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什么态度?这唐易,绝对是一个前途无可限量的牛逼人物啊!”
  “这么说,侯先生还真是有眼力!”黑脸胖子轻叹。
  “嘿嘿,刚才还打眼了呢。不过这看人的眼力还真是不赖,而且他前倨后恭,能屈能伸,放到哪一行,都是个能爬上去的主儿。”方脸膛应道。
  卫天鹰一看围着这么多人,有点儿乱,便挥手道:“唐先生,咱们还是到贵宾室少叙吧,一会儿预展正式开始再来观瞻。”
  “好,好。”皇廷拍卖行的老总李胜连连点头,刚才他正缠着文佳起腻呢。他老觉得皇廷拍卖行的风水有问题,最近生意起色不大。这次拍卖,选了和“皇廷”相近的皇家饭店的展厅,为的就是涨涨运势。
  众人散去,卫天鹰带着唐易和文佳来到了展厅一侧的贵宾室,李胜和瓷器主管袁志刚也跟着进去了。
  贵宾室里是半包围形排列的沙发,每个沙发前都有一个茶几,服务员分别倒上了茶水。
  卫天鹰和唐易分坐了中间的两个沙发,文佳坐在了唐易旁边,李胜和袁志刚则依次坐到了卫天鹰旁边。
  “刚才唐先生点评了这幅宋绢‘乾隆片儿’,让我真是茅塞顿开啊!”卫天鹰呷了一口茶。
  “是啊,是啊!”不等唐易开口,李胜说道:“这幅画我们没有断代,当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唐先生一针见血,李某真是佩服啊!”
  没错儿,这幅画儿的货主是外人,当时李胜和卫天鹰决定,当古画拍但不断代,要有人当宋画甚至是范宽的真迹拍了,那最好不过。若有人看出是老仿,价也不会太低,拍卖行只赚取佣金罢了。
  所以,侯如海还真不是他们找的托儿,正好撞上了而已。
  这次拍卖,皇廷拍卖行的压轴重器,自然还是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玉壶春瓶。
  “在看画之前,我听到刚才有位姓朱的先生,鉴赏了洪武釉里红玉壶春,听说这才是难得的精品啊!我刚想去看看,卫总就来了!”唐易直接改了话题。
  这件釉里红玉壶春,是袁志刚征集来的。同时,这是一件高仿连同收回扣的事儿,卫天鹰和袁志刚是瞒着李胜的。
  倒不是李胜心不够黑,而是胆子不够大,从不给古画断代就能看出来,求稳。卫天鹰知道,要是让李胜知道这是件高仿,他断然是没胆子当成压轴重器来拍的。


第466章 现场掌眼
  听到唐易这句话,卫天鹰仿佛是不经意间扫了一眼袁志刚。
  袁志刚是个精明的人,立即接口道:“待会儿预展开始,唐先生可以好好鉴赏一下。要是觉得隔着玻璃柜看不真切,我们可以破例拿出来。”
  “那倒不用,我就是随便看看,路过嘛!”唐易心道,看来这件釉里红玉壶春有问题是没跑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想让我仔细看或者说不想让我多事嘛,否则也不用强调“破例”这两个字。
  实际上,在拍卖之前,任何已经签署参拍协议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查看、抚触。只不过唐易当然没有签协议,也没有打算签协议,所以说“破例”这两个字,虽然有心,却也无过。
  “这可是我们征集的一件重器啊,洪武釉里红,这几年市面儿上一直没有出现过。这件重器,我们也是找了好几位专家鉴定,鉴定证书上都有亲笔签名。”李胜的专长是字画,他能认定“乾隆片儿”,眼力不算差。
  不过,在瓷器方面,就只能说差强人意了,大开门和一眼假的东西尚可,这种高水准的一流仿品,他基本上处于雾里看花的状态。
  至于专家鉴定,以及某些单位的鉴定证书,其实花钱就能买来,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拍卖行里,都是心照不宣。
  唐易笑着冲李胜点了点头,却转而对袁志刚说道,“袁主管的儿子可是叫袁自强?在富民小学一年级三班?”
  袁志刚一下子愣住,心想,我跟你初次见面,你怎么连我的家底儿都知道了?
  看袁志刚的表情,唐易就知道了,丁丁说的班里的袁自强,那就是他儿子,袁自强在小伙伴面前吹牛逼,说他老爸拍一件瓷器能赚一千万,那天晚上丁丁才问唐易懂不懂古玩,还说出了釉里红玉壶春。
  “唐先生,你说的没错。难道你的孩子也在富民小学上学?”袁志刚定了定神,张口问道。
  “我的孩子要上小学,我得十六七岁就当爹。”唐易笑了笑,“有个朋友的孩子也在上学,有一天我帮忙鉴定个东西,那孩子突然问了我几句,还说同学袁自强的老爸是拍卖公司的主管,我看你也姓袁,多嘴问了一句。”
  唐易没有暴露丁丁的身份,文佳暗暗点了点头。
  “呵呵,这小子。”袁志刚放松了下来。
  “你是你儿子的骄傲,对瓷器的把关可得上心,要是出了什么岔子,破坏了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可就得不偿失了。”唐易微笑着又说了一句。
  别看唐易是微笑着说,但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袁志刚当然也闻到了味儿,不过碍于卫天鹰的面子,只是淡淡应了一句“谢了”。
  李胜听到这句话,眼神中却透出几分狐疑。这瓷器袁志刚说是瓷都有人带来的,而且找了好几个专家鉴定没问题。可是,这卫天鹰颇为推崇的唐易,似乎话里有话啊。
  想到此处,李胜不由自主看了一眼卫天鹰。
  卫天鹰一听唐易的话风头不对,紧接着笑道:“唐先生眼力过人,犬子还曾讨教过,待会儿也请给这件釉里红玉壶春掌掌眼。不过李总,咱们是合作的老关系了,不是我不提醒你啊,唐先生轻易不给人掌眼,你可得把心意表达出来啊!”
  李胜哈哈大笑,“那是自然。卫总说的事儿,我照办。”
  唐易面不改色,心里却冷笑一声,表表心意,这不就是想用钱来堵我的嘴么?而李胜如此应答,看来出血的还是卫天鹰啊。
  众人坐了一会儿,眼看开始时间快到了,便一起走向展厅。
  预展的程序一般比较简单。这次是主持人开场白,然后李胜作为皇廷拍卖公司的老总,上台说一通拍品如何牛逼的废话,接着请众人随意参观。
  一般来说,如果有协办方,也会上台啰嗦两句,其实就是打打本公司的广告,拉拉人脉。不过,卫天鹰并没有上台说话。
  而且,这次拍卖会十分紧凑,预展两天,第三天就开拍,上午一场综合,下午一场瓷器,釉里红玉壶春是压轴重器。有意向的人可以签订参拍协议,领取拍卖号牌,近距离研究拍品。
  大家开始随意参观之后,李胜便和卫天鹰、唐易一起走到了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玉壶春瓶的展柜前,袁志刚自然也跟着。
  文佳早就听唐易说是假的,看了几眼之后,便打了个招呼,去看一件青铜祭器去了。
  这时候,那位像猴的朱先生也悄悄来到了展柜旁边。
  “在传世品中,洪武釉里红多于青花,除了玉壶春、梅瓶、双耳瓶,还有不少大罐大盘大碗。但是,精品却太少了!釉里红颜色特殊,相当容易出现偏差。我听说有人做高仿,竟然在烧窑的时候把部分纹饰给烧没了!”
  袁志刚率先开口,口若悬河,幽默之中暗含这当然是一件真品的意思。
  袁志刚说完,便看向唐易,一来,这是给卫天鹰面子,二来,他只是听说唐易眼力了得,并未亲眼所见,所以借着这件高仿,他也想试探一下。既然卫天鹰说了要“表达心意”,想来看在钱的份儿上,唐易应该不会搅局。
  唐易见袁志刚看向自己,也没忸怩,开口道:“据我所知,釉里红的技法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不过,光有技法没用,一直烧不出正品,直到元代才算成了。洪武朝是釉里红的成熟期,而且宣德以后,釉里红走向没落,所以明代釉里红,洪武器是经典代表。”
  卫天鹰、李胜、袁志刚纷纷点头,卫天鹰更是称赞唐易博学。当然,这都是面儿上的事儿。
  而朱先生却在一边腹诽,这特么都是书上的东西,谁不知道?就知道玩儿些花拳绣腿!
  其实唐易也不想浪费这些唾沫星子,只是他还没想到,到底该用什么办法去揭穿这是一件高仿。
  直接揭穿显然不太合适。万一卫天鹰和袁志刚恼羞成怒,当场发难,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对方死咬住是真品,翻脸不认人,说自己徒有虚名,哗众取宠。
  倒不是唐易怕他们,只是如此一来,这东西还是有可能拍出去。


第467章 憋着坏呢
  至于这一件高仿的问题,唐易在刚才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
  这件玉壶春瓶,釉里红的发色是正红,没什么问题。再说洪武釉里红的呈色具备多样性,发色方面根本不是关键,只是好看不好看罢了。
  其实釉里红和青花瓷在工艺流程上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釉里红用铜做色剂,而青花用钴。
  说白了,青花就是釉里青。古代瓷器上的“青”,一般都是蓝的意思,天青其实是天蓝。钴料发出的蓝色多种多样,所以鉴定青花,发色是一个关键,比如苏麻离青这种钴料特征很明显,鉴定元青花和永宣青花就是重点。
  釉里红却始终用铜,只不过发色不好控制,但是料剂是基本一致的。
  这件高仿的问题,在于施釉。
  洪武釉里红,在玉壶春瓶这种大件上,底部是施釉的,但是底部白浆釉的光泽感不强,和器物主要部位的色调不一样,而且没有那么强的玻璃化程度。薄的地方,微微泛黄。
  这件洪武釉里红在展柜里,是倾斜45度角放置的,为的就是让人看清底部。瓷器的底,是鉴定的重要一环。皇廷拍卖的这次预展,瓷器都是如此放置,这样就能从各个角度看清全貌。
  这件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的底部,施釉不均,有的地方偏厚了。偏厚不要紧,但是却没处理到位。
  洪武釉里红大件儿,底部施釉比较薄的地方,是微微泛黄的,底部的釉比较厚的地方,颜色就不是微微泛黄了,就会是一种乳白色,有的还会发青。
  但是这一件,底部的釉比较厚的地方,颜色不对,和薄的地方类似,虽然发黄不明显,但是绝对不是乳白色或者青色。
  这种区别是很细微的,没有无数真品和赝品的对比,甚至如果不亲自烧几次窑,基本是发现不了的。
  当然了,唐易例外。
  “器型端庄,发色纯正,釉面肥润,画工精湛。”唐易终于开口道:“底部施釉,这个,不是那么完美,这么多专家在,我就不多说了。”
  这句话,如果是陆知行、沈松岩这样的瓷器大家听来,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这东西不真,底釉有问题。
  但是这句话又很含糊,夸了一通,却没说是真的。而底釉的问题,用了个“不完美”,真品也可以不完美嘛。
  所以,这几句话可以评价为:废话。
  不过,卫天鹰对这几句“废话”却很似乎很欣赏,“那就是精品啊!唐先生的眼力过人,这下我也是吃了颗定心丸!”
  卫天鹰的话,一听就有点儿掩人耳目的意思。
  袁志刚因为知道是假的,心里已经有点儿炸了,这小子果然眼力过人!要不是说要给他表示表示,恐怕就会说底釉不真了!
  而李胜显然不太满意,这算什么?真的掌眼,那就得说出年代!这样含糊其辞,不得罪人,到最后万一是假的,也不担责任,这完全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