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总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一段美好的记忆。

  一中的学生,从来就不缺少智商。

  能够从那许多的考生中,挑选出这么一批出类拔萃眼高于顶的优胜者。可以想见的是,不管是运气。还是实力,他们都高人一等。至于际遇,那是以后的人生才需要考虑的难题。

  当然,一中的学生,情商似乎也丝毫不会逊色,即使在这个大雨磅礴、艰难前行的花季。

  所以,每到夜晚,晚自习后。

  踩在煤灰和野草丛生的的操场上,你就会发现,原来爱是么茂盛。这么浓郁,比煤灰的黑色更浓郁,比疯长了一个暑假的野草还要茂盛,肆意生长,毫无顾忌。

  总有捣蛋者。

  借着远处教学楼透过窗户以及楼下的路灯的微光,一个大力抽射,带着玩笑和羡慕嫉妒恨的皮球便会落到草丛中,兴许就会砸到某两个正在如胶似漆地纠缠在一起的少年和少女。

  一阵谩骂和口哨后,夜色又会慢慢笼罩这片被校方称为“污秽之地”。被学生们叫做“处女地”的草坪。

  来来往往,一年一年,这里总是这么热闹。

  第一次。

  这是张晨第一次牵着陈夕。

  尽管玩笑了很多次,也闹腾过很多次。更不知道捉弄过多少次,但是,像恋人一样牵手。像情人一样漫步,这是第一次。

  “夕夕!”

  “嗯!”

  “夕夕!”

  “嗯?”

  ……

  女孩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回答每一遍。声音很轻,在夜色里不注意听甚至会忽视这一声声应答。偶有人从身边跑步经过时,女孩的声音会更轻,轻得令人心里震颤,震颤到灵魂。

  其实张晨也没想过陈夕会这样大胆。

  这在他的认识中,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情窦初开的女孩,似乎要比少年要爱得更炙热,更大胆,当然,张晨是例外,他是穿着十五岁的皮囊,养着五十岁的思想的王八蛋。

  开学已经将近十来天了。

  一中的生活似乎来来回回只有几点一线,不是教室宿舍食堂的组合,就是宿舍食堂教室的组合,换个花样很难。

  新生不仅仅是写在脸上的稚嫩,还有学业上的优待,当然,除了特长班的可怜人以外。

  普通班的新生每天晚上两节晚自习,雷打不动,7点开始,9点准时结束,特长班的学生却享受打13折优惠待遇,7点开始,10点半准时结束,等同于毕业班的疯子。

  按照班主任梁英的意思。

  “我恨不得你们除了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都在看书,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够考出好成绩。”

  但是这对张晨来讲,无异于一个噩梦。

  所以,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他有了很多第一次。

  除了第一次把陈夕的小手牵在手心。

  第一次六点起床。

  第一次10点半还在看书。

  第一次骑着自行车走在晚上11点的百城街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崭新的人生里,总也少不了第一次发现自己长大了,不是思想,而是身体,十五年来头一遭起床时发现下身湿漉漉的一片。

  学校的生活总是平静的,没有波澜的,对于还在高中的少男好女而言,似乎永远的话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往死里学习,宁可学着死,不愿懒着生。

  但是在一班,张晨仍然是独立特行的一朵奇葩,很瑰丽的一朵奇葩。

  只是可惜,渐渐地,他似乎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节奏,似乎高中的课本也并非像记忆中的那么简单。

  认真思考下来,这很平常,小学初中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知识容量,对于一个拥有高学历的精英分子而言几乎上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是记忆相隔得越久,知识就会越生疏,尽管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但是记忆性的东西对他来讲,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例如眼前的这首古诗,这已经是张晨花了整个晨读才能背下来的惊人成果。

  当然,这也是他难得的几次准时出现在晨读的课堂上。

  似乎梁英也默认了张晨的偷奸耍滑和惫懒,事实上,她是在等待时机,一个能够连续三年霸占全市而不仅仅是全县,不仅仅是全校,甚至不仅仅是全班第一的学生,总该有那么一点特权。

  甚至开学的头一天,校长和教务处的领导就已经提醒过她,一些小的错误能放过就放过,但是这对梁英来讲,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就能爆发,所以她再等,等张晨马失前蹄的良机。

  很遗憾,她又想错了。

  9月底。

  一班举行了新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数学测验。

  对高中的各门学科而言,数学似乎是进度最快的一个学科,一个月时间就足以让数学老师顺利完成第一个单元的知识讲解和训练。

  进而祭出令无数学生色变,令差等生恐惧,令优等生期待无比强大的杀器:测验!

  一中特长班同样如此,只不过特长班的测验有那么一点点区别,题目是老师自拟,难度要远远超过学校订购的测试卷,至于简单的测试题,早就被老师当做训练题开销完了。

  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足够梁英来一场奢华大气的测验。

  第二天。

  上午的第一堂课,梁英便抱着一摞数学试卷进了教室,眼眶有些发红,五十个学生的试卷,可以想象,笑面婆婆一晚上就改完了,甚至统计出了分数。

  梁英进教室的第一件事不是走上讲台,而是往张晨的座位上看了一眼,这一眼,饱含的感情似乎有些多。

  惊讶,信任,半信半疑,愤怒,高兴,放松……

  只是可惜,在那个位子上,第一节课走进来永远看到的都是一个情形,就是张晨永远都像没睡够一样趴在桌子上,旁若无人地沉浸在瞌睡中。

  “张晨,119!”

  不等他上来,梁英便喊了下一个名字。

  “陈夕,90!”

  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略大!

  “张海林,90!”

  这是梁英第一次见识到全市第一的实力,也是特长班的天之骄子们第一次被赤裸裸地打脸,并且将持续打脸,甚至被这座大山长达三年地稳压在下面的开始。

  对于来自乡中的海林和陈夕,以及唐舒而言,这就像是一个注定的情节,在乡中已经发生了无数次,在一中也同样不会例外,这个男孩子就像一座巅峰,让你仰望,每当你以为触手可及的时候,却又相隔甚远。

  如此反复,一直到你筋疲力尽,他还在那里,还是一样的高远,一样的扑朔迷离,一样的令人绝望。

  ps:求月票打赏各种支持爆发!

  第196章意料之外的邀请

  从中央一反常态,强势宣传白鹤经济特区的建设成果,进而在准点新闻档公开宣读设立白鹤经济特区的决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如今的白鹤经济特区,变化之大已经无可想象。

  当然,白鹤的发展速度,似乎一点也不逊色于当年动用全国力量共建深圳市的惊人之速。

  除了发展的速度,在建设和发展的规模上,于冰和胡德平执政的白鹤,其实也并不逊色于一般的省部级省会城市,比之南江省省会芦城,甚至要更具有潜力一些。

  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资源,白鹤经济特区都占有很大的优势,甚至差距最大的政策资源和政治优势,也因为中央的决议和特区政府的设立而变得微乎其微起来。

  于冰曾经在芦城市团市委和南江省团省委都有过工作经历,调任到省电视台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对南江省下面各大城市的发展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但是很难找出一个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潜力还是发展速度上可以跟白鹤特区相比。

  原本她的想法仅仅是来看一看这个被共和国中央高层破例设立的经济特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没想到还没有正式上任,她就已经决定在这块土地上扎根了。

  眷恋一块土地的原因有很多。

  可以是故土难离,也可以是乡土情深,但是对于冰而言,白鹤并非故土,也非生育养育之地。

  对一块土地爱得深。除了这些原因,事实上。对未来的憧憬和看得远的眼光同样很重要。

  出身大院,对自幼就接受精英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的于冰而言。白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块土地。

  这是一片热土,也是一座城,一座还在萌芽和成长中的城,这座城,有很多理由让人眷恋不忍离去。

  于冰还是那样妩媚。

  都说三十的男人一枝花,三十的女人豆腐渣,但是对于冰而言,这就是个笑话。

  高挑的身材即使简简单单地站在那里也显得楚楚动人。女人最美的,不是青涩的小苹果,而是于冰这种,将熟未透,身形丰腴,苗条有致的女人,姣好的脸蛋上,皮肤白皙,即使没有浓妆。

  肉色的薄丝袜将两条紧致丰满的细长腿紧紧裹在及膝的黑色短裙下。站在窗前,微微翘起的丰臀将身体的动人曲线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好的女人总像是一幅画。

  可以远观,可以近看,可以带着爱慕之心欣赏。也可以怀着贪婪的神情迷恋,但是却不能拥有。

  真实而又触摸不到,很自然。却令人在幻想中迷醉,在现实中沮丧。

  在于冰的脚下。这是刚刚竣工不不久的特区政府。

  高达十二层的箱式建筑,没有一丝花哨的雕琢。也没有棱角分明的飞檐走壁亦或是尖塔或是曲线,方方正正,清清明明。

  宽大的特区党委书记办公室就像一个庞大的展厅。

  正中间是一个4乘4的巨大沙盘,沙盘中沙粒,树木的雕塑,花卉的标志,道路与湖泊交织,建筑与田园相互映衬,美轮美奂的布局,精巧的制作,在一方狭小的沙盘中,看到的却是整个白鹤特区令人心生憧憬的未来。

  彷佛是一幅山水泼墨画,也像是一个梦想,彷佛在这个梦想里,成就着一座城。

  鲜红的五星红旗静静地立在办公室的角落里,虽然没有风吹动,却令人心生一股自豪感,国旗所到之处,总是令人心醉神迷。

  宽大的黑色椭圆形半包办公桌,看起来并不像一般的政府领导所用,却像是企业的高层人员办公所用之物,事实上,整栋大楼里有两张这样的办公桌,都是白湖湾集团以私人名义赠送给白鹤经济特区政府的。

  站在窗前。

  楼下便是著名的白鹤梧桐大道,也就是白鹤大道的商业街。

  宽达数十米的街道施工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边角的一些水管设施还在铺设,两旁的梧桐树生长得极为繁茂,绿树成荫,即使是在很多发达的一线城市,甚至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但是在白鹤,同样的街道有两条。

  一条就是眼前坐落在白鹤特区政府下方的白鹤大道,另一条便是还在规划建设当中的白湖湾商业大道。

  于冰看过老张家客厅里的那个沙盘模型,也跟张家父子了解过白湖湾集团在月半弯的建设方案。

  事实上月半弯的地皮早就在白鹤村刚刚开始搞开发的第三年白湖湾集团就通过提供无息贷款和大规模投资的方式买下来了,所以具体如何进行商业开发的规划,特区政府能做的并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