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兵,数十万众,而今如日中天,愿襄助我大明一臂之力。朕起初是不信的,可是现在见了这壮士,才深信不疑,有这罗斯国襄助,巴图蒙克束手就擒的日子就怕是不远了。”

    说着,朱厚照羡慕地看着那随使节一起上前的那大力士,禁不住道:“哎呀,你瞧瞧他,比朕还要高几个头呢,胳膊比朕的腿还粗,这样的人,即便是面对鞑靼人,也是可以以一当百的,春秋,你是不知啊,此人叫维克多,嗯,用咱们汉人的话来说,叫做胜利,真是好名字,哈,来人,赏这维克多,这是真壮士。”

    听到结盟,叶春秋大致上就明白了不少事情了。

    其实此时的莫斯科公国,是没有心思东顾的,因为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西方,而今正与立陶宛和东欧诸国攻城略地,哪里会集齐大军,向东扩展空间,即便是东进,那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

    可这罗斯人却口称要与大明一道攻打鞑靼人,令叶春秋感到颇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据叶春秋的了解,鞑靼和残留在西伯利亚等地的蒙古汗国,一直都是罗斯人曾经的心腹大患,只要与大明结盟,便能够巩固他们的东方边境,可以让他们腾出手,专心经营西方。

    另一方面,若是大明败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一时间其实不少很大,而一旦大明在对鞑靼的战争中获胜,这个来自于西方的盟友,只怕就会毫不犹豫地派出军马出击,痛打鞑靼落水狗,随之趁机攻城略地了。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大明只是一群农夫组成的帝国,大明子民娇贵身弱,受不得北方的苦寒,只要鞑靼一灭,他们便可趁机东进,将这鞑靼取而代之,如此一来,岂不是空手得了巨大的好处?

    只是心里虽是将前有后果想了个明白,可当着使臣的面,叶春秋却不便对朱厚照说什么。

    而朱厚照依旧一脸的兴致勃勃,那使节目光炯炯地看着叶春秋,似乎又说了一句什么,叶春秋听不懂,朱厚照自然是知道叶春秋听不懂蒙语的,便对叶春秋解释道:“春秋,这伊凡说久仰你的威名,听说你造的火器很是厉害,罗斯国想为咱们大明出力,奈何火器不足,不知镇国府能否给予罗斯国增援一批火器。”

    这空手套白狼的能耐很高呀。

    不过作为天朝上国的天子,富有四海,而且以朱厚照的性子,只要把他哄高兴了,这些许的赏赐,朱厚照是不在乎的。

    朱厚照道:“春秋,此番这罗斯人来京,进贡了不少贡品,虽都不甚值钱,却也足见诚心,朕正想着该赏赐他们一些什么呢,他们既然想要火器,不妨就给他们一批,如何?”

    叶春秋心里想,罗斯人野心勃勃,若是给了,岂不是让他们如虎添翼?现在正是罗斯国的上升期,他们在东欧几乎已经站稳了脚跟,四处攻城略地,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大公就要自封沙皇,虎视东方。

    现在鞑靼人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可是在未来,一旦将鞑靼攻破,这野心勃勃的罗斯人未必就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叶春秋当然是不能直白地拒绝的,毕竟还得顾全朱厚照的面子呢,便道:“陛下,镇国府非臣一人所有,想要赠予枪炮,怕是需股东们尽数同意才好,否则,岂不是等于臣弟将股东的利益借花献佛?此例一开,不是好事。”

    到了现在的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叶春秋当初让王侯们入股的真正用意,让大家的利益都掺和了进来,平日里,自己作为镇国府的主心骨,可以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可有什么事,则可以将他们做挡箭牌,看上去,叶春秋是出让了自己一部分的利益,可实际上,却也成了叶春秋自行其是的资本。

    朱厚照听罢,想想那些有多看重利益的镇国府的股东们,感觉头也莫名的开始有些发痛起来了,不难想象,这事的阻力一定会不少的,且不说别人,就那寿宁侯和建昌伯,肯定是极力反对的,其他人,大多也不会支持,因为一批火器是小,估摸大家怕的,是开了这么一个先例。

    今天叶春秋可以将东西大方送人,明日岂不是还可以送出更多的东西?若是隔三差五送出去,股东们难道去吃观音土不成?

    这也是规矩的重要性,很多绝不肯退让的争执,某种程度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甚至本身是没有太大害处的,可是涉事的双方依旧不肯妥协,其实就是害怕突破了这个底线之后,而失去更多。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喜事临门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不过渐渐的,与永康公主一起吃了几顿家宴,见她并不端架子,甚至完全感觉不到大多数人所以为的公主该有的娇贵傲慢,对着叶春秋,也尽力表现出身为人母的慈爱,叶春秋也就慢慢习惯起来。

    从前叶春秋父子之间,是没有太多规矩的,可平白多了一个母亲,叶春秋却不得不多了几分规矩,一大清早,趁着王静初还在熟睡,便赶紧起来,洗漱之后,也不练剑叻,而是匆匆赶到父亲的寝室外头,高声说一句:“父亲、母亲起了吗?儿子给父母大人问安。”

    里头的永康公主便答了一句:“春秋,不必如此多礼,你是青年人,平日里又公务繁忙,该多睡一些。”

    叶春秋忙说不用,又问了一些生活起居的事,便匆匆出来,

    而这个时候,唐伯虎总在这里等他,而后二人并肩而走,而脚步故意的缓慢,唐伯虎趁着这个时候,便将近来的公务相告,叶春秋大抵下了一些决定,这才去练剑,最后再与王静初、琪琪格一起用早膳。

    清晨的时候,走在叶家的后园,总给叶春秋一种轻松的感觉。

    今日的唐伯虎,面上一直地带着笑,总是喜滋滋的,叶春秋不由问道:“伯虎兄遇到了什么喜事?”

    唐伯虎笑嘻嘻地道:“秋香有喜了。”

    “谁的?”叶春秋下意识地冒出了一句,眼眸诧异地看着他。

    唐伯虎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叶春秋顿时醒悟,事实上,唐伯虎早就让秋香过了门,只是一直没有传出有喜,而这位唐先生年纪已经过了四旬,叶春秋心里不禁料定唐伯虎应当年老力衰,虽然口里没说,心里却已有了固有的印象,结果唐伯虎突然说秋香有喜,自己一时就发懵了,居然说出这样的昏话。

    叶春秋自知失言,忙道:“哎呀,该死,该死,是我的错,伯虎兄,都是我这嘴巴的错……哎呀,伯虎兄,我先恭喜你喜得贵子,到时候,保准生个小子,伯虎兄也算是有后了。”

    唐伯虎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道:“多谢公爷吉言。”

    虽然是这样说,可心里却像是生了疙瘩似的,总是让唐伯虎高兴不起来。

    唐伯虎什么都好,就是城府不够深,许多事都写在脸上。

    叶春秋只一看,就懂了,笑道:“好了,莫气了,人总会有犯错的时候,我是口不择言,难道还要让我负荆请罪不成?罢罢罢,那我就负荆请罪吧。”

    唐伯虎这才感觉好受一些,他虽是不擅于人情世故,可也知道见好就收,只是嘟囔着道:“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却是万万不可说的,羞辱学生倒也罢了,可是秋香若是知道,怕是要难过了,她现在是有身子的人呢,可不能让她难过。噢,对了,公爷,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听说夫子庙那儿出了一个稀罕事,有几个……嗯……罗斯人,在夫子庙前摆下了擂台,说是要比武,许多人跃跃欲试,倒有不少人想要去挑衅,谁晓得那罗斯人端的是厉害,连败七人,挣了不少银子呢。”

    叶春秋抿抿嘴道:“这样的事,官府也不管一管?”

    唐伯虎接口道:“管不着,据说是使节带来的人,顺天府哪里会管?何况这京师里比武也是常有的事,虽是下三流的勾当,可是市井百姓们却爱看这个热闹。”

    叶春秋只点点头:“不管这些闲事了,咱们还是说正经事吧。”

    

    《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事有反常必为妖

    《



    唐伯虎跟在叶春秋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是知道叶春秋素来不是个好管闲事的人。

    叶春秋既然说正经事了,唐伯虎收起了八卦心理,整个人打起了精神,一本正经地将昨日疏理出来的公文,大致地开始汇报。

    所说的,青龙那儿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事需要裁处,镇国府那儿现在如何,事无巨细,都是唐伯虎昨夜整理出来的,哪些重要,需要立即做出回应,哪一些可以缓一缓,甚至唐伯虎自己按照从前的规矩进行回复即可,都是井井有条。

    叶春秋所要做的,倒也简单,不过是进行一些决定,而后由唐伯虎去安排贯彻罢了。

    现在的叶春秋,在镇远国和镇国府这一亩三分地上,俨如皇帝老子,唐伯虎和一些书吏,则组成了一个小内阁,各地来的公文在做出决定之后,再进行回复,让镇国府、青龙、秦皇岛按部就班的贯彻即可。

    当然,这和大明朝廷不同之处就在于,大明的事,事事都要操心,什么教化,什么赈济,乃至于刑狱,民乱之类;可叶春秋要操心的就显得简单多了,这倒不是说他让下头的人自行决定,而是因为,真正需要叶春秋做主的事并不多。

    比如教化,对朝廷来说,他需要管着国子监和太学,需要管理各地的提学都督、州府的学政,甚至是最底层的县学教谕,可镇远国不同,镇远国和镇国府内,因为存在大量的中产阶级,他们有还算不错地薪俸,而且对于有文化能够读书写字的岗位需求颇多,所以根本不需督促,也不必镇远国去建立学堂,自然也就有了兴办起学堂来,招募子弟们入学,至于学堂传授什么,叶春秋暂时不想管,因为这种学堂最是讲究实惠和经济的。

    它没有所谓崇高的理想,也没有所谓改变的渴望,更是不指望,教授出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又或者是让人飞黄腾达,入学的多是一些平民百姓的子弟,父亲不是工匠就是寻常的小买卖人,真若是名门望族,自然会有家学和族学,也看不上这种学堂。

    如此一来,谁更实惠才能生存,才能靠着学费养活一大票的教书先生,所以基本上,现在热门的学科,除了读书写字,便都是很踏实的学问,因为许多作坊的制造开始越来越复杂,所以对匠人的学问也开始变高了,除了认字,那各种图纸你得看懂,所以制图就成了热门的学科,由于做买卖的多,买卖多了得有人管账,因此算学而今也是大有前途,某些孩子聪明伶俐,倒是可以继续进学,现在薪俸最高,生活最体面的是研究院里的博士和研究员,因而这农科、工科、化工等高等学科,也颇受人追捧。

    这些子弟的父母,是最重视实惠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他们从不指望,就指望着自己的子弟入学之后,学一点有用的东西,出来之后,薪俸比自己高一些,日子过的比自己富足一些,总比大字不识,去码头处做脚力要好。

    说到底,这些东西,叶春秋不必去操心,你们爱办学就办学,爱教授什么就教授什么,也没什么人发公文来询问自己如何教化,就算来问,叶春秋大致也是一问三不知的,教书育人这种事,他不擅长啊。

    待交代一切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