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下山,走进了村子。水塘村的结构,有点儿像重叠的回廊式结构,村子中间有一口近圆形的大池塘,四周环绕着村居。而且环绕的层数也比较均匀。
  文佳走到池塘边,又四下打量了一下,“这水塘村的风水还真是有赖于这口水塘。”
  文佳说着,唐易的眼神突然一变,“这水很清澈,莫非是活水?”
  “可能是地下泉眼,但村居环绕式包裹水塘,即便有泉眼活水,也形不成北辰之位。”文佳叹了一口气。
  唐易摇了摇头,眼见村中民居密集,想是再也没有成形的水源了。
  如此想着,唐易沿着池塘边走了走,走到东南方向一处门楼前,突然被门楼之下的门楣吸引住了。
  “快来。”唐易朝文佳招了招手。
  “怎么了?”文佳回神走上前来。
  唐易指着门楣上镶嵌的一条黑黝黝的木料,“你看。”
  “这个门楣挺别致,中间嵌了黑色木料,形成回纹。”文佳没看出什么来,“不过这在风水上没什么讲究啊!”
  “谁让你看风水了,就这条木料,能把这个村子买下来!”唐易低声道。
  “啊?”
  “这是一条千年沉香,体量如此之大,恐怕是宋代宫里出来的东西。在一个乡间村居,居然镶嵌在了门楣上,真是暴殄天物啊!”唐易解释着。
  文佳眼睛一亮,“要是这一趟找不到北辰之位,捡这个漏儿回去,也算没有白来!”
  文佳自然不知道,这个农家小院,居然是报雪堂的老门主廖望潮隐居的住所,这一条千年沉香,还承载着一段腥风血雨的往事。嵌于门楣之上,乃是刻意为之。
  “这该怎么说呢?”唐易沉吟着,“难不成把人家整个门框子买下来?”
  “嗐,想这么多干嘛,随机应变呗,一个农家小院,全买下来也用不了多少钱!”文佳说着,扣动了门环。
  院中传来一个苍老而又低沉的声音,“门没关,进来吧!”
  所谓的没关,并不是一推就能进去,而是门环能够旋动,一拧,有一个活动横栓就可以翻转过来,这样从外面来的人就不用里面的人开门了。如果是关了,那就是插上这横栓底下的门栓。
  文佳旋动门环,“啪嗒”一声,接着推门进入,唐易也跟了进去。
  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一株桃树之下,廖望潮正坐在一个不小的方桌旁边,在雕刻着一块麻梨木疙瘩,像是一个烟斗,渐已成形。
  “老人家,打扰了,我们是来玩的,路过这里,讨口水喝。”文佳上前,弯腰问道,手上的一张红色钞票却无声地放到了廖望潮前侧摆放木料的方桌一角。
  唐易瞥了一眼方桌,却暗叫不好。
  因为方桌上靠近廖望潮的半边,摆着的是半成型的木料,烟斗是麻梨木疙瘩,臂搁则是金镶玉竹,还有一块高山黄杨,依稀是要雕成关公的胚子。
  这说明,这个老者熟知木料属性,有可能知道门楣上是一条沉香!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如此放置罢了。
  廖望潮手中刻刀不停,“喝水就喝水吧,丢出这阿堵物干什么?”
  阿堵物是六朝时的口语,意思就是这个东西。当时有一个叫王夷甫的,自命清高从不说“钱”,他老婆有一夜在他睡了之后,将一堆铜钱堵在他的床前。他起床才看到,这下不了床了,大叫丫鬟:把阿堵物搬走!这个典故流传下来,阿堵物就指代钱了。
  唐易一听,这村中老人很不一般,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怀疑,上前不动声色将钱拿起来,塞给文佳,“告诉你多少遍了,出门别这么大意了,钱掉了都不知道,让老人家见笑!”
  文佳一愣,心想唐易这是干嘛?这丢钱一来是有“买”水之意,二来也是试探一下,如果是爱财之人,买下这条沉香就更容易。
  但是,以他对唐易的了解,唐易不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此时又见唐易使了一个眼色,便也就势将钱收起,笑着说,“这不是渴坏了么!”
  同时,文佳也开始仔细端详廖望潮的面相。
  而廖望潮听唐易这么一说,居然停了手里的活计,看了唐易一眼,而后起身,“有马扎,自己坐吧,我去给你们倒水。”
  廖望潮进了屋子,唐易迅速压低声音说道,“他精通木料,不要乱说话了,我看这沉香未必能买走。”
  “他这面相,也很不一般!”文佳皱眉应道。
  不一会儿,廖望潮拎了一个暖瓶,抓着两只大碗走了出来,将大碗摆到了方桌的另外半边,“自己倒吧!”
  文佳倒了两碗水,一边呼扇着热气,一边问道,“老人家,听您的口音,倒像是我的老乡。”
  “你是燕京来的?”廖望潮此时不再雕刻,而是掏出了烟斗,点上了烟丝,一边抽,一边看着两人。
  “是啊,我们是驴友,到潭州玩,听说这里的七星岭风景很不错,所以来爬山来了,结果忘了带水,给您添麻烦了!”文佳端起大碗,放到嘴边,一边吹气,一边轻轻抿了一口。
  “驴友是不会忘了带水壶的。你们不光没带水壶,这包也不是驴友的装备。”廖望潮面无表情。
  唐易和文佳心里俱是一惊。唐易立即说道,“我们就是兴起,算不得专业驴友,老人家知道得真多。”
  “年轻人有好奇心,也在所难免。”廖望潮似乎是一语双关。
  唐易笑了笑,“老人家,您雕刻的手艺真好,这东西卖吗?”


第901章 源头活水
  “闲趣而已。卖了,岂不是卖掉了我的兴致,没了兴致,这东西上必然沾染匠气,我就没有乐趣了。”廖望潮悠悠说道。
  “您睿智,听您说话得张着神。”唐易听了,登时对廖望潮又高看了几分。
  廖望潮却看着唐易,“你也是燕京人?”这“张着神”是燕京土话,大体就是留心留意的意思,唐易本来不知道,这是听文佳说多了,这儿顺嘴儿用了。
  “是啊。”唐易就势应道,自然也不会过多解释。
  廖望潮又是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斗,“你好像不渴。”
  “我是不太渴,是他渴了。”唐易指了指文佳,“谢谢您了。”
  “不用谢,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我年轻的时候,独身一人来到潭州,也是多亏了朋友的帮助。”廖望潮倒是也勾起了一些回忆,当年独身一人到潭州收东西,比眼前这个年轻人还要小呢。
  唐易一听,却以为他是年轻时候就来了潭州,就此定居,也掏出一支烟点上,“您高寿啊?现在就一个人独居?”
  “人生不满百。”廖望潮没回答是不是一个人独居。本来他就是独居,而且现在廖沫儿不在,去村后的菜地摘菜去了。这对在城市中长大的她来说,也算是一种乐趣。
  文佳又喝了几口水,看了看唐易,心说你不让我说,你好歹问问啊。
  不料,廖望潮却又说道,“既然喝完水了,早点儿走吧,我这里的东西确实是不卖。”
  虽然说的是桌上的他做的小雕件,但是唐易怎么听怎么觉得是看透了他俩的心思。
  不过,既然都进来了,干脆硬着头皮直接问一句吧,“老人家,您那门楣上镶嵌的老木料也不卖?”
  “嗯?有多老?”廖望潮却似笑非笑看着唐易。
  “肯定比您老啊!”唐易打了一个哈哈,“我可以出个好价钱。”
  “现在的驴友,也懂这些个东西了么?”廖望潮道,“你能出什么价钱?”
  唐易一时有些尴尬,这老人家就如同一张柔韧结实的大网,很难突破,而且很容易被网住,“您要是想卖,应该您出价啊!”
  “你出个价儿看看,看看你出的价儿能不能打动我。”廖望潮将烟斗里的烟灰磕掉,又装上了新的烟丝,顺手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圆雕玉件,在手里盘玩起来。
  这状态,仿佛很期待的样子。
  唐易看了看文佳,忽而起身道,“算了,我还是不夺人所爱了,这一条宋代沉香,老人家镶嵌门楣之上,想是别有用意。恕我冒昧,感谢送水,这就告辞了!”
  文佳一愣,但很快就觉得也不该留了。这老头儿根本不像个山村农夫,面相不俗,和他交流又看不透他在想什么。而且,要真是想卖,哪能这么好整以暇?所以,文佳也很快站起来身来,冲廖望潮点点头。
  廖望潮的眼中滑过一丝惊讶,抽了一口烟斗,呵呵笑了起来,“宋代的?你不说,我还真未必知道,不过确实是祖上留下的东西。”
  “老人家看我们年轻,就爱开玩笑。”唐易笑了笑,“您不会也不知道手上的玉件也是宋代的吧?”
  廖望潮手上,是一件七八厘米长的白玉虾,虾身圆雕,用阴线刻画节段、胡须、头部细节,虾腿却以高浮雕突出动感,整个身体一波三折,惟妙惟肖。这正是宋代虾雕的典型特征,而且玉质莹润,包浆到位。
  这时候,廖望潮眼中滑过的惊讶之色更重了,停留时间也更长。
  要知道,唐易和他隔着小两米呢,而是这一件玉虾一直在他手中盘玩,不是一下子展现全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间隔露出,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居然一下子断代,他自忖就是自己,也没有这样的眼力。
  “宋代?”廖望潮将鱼虾托于掌心,向前推了推,“这明明是我前几年找玉匠定做的,不过要求是老样式罢了!”
  这下子,这件玉虾完全暴露在唐易的目光中,“北宋中期。这玉件寓意很好,老人家,这东西您留着挺好,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所谓别的,自然是廖望潮在掩饰。
  虾,玉雕中常叫做弯弯顺,因为身体弯曲,但是身上有节,所以虽然有弯曲回弹,但是仍是节节高升,有点儿做事情游刃有余,最终却顺利如意的意思。
  宋代玉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充满生活气息和意趣,这是因为城市经济普遍发展的结果。这件玉虾虽不是什么典藏重器,但当年应该也是中上层人士的玩物。
  唐易说完,转身就要离去。廖望潮突然把玉虾握紧在了掌心,“小伙子你贵姓啊?”
  唐易稍稍愣了一下,此时他长了一个心眼儿,他和文佳这次到七星岭,事关重大,而且这个老头儿深不可测,说不定是什么隐居的高人,“我姓易,我叫易中联,中间的中,联合的联。这位是我的发小。”
  唐易这是取了老妈易素梅的姓,然后把易中天和易建联两个名字拼合了。既然廖望潮没有问文佳的姓名,唐易也就点到为止。
  同时,唐易也没反问廖望潮怎么称呼,既然自己能编,人家如何不能编?反正是萍水相逢,以后说不定就见不着了。
  “噢,小易啊!”廖望潮点点头,忽而也站起身来,“你们要是喜欢这里的风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老头子可以给你们指指路,这一片儿,我熟。”
  唐易没想到廖望潮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本想说不用了,但不知怎么的,顺口就问出一句,“老人家,你们这水塘村的大池塘不错,水质这么好,看来不是一潭死水,难不成是下面通着泉眼?”
  “你真是好眼力!”廖望潮不知道是夸唐易鉴宝的眼力,还是看池塘的眼力,“哪得清如许,源头活水来。不过,却不是这下面有泉眼,潭州又不是泉城山州,哪来那么多泉眼?”
  一听山州,唐易不由自主动了一下,毕竟是自己的老家嘛,但很快就顺着廖望潮的回答急切问道:“那这活水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