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徐宽在得到这件玉壶春瓶的时候,也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将目标标准了唐中峰。虽然赚的不如上拍多,但是还有可能顺势盘下唐中峰的店铺,一石二鸟,也是很大的“收获”了。毕竟,上拍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大,一旦被发下疑点,就会鸡飞蛋打。
  “沈先生,这一件仿品的问题主要在哪里?”唐易接着问道,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学习机会。
  “元青花和永宣青花所用的青料苏麻离青,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的仿品,所用的一般是国产青料,通过沉淀等一系列方法改进发色和晕散效果,再烧出结晶斑,至于包浆、痕迹,那就更难不倒高手了。这一件玉壶春瓶,这些方面都无可挑剔,问题就出现在青花表层类似蛛网的线条。”
  沈松岩一针见血,“这种线条,需要依靠专业的放大镜来观察,其状态全靠眼力。要做出来,单纯依靠烧制技术难如登天。这一件玉壶春瓶,青花表层线条偏粗了,所以显得有点儿不自然。”
  “也就是说,只能依靠青料的配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您刚才说,他的配方还能改进?”唐易追问。
  “对,既然现有的配方已经能烧出线条,那么通过进一步改进,也能烧出更细更自然的线条。只怕到时候,我和秦兄也看不出端倪了!”沈松岩长叹一声。
  “我明白了。这一件是一件试验品,其实本来是不应该流入市场的!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被徐宽得到了,虽然瞒不过顶尖的个别专家,但是一般的专家高手,还是难以分清和定性的。”唐易点头道,“这正是徐宽拿来做局而非上拍的原因。”
  而且,既然徐宽连续两次都搀乎了珍瓷仿品的事儿,那么即便他没有和沈松岩的师兄直接联系过,也肯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得加派人手盯着徐宽了。适当的时候,还真有必要谈一谈。”秦老道。
  而沈松岩则有些出神,“这事情太复杂了。我师兄不仅在烧制瓷器,而且烧制的全然都是顶级重器!而且,一旦他用其他青料研制出苏麻离青的配方,元青花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若是做出元青花人物大罐这样的重器,古玩圈里,怕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
  秦老闻听此言,也是有些惆怅地轻轻敲了敲额头。
  此时,唐易突然想起,河野平告诉他,要去一趟瓷都,因为据传出现了一件元青花人物大罐!
  这会不会……
  听了唐易的叙述,沈松岩说道,“都说传世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只有九件,但只是公开的资料。就拿‘鬼谷子下山’来说,据说当年烧制的是一套,共有四组图案,全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除了鬼谷子下山,还有老子出关,庄子梦蝶,墨子守城。但不知为何,如今只有鬼谷子下山有传世品,其他三组图案,连残片也不曾见到。”
  “您的意思是,河野平所说的有元青花人物大罐出现,有可能是真品?”唐易道。
  “没有见到实物,谁也不敢说是真是假,但是,有了我师兄的仿品出现,就又多了一种可能。”沈松岩说道。
  “令师兄怎么称呼?”秦老此时却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师兄从下和师父一起长大,是师父收养的一个孤儿,跟我师父姓,名叫陆知行。”沈松岩略略皱眉,“他既然在仿品上做了记号,哪怕是暗记,那就说明,他骨子里还是有想法的,不是想做出完完全全的仿品。”
  “您告诉过我,您的师兄比您小十岁,也就是现在只有五十多岁,三十年前,他只有二十多岁。这三十年来,如果不依靠他的手艺,他是怎么生活的呢?”唐易问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我师父本是瓷都人,我师兄也是他在瓷都收养的。后来我师父来了燕京,我机缘巧合拜他为师。我师父是在燕京去世的,头七之后,我师兄便没了踪影,我想,他很可能去了瓷都!”沈松岩道,“若他真想隐姓埋名,瓷都的陶瓷厂成千上万,他去做一个普通的窑工,只施展三成手艺,衣食无忧应是不难。”
  秦老点点头,“看来,得两条腿走路了。一方面我派人盯着徐宽,适当的时候和他谈一谈,另一方面,这位陆师兄的下落,也得查访一下。”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省博那件汝窑笔洗,也是我师兄的手笔!”沈松岩忧心忡忡。
  “如果真像您所说,他决意隐身江湖,但求安然,又怎么会连续仿制重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莫非……”唐易的想法是,陆知行是否被那个设想的大庄家所控制。
  “此事扑朔迷离,只有找到他本人才能有个结果了!”沈松岩道,“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结果。”
  的确,这件事千头万绪,都是大家的猜测,三人均是唏嘘不已。唐易却暗暗打算,等完结了捐赠宋刻本《东莱先生诗集》的事儿,要不要去一趟瓷都?一来,可以查访此事,二来,瓷都是承载华夏陶瓷史的重镇,也是一个巨大的古玩集散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唐易的手机在此时想起,拿起一看,来电话的是匡海生。
  “我们局长对此事很重视,秘密让我全权处理此事,明天上午,让沈先生来省博吧,各种检测工具我也准备好了!”匡海生声音不高,却带着兴奋。


第147章 莲瓣开片
  “匡处长,我现在恰好和秦老在一起,你看……”唐易问着匡海生,眼睛却看向秦老。
  秦老点了点头。
  “真的?”匡海生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此事虽然隐秘,如果多出秦老这样的大家来鉴定,便多了一分把握,你邀请一下秦老,我把‘专家鉴赏’的名单改成三个。”
  “好。”唐易点点头,“我问问,咱们再联系。”
  唐易当然不用问了,他已经把事情告诉过秦老了,秦老点头也就表示他会过去。唐易的心中更多的是一分得意:能和秦老、沈先生并称为“专家”,一般人还真没这个待遇。
  唐易再度和匡海生联系,敲定时间之后,秦老突然笑道,“看来,这件事,咱们三个成了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做局唐家的元青花玉壶春瓶,泛古堂要拍卖的摇铃尊,居然都是松岩老弟师兄的手笔;现在,又要一起去看这件汝窑笔洗,这江湖又要起风波喽。”
  沈松岩也忍不住笑了,“秦兄,我们老了,今后的江湖,恐怕都是唐易他们这样的年轻人的天下了!”
  秦老看着唐易,“我总觉得他像一个人,好像是我少年时见过的一位前辈,但这位前辈给我的印象也很模糊。”
  “别,别,秦老您可要捧杀我了!”唐易连连摆手。
  其实,类似的话沈松岩也说过,只不过他说的是他父亲沈重远所认识的朋友,他只是幼年时见过。不过,沈松岩幼年时,和秦伯毓少年时,倒还真能对上时间。
  秦老和沈松岩相视一笑,便都不再多说什么。
  约好次日去省博的时间后,秦老和沈松岩一起离去。
  在车上,两人都坐在后排。沈松岩突然问道,“秦兄,你说感觉唐易像一个前辈,是否……”
  说罢,沈松岩在秦老的手掌上,用手指轻轻划出了一个字。
  秦老微微点头,复又在沈松岩的手掌上连续划动,写出了两个字。
  两人又是相视而笑。“我看,要达到这个高度,只是时间的问题。”秦老说道。
  秦老和沈松岩走后,毛逐悄声问道,“看来这件事儿麻烦大了?”
  唐易想了想,也没有隐瞒,将事情大体说了一遍。毛逐的嘴巴半天没有合上。醒悟过来之后,高升叫嚷一定要去省博看看那件汝窑笔洗。
  “这件事儿本来就很隐秘,我告诉你已经有些过了,你要是去了,我估计匡处长该疯了!”唐易顿了顿,见毛逐有些不太乐意,又开口道,“过几天我准备去趟瓷都,一起去呗。”
  “好吧。”毛逐的脸色有所缓和。毛逐的好奇心很重,平时嘻嘻哈哈,似乎有点儿二,但实际上在大事上是个有分寸的人。他也看出来了,唐易的变化匪夷所思,早已不是当年的一介书生,他的身上,已经隐隐有几分将帅之气,所以听唐易的,是很明智的选择。
  这天晚上,唐易很早就躺在了床上,他仔仔细细把整个过程又捋了一遍。
  尤其是这件汝窑笔洗。如果真的是被调包,仿品又真的是陆知行做的,那么省博必有内应!最起码陆知行应该上手仔细看过这件笔洗,而且掌握有详细的图片和尺寸资料。而且,想把这件笔洗带出山州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都很大,所以,陆知行应该到过山州,这件事应该就发生在一年之内。
  心里有事儿,唐易辗转反侧,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着。
  第二天醒来后,唐易趁老妈出去买早点的空隙,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老爸。
  唐中峰面色凝重,他知道这古玩圈就是江湖圈,但是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在浅水区游戏,现在唐易面临的,很可能是江湖中心的惊涛骇浪。
  “你考虑清楚了吗?”唐中峰问道,他看得出来,唐易卷入此事当中,并未完全被动。
  “人在江湖,避无可避。”唐易突然老气横秋地说道。
  “其实,在你上大学的时候,我能想到的最适合你的职业,是公务员或者教师,但是你变了,单单是鉴定古玩的眼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既然,元青花玉壶春瓶就这么巧出现在我们唐家,看来这真的就是命。”唐中峰一声叹息,随后望着唐易道: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危险也就越大,要学会保护自己。”
  唐易看着唐中峰已经有些斑白的双鬓,心头热潮涌动,眼眶中有种湿润的感觉。他吸了一口气,稳了稳情绪,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爸,您多注意身体。这边毕竟还有秦老和沈先生支持,您也不要太担心。”
  唐中峰拍了拍唐易的肩膀。
  不一会儿,易素梅拎着豆浆油条肉包子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一边摆上桌,一边嚷着趁热吃,一扭头,却发现爷儿俩的情绪不太对劲儿,“怎么了?”
  “没事,妈,吃饭吧!”唐易笑了笑,拎起了一根油条。唐中峰也在餐桌边坐了下来。易素梅的神经比较大条,他本以为爷俩吵架了,见两人相安无事,一起坐在桌边吃饭,也就没有继续多问。
  唐易来到省博的时候,秦老和沈松岩居然早已到了。
  众人一起走进省博的鉴定室,陪同的还有省博的一个副馆长以及两名中层。这件事十分隐秘,而且如果真的是被调了包,还牵扯到内鬼的问题。所以,这次“专家鉴赏”的理由是“进一步研究宋代汝窑瓷器的开片特征”,省博方面并不知实情。
  唐易和秦老、沈松岩、匡海生都像模像样地带着白手套,轮番仔细查看。随后,沈松岩又拿起专用的贴目式放大镜,无比细致地通体看了一遍。
  沈松岩看完之后,放下了放大镜,朝着他们三个轻轻点了点头。
  “还需不需要其他的仪器?”匡海生问道。
  “不用了,这开片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沈松岩说着,手指有意无意地轻轻点了点笔洗口沿的一瓣莲花。
  随后,秦老、唐易、匡海生依次拿起专用放大镜看了起来,重点自然都是这莲瓣上的开片。


第148章 以仿攻仿
  这件汝窑天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