能,结果才有了后面的辽事。
  某些方面,周士相准备在关外推行的“封土”制和“卫所”制有一些相似,但关键是,周士相给了所有人权利,而不仅仅是将领和官员。
  试想,如果一个普通的水手在关外因为立下功劳,抓获了十几个奴仆,被授予一块可能有一乡之大土地上的产出权,为了保住这份家业,为了壮大这份家业,他肯定会誓死捍卫。想要家业更大,就得不断去立功;想要立功,手下的奴仆就得越多,这样他才能带着他们去掳掠新的奴仆。
  这一点和八旗制度几乎如出一撤,和广东方面武装海商出海也很相似。
  关外,在内地百姓看来乃是苦寒之地,但周士相知道,关外是宝地,有着很多资源,也是一个大粮仓。近年来,气侯已经有了小小变化。崇祯年间,厦门一些海面都会结薄冰,但现在却已然不再结冰。老人们说,这温度在不断提高,用不了多久,北内关外的气侯就会回到万历以前。那时,苦寒之地的关外,将是一块宝地,真正的宝地。
  定下北上作战的计划后,周士相立即召集高级将领会议,在会上将此次北上作战的意图及“封土”制度宣布,虽一些将领还有些想不通,但总体上大多数将领还是接受了北上作战,毕竟“封土”这件事情不光对他们,对手下的士兵也有很大好处。况且还能从朝鲜人那里弄来粮食,这样就有了长期支撑,不必担心缺粮。
  会后,水陆各将各自抓紧时间做战前准备。
  水师要做的准备很多,除了将粮食装船外,还要装载大量茶叶和蔬菜,另外大量的黄豆也从四面八方输运而来。这主要是在海上生豆芽用,水师的人对于豆芽很看重,这能保证他们在海上几个月不会生病。
  另外,水师将领刘国轩、萧拱辰、甘辉等和军部一同研究详细的作战方案,除了济州岛和东江诸岛外,水师还需要在山东和北直隶沿海有一些中转点。这些事情,周士相让刘国轩他们具体研究,并不过问,他相信这些人比自己更在行。
  李瞎子对北上辽东颇是抵触,不止一次在周士相面前嘟囔去辽东就不能杀进紫禁城,见见福临他娘长啥样。终于有一次,周士相实在忍不住,对他道:“不把辽东占了,福临他娘跑了,你到哪去逮她?”
  这么一说,李瞎子倒是有些明白了。
  从金门回来后,周士相便准备先回镇江,处理一下他北上后江南的事情。不过在此之前,他去见了郑森的夫人董娴。


第1081章 郑夫人
  作为郑森的夫人,董娴的存在对于金厦军民和当下局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事实上,也正因为董娴的支持,郑经才得以据金厦和父亲郑森对峙。而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