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海波正是其中一个。

  虽然名字早就耳熟能详,但是刘海波还是第一次见到张晨本人,在加入白湖弯集团之前,他就曾经考虑过张晨这个年轻总裁的能力,白湖弯集团从一无所有,张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张晨太年轻了!

  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是刘海波也很难相信张晨能够掌控好白湖弯集团这样一家市值已经将近百多亿美金的庞大企业。

  这个想法一直存有在刘海波心中,但是就在不久的几天之前,他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想法。

  而这一切的因由,都是因为玫瑰手机的成功发售。

  张晨同时兼任着白湖弯集团和微星科技集团总裁一职是外界所共同认知的。

  尽管之前就有媒体和知名人士评论,张晨同时身兼两职甚至多职有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缺陷,但是微星科技成功发售了玫瑰手机并且如同一开始张晨所预测的一样取得了成功。

  这不仅仅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甚至连集团内部的员工也信心倍增,因为很显然,张晨的决断能力并没有因为身兼多职而失去效用,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取得了成功。

  427一座难求

  “您好,张总!”

  张晨刚一下车,刘海波便带着分部的高层簇拥着迎了上去,毕竟是人的名树的影。

  不管是在集团内部还是在媒体的报道中,张晨都不是一个简单地能够用年龄来衡量的企业家。

  尤其是在他强力整顿完百城集团和白湖弯集团内部的人事管理之后,整个集团内部都知道总裁张晨尽管年轻,但是其魄力决不能用外表来度量。

  稍有不慎,恐怕就不是丢掉工作那么简单了。

  当初沪城的建筑集团和房产公司以及很多的投资人正是因为轻视张晨的地位,才导致后来工程的质量标准出来,他们就首当其冲。

  张晨提前抛出这个标准,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树立威望,毕竟在外人看来,他老子张文林才是白湖弯集团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难免有些人会看不清实际。

  不过就目前而言,恐怕再也不会有人犯这种低级错误了,微星科技集团和玫瑰手机的成功,无疑令很多人都认清了张晨这位新晋最年轻的全国首富的事实。

  可以毫无争议地说。

  张晨现在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全国首富。、

  “你就是刘经理吧,上次苗影总裁还跟我提起过,说刘经理是号称华东地区最有市场价值的业务经理,哈哈哈!”

  张晨的话顿时就让随行的人都笑了起来。

  毕竟传言归传言,眼前的张晨看起来还是很和气的,全然就没有传闻中的那种严厉。

  “是苗影谬赞了。区区刘某,怎敢在张总面前谈身价。张总身兼白湖弯集团和微星科技集团总裁职务,还能够为国人争光。说实话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哈哈哈!刘经理太谦虚了,大家先进去,我们再细说。”

  一大群人簇拥着张晨和刘海波进了公司的大楼。

  随着白湖弯集团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初驻沪城的华东分部大楼也已经换了地方,现在是一栋十几层高的现代办公楼。

  毕竟是全国都知名的房产集团,不可能再跟以前一样租商业办公楼用了。

  现在白湖弯集团在整个华东地区的投资高达数百亿人民币,仅仅是沪城一地就高达两百多亿,即使是户城市政府,对现在的白湖弯集团也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态度。

  再加上张晨名下的微星科技集团。可以说现在任何一个地方政府看到张晨都跟见到财神爷差不多。

  “刘经理,华东地区目前的主要业务重心是开发公司的高端商务品牌,对于这一点我想问问你有什么考虑没有。”

  做了一个简单的参观之后,一行人就进了公司的办公室。

  刘海波简洁地跟张晨汇报了一下公司的业务情况之后,张晨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出什么讲话。

  他也知道华东地区的特殊性,但是自从周晓和吴小龙走之后,其实刘海波的业务做得并不出色,华东地区现在甚至在业务增长上已经落后于南方和华北分部。

  刘海波新手接任可能有一些影响,但是根本上的策略极有可能存在问题。

  刘海波其实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问题。所以在看到张晨的脸色之后,其实内心也有些忐忑,之前他是在一家国有企业里面担任中级业务人员的,论能力肯定不差。但是即使是刘晓波自己也清楚,在某些方面他的灵活性还不足。

  尤其是在白湖弯集团这种私人性质的企业里面,不管是灵活性的思维还是办事的手段上都要差很多。

  张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刘海波也没有更好的考虑,因为他自从加入白湖弯集团以来。其实一直都深陷在适应这种新的工作环境的氛围里,哪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这个问题。

  张晨并没有说话。

  整个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就冷了下来。

  “刘经理。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一个月以内你还不能够摸清楚集团的工作方向,不能够明确集团在华东地区的业绩重点,那我就只能换人了。”

  说完便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张晨甚至连停留都没有停留便径直离开了白湖弯集团的华东分部。

  他现在没有精力去亲自指导集团下面的具体业务,像刘海波这种人才,能够自己融入进去张晨表示欢迎,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淘汰。

  现在的白湖弯集团再也不是当初初创业的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从基层慢慢地培养人才,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已经超出了可接受的能力。

  现在微星科技集团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本身的发展问题,即使是在后续的投资上,也是千头万绪。

  要知道现在微星科技集团手里还是有着数百上千亿的投资额的,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随着玫瑰手机的热销。

  而且是还没有进军世界市场的前提下,国内的生产线只能刚刚满足国内需求,一旦进军世界市场,那么微星科技集团的产量就必然无法满足庞大的供货需求。

  这样一样,张晨就必须投资新的生产线或者外包。

  如果不选择直接投资建厂房的话,那么张晨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代理加工,这个是一笔不菲的投资,即使是沪城市政府都在想法设法跟张晨取得在这个方面的一致意见。

  但是说实话,这一点很难,现在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要跟白湖弯集团和微星科技集团谈合作,首先就无法绕开白鹤市政府和南江省政府。

  你要问理由?

  很简单。

  张晨是南江省人,他老子张文林是南江省的干部,是白鹤改革的领头人,白鹤是张文林和张晨父子的故乡,即使要投资的话,也应该是在白鹤本本市,即使不在本市,也脱不开南江省。

  当初张晨第一次执掌白湖弯集团的时候就曾经跟时任省委书记的仇英以及省政府签订过一揽子投资计划。

  随后的几年内,他名下的几大集团总计在省内已经投资超过了三百个亿,否则南江省的招商办公室这几年也不会如此惬意了。

  可以说,有张晨这尊大佛在,南江省就等于是有了一个稳定的投资来源,即使不看僧面看佛面,碍于张文林,张晨都不会刻意绕开省里。

  不过这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前几天沪城市政府跟南江省进行过投资交流,宁愿用一些合作上的优惠政策换取微星科技集团的投资项目。

  其实张晨也知道,微星科技集团扩大生产线是肯定要做的,不说装配的生产线。

  仅仅是玫瑰手机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投资,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微星电子科技公司已经承接了芯片和处理器的生产权限,但是其他的一些零部件需求量同样极大,集团的投资部门算过一笔账。

  即使是在微星电子科技的业务之外,再排除集团本身承接的装配能力,也无妨满足世界市场打开后的供应量。

  这就必然导致他需要寻求新的合作方式,而目前张晨并不想将大量的先进技术外包,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只剩下集团直接投资生产了。

  南江省省内的区域优势其实是具备的,靠近组装的生产地白鹤市,交通也便利,土地的租用费用很低,所以张晨其实更中意南江省内。

  只是现在微星科技的投资将不会仅仅是局限在这一块上,现在沪城市的想法就是希望张晨能够在沪城市建立一个微星科技集团的大型分部。

  毕竟白鹤市更加靠近内陆腹地,在对外联系上要差上许多,事实上张晨本身也有这个想法。

  下午在陈夕舅母家吃完饭之后,张晨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酒店,晚上7点沪城大学的演讲会他并没有做任何准备。

  作为沪城大学的本校学生,尽管他现在处于休学的状态,但是这个事实是很难改变的,这一次回到沪城大学无疑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讲座。

  尽管是以沪城大学学生会的名义做出的邀请,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学校的官方领导层同意,这份邀请肯定也是发不出来的。

  由于当天是周末晚上,外出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回校了。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沪城大学的官方网站上突然发出来一条消息,内容是当天晚上7点,在学校大礼堂将会举办一场有关创业和科技的讲座。

  在主讲嘉宾的姓名栏里,点开这条新闻的学生们赫然就看到了张晨的名字。

  张晨要来开讲座?

  张晨真的要来开讲座!

  这个消息几乎是在新闻发出来不到一个小时以内就传遍了整个校园,而此刻在学生会的临时领票中心,竟然已经排满了长队。

  足足可以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这一次却发了将近3200张票,原本学生会是打算随机发出去的,后来人实在是太多了,只能通过全校的学生网上系统随机抽取,收到短信的学生如果在一个小时以内不回复的话就会取消名额。

  即使是这样,仍然有超过上千名学生挤在外面要求学校进行重新安排。

  这一次真可谓是一座难求了!

  428我的大学

  海林跟张晨是同一年生的,两人的年岁相仿,只是海林的个子要生生拔高一截。

  与晨子有些削瘦的身形有些不同的是,海林要更壮硕一些,像极了他老子。

  作为沪城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海林出任学生会副主席的经历颇有些出人意料,按照沪城大学往年的换届规则,学生会两个副主席只有一个名额会换由新生担任。

  但是沪城大学每一届的新生都有将近四千人,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参加选举,那也有超过四百人会进行竞争,其强度可想而知。

  18岁的张海林入校成绩即使在沪城大学无疑也是顶尖的,当初在百城高中上学的时候其实他就展露过在组织方面的才能,整整三年的特长班班长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除了超人一等的成绩以外,手腕和头脑也必不可少,只是跟在张晨身边,把他原本应该有的光芒遮盖了不少。

  “张海林,林老师那边在找你,你先过去看看。”

  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