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你多盯着你奶奶家,我多盯着唐易,有什么事儿咱们随时联系。”徐宽琢磨了一会儿,对韩琦说道。
  “也只能先这样了!”韩琦有些垂头丧气。
  “行了,别想了,事在人为,如果我没猜错,他们说到订合同,那就指定还没正式交易。走,我请你喝两盅。”徐宽脸色阴沉,但仍是拍了拍韩琦的肩膀劝道。对徐宽来说,能对付唐易拿到诗集的,也只有韩琦这一张牌了。
  唐易和毛逐没回阁宝多,而是直接在车上电话约了方老吃饭。本来他们是想下午去拜会方老的,但是恰好出了这么档子事,唐易一琢磨,干脆约方老吃饭算了。
  方老正好没事,又听说有宋刻本要让他看,也就同意了。方老同意后,唐易又打电话定了一个比较幽静的馆子。
  进入包间,酒水菜品上齐,唐易就让服务员先出去了,“有事再叫你。”
  “要说这宋代刻本,最贵重的还是一些经典内容。不过,这《东莱先生诗集》却大大的有名啊。”方老自然没有着急吃饭,先打开锦盒,拿起诗集说道,“这诗集的宋刻本很特殊,元明以后也没有覆刻本,近代的藏目都是旧抄本。”
  要说这方老在古玩方面的功力,最为精湛的那还要数古籍善本,毕竟是搞学术的,翻古书基本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古籍善本的真伪,要说方老一眼便知,可以说毫不为过。
  “目前所知的存世品仅仅有二,一个是黄汝嘉刻本,存于华夏国家图书馆,一个是沈公雅刻本,存于倭国内阁文库。哦,他们自称扶桑国,倭国是咱们的叫法。”方老继续说道,“不过,不管是华夏国家图书馆,还是倭国内阁文库,收藏的诗集都不是一整套,都不全。”
  “我也是没想到,倭国内阁文库缺的这两卷,居然就这样出现了!”唐易接着把发现这两卷诗集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说了一遍,同时也顺道请教了方老,如何处置方为妥当。
  “嗯……”方老沉吟了许久。唐易和毛逐则是静静等待。
  “你有没有想过,让这套书发挥更大的作用?”方老终于开了口。
  “您的意思是,捐赠给华夏国家图书馆?”唐易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也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
  “这确实是一个既安全又圆满的结局。如果老太太能将这两卷诗集捐赠给华夏国家图书馆,不仅能防止流出国门,而且也比你私人收藏的价值要大得多。”方老点点头,“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
  此时,唐易却摇了摇头,看着方老认真说道:“我认为,捐赠到华夏国家图书馆不妥。”


第113章 完美计划
  “为什么?”方老有些惊讶。如果说让唐易五百万收下两卷诗集,然后再捐赠给华夏国家图书馆,唐易不能接受,方老可以理解。现在方老说的是让老太太直接捐赠,唐易仍旧说不妥,他就有点儿想不明白了。
  “我不是说捐赠不妥,而是捐到哪里的问题。我觉得,捐赠到山海省图书馆更为妥当。第一,这两卷诗集是老爷子的旧藏,也是在山海省收到的,捐到山海省图书馆想必更合他的在天之灵;如果说第一点比较虚,那么第二点,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华夏国家图书馆离老太太,太远了!”唐易解释道。
  “都捐出去了,远不远有什么问题吗?”毛逐也忍不住问了起来。
  “不是距离的远近。你想啊,她把这两卷诗集都捐出去之后,孙子们都知道了吧?肯定得闹腾。如果是国家图书馆,怎么出面做工作?如果是山海省图书馆,那几个孙子都有工作单位吧?没有工作单位也有户口吧?省市有关部门配合这一捐赠,可以做这几个孙子的工作嘛,让他们别闹腾,老太太也能安生一点儿。”唐易说道。
  “我明白了,而且老太太不是想办学校吗?有了这一次捐赠,有关部门还能帮助她更顺利地办学。”毛逐恍然大悟道。
  方老也微笑着点点头,心想唐易年纪轻轻,思维如此缜密,还真是学历史的好材料,若不是他执意要子承父业,将来肯定是学术界的栋梁之才。
  “这只是我的想法。不过,这些想法都是建立在老太太捐赠这两卷诗集的基础上,但实际上,让老太太捐赠诗集,很难行得通。”唐易突然话锋一转。
  “我去,你就不能先说行不通啊!”毛逐嘟囔了一句。
  “噢?是因为他缺少办学校的钱?”方老问道。
  “缺少办学经费,只是一个次要原因,相对还是容易解决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个。”唐易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这两卷诗集,肯定能达到一级文物的级别,只不过却是传承有序的东西,如果让老太太捐赠,这事儿就公开了,韩家所有人都会知道。这老爷子的东西,韩家所有人都有继承权,如果几个孙子一闹,恐怕搞不成。”
  “这倒是……”方老点头道。
  “所以啊,只能我吃亏了,五百万拿下之后,再用我和韩家老太太的名义联合捐赠!”唐易突然笑着说道。
  “卧槽,你这么高风亮节,不怕被雷劈啊!”要不是方老在,估计毛逐就得站起来,指着唐易的鼻子笑骂了。
  方老也皱了皱眉,“你要是资金实力够了,不累,我倒是支持。问题是,即便是联合捐赠,老太太的孙子们不也知道了么?到时候还不是一番闹腾,搅得人心烦?”
  “嗯,他们倒有可能吵着去要钱。不过,我说的我和老太太的名义,其实就是我和韩家老两口的名义,两卷诗集归图书馆,五百万全投到学校,这样,相当于老爷子的遗物捐赠出去,而所得收益,完成遗愿,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做工作,一帮孙子想闹也闹不起来了。”唐易笑了笑,他对自己的盘算也很满意。
  “唐易啊唐易,你小小年纪,虑事却如此周密,倒让我这个老头子汗颜了!”方老摆摆手,心里对唐易竟有些佩服了。
  “方老,您这么说,太让我惭愧了!”唐易连忙起身说道。这个惭愧,是真惭愧,此前他哪能有如此思维,但是突获异能之后,这种处世之道,不知不觉竟也提升了几个档次,加上他本就不笨,虑事那真是越来越周密了。
  “确实是一个完美计划!喝酒吧!唐大善人!”毛逐对唐易说道,“咱们一起敬方老一杯!”
  三人举杯,毛逐的手机响了起来,喝完拿出一看,竟是韩家老太太。她当时只留了毛逐的手机,并没有唐易的联系方式。
  “小伙子,就按照咱们说的价儿进行转让吧,我实在不愿意再折腾了。”老太太说道。
  “嗯,那您什么时候方便?”毛逐立即问道。
  “现在就行。”
  “您稍等。”毛逐听了老太太的这句话,捂住了手机,对唐易和方老说了一下,看到唐易点了点头,毛逐松开手说道,“您吃饭了吗?还没有?那麻烦您到我们吃饭的饭店来一趟,可以吗,一起吃个饭,边吃边谈……”
  “好吧。”老太太答应了。
  老太太到了之后,毛逐给方老引见了一下,“先吃饭吧。吃完了咱们商量一下。”唐易喊来服务员,给老太太添了碗筷餐具。
  “人老了,胃口小,我们还是先谈谈诗集转让的事儿吧。”老太太见服务员出去之后,并未动筷,而是直接说道。
  “好吧。”唐易点点头,接着便把计划详细说了一遍。
  “这怎么行?那你不是白白损失了五百万……”老太太听完后,连连摆手。
  “老太太,您听我说,这不是没办法嘛,您放心,我这也不是一无所获,我起码赚了个为国家的文化事业慷慨解囊的名声啊!”唐易笑着打断了老太太的话。
  “这……”老太太想了想,“这样吧,这钱本来我也不需要,主要就是为了办学校,投入到学校里去,如果小伙子你确定买这两卷诗集,是为了捐赠,那你出两百万就行了!”
  “两百万的话,学校以后的发展怎么办?万一遇到个急事怎么办?而且和这两卷诗集的实际价值差距也太大了!”唐易接口道。
  “虽然是学校,但还是面对社会的,要收学费,要进行经营,不然难道还能一直投钱吗?而且老头子不是还给我留下一笔钱吗?我每月有退休金,有医保,也花不着,这笔钱应急也够了!”老太太说着,竟然站起身来,“如果你不答应,那这两卷诗集我也不卖了!”
  毛逐看着他俩,夹起的一口菜愣是没放进嘴里,心说这唐易和老太太真是一对儿,这视金钱如粪土,今儿算是见到现实版了!


第114章 指间宝光
  “好了,反正是捐赠,我们就听老太太的,学校建成了,老爷子的遗愿就完成了。”毛逐直接不往嘴里送了,把夹起的菜放到了餐碟里,张口说道。
  “听老人家的吧。”方老也开口了。
  “好。那我们签个正式的合同,把多少钱和用途,还有捐赠的事儿,都写进去。”唐易终于点点头。
  “好啊,小伙子,我真是没想到,现如今,还有你这样的人。我那几个孙子,要是品行能有你的一半儿,我也就不至于如此作难了。”老太太说着,眼里竟然湿润了,“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是这道理我懂,人活着,要是掉进钱眼儿里,没点儿精神追求,那也就白活了!”
  “老太太你太抬举我了。实话跟您说,要说一点儿私心都没有,那也不可能。我这做的是古玩生意,这事儿对我们阁宝多的名气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事儿所得的长远利益,肯定不止两百万。”唐易正色道。
  “小伙子,你就别安慰我了。这毕竟不是小数目。”老太太笑了笑。
  “好啊,我当你这么好心出两百万,原来居心叵测,你是一点儿亏都不吃啊!”毛逐顺着唐易了话开了句玩笑,然后招呼老太太道,“吃饭吧,您多吃点儿。”
  饭后,唐易掏出手机,给何荷打了个电话,约好下午就去何荷所在的律所签订合同。
  “签了合同之后,给我说一声,我到时候再给山海省图书馆的刘馆长打电话,说说你们要捐赠的事儿。”方老说道。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方老回家,唐易和毛逐则和老太太一起去了律所。
  “哎呦,唐老板,大手笔啊!我先说好啊,合同的咨询和订立,正常收费啊!”到了律所落座后,何荷拍了拍唐易的肩膀说道。
  “没问题,今晚我还请你吃饭!”唐易道。
  “行了,你是请我表妹吃饭,让我作陪吧?”何荷白了唐易一眼,“先办正事!”
  因为涉及到捐赠以及钱款投入办学,而且还有预防几个孙子搅和,所以这合同条款订立起来相对要严谨一些,花了不少时间。唐易和老太太在一式两份的合同上签完字摁了手印,随后便一起去银行转了账。
  送走老太太,和林娉婷、何荷约好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又给方老打了电话,唐易和毛逐先要返回阁宝多存好这两卷诗集。
  出租车车上,唐易拍了拍挎包,“这下尘埃落定了!”
  “两百万啊!大哥!”毛逐在一旁说道。
  “你呀,知道你心里也是赞同的,却非要嘴上打个秋千,今晚请你们吃大餐!”唐易笑道。这本来都打算卖了那块玻璃种帝王绿了,却陡然只花了二百万,虽说不是自己收藏,但总算办了一件大好事,唐易的心情也是不错。
  这有时候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