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无心和唐易也不再多想,三人重新一起走到了水槽边。
  “先看看鱼眼位置上放了什么东西!”唐无心说着,就跨过了水槽,来到了S形一侧的地面上。
  “这样直接过去就行?”唐易一时间有些惊讶,毕竟,这可是设置在崇祯秘藏里的一个闻所未闻的阵法!
  文佳一边跨过水槽,一边说道:“自古以来,阵法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别乱动东西就行,这个阵法只对这玄黄神灯管用。你看那个珠子只要还在转,那就没事儿!”
  唐易对唐无心和文佳还是很信任的,随即跟着过去了。
  三人来到一处鱼眼的位置前,这里放置的居然是一个椁!
  常说棺椁,这个棺一般就是指棺材,但是这个椁,其实是指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套棺。棺和椁的形制不一样,这几个人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这里放置的是一个椁,不是棺。
  不过,这个椁,确切地说是一个椁型盒具,只有二三十厘米的长度,应该是一种随葬的特殊物品。此椁由金丝楠阴沉木制成,灰色的椁体上,如果来回扫视,能隐隐看到金丝闪动。
  这个椁里面,没有别的,直接放置了一个陶俑。
  陶俑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妇女形象,共有三种颜色,头上梳着发髻,脸部丰满圆润,眉眼细长,小口小鼻,身着长裙,胸部微露。
  这是一个典型的唐三彩仕女俑。
  “金丝楠阴沉木的椁和这个仕女俑,都是唐代的。”唐易说道。
  “怪不得这个仕女俑阴气这么重,原来是陪葬品。”文佳接口道。
  “这个唐三彩仕女俑出现在崇祯秘藏里,文物史又该改写了。”唐易笑了笑。历史这东西,说穿了都是人写的,人都有局限性,历史其实也是在不断改写中完善的。
  在此之前,唐三彩的出现,仅限于民国之后。
  在古玩圈子里,有不少刚入门的爱好者想收藏唐三彩,但是,只要在市场里,有人说:我这个唐三彩是祖传的!那就一定是假的。
  为什么呢?
  因为唐三彩这个东西,只要是真品,那就没有传世的,全部是冥器。在唐代,唐三彩就没有实用器物出现过,只作为陪葬品。而且,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唐三彩”这个称呼。
  这个称呼怎么来的?是20世纪20年代,洛地唐墓被盗掘之后,发现了这样一种带彩的唐代的陶制品。唐三彩这才被考古研究人员命名。即便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古玩店也很少会卖唐三彩,有卖的,也是偷着卖。
  包括一些佛头佛像,这在当年都是不能随便买卖的,因为都是犯忌讳的东西。
  现在,却在明末的一处秘藏里发现了唐三彩,说明,明代就有人从唐代墓穴中弄出了这东西!所以唐易才说文物史要改写了。
  当然,极有可能只有很少的数量,而且用途极为隐秘,不然就算正史没有记载,野史和民间杂记中也会有提及。
  这一处鱼眼的位置,其实是两样东西,只不过放到一起罢了。
  “再看看另一处。”唐易说着,便跨过中间的S形水槽,来到了另一处鱼眼位置。文佳和唐无心稍顿,也跟着过来了。
  与阴沉木椁和仕女俑相比,这一处鱼眼位置的东西就显得清亮多了。
  一对十几厘米长的黄玉握猪并排,周围是一圈串起的银白色的珍珠。珍珠的个头不小,估计直径能达到十三四毫米。
  唐无心和文佳对古玩虽说也不是门外汉,但毕竟不如唐易精专,所以刚才都是等着唐易来分析断代的。不过,这一次,唐无心指着一对黄玉握猪说道:“汉代黄玉握猪,我以前见过一对,当时十块钱被人买走了。”
  “老爷子啊,你说的这得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唐易狂汗,“从造型和刀法来看,这的确是一对汉代的玉握猪,更难得的居然是黄玉的,汉代握猪以青玉白玉居多,这么好的黄玉玉质,保存又这么完整,现在是一百万也买不来!”
  “好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唐无心故作认真回忆状。
  “我勒个去!”文佳笑出声来,“师叔,没想到你也能幽他一默。”
  唐易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很快又看向了这一对玉握猪,“这汉八刀真是名不虚传!”
  汉八刀是一种俗称,不是指某一种玉器,也不是一种工艺专用,而是一种艺术风格,线条平直有力,像是刀刻出来的。八刀,其实就是没几刀的意思。再说了,汉代琢玉也不用刀,用的是水砣。
  “又是冥器。”文佳也看向这一对玉握猪。
  没错,玉握猪也是陪葬品,死者握在手里的。古人认为,死了不能空着手,握着财才好。这手里握着的东西,也是经过了演变,比如夏朝以前握着兽牙,商周时候握着贝壳,汉代,就出现了玉握猪。猪在汉代,是典型的财富象征。
  “看来,这一串珍珠也是汉代的了?”文佳又问道。
  “我看是。而且应该是女人戴着下葬的,后来又出了土。光泽上和一直传世的不一样。”唐易应道。
  汉代的珍珠采集技术和现在没法比,再说现在都养殖了。能凑成这么一串大个儿的珍珠,那个女人生前的地位想必极其尊贵。
  一共四样东西,全是葬品再利用,都是两两结合,一组是汉代的,一组是唐代的,分别充当了太极的鱼眼。
  唐易看了看这些东西,又看了看水槽里的水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第446章 真是灯油
  文佳似乎也明白了,看着唐易点了点头。
  唐无心看了看他俩,又抬头看了看北斗七星,周遭打量了下八株散尾火甲,“这个阵法的主体确就是五古封灯。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供养神灯的阵法。”
  五古,五种古物,兼具五行。
  水银的“古”,是天然的,同时具备金性,当然是五古之一。
  金丝楠阴沉木椁盒,不用说,属木性。
  仕女俑,烧制而成,当属火性。
  黄玉握猪,自然是土性。
  珍珠串,出自蚌类,是水性古物。
  这五行属性的古物,位于太极图之中,的确是在供养这玄黄神灯!
  此时,三人的目光不由凝视在这太极图中央竖立的类似浑象的玄黄神灯上。
  突然间,唐易想起了《寻龙要术》的上半部中,有这么一句话:窥阴阳,知天地。玄阴四象,机关拱四方之位,隋侯之珠,龙光射玄黄之间。起于秦皇,终于崇祯。秦皇有陵,崇祯有藏,机缘得之,可知大势矣。
  这是谭千尺从王钢手里得到上半部《寻龙要术》之后,他们在吃谭家菜的时候,谭千尺告诉他的。当时,唐易就一字不落的默记在心中。
  玄阴四象,没错,这玄黄神灯的底座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支架!
  隋侯之珠?难道这颗底色银白,散发五色光彩的珠子,就是隋侯之珠?
  和氏璧,隋侯珠,在华夏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两大谜团。尤其是这隋侯珠,到了秦始皇时期就没了下文,有传言秦始皇极为珍爱,所以死后用隋侯珠陪葬,成了皇陵中的一盏灯!
  这……
  难道,徐福从昆仑山地狱之门带出去的两件法器之一,就是这隋侯之珠?也就是说,隋侯之珠出现之后,曾经被人用作修仙的法器,但是并未成功,却埋在了地狱之门的法器冢中?
  而这玄黄神灯,就是徐福利用两件法器,为秦始皇制成的神器?
  想着想着,唐易不由自主地拿出了口袋里的那枚龙胎。
  同时,他的脑子里倏然又想了那个奇怪的梦境!梦里,那浑象的球形上面,是有一个洞的!
  凑近踮脚从上面俯视了一下,果然,玄黄神灯的球形顶部,也有一个洞!洞内隐约可见螺旋状的纹路!
  “这龙胎,会不会原来就是在那个洞里的?”唐易看着文佳和唐无心,举起龙胎比划了一下。
  “你是说,这龙胎,和上面的珠子,就是徐福从昆仑山带出的两件法器,而这玄黄神灯,就是徐福为秦始皇所制的神器?”唐无心大惊失色。
  “没错,这珠子,很可能就是隋侯珠!《寻龙要术》上半部里有这么一句。看来令师尊中阳子知道的很多,而且选择了和唐掌门合作!只不过八字还没一撇,所以没告诉你。实际上,他们毕生也没有实现找到玄黄神灯的愿望!”唐易一字一句说道。
  “我明白了!这龙胎果然就是灯油!”文佳看着五古封灯的阵法,眼前一亮!
  此时,唐易和唐无心同时也明白了!
  这玄黄神灯上的隋侯珠,是一直发光和运转的。发光是自身属性,但是要这光芒增长,同时在这球形中央的圆环轨道上运转,需要能量的支持!这能量的来源,就是龙胎。
  龙胎具备充足的能量,而且和天地灵力互动,能增加隋侯珠的亮度,使其日夜不停地运转。实际上,这也是玄黄神灯在运转。
  这龙胎在玄黄神灯中的作用之一,显然就是像灯油一样提供能量!
  原来真是灯油!
  但是,龙胎却不知何种原因离体于灯,这玄黄神灯自然就停止了运转!
  玄黄神灯中的龙胎,想必就是在崇祯年间丢失的,而玄黄神灯一旦停止运转,肯定会影响大明的皇气!
  所以,崇祯才依靠张储天师,做了一个五古封灯的阵法,让玄黄神灯在没有龙胎这灯油的情况下继续运转!同时,秘密藏在了这里,设置重重机关,并留下线索,等待大明复兴之时,朱家后人重新来取走神灯!
  这五古封灯的阵法,连同穹顶上的北斗七星,八株散尾火甲,共同维系了玄黄神灯中隋侯珠的发光和运转。
  仔细分析一下,除了玄门的术法,从科学上也能瞅出一些端倪。
  水银不断发出金属蒸气,在八株散尾火甲的作用下,经过玄黄神灯的灯体,进入穹顶上的北斗七星孔洞,形成一种循环流动!而在鱼眼位置放置的具有五行属性的古物,实际上是起到一种平衡作用!
  玄黄神灯在这山洞之中,就这么一直运转,却没有等到来取走它的人。
  而所谓的一十八年,自然是因为虽然这样也能保持玄黄神灯的运转,但毕竟是施法所为,所以有个限数。崇祯皇帝活着还好,一旦死去,那么大明的皇气最多再维持一十八年。
  实际上,也正应了这句话,南明王朝在东奔西窜中,也仅仅维持了一十八年!
  现在,水槽里的水银并没有挥发干净,所以玄黄神灯仍在如此运转,但大明的皇气早就没了!
  “原来如此!”唐易恍然大悟,拿着手中的龙胎喃喃说道,“要是现在放上龙胎,这个阵法岂不是就可以撤了?”
  唐无心和文佳相对无言,仿佛都在思索。
  “好!试试!”两人沉默一阵之后,几乎是同时开口道。
  玄黄神灯一共一米多高,唐易身材高大,凑近神灯踮起脚尖,能够很轻松的把龙胎自上而下放入灯顶的孔洞。
  唐易刚把龙代的一头对准孔洞,突然间,隋侯珠光芒大盛,强烈而又刺眼,唐易始料未及,手不禁一抖,龙胎脱手而落!
  所幸,龙胎已经对准了孔洞。只见龙胎突然间高速旋转起来,如果电钻入木一般,进入了孔洞。
  隋侯珠光芒大盛之后,在圆形轨道上旋转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而龙胎最后稳定在了孔洞之中,接着,也发出了五彩的光芒!
  此时,整个山洞中亮如白昼。
  “不对……”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