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易完毕,留了联系方式,强子乐呵呵地走了。
  一名搬运工人上前问唐易,“老板,要不要给您运回去?给你打个折!”
  唐易笑了笑,“不用,你们走吧,谢了哥们!”搬运工人一见如此,也不再多问,开着小货车走了。
  那一堆小家具就这么堆在木石居一侧的路边,文佳看着攥着两本大开本字帖的唐易,苦笑道,“这些家具你就准备这么扔了?”
  唐易扬了扬手里的两本字帖,“既然好东西在这里面,那这些小东西确实没有留的必要了,不过扔了太浪费了!”
  说完,唐易走进了木石居。
  刚才唐易花了一万八买这些东西,已经有耳聪目明的活计告诉了老板。结果,唐易进来,竟然要转手卖这些东西!
  “兄弟,你花一万八买了,我连半数都出不了,你这要卖,我怎么开价啊!”木石居的老板话说得婉转,其实心里早就嘀咕上了,你犯傻,我也跟着犯傻啊?
  “老板你误会了,其实我只看中了两本字帖,剩下的东西不好运,正好在你店门口,就地处理了!”唐易应道。
  “这些东西我早看了,最多出三千,你看看吧!”老板也不含糊,直接往死里杀!一边说,一边还看了看唐易手里的两本字帖,心想这种字帖,前面那条街上的旧书摊上按斤卖,这人是个呆子啊还是有钱任性啊?
  “老板你挺狠啊!再加点儿?六千怎么样?”唐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其实很明白,这种生意就是这样,但价儿还是要回的。
  “加不了,一口价儿,这些东西其实我本来不想要的。”老板说完,做出了一副送客的架势。
  “好了,我这着急有事儿,你自己找人运走吧!”最终,唐易点了点头。老板点出了三千现金,递给了唐易。
  老板指挥伙计忙里忙外,唐易和文佳走出了潘家园,走向了停车场。
  “赚了三千,我请客啊!”唐易笑嘻嘻说道。
  文佳道,“敢情你就当一万八买了两张画片啊!行了,赶紧说说,这两张画片怎么回事儿?”
  “光是这两张明代的高丽贡纸,也不止一万八!”唐易直接说道。
  “高丽贡纸?”文佳道,“古时候有名的纸我也知道一些,什么澄心堂纸之类的,你说的这个,似乎是古代高丽国产的,难不成比咱们华夏的那些有名头的宣纸还牛逼?”
  “这个,各有特点。但是,古代华夏是没有的,而且现在也找不到了。清乾隆时候有仿制,但是终不如原产。”唐易道,“当然了,如果只是两张白纸,我也没必要费这么大劲儿买!”


第598章 灯罩贴片
  “嗯?那你先说说,这种纸到底有什么特点?”两人此时已经走到了停车场,文佳和唐易上了车。
  唐易一边扎安全带一边说道,“高丽贡纸,的确是古代高丽国所产的纸张。相传,这种高丽纸是用棉和蚕茧制成的,白且坚韧。这种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墨效果不同于一般的宣纸,怎么说呢?用现在的话说,可能有点儿3D效果。”
  “华夏古代最早宋代就有记录,宋代有本书叫《负暄野录》,曾经记载了这种纸,说华夏没有,是一种奇品。实际上,后来也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但是和记载的有出入,现代有学者研究,说这些流传下来的纸其实是桑皮纸,并不是真正的高丽纸。”
  文佳惊奇,“那这两张扇面,是什么年代的?”
  “我判定是明代的。这里边我觉得和明代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有关系。倭国的丰臣秀吉侵略高丽,一代名将李如松出征抗倭,直接把倭国鬼子给干挺了。班师回朝顺便带点儿高丽纸还是很正常的。”唐易说道。
  “嗯,不过这上面的画片可不是高丽人的手笔。”
  “没错。这画片很特别,看是来是两幅扇面,但应该不是贴在扇子上的,其实是应该贴在灯罩上的。”唐易微微一笑,“这才是我要买的真正原因。”
  文佳恍然大悟,“噢,那个叫强子的说家里有一对灯架,莫非这是灯罩上的贴片?”
  “应该是。既然是强子爷爷的遗物,看来就可能是灯上的,只不过把灯罩上的贴片拆了下来,单独放起来了。就此看来,这对灯架应该也是明代的。木石居的老板应该有点儿眼力,要是三万能买,的确是赚了!”唐易解释着。
  “强子不卖,木石居的老板也没办法。不过这老板也够抠门的,要是肯多放点儿血,没准强子背着他奶奶就偷出来了。”文佳说完,可能自己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不过要是那样更不好,老人家气出个三长两短就麻烦了。”
  “不仅仅是抠门,这对灯架如果没了这两张贴片,其实意思不大!”唐易笑了笑,“所以,他不卖给我灯架也没关系,我只要知道灯架的结构就行了!”
  文佳扭头看了一眼唐易,“难不成这对贴片才是这对灯架的真正价值所在?”
  “没了贴片的灯架,确实没什么意思。但是没了灯架的贴片,仍然很值钱。因为灯架可以仿制,但是这一对贴片的工艺,却早已失传了!”唐易道:“光用嘴说,很难说明白,到时候我让你亲眼看看,就知道神奇之处了!”
  “好啊,就给你时间卖这个关子!”文佳猛然摁了一声喇叭,“不过你这装逼是有点儿上瘾了。”
  当晚,唐无心果然做了蜂蜜烤兔子,不过兔子不是野兔,是从菜市场买的肉兔,蜂蜜也是超市买的。烤箱烤出来,比果木炭火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吃完了饭,几个人大致商量了一下,接下来,唐易和林娉婷,还有文佳,先去会同郑武,去缅甸公盘,唐无心留下来着重探访一下黄宫地体的事儿。
  唐易盘算着,这次缅甸公盘要抓住机会,必须得积累点儿资金了,下一步着手联络人手,筹备五古丰登研究会的事儿需要雄厚的财力基础。接下来,文佳的法器分店,瓷都的窑厂差不多就可以有产出了,公司依托这些,也正好是个发展的契机。
  第二天上午,眼看没什么事儿,几人商量着去4S店先把车买了。
  林娉婷是一辆白色卡宴,唐易早就想好了,买辆同款黑色卡宴。所以也不用费什么周折挑选,直接就定了,直奔卡宴4S店。
  黑色高配的卡宴正好有一辆现货,唐易车都没试,直接交钱提车。主要是他对车并不怎么发烧,只不过当成了一种代步工具而已。
  虽然燕京这地方,买上几百上千万的豪车的人很是常见,但唐易干脆利索,直接拿下一辆两百多万的车,问价点头刷卡,就如同喝白开水一般,表情和动作都带着酷酷的劲儿,看得黑丝长腿的销售小姐眼睛有点儿直,名片前后给了两次,要不是旁边站着林娉婷这么个豪华美女,恐怕早就黏糊上了。
  办好了手续和临时牌照,开车走人。车牌还是得回山州挂的,车也只能暂时停在文佳所住小区的停车场。
  还没开到文佳的小区,强子的电话就打来了,说是他奶奶同意了,欣赏下可以,但是强调了不要打买走的主意。
  唐易开着车拉着林娉婷,文佳还开着那辆宝马,直接到了强子说的地址。
  强子住的地方,是燕京南城的一处四合院,里面住了三户人家,强子的父母早逝,他和奶奶住在一起。
  三人走进强子家的客厅,就见到了那一对灯架立在房间一角。一位干净利索的老太太坐在八仙桌旁边,见到客人来了,微微颔首,“坐吧!强子,倒茶!”
  “奶奶,不用,他们就是来看看灯架,看完就走!”强子居然没客气,直接说,“当着我奶奶的面儿看就行。”
  “老奶奶高寿啊?”唐易没失了礼数,笑着问道。
  “八十整。小伙子看你年纪轻轻的,也对老东西感兴趣?”老太太见唐易很是礼貌,态度顿时好了一些。
  “我就是干这个的,开了一家古玩店。您放心,知道您这是要留个念想儿,我只是来观瞻一下。”唐易点点头,便端详起这一对灯架来。
  两只灯架形制一样,都有一人高,四足向外做弯弓弧形,中间榫卯穿插了几块雕花木板。
  顶部是活的灯罩,灯罩顶部是八角的,下面是一个梯形截面的柱体,上宽下窄。灯罩上面的灯纱显然换过,相对比较新,不过材质上等,看来老太太的丈夫生前对这对灯架极为珍爱。
  唐易看着灯罩,一下子就断定,一对画片的确是原先贴到灯罩里的,或许是换灯纱的时候取下来的,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再放上去。不过,老太太好像并没有在意画片的事儿,不然怎么会让强子把那一箱子书能拿出去卖了?


第599章 床底古琴
  “这一对灯架是典型的明式家具,制式明朗,木材醇厚含蓄,精品!三万的确是不能卖。”唐易看了一阵,终于开口道。
  “明代的?这么说很值钱了?”强子立即很兴奋。
  “嗯哼!”老太太发出了似咳非咳的声音。
  “一个灯架翻十倍也不止,一对的价格还要更高!”唐易也不隐瞒。
  “翻十倍也不卖!家里的老东西都被你卖光了!这对灯架老头子很喜欢,我必须得留个念想,我还能活几年?”老太太瞪了一眼强子。
  强子却低头嘟囔了一句,“整天催我结婚,没钱结个屁婚啊!”
  “想挣钱自己下力啊!整天游手好闲,你爷爷留下的东西,你都卖光了,也没见你攒下几个钱!”老太太的声音高了起来。
  唐易一见老太太的性格有些粗放,心想这已经驾鹤西游的这位老先生好书画,好木器,怎么找了个利索有余、娴雅不足的夫人?嗯,八成当年是包办婚姻。不过,老太太倒也念旧,还能想着留下一对灯架,有个念想。
  “您不卖,我怎么能强人所难呢?我只是接着话头儿实话实说,不是想买,老奶奶您别动气。”唐易立即插嘴道。
  “不过我听说啊,只有紫檀、花梨的家具才值钱,这对灯架紫黑色,是紫檀的吧?”强子又在一边问道。
  “不是紫檀。这木料虽然是紫黑色,但是却带着黑色条纹,而且十分光滑,没有棕眼和牛毛纹,是黑酸枝的。其实我倒觉得,用黑酸枝做这一对灯架,比紫檀多了几分神秘气息,更为合适。”唐易解释了一下。
  老太太一听,不由高看了唐易一眼,“看不出小伙子你是个行家啊!我听我家老头子说过,确实是什么黑酸枣的!”
  唐易那个汗啊,黑酸枣?怎么给串到吃的上了?刚才明明清楚说了是黑酸枝!
  “不敢说是行家,不过老奶奶您看这每个灯架上有四块雕花木板,一共八块,刻的是佛教八宝,您留下是能够多福多寿的。”唐易看了看老太太,说了句颇为中听的话。
  果然,老太太高兴地咧嘴笑了笑。
  唐易趁热打铁,“老奶奶,我还是有一个疑问,这对灯罩上的灯纱换过了,旧灯纱就这么扔了么?”
  唐易明着是问灯纱,其实是想看看,关于灯罩里的两张贴片她有什么说法。
  “灯纱是换过了,老灯纱确实也扔了。其实老灯纱里面,还有画纸的,画儿也挺漂亮。只是老头子说这两张画纸有不祥之兆,所以换新灯纱的时候并没有贴上。”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实话,这对灯架除了老头子有一次把自己关在房里点上过蜡烛,以后就再也没装上过蜡烛,只是一对摆设。”
  “那这两张画纸呢?”唐易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