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你的电话一直占线啊!看来今天找你的人不少啊!”秦老笑道。
  “就只打了一个,就是时间长了点儿。”唐易解释道,刚才和许一琳通话,说的时间确实比较长。他估计秦老也知道了上午他在发布会上的表现。
  “声名鹊起,慢慢找你的人就会多了。”秦老道,“我看了新闻,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所以找你!”
  “秦老您说。”
  “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山海省收藏家协会?”秦老问道。
  加入收藏家协会,那是百利而无一害。这个组织不仅系统庞大,而且里面的成员虽然都是“收藏家”,却有一多半不是以古玩收藏为职业,而是遍及各行各业。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搞收藏的,非富即贵。光从社交层面说,就收获颇丰。
  “想是想,只是我这个年纪……”唐易答了一半,便等秦老接口。
  “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也是你的时运到了,今天有了‘唐眼’的名头,明天中午就有个很特殊的饭局。”秦老又笑了起来。


第180章 又见面了
  秦老一边笑,一边说道,“这个饭局,本来是几个伯乐要相另外一匹骏马。正好我看了新闻,怎么能漏下你呢!明天中午你一起来吧!”
  秦老,是山海省收藏家协会的名誉会长。此前,秦老是会长。秦老只干了一届会长,之所以没有连任并不是因为落选,而是自己坚持要求的。急流勇退之后,在新任会长的坚持下,又给他戴上了一顶“名誉会长”的帽子。
  实际上,对于唐易的能力,秦老早就大大肯定了。但是,进入收藏家协会,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有时候还需要契机,比如唐易一下子被报道,被誉为收藏界的“后起之秀”,就是一个契机。
  而秦老说的“几个伯乐”,那自然是协会的骨干。本来,他们碰头交流的,要当面考查的,是另外一个人。秦老说唐易时运到了,也是这个饭局不早不晚,而他又能凭借“唐眼”这一件事儿,帮唐易说上话。
  “好。”唐易点点头,问清楚了时间地点。
  “可能当时候有东西让你看,想说什么就说,放开就行……”秦老又嘱咐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唐易把这事儿给毛逐一说,毛逐便道,“去吧去吧,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狗嘴吐不出象牙!”唐易虚点了两下毛逐,“走吧,请你吃烤羊腿。”其实,这种饭局,真有点儿这个意思,公婆满意,还真是很难过门。眼见为实,现场考究,若是唐易的眼力有差池,恐怕秦老再力挺,也进不了藏协。
  两人来到了一家烧烤店。羊肉串,是山州的一大特色,一到夏夜,烤串摊子密密麻麻,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撸串的男女老少。不过,现在假羊肉太多,用别的肉浸羊油甚至加羊尿等等办法乱七八糟,所以,干脆直接吃烤羊腿,或者现切现串,这样的店多了起来。
  一条羊腿架在烤炉上,吱吱冒油,边烤边吃,用叉撑住,用刀从上面切下,然后蘸着佐料吃。中午天热,毛逐懒得动弹,没吃饭,所以晚上这顿吃得大呼过瘾。
  唐易和毛逐本来是同学,现在唐易风光无限,毛逐跟着打工,换做旁人,或许嫉妒和失衡的心理就出来了,但是毛逐并不是一个“上进”的人,也不是一个计较的人,他就图活得舒坦,活得有自己的趣味。所以,他跟着唐易干,还真是挺爽。
  第二天上午,唐易的老爸唐中峰去了店里,和毛逐摆了一盘象棋,边下边看着店。唐易上午没有去店里,临近中午时直接去了吃饭的地儿。
  这地方还真不好找,因为在明水湖边的老街巷里。这里面的胡同,有宽有窄,七曲八绕,最终,唐易来到了一处四合院前。
  别看这处四合院在一条小窄巷里,门楼却是高大,门枕门槛都很上讲儿,大门漆得光亮,门楣上横着一块牌匾:尚食。就这院儿的气派,恐怕以前是官家府邸。
  唐易上前扣动门环,木门打开,一名穿着旗袍的女服务员走了出来,“您是参加藏协聚会的吗?”
  服务员长得标致,眉眼灵动,唐易一个把持不住,调笑道:“这不是饭店么?不参见藏协聚会,就不能吃饭了么?”
  服务员咯咯笑出了声:“若不是,那就对不住了,今天藏协包了场子!”
  唐易心想,就这样的饭店,个人来吃恐怕都有最低消费,院子大,房间多,要真是包场,一顿饭的花费恐怕就是不小的数目!当下也不再玩笑,正色道:“我确实是参加藏协聚会的。”
  “那您贵姓?”服务员问道。
  “我姓唐。”
  “嗯,是有姓唐的先生。”服务员说罢,便引领唐易进了门。
  绕过雕有松鹤延年的影壁墙,穿过一道门廊,唐易来到了四合院中间。院子虽然只是一进,但很大,院子正中有一棵颇有年头的桂花树,树旁则是一个大型的葡萄架搭成的棚子,棚子下一片阴凉,有一张大圆桌,看质地,像是老红木的。
  此时,桌上已经上了八碟小凉菜,桌上已经坐了五个人,主陪位置,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高额阔口,长眉入鬓,举止很有领导范儿。而秦老坐在主陪右手边大客的位置。挨着秦老坐的,则是一个相貌普通的老者。
  副陪则是一个黑瘦的中年男子,面目倒是周正。还有一名中年女子,随便坐了个位置。这女子,唐易在余鸿光那次搞的私人拍卖会上见过,正是山海省珠宝玉石鉴定中心的主任欧阳云烟。
  “唐易来了?”秦老见唐易走了进来,“来来来,我给介绍一下!”
  原来,主陪位置的男子,名叫呼文成,现任山海省收藏协会会长,而副陪黑瘦的中年男子,则是常务副会长伍先民。挨着秦老坐的相貌普通的老者,也是一名副会长,名叫古之哉。
  呼文成见了唐易,扫了两眼,微微笑道,“随便坐吧,除了主副陪和秦老大客的位置,别的都是随便坐的。”
  而伍先民只是点了点头。古之哉则呵呵两声,“小伙子够精神的!”
  欧阳云烟保养极好,虽人到中年,但浅笑之下,仍是颇为动人:“我这是第二次和唐易见面了,快坐吧!”欧阳云烟还兼任藏协的副会长。
  唐易一看,一个会长,一个名誉会长,一个常务副会长,两个会长都到了,这哪里是一般的饭局啊,吸收新人也不用这么大的排场吧?
  他看了看桌子,坐到了副陪伍先民的左手边,这是一个四客的位置,也就是客人当中最末一席。
  此时,二客,三客位置还空着,唐易心想,不是还有一个人么?既然本来是为他安排的“相马局”,那肯定不能和他抢了。秦老含笑点了点头,显然是看透了唐易的想法。
  唐易刚坐下,伴随着脚步声,院里就多出了一个声音,“还好,刚刚到点儿!”
  一名男子快步走到了桌前,竟然是曾经上门斗口的呼风!


第181章 挂袍壮罐
  “咦?”唐易和呼风四目相对,均是有些惊讶。还没等呼风说话,呼文成就道:“在座的长辈你都认识了,问个好赶紧入座!”
  呼风问好之时,唐易突然发现呼文成和呼风的眉眼有几分相似,心想,莫非……
  呼风落座之后,呼文成让服务员开始上热菜。几道主菜上了之后,服务员给每人倒上了一杯白酒,而给欧阳云烟倒的则是红酒。
  唐易此时无心去看什么酒菜,心想若是呼风和呼文成关系特殊,自己来这一趟,岂不成了抢戏?
  而呼风也若有所思,关键他已经见识了唐易的实力,如果这次藏协只吸纳一个人,那岂不是很危险?就算可以多吸纳两个人,和唐易一起鉴宝,压力实在是太大。
  “既然我做了主陪的位置,那我就先说两句。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老人今天有幸会会两位青年才俊,今天的第一杯酒,那就先为新老聚会而干!”呼文成举杯说完,一饮而尽。
  这句话很含糊,没有什么承诺。但是唐易和呼风却都很明白,这不是藏协的正式聚会,说白了是个饭局,虽然是有藏协头头儿们参加的饭局。既然是饭局,那自然也不需要承诺什么。
  虽然没有承诺,但是,如果今天饭局上的考校过不关,入会是没有门的。考校之前,不会说的太明白。考校的结果,才是承诺的基础。
  众人随着干了一杯。欧阳云烟只抿了一小口红酒,众人也都没有多说,女士嘛。
  “呼会长举贤不避亲,小呼的水平我是见识过,绝对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唐易的名声这两天也是大得很啊!听秦老说,功力颇深。”伍先民放下酒杯,各夸两句,顺带把这事儿又点明了几分。
  唐易没有作声,只是看了秦老一眼。
  秦老接着便说道,“我再介绍一下,主要是让两个年轻人相互有个数儿。唐易是方承恪方老的学生,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古玩店。呼风是呼会长的贤侄,燕京大学高材生啊,曾经在宝荣斋供职,现在回到山州,正在筹建一家艺术品经纪公司。”
  秦老给唐易扣了一个方老学生的帽子,虽说有些牵强,但毕竟不是假话。
  怪不得呼文成和呼风眉眼有些相似,原来两人是叔侄。
  呼文成笑了笑,“哪一个单位和组织,都避免不了吐故纳新。今年藏协少了几个人,尤其是理事王先生英年病逝,让我很痛心啊。举贤不避亲这句话我不敢当,呼风若不是我的侄子,我哪里能知道他、引见他?从这一点上,他已经比其他人占了先机。不过,本事怎么样,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请各位前辈指教!”呼风站起来鞠了一个躬。他之所以没有敬酒,是因为主陪副陪的公共酒还没敬完。
  接着,众人开始边吃边聊。都是些收藏界的逸闻趣事,唐易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席间,呼风和唐易也对视过几眼,彼此都没有说话。直到主陪的三杯酒敬完,副陪又敬了两杯酒之后,呼文成才又面向众人开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咱们是藏协,得有几件东西助助兴啊!”呼文成说完,便向服务员招手。
  这个老红木圆桌中间,拼镶了一块圆形白松石,上面一直空着,没有放酒菜。不一会儿,两名服务员一左一右,一名拿着一个一尺多高的罐子,另一名在旁边护着,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圆桌中央白松石的区域。
  “瓷器口儿!”此时,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古之哉,有意无意地看了呼文成一眼。
  唐易察言观色,再结合呼风去斗口的情况,便明白了,瓷器口儿,是呼氏叔侄俩的专长。
  实际上,这次饭局,一共准备了三样东西,除了秦老和呼文成,其他三人一人准备了一样东西,而且相互之间都不知道。这件瓷罐,是伍先民准备的。秦老和呼文成不准备东西,是因为他俩一人推介了一个人,所以得适当避嫌。
  这一件罐子很特别,因为周身涂满了红漆。
  在特殊年代,为了不被“破四旧”,用这种方法保护古玩,倒是很常见。古玩界对此有个专门的说法儿,叫做“挂袍”。
  虽然“挂袍”了,但是依旧能看出器型,这罐子比较粗大,呈高圆筒形,腹部略大,上面一个类似茶杯盖样儿的大盖子。这种器型,叫做壮罐,倒是贴切,形制确实很壮,整体像一个壮士。
  壮罐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本来是用来装竹筹用的,后来逐渐承担了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