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么惨痛的教训和领悟啊--”

  张晨也只得在心里苦笑。

  推荐一本新书:《星空虫潮》/book/!!首富首页下推荐书目直接点击进入!

  第八十三章年前布局

  “不行?为什么不行?”

  “小姨,会员制度是一开始我和爸爸就已经订好的方案,对白湖湾今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送钱给人家还没有坏处,这是什么道理,我回头问你爸,你吃你的饭,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吃完赶紧回学校。”

  白湖湾二楼,张晨一脸无奈地看着他小姨爱琴,简直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小姨的性格他又不是不知道,一大家子能喝得住的恐怕也只有外公跟他老娘了。

  三两下扒拉了两口饭一路晃了回去,这事肯定要他老子来才行的通,但是晓得了这么一档子事,比如鲠在喉也舒坦不了多少。

  年前就要在县城开分店!

  张晨猛然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很急促的想法,刘爱琴毕竟是自家人,还是血亲,不管是从老娘那里算还是从自己这里算都逃避不了这个最重要的事实,只怕是他老子张文林来了也拿这个小姨子没辙。

  肯定是不能闹出矛盾的,要想说服小姨主动改变想法,恐怕几乎不可能,只能马上开分店,会员制度去另外的分店推广开,等看到效益她自然会回心转意,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张晨不敢打包票他老子忙得过来。

  已经临近一月末了,白鹤村的大棚蔬菜第一茬好像马上就要出棚了,前一段时间一些周期短的蔬菜已经联系县里的菜贩子拉过两次,反响还不错,这次肯定要比上次忙很多。

  如果要在年前开分店的话,恐怕只能自己出马了,但是他一个半大小子,这个年龄太尴尬,倒不是张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反倒是年龄有太大局限,在一个讲究资历,相信黄毛小子不靠谱的社会,这是硬伤。

  这是一个很苦恼的问题。

  果然。

  周五一赶回张湾,张晨就从他老子张文林口里得到了结果,别说是他,就是张文林都没能拿他小姨怎么样,坝头乡白湖湾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光如此,而且看老张那样子恐怕还不怎么愉快,按照他小姨那性格,不把人顶个火气往外冒恐怕收不了场,这也是自家人,如果是外人,恐怕早就让她卷铺盖走人了。

  “爸爸,你是不是被小姨骂了?”

  啪!

  一巴掌拍在头上,痛倒是不痛,但是无疑张晨这一句话刚好就戳在他老子伤疤上了。

  “你小姨就是个火药桶,谁点谁着,这事我没辙,你回头还要办什么你找你妈去,我反正是不去了,这好人做不得。”

  “什么好人做不得,爱琴的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知道还惹她,不是自找的嘛,刚才还在电话里跟我讲你们爷儿两不知好歹,她给你们省钱还落了个恶名,嗓门比谁都大。”

  “妈,你不知道不要瞎琢磨,这事真不怪我和爸爸,小姨她在店里乱来,也不能说是乱来,总之就是不是我们当初说好的那样就行了,现在说也说不得,我看不如把店就由着她去算了,家里年前赶紧去县里开分店,要不然就晚了。”

  “又开分店?这来得及吗?”

  自从知道家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大一笔钱后,刘爱平这心里也敞亮了不少,白湖湾开业的钱前前后后还都是她支付的,成本是多少心里门儿清,开一家分店现在在她看来也不算什么,果断是财大气粗了不少。

  只不过这时间上,即使她不怎么懂这做生意的条条杠杠,也知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些紧迫,如今腊月里正是白鹤这边忙得不得了的时候,哪里还抽得出时间管这码子事。

  放下手里的筷子,张晨接过谭根生递过来的汤勺舀了小半碗番茄汤喝了两口,这东西是白鹤村前几天摘的,味道很好,没有水气儿,一股子番茄酸,很地道。

  “应该来得及,还有将近一个月呢,只要人手够了,年前我保准儿能开业,我敢肯定县里的生意肯定要比坝头好几倍。”

  张文林也点了点头,现在别的法子没有,也只有这么个法子,说服张晨他小姨的难度绝对比年前开业的难度大,这就是个马蜂窝捅不得,而且都是血亲,这事也不能强着来,如果想壮大白湖湾,不开新店那就直接等死好了。

  “文林,你忙得过来吗,村里的事情--”

  “没事,回头村里大棚出货的时候各个大队自己负责,我管账就行了,到时候根生你跟晨子去县里找店面,一定要注意安全,晨子有什么事情不方便你就出面,毕竟一个孩子办事人家也不相信。”

  这事张晨也不好说什么,他老子是相信他,但是这不代表外人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有谭根生一起自然好办很多。

  其实按照张文林的意思,让张晨去找店面其实是打着让他去锻炼锻炼的主意,他哪里知道张晨的这些阅历恐怕比他也只多不少。

  谭根生点了点头。

  在老张家这段时间,谭根生日子过得挺滋润,想想当初在溪岭的时候张文林说的那些话,现在一想估计还是当初张文林没往大里夸。

  除了一开始给家里留下的几万块钱,这一连的两个月吃住都跟张家人一起,不分里外,住的房间也是老张家别墅,张晨一个人占了整个三楼,张文林夫妻俩住在二楼,一开始是准备让谭根生住在张晨一起的,不过他倒也不是不晓事的人,看得出来老张家这个小老板独占三楼肯定是有什么想法,所以推脱住在了一楼,有什么事情也比较方便。

  平时除了开车跟着张文林办事,多半时间没什么事情,就躺在别墅里看看书看看电视,要不就是钓钓鱼,日子悠闲的不得了,人自然也阳光了一些。

  “爸,我下个礼拜期末考试完了就去县里看看,你回头给小姨夫打个电话,让他把新来的学徒工抓紧时间培训出来,这样吧,店里的服务员让他们一人带两个新人手把手教一段时间,轮一下班,开业前争取能上岗,到时候实在不行就把老人都抽到县里去。”

  张文林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县里虽然是开分店,但是根据他对儿子张晨的了解,这次去百崇县开的分店肯定不简单,极有可能就是白湖湾真正的总店了,坝头乡这个店面毕竟只是一个过渡,如今他小姨弄出这码子事,估计拖一阵子的心思也就没了。

  时间越来越急的话,就只有匆匆上马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这事情处理起来,急事有急事的办法,缓事有缓事的做法,能不能做好,能做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人,毕竟事在人为。

  张晨也不是什么新手,虽然年龄的硬伤在那里,往往披着羊皮的狼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比喻恰当时有所欠缺,不过这事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估计等白湖湾开个几十家,咱们村里的大棚蔬菜就不用拉菜市场了,自销都能够解决问题。”

  “几十家?开几家都不知道要几年,还几十家!”

  张晨嘿嘿笑了笑没答话,他老娘可没见过后来那些快餐店不断加盟的扩张模式,别说几十家了,一年内就是一百家都不是问题,关键就是要先把白湖湾这块招牌给打起来,这才是关键。

  现在白湖湾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个品牌店出来,坝头乡无论是格局还是地里位置都有硬伤,只能作为白湖湾品牌壮大的前出跳板,即使是百崇一个县其实张晨都有些不满意,但是机不可失,时机太重要,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余地和空间让他选择。

  其实在心底,张晨还有这另外的想法,他总想去尝试一下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看一看从乡土走出来的品牌到底能不能打入大城市圈,做出业内独一无二的品牌。

  第八十四章出棚菜

  白湖湾还是白湖湾的时候,它就是个湖,也仅仅只是一个湖,不过是一个很大的湖而已,自然没有人会想到把它天天挂在嘴边上说道,毕竟白湖湾不是人民币,不是毛爷爷,不是人人都爱。

  白湖湾在坝头乡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当然也说明了白湖湾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不屑一顾的,毕竟坝头乡要说有什么东西还值得称道的话,就只有它了。

  过去在坝头乡,白湖湾就是个象征,那就是穷,穷得没谱儿。

  一条黄土路从坝头乡政府越过山头田埂,淌过水沟地头,风吹扬土,水滴泥烂,除了住在白湖湾堆头上的张湾人,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往这个河沟沟里钻,穷得叮当儿响,连三亩地都是水淹雨洗的。

  按理说,这山水环绕,环山而居,开门见水那是好地方,有山有水能不是福地嘛,但是偏偏坝头乡就没人愿意往这地方钻,别说是其他村子了,就是白鹤本地人嫁女,都是往外地里挑人家。

  就这么个地方,眼看着就是十年八年也发不了家,起不了楼的,但这天意弄人,往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如此,前头还教你死去活来的,这一转眼的功夫,天都变了,晴空万里,高阳普照,一片风和日丽的模样。

  年老的年幼的,男的女的,都欢喜得跟大过年似得。

  “诶,红梅,你家的黄瓜什么时候装车,我这里可等着呢,前头队长不是说先拉我们这边的吗,怎么跑你家去了,这人做事,也忒不靠谱了。”

  德喜是桃红洼队上的老户口,在白鹤村也算是穷得出名了,但是现在的桃红洼那可不一样,一大早起来,德喜和他媳妇儿就忙得脚不沾地,这大棚蔬菜眼看着一天天都要出棚了,能不急嘛,这过了时候就卖不出价了。

  “德喜哥,这不怨我,队长先头不是说了嘛今天每家过称四担,我这里昨天的还没装完,你就先等着吧,啊!回头啊你要是等不及就先把你们家的番茄和辣椒摘两担先拉走,我家今天不摘辣椒,这边黄瓜还来不及装呢。”

  叫红梅的女人肩膀上横着根扁担,两头一头挂着一个装得满满的竹箩筐,里面全是青皮的刺黄瓜,这担子挑起来又稳走得又急,农村的女人谁不会做点力气活,那腰肢扭得屁股上的肉都颤得不行,这女人屁股大,腰肢有劲儿,肩膀又厚实就是有一把力气,挑起担子打谷子都不在话下,比那些个城里风吹就倒的女人要中看。

  德喜看了看红梅那箩里的黄瓜,心里暗自跟自家的比了比,没发现人家的比自家的大,这心里也就舒坦了,这都是一齐学的一起种的,要是差了去,那可就没脸没羞的了。

  这一月底的时候,整个白鹤村都忙的不行,张文林成天不是在李湾就是在上湾,不是跑下湾就是奔桃红洼,总之就没个歇息的,连带着刘爱平也成天见不着人,只好隔三差五就带着小扬扬往娘家跑。

  几个月下来,整个白鹤村的大棚蔬菜都到了出棚的时候,总体上的情况要比当初预想的好很多,除了有几家的大棚因为后面管理不善出了问题,一部分蔬菜没有顺利出棚以外,其余的几乎都达到了当初的要求。

  跟着张文林一起跑的还有住在村里的几个农大的学生,当然他们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张文林也不藏着掖着,这些个大学生可是宝贝,要啥资料也不能藏着。

  半个月到一个月前的时候张文林就到县里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