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不是异想天开,重新揭裱不就清楚了么!反正这幅字儿现在是我们的了!”文佳有点儿兴奋,拍了一下方向盘,“你大爷啊,如果真是这样,你的运气简直是逆天了!”
  在杭城,找个高明的装裱师傅并不难,但是这件事儿,自然要保密,想到这里,文佳又有些犯愁。
  “不用犯愁,直接找人揭裱就行,理由很正常,原裱不精。揭裱的时候,我们守着就是了,这么一幅名人作品,守着也很正常。关键是,就算字迹上的印记真有玄机,也不可能太直白,装裱师傅不会一下子看懂的,我们又在旁边,有什么情况及时处理就是。”唐易对此,却觉得没什么。


第958章 罗赞其人
  “好,这事儿不能拖,早清楚早利索。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找人,这条幅就在杭城揭裱!”文佳想了想,“我们一起去,万一有什么意外,大不了我到时候来个障眼法!”
  唐易点点头。既然发现了条幅里的嫌疑迹象,先揪出来再说,如果真是装裱问题,那也就不用在这个物件上多做纠缠了。
  两人先带着条幅带回了酒店。见林娉婷不在,唐易给张路打了个电话。原来,张路居然让老婆陪着林娉婷出去玩了,想的还挺周到。
  唐易直接在电话里问张路,有没有相熟的水平高的装裱师傅?张路直接道,“那必须有啊,你们等我,我过去。”
  张路听唐易问装裱师傅,就知道唐易又得宝了,应该是字画类的。所以兴冲冲地跑过来,想一睹为快。
  “好东西倒是好东西,可问题这么好的老裱,重新装裱干嘛?”看完了之后,张路有些奇怪。
  唐易翻过背面,对光给他指了指“无我”两字后的那些影影绰绰的印记。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事暂时还不能对张路说,倒不是唐易信不过张路,只是事关重大,心里仿佛压上了一块石头,就算是林娉婷,他暂时也想拖一拖。
  这事儿,其实和保密是两个性质,知道了,未必是好事儿。
  “就这么点儿毛病,在背面,又很难看出来,何必呢?”张路不明就里,没忍住又问了一句。
  文佳知道唐易不好解释,立即接口道,“这幅字儿,是人家送我的,我呢,想挂到自己书房里。我有点儿心理洁癖,这点儿毛病虽然不大,但是让我知道了,就老琢磨,受不了,所以来个干脆的。我决定了,你就帮忙找人吧!”
  文佳这么一说,张路也不再说什么,立即掏出电话,开始联系人。
  木器行和书画装裱行,来往是比较多的,很多高档装裱用的卷轴,很多书画用的特定木盒,还有的扇面需用特殊木料的扇骨,都需要通过木器行来制作。
  文佳都说要自己挂书房珍藏了,张路也不含糊,找了最顶级的一个装裱师傅,而且表示愿意加钱,越快装裱越好。
  “先揭裱,揭了之后我看了字迹后面没事儿就放心了,装裱可以缓一缓。”文佳在张路旁边轻声嘱咐了一句。
  张路联系的这位师傅,原先是一家大型书画店的老师傅,和张路的父亲就认识。后来带着几个徒弟,自己开了个装裱工作室,也常从张路这里定制木料和定做配件。这时候,他正好在工作室,听说急着揭裱,便让张路直接带着人过来算了。
  “走吧!现在就去!”张路挂了电话后说道。
  “你这效率!”文佳竖起了大拇指。
  三人上车,直奔老师傅的装裱工作室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古物基地的蒋英年,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查看一份刚刚传来的电子文档。他自己也没想到,接到曾士银的线索,紧接着安排了调查之后,征集办的资料部门这么快就会传过一份东西来。
  “罗赞,字颂之,同治十年(1871年)生于三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自费留学扶桑。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归国。同年入京,参考首开的经济特科进士考试,初被录取,后又被慈禧指定除名,而且受到通缉。”
  看到这里,蒋英年点了一支烟,“怪不得这么快!这个罗赞,原来还有点儿身份,只不过不为常人所知罢了。”
  当年这次进士考试,除名的不止罗赞一个,但他却是最没有名气的一个。
  一等第一名当时也被除名了,他叫梁士诒。他被除名的理由很搞笑,就因为他叫梁士诒——“梁头康尾”。他和梁启超都姓梁,名字最有一个字又是“诒”,康有为原名康祖诒。慈禧最痛恨的就是康梁二人,所以梁士诒因为这个名字被除名了。
  不过,后来梁士诒却扶摇直上,民国初期成为当时“交通系”的牛逼人物,听听这俩外号就知道了,一个是“五路财神”,一个是“二总统”。
  状元被除名了,结果榜眼,也就是一等第二名,也被除名了。
  他就是杨度。
  杨度被除名,原因就不搞笑了,他在倭国的时候,有过攻击朝廷的言论,而且他是“湖南师范生”,被怀疑是革命党的同党,不仅被除名,而且被通缉。
  这个罗赞,被除名和通缉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杨度,据说,他在倭国期间,“和杨度交好”,也疑似革命党。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考试策论的答题部分,有暗讽朝廷的嫌疑。
  被除名、通缉之后,罗赞就此下落不明。
  直到1918年,一直沉浸在佛学中的杨度返回京城,与罗赞见过面,但“翌年,罗赞逝于燕京”。
  这个罗赞,虽然有留学倭国的经历,也算是大名人杨度的一个朋友,但是回国后多年销声匿迹,而且毫无建树,所以,不为人所知,也是很正常的。
  看完了这份文档,蒋英年又点了一支烟。
  综合野史笔记和白老所藏的便笺里的内容,还有罗赞的大致生平和特点,蒋英年推断,这个人拿了和氏璧,之所以没有按照白姓古董商托付的将其“奉国”,恐怕不是因为私人贪欲,而是对当时清政府的不满和失望。
  也就是说,很可能他认为,这样的国宝,清政府不配拥有!
  后来,民国政府成立,他也没有拿出来。当时国势混乱,复辟的复辟,军阀割据的割据,他如果求稳,不拿出来也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他却莫名其妙“失踪”了十几年,后来虽然在京城和杨度会过面,但第二年就死了。这个线索,实在是不好追查。
  这份调查资料里还提到,罗赞有一个儿子。不过,在他死后不久就离开京城,自此再无消息。这一点,也算是个线索,却更加微茫,也很难追查。
  蒋英年不知不觉点了第三支烟,直到第三支烟抽完,他拿起了电话。
  “小曾,我立即动身去杭城,麻烦你安排一下,我要和白天明见上一面!”


第959章 文字密码
  “蒋主任,这事儿你最好先和我们局领导通个气儿。”曾士银接电话的时候,正在忙着审案子。
  “这个我知道,你放心,我给你电话是让你提前做准备。”
  “蒋主任,是不是查到关于这个罗赞的什么线索了?”
  “对,我们见面后再说吧!”蒋英年说完,便挂了电话。
  这一次去,蒋英年带了一个人,就是曾经参与大西宝藏任务的高太明。
  蒋英年走之前,还给唐易打了一个电话。孟宪涛向征集办送出野史残本,就是唐易的主意,蒋英年自然知道。关于此事,唐易已经知道了不少,蒋英年仍旧想借力。
  唐易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全身贯注看着老师傅揭裱。不过听说蒋英年要来,他也没有太过吃惊,因为曾士银肯定是要把白老那便笺的事儿详细告诉蒋英年的。
  “那好,蒋主任,您来了咱们再联系。”挂了电话,此时老师傅已经把宣纸揭了下来。
  手法干净利索,完好无损。
  等宣纸干透了,唐易和文佳仔细一看,这背面的字字迹后面,果然有问题!
  “我先看看,您正好休息下。”文佳笑着对老师傅说道。
  老师傅点点头,不过他其实早已看了背面,“这幅字的背面的字迹处,沾上了墨迹,你要是想装裱后看不出来,我就给你用加厚材料重点处理一下。你要是想用原裱,我可以再给你复原。”
  实际上,唐易看到的印记,就是老师傅说的墨迹。
  在“无我”两字的背面,点上了不少墨迹。不过,老师傅并没有仔细看,而且这些墨迹也的确很凌乱,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些笔画,但并无规律。
  正因为这样,所以正面看不出来,但是背面对着光,还是隐隐约约能看出来的。
  张路并没有多想,说了一句“可惜了”。正好,老师傅听说他新到了一批紫檀的好料,要找他定制高档的卷轴和书画盒,两人到工作室的会客室谈业务去了。
  工作室的操作间里,只剩下唐易和文佳。
  唐易仔细看了一会儿,“肯定不是墨迹这么简单,这么多墨迹,而且每一个都疑似笔画,肯定有问题。”
  文佳想了想,“干脆,这揭下来的宣纸,我们原样带回去算了,留在这里不踏实。”
  唐易道,“这样看,很不方便,而且不清楚。”说完,见操作台上有毛笔和宣纸,他便直接拿起一支毛笔,蘸了墨,在一张宣纸上依照原来的顺序,把这些类似笔画的墨迹重新写了一遍。
  完事后,文佳本来想照付钱,但是却被张路拦住了,“我们正好要谈业务,一并算到里面就行了。”
  老师傅也在一边大手一挥,“都是老关系了,就算我帮忙了!”其实,这笔小账他早就算清楚了,他这次想从张路这里做一大批东西,都是昂贵的紫檀料,因为这件事儿,如果张路多给他打点儿折,一来二去还是他赚。
  张路要谈业务,唐易便让他继续谈着,也没让他送,和文佳打个车就回了酒店。
  到了文佳的房间,唐易把那张宣纸在桌子上铺开,点了一支烟,盯着审视起来。
  “这些很像是笔画,难不成是能凑出字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笔画不多,我们稍微花点儿工夫,拼一拼试试。”唐易应道。
  “怎么拼?”
  “按照‘无我’的笔划顺序,一个一个凑起来试试。”
  结果,他们俩这么一拼,顺利得超乎想象,虽然也经过了三番五次的拼凑调整,但半个小时之后,还是拼出了五个字:
  千钓人江灭。
  两人看着这五个字,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算是什么意思?”文佳挠了挠头,“狗屁不通啊!”
  唐易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一时没有说话,还在思考中。
  “乍一看像一首诗,结果又讲不通。这个人还煞费苦心,在后面点上这么多笔划!”文佳来回踱步,“这怎么可能是什么关于宝贝的线索!”
  “一首诗?”唐易突然眼前一亮,拿起桌子上的笔和一张纸片,刷刷刷写了起来。
  他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你看,横着有四句,竖着有五列!这个‘千钓人江灭’,就是从五列当中,每列拿出一个字来组成的!”唐易指着纸片上的诗说道。
  “哎?”文佳看了看,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看了一会儿,文佳仍旧挠头,“就算是这样,这首诗妇孺皆知,随便抽字组合,也看不出什么来啊!”
  唐易拿着笔,继续在纸上画了五个圆圈,每个圆圈的四周,按照上下左右,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