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唐易点了点头。
  秦老又嘱咐道:“虽说在咱们华夏,他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但是如果和河野家的人打交道,最好多加小心,毕竟不是一般的倭国人。”
  “这河野平的水平确实不一般,似乎懂得很多,他在电话里听到毛逐说了个‘东莱先生’,结果就猜测我有诗集,还说可以出大价钱。我给搪塞过去了,就说他听错了。”唐易把这事儿又说了一遍。
  “这两卷诗集,还有那铜香炉,确实不宜流出国门。”秦老神情郑重,不自觉地又拿起了诗集欣赏。
  “第七卷,第八卷……”突然,秦老敲了敲额头,仿佛在思考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儿,他放下了诗集,“你们稍等我一会儿,我去查个资料!”


第109章 独缺两卷
  秦老如此匆忙,让唐易和毛逐面面相觑。
  “这第七卷和第八卷难不成还是特别版?或者是什么错版,由此特别珍贵?”毛逐小声说道。
  唐易白了他一眼,“你以为这是邮票和纸币啊,这是雕版印刷,一刻一个版,有错误早就发现了,不会等到装订成书。要说真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地方,倒是有可能是某个人的藏书章。”
  “藏书章倒是有几个名人的,不过秦老这样的大家,也用不着查资料啊!”毛逐却道。
  “说不定有的印章用了别号,咱没认出来……”唐易正说着,只见秦老匆匆从书房走了出来,连忙打了个噤声的手势。
  秦老手里,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宋刻本稽考》。
  “你们看!”秦老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的图片,赫然正是《东莱先生诗集》。而根据下面的文字介绍,《东莱先生诗集》目前出现过的,确实有两种版本,一种就是华夏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黄汝嘉刻本,而另一种不用说,自然是这沈公雅刻本。
  但是接下来的文字,却让唐易和毛逐的嘴巴合不上了,这沈公雅刻本已知的馆藏地,竟然是倭国内阁文库!
  最关键的是,这倭国内阁文库所藏的沈公雅刻本的《东莱先生诗集》,独独缺了这两卷!第七卷和第八卷!
  沈公雅刻本的一整套《东莱先生诗集》,一共二十卷,倭国内阁文库能收藏其中的十八卷,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是,这十八卷的价值,和一整套的价值,那还是天壤之别。
  谁都没有想到,这当年山海省督军韩大昌的痴迷古玩的儿子,居然收集到两卷,而且恰好是倭国内阁文库缺的这两卷!
  “秦老,这一整套诗集要是全了,市场价值该有多少?”毛逐不由问道。
  “市场价值确实不好估量,不过,我想应该以亿元计算了。”秦老道,“宋刻本太稀少了,成套的更是凤毛麟角。”
  “艾玛,那倭国人收这两卷,岂不是几千万都肯出?”毛逐叫道。
  “不是几千万的问题。凑成整套宋刻本,这其中的意义,要比市场价值大得多,何况还是内阁文库的缺卷。所以,他们绝对会不惜成本!”秦老叹了一口气,“唐易啊唐易,你身上带着的,是无尽宝缘啊!”
  “无尽宝缘……秦老,我怎么觉得,是无尽麻烦啊!”唐易苦笑了一下。
  秦老闻言,又看了一眼唐易,“你觉得无尽麻烦,是因为你不想卖给倭国人。如果直接卖给河野平,他保准会出高价收走,不仅不麻烦,还会发大财。唐易,你是不想让这样的古籍善本流出国门,现在除了留在自己身边,你是怕卖给谁都有可能最终流转出去,对吧?”
  “我是这么想的。是不是有点儿强迫症?”唐易自嘲道。
  “我没有看错人,不是强迫症,是以为这宝贝太特殊!那就千万不能走漏消息,不能让河野平知道你们有这两卷诗集!”秦老的语声,沉缓了很多,“不然,他们必将会费尽心机搞到这两卷诗集,你如果不想出手,那就很可能面临无穷无尽的麻烦!”
  “秦老你有所不知,这两卷诗集,我只是暂时代人保管,也算是有优先购买权,但是毕竟还不是我的东西。”唐易长呼一口气,终于把实情说了出来。
  “现在,你更不舍得把东西还回去了。”秦老笑了笑。
  “不是这么简单。秦老,你不知道,这货主家里,一帮龟孙子,整天惦记着拿家里的东西往外换钱呢。”唐易犹豫着说道,“这事儿,的确是件麻烦事儿,要是还回去,说实话,我更不放心。”
  “你说你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忧国忧民的心思啊!”毛逐又开始撇嘴,“秦老,您说说,这两卷诗集该怎么办?”
  “其实,本来这事儿处理起来并不难,你收了这两卷诗集,保存好,不泄露消息就是了。但是听你的意思,似乎不想让那个货主吃亏,所以也涉及到一定的资金问题,是这个情况吧?”秦老向唐易问道。
  “也不全是。阁宝多此前进账了一些资金,拿出千万的资金拿下这两卷诗集,还能做到。但是,开门做生意,账面上不留出足够的流动资金不行;最关键的是,但凡好东西,我是入了就不想出,这样一来,资金压力就大了。”唐易直言道。
  “这古玩行的水太深了,你要想着不让货主吃亏,那只能你自己吃亏。这个货主是你的亲友吗?”秦老又问道。
  “那倒不是。”唐易说着,把老太太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怪不得!”秦老点头道,“我知道这个人,那是真正的大藏家,从他家里拿出这两卷诗集也就不奇怪了。老两口风风雨雨一辈子,确实也不容易。”
  “前一阵我去瑞州翡翠公盘,拿下了一块玻璃种帝王绿的原石,这东西虽然也不好碰,但毕竟只是珠宝,权衡之下,我在想,拿下这两卷诗集之后,把这块原石出了,就没有资金压力了。”唐易把这个想法也说了出来。
  “这倒也行。玻璃种帝王绿虽然昂贵,但是只要有钱,要找到还是不难的,这宋刻本却是可遇不可求。这样吧,如果你决定了,我可以帮你联系林氏珠宝,到时候按照市价来就是了。”秦老沉吟片刻,点头道。
  “那好。我回去再考虑一下,如果决定了,我就联系您!”唐易说罢起身,“那就不多打扰您了,我也该告辞了。”
  将他们送出客厅的时候,秦老突然微微一笑,拍了拍唐易的肩膀,“娉婷这孩子,是我在孙子辈上最喜欢的一个孩子,不过机灵有余,稳重不足,我看你少年老成,以后和她多交流,让她能吸取你的优点。”
  唐易一听,心想秦老这是知道了?“秦老,我和娉婷……交流挺多的。”
  “哈哈哈哈。”秦老大笑起来,“她最近经常提起你。你们年轻人的事儿,我这个老头子不多问啦!”
  “看来秦老是默许了!”唐易心中一阵欣喜,点点头让秦老留步。
  走出秦老的别墅,毛逐看着唐易一脸喜色,刚要调侃两句,手机就响了起来,他拿出一看,竟然是这两卷诗集的主人——韩家老太太打来的。


第110章 横生枝节
  毛逐接起电话,“老太太您好!”
  “我孙子知道那两本古书的事儿了!”韩家老太太低声说道,语气有些急促。
  “卖葫芦那个?他怎么会知道?”毛逐很吃惊,但更多的是奇怪。
  “不是,那是小孙子,这个是大孙子。”老太太解释说。
  “那您想怎么办?我们确实有买下来的意思。”毛逐赶紧添了一句。
  “你现在有空吗?来一趟吧小伙子,我孙子刚走,他说下午再来。”
  老太太的这个要求,让毛逐心神不定,挂了电话,便对唐易说道,“你看看,你忧国忧民,现在来事儿了,这两卷诗集的事儿,被韩家龟孙子知道了。”
  “去了再说。”唐易也有些心神不定。
  到了老太太家门前,老太太就等在大门外,十分小心地左右张望看了看,好似地下工作者接头一般,将他们让进了院子。
  客厅落座,一番陈述之后,唐易和毛逐算是明白了大概。原来,这老太太一共四个孙子,除了那个小孙子只得手了那几件匏器,其他三个孙子都拿走了一些东西,其中大孙子拿得最多。
  这个大孙子名叫韩琦,在山州的血液中心当司机,收入不高不低,算是过得小康。他最先得到消息开始“扫货”,所以拿得最多。他拿走的东西中,有几本线装本的古书,这几本书品相和价值都一般,但最要命的是,这几本古书当中,还有一本书册。
  这本书册是老爷子的手抄本,记录一些古玩的心得,还有些闲作的小诗,自然是不值什么钱的。不过,这本手抄本里,却记录了关于《东莱先生诗集》的一些片段,老爷子收到书后,如获至宝,当时很激动地记录下来。
  按说这韩琦不学无术,本不会翻到这个地方,但是他去一家古玩店卖这几本明版书的时候,老板却顺手翻了翻这本书册,最后眼睛都直了,指着这个《东莱先生诗集》对韩琦说:这个有没有?
  “这个应该有!”韩琦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人却混得贼精。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能卖大价钱的东西。
  结果就在今天上午,韩琦在老太太这里这一通找啊,所幸老太太咬紧牙关,说这两卷诗集当时被抄家抄走了。韩琦在家里没找到,悻悻而去,但是仍旧不死心,说了下午再来。
  “他好像也去了古玩街,到了一个叫什么斋的店铺,噢,对,雅玩斋。”老太太回忆道。
  徐宽的雅玩斋?
  唐易心里这个膈应啊,怎么这事儿也跟他沾上边儿了?
  “老太太,这两卷诗集您如果不想留,我们确实也有打算收的意思。”到了这一步,唐易已然下定了决心。
  “我留下老头子喜欢的一个笔筒就行了,这两卷诗集,我现在还有法儿留么?你们收走吧。”老太太叹息道,“值钱吗?”
  “很值钱!”唐易郑重说道。
  老太太一听唐易说很值钱,眼里起了神采,但这种神采很是澄净,“我有吃有住有退休金,倒不是缺钱。不过,老头子生前有个愿望,想建一所学校。怎么说呢,就是像现在那培训英语计算机那种学校,不过他想培训的是书法,一所系统的书法培训学校,分各个年龄层,各种书体,生前他还和书协、教育部门联系过。”
  “那您是想完成他的遗愿了?”毛逐接口问道。
  “是啊,我前两天还去了一趟书协,他们的领导也很热心,师资、审批、场地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需要一笔资金。”老太太说道。
  “需要多少钱?”毛逐继续问。
  “书协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教育部门也很支持,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满打满算两百万就够了,但是老头子除了留下东西,只留了一百万给我,缺口还是很大。”老太太看着唐易和毛逐,“这两本诗集能卖一百万吗?”
  “老爷子留给您一百万,那是以备您不时之需的,怎么能轻易动用呢?我实话告诉您,这两卷诗集,市场价值,恐怕要在一千万左右,如果到拍卖会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唐易一字一句说道。
  “啊?我真没想到,这两卷诗集怎么会这么值钱?那我就不用犯愁了!”老太太欣喜不已。
  “您那几个孙子,我不知道拿了老爷子什么东西,但是我想值钱的东西应该不少。就说您小孙子卖给我们的一对棋篓和还给您的这个笔筒吧,少说也值个二三十万的,结果让他三千块钱就卖了。”唐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