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真是有眼力,这可是乾隆官窑。”摊主见唐易看得仔细,停止了打屁,扭头凑近说道。
  “这款儿仿得不错,就是有两笔稍微松了点儿。”唐易轻轻把瓶子放到摊上,递给摊主一支烟。
  嘿!摊主一愣,刚才那句“您真是有眼力”纯粹是说溜了嘴的场面话,结果听唐易一张口,还特么真是行家!
  摊主接过烟,“别光看款儿啊,您看这釉,看这彩。”
  “最低多少出?”唐易点上了烟,接着问道。
  摊主伸出了俩手指头晃了晃。
  “两百啊?”
  “您是行家,别砸我罐儿行吗?”
  “你不说话,让我猜,现在又嫌我猜低了。”
  “两万!我给您说,咱不说款儿的事儿,您就说,这是不是件老东西吧?”
  “三十年前的也是老东西。”
  “您别跟我开玩笑了,想不想要吧?想要,咱们再谈价儿。”摊主始终不提年代的事儿。不少行里人有这习惯,开口提了的东西,不改口,哪怕最后是白菜价儿卖的。
  “想要。”
  “那您能出多少?”
  “两百啊。”
  摊主一听,干脆拿起瓶子,往后摆了摆,“您还是看别的吧,我看出来了,您今儿是没事儿找消遣呢。”
  “两千。”唐易慢悠悠加了一句。
  “一万五!最低了!我就图个今儿开张的好彩头,不然我多抻些日子,两万能卖出去!”摊主这话,其实没多少水分。因为这件包袱瓶,是民国时期的精品。
  民国年间,出现了大量带清三代官窑款儿的瓷器。这些东西怎么说呢,你说真的吧,它肯定不真,你说假的吧,其实还有一部分是仿古精品。
  民国距离现在太近,虽然说不上是古人仿古人,但确实也是老东西。就拿这件包袱瓶来说,如果上了拍卖会,拍到五万左右,遇上喜欢的主儿,不是没有可能。
  “我考虑下。”唐易抽了口烟,“老板,听说瓷都最近出了一件元青花大罐?”
  “消息挺灵通啊,最近都在传这事儿,听说是好几个亿的大买卖,被一个大富豪买走了。”摊主笑道。
  这鬼叔说的一个亿,到了他这里就成了好几个亿了,而且这“大富豪”就跟没说一样,能买得起这东西的人,怎么会不富?
  唐易心想,看来这事儿在圈里已经传开了,只不过看来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多。
  “一万!行就装起来吧!”唐易突然看着摊主说道。
  “您可真会讲,这是个噎脖子价儿。”摊主表情略显痛苦,但最终点了点头,“好吧,给你了!”说罢,小心将瓶子装回锦盒,又装进了一个硬塑料袋。
  货款两清之后,唐易没在地摊区再逛,走向了店铺区。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韬光养晦”的门前,带着这个瓶子,走进了店里。


第975章 大罐去向
  一进门,唐易又看到了正中柜台玻璃展柜的那只“天价”花瓶。
  乾隆官窑粉彩镂空双鱼花瓶。这件高仿花瓶,看来老黄是一直摆在店里。
  “先生,想看点儿什么?”一个年轻的伙计笑脸相迎。
  “你们这里收东西么?”
  “收。”伙计看了看唐易手里的袋子,“不过掌眼有事儿出去了,老板今儿也不在,要是太贵重的东西,我做不了主。”
  唐易笑笑,这伙计会说话,他哪是做不了主,他是怕吃不准。
  “不是很贵重,你先看看?”唐易拿出锦盒,放到了柜台上。
  “好嘞!您坐!”伙计一边带上白手套,一边指了指柜台边的高脚凳。
  伙计打开锦盒,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先生,这东西不用让掌眼和老板看了,我们收不了。”伙计足足看了十分钟,对唐易笑道。
  “怎么呢?”
  “这东西不老。”
  “多老才算老?”
  伙计刚要开口,店门被推开了,一个胖子和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哎呀,唐先生!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稀客稀客!”那胖子正是老黄,黄立三。旁边那个中年男子,个子中等偏高一点儿,五官周正,面皮白净,却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黄老板,久违了。”唐易从高脚凳上起身,笑着打了个招呼。
  老黄说话的时候,瞥了眼柜台上的包袱瓶,又看了一眼伙计。
  “老板,您来了,这位先生是送东西来的。”伙计立即说道。
  “你知道唐先生是什么人么?”老黄瞪了伙计一眼,复又对唐易说道,“唐先生,你是等我吧?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我这伙计眼力不济,哪经得住你的考校?”
  “说哪里话,黄老板,我真是想卖东西的。再说你的伙计眼力好的很,说这东西不老。”唐易笑道。
  老黄没再看包袱瓶,对伙计说道:“唐先生带来的东西,开多少你就多少收了,还看什么看?”
  伙计不认识唐易,心想这个人和我差不多年纪,怎么老板这么客气?到底是什么牛逼人物?不过,这瓶子确实不是乾隆本朝的啊!
  “老板,这瓶子落的乾隆的官款儿,可确实不老……”
  “老不老是你说了算吗!”老黄虽然嘴上说着,但目光已经开始在瓶子上扫视。
  此时,旁边那个中年男子却开了口,“乾隆粉彩皮球包袱瓶,釉色好,粉彩也用得好,算是民国早期高仿的精品了。”
  唐易一听,不由多看了两眼那个中年男子,这隔着几米,就能说得如此准确,眼力的确不弱。
  伙计这才恍然大悟,他眼力不够,只能看出不是乾隆本朝,却看不出是民国精品,这样的东西,既算是老东西,价格又合适,好看又好出,其实正是古玩店喜欢的货品。
  “廖先生好眼力。”老黄笑了笑,“这样,你先到里面小坐,我招呼下客人。”说罢,朝伙计使了个眼色。伙计立即带着中年男子到里面去了。
  “唐先生,这边坐!”老黄招呼唐易就在柜台对面的桌子边坐下,随后从桌子边的小冰箱里拿出两听可乐,“天热,喝点儿凉的?”
  “谢谢!”唐易就手接了过来:“黄老板的朋友都是高人,这位廖先生好眼力啊,不会是报雪堂的人吧?”
  老黄瞬间脸色一变。
  其实唐易就是顺嘴一说,有点儿半开玩笑的性质。结果老黄脸色变了,虽然转瞬即逝,但也被唐易捕捉到了,他知道,很可能碰巧说中了。
  老黄笑了笑,“唐先生来真是卖东西的?”
  “你收我就卖,不收我自己留着也行。”唐易道,“不过这是小玩意儿,比不了元青花一类的重器。”
  老黄一听唐易说这话,心下了然,“唐先生,你这次来瓷都,见过陆先生和陶碧云了?”
  “我从杭城过来,顺道看看陆先生。陶碧云我不熟,没有必要见了吧?”
  老黄哈哈大笑,“唐先生真幽默,那我就是你的熟人喽。听说唐先生在杭城开分店,白老都去捧场了,面子是越来越大了啊!”
  唐易喝了一口可乐,“黄老板真是耳听八方,不过瓷都的事儿我就不知道那么多了。”
  老黄突然压低了声音,“唐先生既然来了,有些事儿又知根知底,我也不藏着掖着,大罐出手了,不过你放心,是卖给一个华夏人。”
  老黄知道,唐易了解这件元青花大罐的底细,既然来了,又问起了,而且话里话外表达了不掺乎他和陶碧云争斗的事儿。以唐易今时今日的圈中地位,这个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听话听音,唐易一听“卖给华夏人”,不是“留在了华夏”,“听黄老板的意思,是个华侨?恭喜黄老板发财。”
  “呵呵。”老黄想了想,干脆说道:“就是通过这位廖先生出手的,今天他来就是有些款项得合计合计,他主要在西南做生意,而买家平时多在缅甸,是一个大翡翠商,但是地道的华夏人,姓王。”
  不等唐易接口,老黄摆摆手,“唐先生,话不能再多说了,这面子我给得够足了吧?”
  唐易拱手微笑,心里却震惊了!缅甸大翡翠商,姓王,这不就是王镇南么!
  “多谢黄老板,其实是我多事儿了!你有客人,我就不久留了。这瓶子,你要看得上眼,留着卖卖玩儿吧,我这空着手来,也没带东西!”唐易笑着起了身。
  老黄也立即起身,“别开玩笑了,唐先生。上次买你的骰子碗,你这帐号我可留着呢,东西你放这儿,回头卖多少,我给你打过去。”
  “黄老板,你要这样那东西我还是带走吧!”
  “哈哈哈哈。”老黄又是一阵大笑,“那好,不打了。今儿我实在是有事儿抽不开身,你什么时候走?走之前我摆一桌,给你送行。”
  “黄老板你忙,我也说不准,咱们再联系吧。留步。”
  “慢走啊!”
  唐易出了店门。这个包袱瓶,本来唐易当然是不会白送的,但是他没想到老黄说了这么多,这登门而来,有收获而去,再要钱就有点儿小家子气了。


第976章 麻烦大了
  而且这个消息太重要了,居然是王镇南买走了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
  还有一点,老黄始终不说这个廖先生的身份,但是如果这个廖先生是报雪堂的人,那么说明,他可能要联合报雪堂对付陶碧云了。
  虽然唐易无意卷入他们之间的这些个争斗,不过这个消息还是很重要的。而且,黄家和廖家?唐易皱紧了眉头。
  唐易走出了古玩市场,没有立即回窑厂。而是走到了一条僻静的小路边,点了一支烟,一边走,一边琢磨起来。
  此时,廖先生和老黄已经都坐在“韬光养晦”的内室,廖先生在喝茶,老黄仍旧拿着听可乐。
  “他就是阁宝多的老板唐易?”廖先生听了老黄的介绍,脸上的阴沉之色变得有些惊讶。
  “不然我怎么会这么客气?廖先生久在西南,也了解他?”老黄接口道。
  “我有个侄子廖江,不争气的东西,在燕京折在过阁宝多手里。”廖先生正是廖江的三堂叔,廖渊生的三堂弟,廖沫儿的三堂哥,负责廖家在西南生意的廖治生。
  瓷都的地盘,廖家一直没有伸进手来,十年之前有三大门派,这十年来,老黄又控得很死。而如今,形势发生了变化,廖治生捷足先登,顺利和老黄联手。
  实际上,当年,老黄的祖父黄镇五,正是被廖望潮的父亲廖震源所杀。后来唐掌门杀了廖震源,继任掌门之位。
  但是,老黄的这个身世,极少有人知道,唐易算是其中之一,但廖家却并不清楚。
  黄镇五死时,老黄的父亲黄觉四年幼。眼见黄镇五大仇得报,老黄的祖母带着黄觉四回到了娘家,也就是瓷都。老黄的祖母虽然后来也讲了黄镇五的身份,却改换了死因,对这段仇怨只字未提,这是不想给黄觉四留下阴影。既然离开了燕京,就是想开始一段新生活。
  所以,虽然是黄镇五的孙子,黄觉四的儿子,老黄对这段仇怨也是毫不知情。而且,关于老黄是黄镇五的后人,在瓷都,也只是有此渊源的陆知行知道。
  没想到,近百年之后,阴差阳错,黄家和廖家的后人居然笑脸相坐。
  不过,这也在双方的合作之中埋下了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合作的小船,没准儿哪天说翻就翻,甚至会拔刀相向。
  “阁宝多在燕京也开分店了?”老黄确实也不知道这事儿。
  “不是分店,是法器店。坐镇的是玄门高手文佳,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