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届五旬的施特拉维茨当时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差点都掉下来。
  所以这几天一想到这一幕,他的心情就难以平静,虽然刚才顺口在营里说了大话,可就应该怎么样找胡贝老爹开口且不碰一鼻子灰他还是没考虑成熟。傍晚时分,正想入神间,冷不防师参谋部打来了电话:“伯爵,师长让您去他那里一趟。”
  “有什么事?”他紧张地问道。
  “不知道!”对方干脆地说,“不过师长表情很严肃,你最好小心点。”
  一想到上次训话前接到的电话也是这个口气,他的心就扑通扑通跳,在原地踱了三分钟的步,仔细思考了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表现,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最后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师部报道。
  “这几天居然没听见你发牢骚。”见面之后,胡贝中将就似笑非笑地扔过来一句。
  “这个,怎么会呢。”施特拉维茨不知深浅,小心翼翼地陪着说话——他不怕胡贝批评他,他是怕自己给胡贝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可没说实话,今天是谁在那里嚷嚷着要向我请愿来的?”
  “哪个家伙嘴上这么不严实……”施特拉维茨一边心里暗暗腹谤,一边又陪着笑脸说好话,“我一切服从指挥,听从上级,努力发挥……”
  “别别别,少扯这些漫无目的、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荒唐话。”胡贝立即打断了施特拉维茨言不由衷地表态,“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他气哼哼说道:“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击?明明前面只有一个脱离了大部队的红军步兵军,只要2个装甲师杀出去,不,哪怕只要我们第16装甲师杀出去,一个下午就足够解决他们了,根本不会破坏元帅的后续计划和整体防御。”
  胡贝忽然笑了起来:“我忽然觉得你去武装党卫军说不定也挺合适的,你的脾气、性格、作风和他们太像了,你知道么,昨天下午迪特里希率领的警卫旗队师也提出了类似想法。但不管是谁,想出击的请战要求无一例外地都被元帅否决了,然后他们又去纠缠新来的海因里希将军,结果得到了更干脆的拒绝。”
  “一律否决……”施特拉维茨在思考这句话后面代表的含义。
  “元帅早就想好了怎么使用装甲部队,为什么你们非要费尽心机地去考虑集团军群司令官才需要思考的问题呢?”胡贝只举起右手轻轻摆了一摆,“我就问你一句话,想打仗么?”
  “想啊,怎么不想,做梦都想。”施特拉维茨下意识地答了一句,忽然回过味来问道,“您同意我们出击了?前两天您不是坚决反对我们果断出击吃掉红军27步兵军么?刚才您还不是说集团军群指挥部队出击请求一律否决么?”
  “所以我说你们的脑容量小得可怜,不要说帝国全局的政治和战略,就一个集团军的策略你们也玩不转,曼施坦因元帅会只盯着区区一个27军?哼,真是鼠目寸光!”胡贝老爹从鼻子里重重出了口气,提点施特拉维茨道,“元帅指挥几十万军队陆陆续续向后退了这么多地盘,大方地将河曲部让给了对方,拼命阻击上下游想要过河的其他红军部队,请来海因里希将军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主管防御——这一系列动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你还看不出来?”
  “这个……”施特拉维茨还是没想明白。
  胡贝不理会施特拉维茨满脸的惊讶之色,径直走到地图前,用双手一扒拉把整个顿河河曲部包在了手臂中:“他要在这里吃掉整个敌21集团军,甚至还要吃掉一部分24集团军。”
  “20个师?老天,这胃口!”施特拉维茨目瞪口呆,他本来只想通过快速出击吃掉敌人1…2个师,没想到上头的目标却是整整一个集团军20个师。
  “准确地说,是22个师、2个坦克旅又一个红军集团军指挥部,我们把敌人的情况基本摸清楚了。”
  他不敢相信地问胡贝:“就靠我们?”
  “怎么,怕了?”
  “当然不会。”他挺直了胸膛,骄傲地说道,“请下令吧,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按照计划,由我们师担任左翼箭头,从防线左翼出发迂回克列茨卡娅绕行大弯,击破当面一切红军阻挠,另一边是迪特里希指挥警卫旗队师充当右翼箭头出击,我们将以钳形攻势发动对河曲部红军的突袭,最后会师于该集团军浮桥渡口并牢牢把握住,防止敌人遁逃。”胡贝用铅笔在地图上勾勒了大致进军路线,“除留守正面防线的3个步兵师外,顿河上游由我们4个步兵师担任狙击,下游由7个步兵师进行狙击,为我们歼灭河曲部之敌排除一切干扰,其余8个步兵师将跟随装甲部队全面出击,配合我们以顿河为界限构建一个包围圈,而我们就是进攻最锐利的矛头。”
  一听如此庞大且激动人心的计划,施特拉维茨立即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夜里1点钟你们营作为全师先头部队率先出发,动作一定要快,争取在72个小时内解决问题。”
  “为什么?”他不解地问道,“三天要吃掉一个10万人的集团军还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气象预报,5天后会有一股强冷寒流扫过顿河,到时候河面会结冰,如果我们在结冰前不能消灭敌人,一结冰谁都可以从冰面上逃跑,反过来其他各路红军想从任何地点增援都行,阻击部队是拦不住他们的,况且时间拖得更久,冰层厚度持续增加,恐怕连坦克也能从冰上开过来——那样麻烦就太大了。”胡贝目光炯炯地盯着施特拉维茨,“伯爵,我能相信你么?”
  “当然,您放心吧!”
  “把好消息告诉小伙子们吧,估计他们也急坏了,至于我……”胡贝中将这么严肃的人物居然露出了一丝微笑,“我要抽空小睡一会,这样夜里才有精神。”
  真是可怕的生活规律——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睡得着,越是大战越是沉得住气,这也是施特拉维茨佩服胡贝老爹的地方。
  就在施特拉维茨紧锣密鼓地准备行动事宜时,在另外一边的警卫旗队师内,一个满头金发、面容英俊、年龄只能当施特拉维茨儿子的装甲军官也在做动员讲话,他叫马克思…温舍,党卫军二级突击大队长,正担任装甲团第一营营长——与施特拉维茨一模一样的位置。
  “弟兄们,今天夜里我们营将充当全师尖刀向前突击,切割俄国人的防线——这是我好不容易向上面争取来的任务。老爹(连绰号都和胡贝一样)和16装甲师打了赌,哪个师先冲到俄国人的运河浮桥处并进行有效控制,哪个师就赢得了这次打赌的赌注——一个即将于11月下旬抵达的新编重装甲营!所以……”他用神情亢奋,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说道,“不管是为了捍卫元首师的荣誉还是为了这个重装甲营,我们都必须领先,告诉我,你们能做到么?”
  “能!”周围响起一片狂热的声音。
  “长官,我提议由我们排进行预先火力侦察,为全师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一个其他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马克思…温舍看着这个举手发言的青年,笑了,“里宾特洛甫少尉,你的建议很好,请求允许,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了……”





第45章 大河曲部之战(9)
  11月12日的傍晚,所有接到出击命令的德军营地上都是一片忙碌而充实的景象。装甲师们的任务最重,以坦克为核心机动力量组成的矛头要穿透整个红军集团并负责分割,步兵师们的任务也不轻,他们必须立即顺着装甲师打开的通道进行穿插和固守,否则矛尖奋力撕开的缺口很容易被反应过来的红军们堵上,那样不但辜负了装甲师们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机会,更会让装甲部队陷入敌军的汪洋大海而难以自拔。
  所有步兵师都领到了明确的出击位置,而全部由奥地利人组成的第44步兵师是第二波攻击部队,他们是紧紧跟随在装甲师之后的部队。与通常想象中狂飙突进的闪电战不太相符,德军此时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除极少数担任快速侦查、突击任务的先头部队,无论是夏天烈日的炙烤还是冬季凛冽的寒风,步兵师主力们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用两条腿来解决交通问题,不仅因为有限的车辆和牲畜大车要优先用于装备和物资运送,更由于俄国的道路密度偏低与等级质量不高的缘故,有了机械化也用不上,11月份已是难得的适合运动作战的好天气,如果是4月份大地解冻、地面翻浆的时候,一脚下去通常会陷入30…40公分深的泥泞而难以自拔,轮式车辆根本难以通行,半履带装甲车也经常会陷在淤泥堆里。
  在这种机动条件下,步兵师们每天最大的推进速度依然可达到30…50公里,看上去似乎毫不起眼,但考虑到这些陆军骄子们是在扛着大约25公斤重军事装备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壮举的,任何人都不敢予以小看。这些装备包括头盔、步枪,弹药和用来挖掘壕沟的工具——大多数时候是工兵铲,小部分人携带十字镐,除此之外还携带一顶帐篷和一个装满东西的皮革包,那里面塞着够吃一顿的罐头、饭盒,一个野外取暖或者做饭的火炉,一套铝制餐盒,清洁装备、换洗衣服,搭建帐篷的配件,野战服,缝纫用品,剃须刀,肥皂和乌尔甘…森尼克斯(Vulkan…Sanex)避孕套——虽然早已命令禁止与当地妇女发生关系,但避孕套仍是步兵的常备物品。
  这次战役的重点任务是分割、消灭当面的红军重兵,快速突击是重中之重的关键点,考虑到战役整体的时间窗口只有3天,南方集团军群对部队机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0…50公里的推进速度不能满足曼施坦因和参谋们的愿望,他们迫切期待部队(尤其是类似44步兵师这种突前部队)的推进速度能达到70公里一天以上。为切实达到这个目标,指挥部绞尽脑汁地提高部队机动力,参谋群和后勤机关们一方面为最远端、紧跟着装甲部队推进的步兵师们调集足够的机动力量,另一方面又要求所有步兵师们尽可能减轻负担,实现轻装上阵,所有长期野战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如炉子、厨具、帐篷、换洗衣服等就不适用了,一切非必要的文职人员也被要求全部留在驻地免得拖累作战步伐。作战指令说得很明确,这就是一次快速奔袭,只以消灭红军有生力量为目的,而不是攻克或占领某些地方,顿河河曲部如果俄国人想要,打完这一仗后还是可以让给他们的。最后经过反复斟酌、确定,除弹药、作战与急救工具和食物之外,其余物品一律安排在了原属营地,每个士兵的平均负重降低到了17公斤。
  与希特勒醉心于编练新番号部队并喜欢直接插手前线作战不同,霍夫曼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对这两者兴趣不大,但对后勤的重视程度却前所未有,几个月来不但督促着各级官僚们准备好了充分的冬季装备,对野战口粮的更新与设计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按照德国原有的后勤标准,作战时最重要的是携带食物,他们通常由各部队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行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天领取3…4份,包括700克黑麦面包,200克冻肉或芝士,60克黄油,9克咖啡或6克红茶,另外还包括10克砂糖和6卷烟草,这些食物通常用罐头或纸包着并装入纸箱内携带。
  霍夫曼上来后就提出了更新口粮体系的要求,在他的要求下,德国营养专家和后勤部门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