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国-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然。”

“那这么了得的人物,却在戏班子里呆着,吴王不觉得奇怪吗?”

赵允愣了愣

莫少华又道:“少华身为金陵九城总巡捕,金陵里的大事小情,再也瞒不过少华的耳朵。这个三德班,少华之前根本没有听过,少华很好奇,这三德班,怎么会凭空出现?”

“少华的意思是这三德班很可疑?”赵允倒是听出莫少华话里的意思。

“可疑不可疑,倒还谈不上毕竟是他们才那几个人,而且又是任记请来的,只是感觉有些怪异罢了,感觉不同于其他的戏班子。”

莫少华看着一楼台子里的那几个娃娃脸,心里想着这些面具后头,可能会是什么人 ?

难道说,是任记有意请来的奇能异士,又有意让他们在楼里唱了这么一出对台戏,刻意弄出一些气氛,搞出一些兴头?

仔细地想了又想,再把前前后后相关人员的表现,再思考了一回,居然是越想越感觉正应该是如此不由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

原来是戏外有戏这徐英明还真是煞费苦心

正思索间,那边济老已经立下了规矩

规矩很简单:自称黄大师的人,写一首诗楼里客人也写一首诗两边的诗稿都交到济老那里,济老先比两份诗稿的字,再比两份诗稿的诗只有字与诗都优胜者,才是最后的胜者

这规矩确实很简单,也实用,而济老也有资格做这样的一个评判,因此众人自然不会反对。

济老说下了规矩,那边就有人开始准备起文房四宝先是三德班黄大师身前设了一个小桌,铺上了笔墨紧接着,店伙计又在众才子中间,也设了一桌

有心急的才子,自认为自己的字和诗都可以的,便抢着先儿,飞快地录了几首,交到济老那里

因为只留一首,所以济老也不说话接过诗稿后,认真地扫了几眼,把几首诗作在手里一比。先不看诗的内容,只就字上去看,却见这几首诗的字,都入不了他的眼

济老自己是书法大家,于幼稚的笔法自然是一眼便能看透。遂只挑了首字稍好一些的,留在手边

黄大师负着手,并没有拿笔,倒像似要等众才子先选出最好的,再动手的意思。

便有几个字写得不俗的才子,忍不住了也上前露了一手。

济老这回用了些心思,在这几首里挑来挑去,仍旧只是看字,倒挑出一幅好字来遂把其他的诗作,包括前一轮挑出来的诗作,都打了下去。

众人看济老一言不发,挑出来的字,也不给众人看,只管挑出最好的虽然都没什么意见,但众人可不敢再随意动手了,这么多人在一起比字儿,济老又只挑其一,那势必要打压下许多人。因此,都不往书桌前去了。便一齐看向所谓的黄大师。

赵普见众上所注的都是自己不由开心起来。不以皇帝的名头,却得到这样的关注,对他而言是一出生,就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因此,他的心中既是新奇,又是高兴

遂提笔,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着意地写了一首诗出来。

济老之所以定下先看字,再看诗的规矩那当然是因为,赵普也是书法的大家。这个规矩对赵普是最有利的。

赵普于前朝的各种字体,都有精研,而且自己于书法上也极有创新一手字,写得是美轮美奂,极尽完美之能事,便是书法大家看在眼里,也只有欣赏的份儿。

因此赵普写完,把诗稿交到济老手里时济老只看一眼,便把刚才留下来的,才子这边儿的诗稿,给打了下去却仍然不给众人看赵普写的诗稿,害得众人的心里,都七下八下的,那谈笑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眼见再没有人敢上前露一手儿,大家心里发急再不想会被这娃娃面给比了下去,却见一人缓缓地走到桌前

这人是翰林院的高在先。高在先是靖元元年的进士,在本朝算是名声在外。别人取中进士,靠的是全副的文采,而他取中进士,靠的是一半的文采另外一半,却是字

真得就是一笔好字,连皇帝都赞赏不已

如今又过了十余年,他在翰林院,天天打磨那笔字,必然是又有精进与年轻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众才子们平时练字,因寻不到皇帝的真迹便有许多人是拿着高在先和秦佩松的笔帖做摹本,日日研修的这下见到高在先本人亲自下场,众人不由都放下心来。

高在先也不言语,轻轻地站在书桌后,先静静地稳下心神来今天他是依着秦院正的交代,代表翰林学院出来露个面儿的,没想到还碰着这么一出文事。眼见三德班那位所谓的黄大师,一出手就把学子们的字给比了下去,他自讨再不出手,还真让这三德班得了势去。倒显得金陵城里无写字的人,这可不行

先默作了一首诗,然后稳稳地用笔写了出来。

早有学子上前,把诗作递到济老那里

当世书法有大成的大家,其实并不多,谁的字好,谁的字略输一筹,其实圈子里的人,心里基本上都是有数的原本大家都以为,高在先的字上去后,直接就可以把黄大师的字给比下去。

可是济老左看看右看看,最终还是把高在先的字放低,目光扫着众人道:“若是没有更好的,那便勉强取了高先生的字”

此话一出,高在先的脸上便红了一红,继而又白了白整个楼里,也是一片惊呼。

济老的公正,大家自然是信得过的就别说这些年轻的才子,便是这楼里一众的官员,有一些,还是在济老手里调教过的。高在先自然没有去置疑济老的公正,而是极为诧异地看着娃娃头的黄大师,心里在盘桓着,是什么样的人,又写了什么样的字,竟把自己的字都给比了下去。

现场的众才子,见高在先的字都被比了下去,都一个个噤若寒蝉起来。原本那些得意洋洋的表情,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一个个像霜打过了的茄子。

第320章 皇帝演文(3)

苏三便激道:“这才是比个字儿,你们这么多人,难道就挑不出一个写得好点儿的?”

这一激自然是引起了众怒,可这怒却偏偏无法发泄出来技不如人,只逞口舌之利,并不是文人的风格。

“我来。”只听二楼里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大家抬头去看时,便见当朝太子,已然站了起来。

高在先见赵广站了起来,不由略觉宽心别看太子年纪尚轻,但这书法讲究是天赋和境界身处皇宫禁宛,集揽众家之长,首先太子在书法的眼界上,从一开始,便比所有人都高出许多层。再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整天有一个大师级的人物,耳提面命,提点精进,赵广的字能不好吗?

何况赵广自小喜文,于书法上是极具天赋的,当今皇上也说过:假以时日,必然会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楼里,若是太子的字,都无法与这神秘的黄大师相提并论,那这普天之下,恐怕能有机会胜出的人,也不多了。济老倒是算得上一位,可是今天济老是主持者,自然是不可能上场的若真是济老上场了,就算赢下来,那也是给这黄大师长了极大的脸面。

太子看着一众女子用崇敬的眼神看着自己,肾上腺自然是飞速地往上窜。与人面对面这样直接的比试,于他而言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在宫里,碰着喜庆的事情,也会写字作诗但是那种场合之下,父皇一般都不许他动笔,盖因他一动笔,群臣就鲜有敢动笔的人了。今个这个机会,倒是难得。

不过,高在先都被比了下去,自己也不能大意。

早有店里的伙计,在徐英明的示意下,把笔墨纸砚送了上去。

赵广提起店里准备好的笔,便皱了皱眉头这笔毫有些粗,并不如自己常用的笔好不过高在先与那位黄大师,也都是用得这样的笔,他自然也不好说,换一只好笔来。

别人可以用这样的笔写,他自然也可以只不过这感觉稍稍差了一些而已。

为了保险起见,赵广先在一张纸头上练了几笔,熟了笔锋,这才正式作起诗来

作诗他虽不杰出,但那么多师傅教下来,差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虽不是文采飞扬,却也可以算得上是工整得体,今个儿赵广好兴致,因此已得了几句。

因写道:主人有鱼欢今朝,请奏鸣琴金陵客;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日欲沉。

写得是刚才楼里弹琴几个妓子弹琴时的情景虽然赞得有些夸张,但也算是应了个景。

早有侍卫上前,取了赵广这幅字,下楼交到济老的手中一众人便吊着眼,往济老身上看去

赵广也是一脸的紧张,生怕自己的字被济老给打下来,落了脸面不过,按道理是不会的,虽然书法到了一定的程度,很难说谁好谁差,但济老既然留了高在先的字,就没有道理会打下自己的字

自己与高在先,在书法上都多有浸淫,断没有取高在先,而舍自己字的道理

只见济老一手拿着高在先的字儿,一手拿着赵广的字儿,左看右看再把那位黄大师的字儿拿起来瞅了瞅,最后只得招手对高在先道:“在先你近前来。”

高在先在济老面前是执晚辈礼的,忙趋前几步,拱手道:“济老”

“在先的字与太子的字,都好但,咱们不好以多取胜,因此两幅字,只能取其一太子的字与这位黄大师的字儿,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好比较,所以取了太子的字”济老一边说着,一边把高在先的字儿递了回去

高在先哪里敢有脾气,他看过太子的字,知道两人之间实难分出高下太子的字,婉约而柔美,颇为世人所好,所以,多数情形下,太子的字更让人喜欢一些,这无可厚非何况这种场面下,难不成倒要把自己的字给捧上去,把太子的字给打下来吗?

因此,高在先连忙把自己的字接了回来便有学子挤上前,要看高在先的字高在先也不藏拙,便把字交给众人去看。

众学子,一看之下,便再也不说话了如此好字,都被刷了下来,而且听济老之前的语气,似乎那黄大师的字,还要好上一些。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这三德班之所以这么张狂,是真有底气的啊

于人最得意处,打击人的自信心犹如单刀直入,又犹如泰山压顶,最容易让人崩溃。

学子才人们,最得意的是文采和学识而这其中,书法又是基础若是有人在这上头,把他们给比了下去,他们哪里狂得起来?

于此同时,赵普心里可是很得意

诗就不论,他对自己的字,还是很有底气的。之前,他心里还有些不确定因为他每天被身边的人吹捧着,什么也不敢深信了。直到济老把一众才子的字儿,都打了下去,又见自己也特别喜欢的在先,字也被打了下去,却换上了太子的字

这下,他心里有了底气了。

知子莫如父,赵广有几斤几两,他这个做父亲的,岂会不知。

吴王赵允在一边冷冷地打量着赵广,见赵广全副精神都在济老身上。不由心里暗笑:不过就是写个字作个诗而已这东西能治国?这东西能让封朝强大?这东西能让封人把京人打回老家去。

“不务正业”

莫少华装没有听到赵允小声地低骂而是静静地看着济老公布最后结果。

莫少华是文人出身,对太子自然是没有成见的

治国者,多练些文,绝对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但治国者又不能专习文,把自己整成一个文学大家,书法大家也是不行的。

人一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能在某一个行当里出类拔萃,绝然是不易的事情,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若是治国者,把时间全花在另一些事情上头,那对于国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