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是单挑,三百一颗,如果一枪打,六千拿走!说好了啊,就这个价儿,别还了,价儿低了不卖!”摊主说道。
  这珠子的直径大约14毫米,基本就是个市场价。不过,南红近两年涨势很猛,买了放上一两年,肯定是有的赚的。
  唐易本来已经拿起了香炉,正在暗叹手感挺重,准备翻看底部,听了摊主的话,对何荷说道,“贵点儿也单挑,一枪打了,不好的珠子玩也不是扔也不是,鸡肋,自己难受!”
  何荷点点头,兀自挑选了起来。林娉婷本来也被漂亮的樱桃红所吸引,但是见唐易的注意力老是在那件香炉上,也想看看是什么,于是一会儿看看珠子,一会儿看看香炉,还就数她最忙。
  唐易翻看铜炉底部,楷书印章款,方方正正,居然多达十六个字:忘祖罪己焚香铭乙亥十月云台主人制。
  这点文字自然难不倒学历史的唐易,大意无非是:愧对祖上,降罪自己,把这个铭记在焚香的香炉上,有此感想的人是云台主人,在乙亥年十月制成。
  此时,针对此炉的直觉出现了。
  其实,即便没有直觉出现,凭着唐易的专业的知识底子,也基本能断定这件香炉的来历。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云台主人指代的是谁。
  云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又叫平台,是紫禁城建极殿居中向后之门。建极殿知道的人少一些,这是明朝的称呼,后来清朝改成保和殿,知道的人就多了,因为这是殿试的地方,也就是出状元的地方。
  那么,这儿的主人只可能是一个人,就是皇帝!清朝时,云台门已经无迹可寻,这个皇帝,就只可能是明朝的皇帝。平台召对,也是明朝的制度,只不过万历中期以后,皇帝不理朝政,就没有平台召对了。直到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才又重新开始平台召对。
  这地方搞清楚了,问题就简单了,结合“忘祖罪己”,“乙亥十月”,不难推断出,这铜炉上的云台主人,就是指代崇祯皇帝!
  崇祯八年,1635年,正是乙亥年。这一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多灾多难。尤其是在这一年的正月,本应该是举国上下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间段,却出了一件大事。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看花灯,这一天却没有花灯看,因为张献忠攻陷凤阳城。
  这凤阳,虽说离首都远着呢,却是朱元璋父母陵墓所在地,还有他当和尚时候的“龙兴寺”,这被朱家子孙一直视为“龙脉”所在。所以说这地方太重要了!不过,被他们称为“流寇”的张献忠,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拿下了。
  凤阳皇陵,付之一炬。
  朝野大骇,崇祯皇帝孝服上朝,调集精兵七万,中原会剿。
  这是“忘祖”,当然,“忘祖”是个有点自戕的说法,将愧意夸张到了极致。而在乙亥十月,崇祯皇帝下诏罪己。
  好了,这香炉就是十月制成的,基本上属于崇祯皇帝专用的物件。吸收宝光之后,唐易脑中产生的直觉,也大抵如此,只不过更多的是铜炉的铜质的精良,包浆的熟润,工艺的上乘。这铜香炉当然不可能是崇祯皇帝自己制造,但是他肯定是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这器型的神韵,也反映了他的状态。
  虽然不知此香炉当年造了多少个,但断然不会多。唐易正在琢磨,何荷已经选好了十八颗珠子,凑成一串佛珠。
  佛珠的数量,有各种制式,十八颗,二十七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都有说法。这摊主本来就只有二十七颗珠子,何荷再除去有裂的,大小不一的,也只能这么凑了。
  “十八颗,三百一颗,五千四。”摊主笑道。
  “你说不还价还真就不还啊。”何荷叫了起来,“抹个零头,五千总可以吧?”
  “对不起,我不像别的摊主,乱要价,到时候再给您优惠,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没意思,不买放下就行。”摊主依然咧嘴笑着,却毫不松口。本来嘛,这么个挑法挑了半天,不买才怪呢,你这么想买我还不趁机多赚点儿,我傻啊我?
  “不还价,这香炉送给我们算了!”唐易看着摊主,接口道。
  “别!您看香炉看半天了,我看出来了,你比这位买南红的小姐更着迷,我给你说,南红珠子只是工艺品,这铜香炉却是古董,这是明朝的东西!”摊主伸手对着唐易比量了一下,连忙说道。
  唐易心里一凉,好嘛,这摊主还真是够贼的。不过,唐易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掂着铜香炉问道:“你怎么看出来是明朝的?”
  “宣德炉啊!”摊主没有多说,故作神秘地挑了挑眉毛。
  “哈哈哈哈。”唐易笑了起来,“您真逗,宣德炉放珠子用啊,要是宣德炉,您还摆什么摊儿啊,多少铺子够你盘的?”
  唐易说罢,站起身来,开始打望其他的摊子。
  “这底款你看明白了吗?”摊主似乎有些着急了,抬头对唐易说道。


第78章 芳心暗许
  “底款根本不是什么‘大明宣德年制’,而且字数多,很啰嗦,好像是一个人自制的。”唐易回过头,尽量保持着平静。
  “你也别跟我打马虎眼了,我也没说这是宣德炉啊,我只是说这炉的造型你可以参考宣德炉!不管是谁制的,总之你是看上了!”摊主这么一说,唐易就明白了,敢情他只知道宣德炉的名头,装逼罢了。
  “你别说没用的了,这香炉铜质还不错,我不是玩古的,自己用,开个实在价儿吧!”唐易直截了当。此时,林娉婷和何荷这才明白,唐易是冲着这个铜香炉来了,压根儿就不是因为南红玛瑙的吸引。
  “兄弟你很爽快,你给个大整数吧。”摊主也好似很痛快的样子。
  别看摊主没看懂这个铜香炉,做生意还真是一把好手。这“大整数”算什么?相比一百来说,一千是大整数,相比一千来说,一万是大整数,更多的十万百万,也是大整数。
  不过,他这种出价方法,古玩行里还真是不少,只不过常用手指头代替。倘若买卖双方都是行家,那还好说。如果买家是个棒槌,一旦开口还高了,那卖家就势就可能多赚一大笔。
  这点儿道道,唐易自是知道的,他也没客气,直接说道:“大整数?一千?”
  “开玩笑哪,十万!”摊主见唐易下口挺狠,也绷不住了,直接张口报出了价格。
  “你当你这是金炉哪!”唐易二话不说,拔脚就要走。摊主报出这个价格,就说明他真是不懂,即便是一只很普通的崇祯御制的铜香炉,恐怕就不止百万的价儿,如此特殊的“忘祖罪己”款,价格不翻几个跟头才怪呢。
  果然,摊主立即叫道,“价钱可以商量,你能出多少钱?”
  唐易重新蹲了下来,直接抓起了这只香炉,“我给个痛快的,也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过了这村未必有这店,两万块,带上这串南红珠子,行就行,不行南红珠子我们也不买了!”
  “你好歹再加点儿……”摊主立即接口道。
  “走!”唐易不等他说完,干脆地放下铜香炉,迅速站起身来,同时对还在欣赏珠子的何荷说道。
  此时,林娉婷也站了起来,而摊主却并未出声,眼睛紧紧盯着何荷。
  “唉!老板,做生意不能太贪!”何荷有些不舍地放下珠子,缓缓站起了身。
  见三人似乎真有走了的意思,摊主这才站起身来,“好了好了,拿走吧,我也不赚钱,就算开个张了。”
  “我们是路过,也是你运气好,否则再也不会有人出这么厚道的价格。你给包起来吧。”唐易说得并不客气。古玩的市场买卖,难有标准行价和价格对比,大多时候,交易全凭买卖双方较劲儿,卖出去一件东西,卖家常挂在嘴边这句话:就为了开个张,不赚钱。
  不赚钱,不赚钱喝西北风啊?
  这都是旧时交易落下的老病根,有时候狠狠宰了人还得高叫这一句,给被宰的人一个心理安慰。唐易对此多有了解,刚才又特别厌烦摊主盯着何荷、想借这串南红珠子拖住他,所以出言并没有客气。
  货款两清,三人继续开逛。
  “找个店铺,配个佛头、弟子珠啥的,把这串南红串起来吧,这用密封袋装着,没法儿上手太难受了。”何荷得了南红珠子,迫不及待想串起来了。佛头,其实就是一个三通,比普通珠子上面多了一个孔,多了一个佛塔;弟子珠就是从佛塔出来的两条线上分别串起的收尾小珠子。
  加了佛头、弟子珠,穿绳,这十八颗珠子就成了一串佛珠,可放在手中盘捻。
  当然,佛珠的形式很复杂,除了佛头、弟子珠,还有顶珠、侧珠、背云、计数器等等很多配置方式,何荷说的,只是简单的串制而已。
  唐易点点头,“好啊,咱们转转,看看有合适的就买下来。”
  而林娉婷的关注点,则更多在这个铜香炉上,她一边逛一边问道,“你这个香炉,比宣德炉如何?”
  “那肯定是比不上,不过也算是明代铜香炉的精品了,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唐易笑着解释道。
  “哎,都说宣德炉、宣德炉的,我也知道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极品,正好你这个专家在,宣德炉到底贵重在什么地方?”何荷听到他们讨论,也跟着问了一句。
  “这还真问对人了,我学的最好的就是明史,要不是晚生了几年,明朝那些事儿我也能写出来。”唐易和林娉婷、何荷此时已经很熟了,对“专家”这个称呼已有几分受用。
  “宣德皇帝朱瞻基,算是一代明君,不过他有两个嗜好,一个斗蟋蟀流传已久,另一个就是玩赏香炉。他曾经下令,从暹罗(泰国)进口一批上佳红铜,让人参照宫藏名窑瓷器的样式和《宣和博古图录》等史籍,设计制造香炉。”唐易并没有停顿,一口气说了下来:
  “那制造香炉的工匠可都不是一般人啊,个个心灵手巧,堪称大匠。他们不只采用这批红铜,还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添加,和红铜一起,反复铸炼十几次。宣德三年,一批极品铜香炉终于制造成功了,这就是宣德炉。”
  “这批红铜一共造出了三千香炉。就连宣德皇帝见了,都称赞不已,从质地到造型到光彩,各个方面堪称完美。这批香炉大部分在宫廷当中,也有赏赐给王公重臣和大寺庙的,平头百姓见不到。直到今天,存于民间的也是凤毛麟角。”唐易算是简明扼要地把宣德炉介绍了一遍。
  就在介绍宣德炉的时候,唐易感觉脑中的九宫似乎也有所反应,仿佛有光流动,但却又无形无影,只感觉一阵清爽,思路也特别清楚,说起来如行云流水,神态似乎也跟着清爽起来。
  林娉婷听着看着,心里竟暗暗生就了一种强烈的情愫。虽说这是唐易的本专业,但是这神态,这腔调,却让她在听得着迷的同时,有了一种别样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不是英雄救美那种强悍笼罩型,是一种心灵的滋润,直入心扉,挥之不去。结合之前的相处,真有些芳心暗许的意味。


第79章 老爸起疑
  唐易不知道林娉婷的这种感觉,要是知道了,估计心里早就乐开花了。现在俩人互有好感,其实就差一层窗户纸了,只是林娉婷是个女孩儿,很难主动去捅,唐易还有些瞻前顾后,处于绷着的阶段。
  三人又逛了一会儿,何荷终于买了一个原矿绿松石的佛头,又搭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