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定——三分之二左右。弄到后来对海进攻几乎和敢死队决死冲击一样了,出征之前都要先写好遗书、交代遗言,有人曾看见阿诺德将军收到战报后偷偷在抹眼泪——再这么下去,第7航空队早晚要步第8航空队的后尘,但又不能不去,尼米茨的舰队不肯回澳洲救援,如果陆航再不出击,澳大利亚人一定认为美国已出卖了他们。
  其实毫无战果只是假象,联合舰队的损失还是有一点的。几艘主力舰又吃了炸弹,虽不致命,但伤痕累累,龙田号轻巡、若月号、夕立号驱逐舰又先后被击沉、其他还损失了1艘运输舰和1艘油轮,飞行员陆续阵亡了十几个,战斗机其实已更新了一半,要不是有运输舰和补充航母顶着,机动舰队老早就不行了。相对于庞大的队伍来说,这损失很小、很不显著罢了。但日军这种横扫一切、如蝗虫过境一般的气势让人看得害怕。也就是尼米兹敢于拿自己的前途抗命不回,要是换了个人,说不定早就哇哇叫着冲回去了。
  这一点金上将看得很清楚,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护住尼米兹。
  与损失相比,更不能接受的是心里上的屈辱:联合舰队一路绕着澳洲海岸打把人给打傻了,澳大利亚本来并不强大的海军遭了秧,商船队被逼得不能出港——不出港也不见得安全,停在墨尔本的商船全部被联合舰队的飞机和舰炮炸了个底朝天。现在全澳一片恐慌,澳洲东海岸已在紧急疏散人员,所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全部被打乱,大量建筑物、工厂被夷为平地,其间损失不知凡几。
  澳大利亚有内陆纵深可供疏散,新西兰的民众疏散到哪里去?所以,第7航空队情知不敌,也得继续挺着往前死,他们不死就得太平洋舰队死,罗斯福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飞机容易造一些。所以,他很能体谅阿诺德发火,陆航牺牲的高潮还没到来呢。这种前赴后继的送死镜头在巴拿马之战中已上演过一次,没想到又要在澳新上演一轮。
  “除舰队之外,给远东多派一些飞机,特别是高性能的P…51P…47,俯冲轰炸机、高射炮以及其他防御装备也要尽量提供,下次不能再出现这个局面了。”罗斯福脸色凝重地表示,“澳新是我们在远东的基石,万不容有失。”
  金上将点点头,总统嘴上不肯表态调整“先欧后亚”方针,但又是调军舰,又是加飞机,其实很能看得出来他心里也是十分矛盾的。
  “接下去我希望做好三件事:第一,确保英加航线畅通,扩大战略空运的体量,让英国人坚持抗战决心;第二,巩固南非防御,持续加强力量,确保这个桥头堡不失;第三,进一步修改完善C计划,亚速尔这颗钉子是一定要拔掉的,不解决的话,无论是反攻欧洲大陆还是维护英伦三岛都会面临严峻挑战。”
  马歇尔追问了一句:“印度呢?”
  “告诉蒙巴顿,日军主力舰队目前在澳新肆虐,在印度登陆的不过5…6万德日军队,让他们想办法反攻——他们手里有30万军队呢。”罗斯福没好气地说,“如果连这点敌人都打不过,美国就是再多动员一倍兵力也打不赢战争!”





第22章 麻烦(3)
  似乎嫌坏消息不够多,下午6点钟,参联会众人正想暂时休会用餐,冷不防更大的爆炸新闻涌了进来。
  “诸位,刚刚收到最新消息,法国人向伦敦提交最后通牒了……”下午开会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国务卿赫尔忽然报告了一个噩耗。
  “什么?”与会众人大吃一惊,法国人要上轴心的船了。
  “贝当以什么理由?”
  “第一,要求英国移送被判有罪的戴高乐等人回法国,禁止‘自由法国’活动,宣布承诺不再支持反法运动;
  第二,归还欧战期间流落英国及其殖民地的黄金储备与重要文物;
  第三,赔偿英国背信弃义夺取法国殖民地、进攻法国舰队的损失并惩办有关责任人……”
  国他一口气读了七条要求,最后说道:“巴黎当局勒令伦敦方面于24小时内答复,拒绝其中之一或逾期不予答复的,视为拒绝该最后通牒,两国关系将于巴黎时间7月28日中午12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贝当疯了吗?法兰西一个战败国,居然还敢对我们宣战?希特勒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不是我们,是英国。”赫尔无奈地表示,“驻巴黎大使发来紧急电文,这已是法国内部的一致意见了,伦敦要么接受,要么打仗。另外,法国人表示,不希望与我们为敌,建议两国关系仍宣告中立。”
  迷魂汤霍夫曼当然是要给贝当灌一点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给达尔朗灌一点。所有法国高层都清楚,贝当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德国的声望和威势却如日中天,法兰西这艘大船很快就面临着新的抉择。
  德国元首态度很明确:贝当之后,如达尔朗坚持法德和解、欧盟一体,则支持他成为法国元首,如果达尔朗不肯,则支持赖伐尔成为法国元首,而且德国在欧盟里给法国留下了第二把交椅的位置——虽然目前看起来意大利是第二把交椅,但无论是国土、实力还是经济,法国其实都胜过意大利,因此是个历史性契机。
  另外,为拉拢法国人,霍夫曼除在非洲英属殖民地上让法国能占到一些便宜之外,还让中东油田对法国资本开放了一部分,同时又说服日本方面在印度大陆给法国分一杯羹——允许法国扩大在印度几个殖民地的面积,条件是法国同意签署将法属印度支那全部移交日本的声明。
  虽然日本现在占领着整个印度支那,但总归名不正言不顺,得到法国的背书自然最好不过,至于印度的法国殖民地本就存在,日本也认为自己无力独吞整片次大陆,让法国人沾点便宜没什么,反而能加速英属印度的瓦解。
  “希特勒出人意料地给了法国很多优惠条件,被占领的法国领土归还了,法军俘虏提前释放了,允许法国重新武装,甚至包括组建最先进的装甲师和航空兵,针对法国工业和大资本家下了大量订单,甚至把自己的轮船图纸和航空发动机图纸也给了法国人,现在包括德国标准卡车、意志轮、4号坦克配件、火车机车等产品很多都在法国生产,更不必说法国原本就具有优势的火炮工业和船舶工业,法国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德国……”赫尔苦笑道,“法国除顶着战败国的名头不太好听之外,其他方面过得并不差,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维持了原样,失业率还因为战争景气大大下降,德军在法国的占领行为大体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太多恶性事件。”
  金上将补了一句:“当初法国人还把整支舰队完整移交给了德国,与我们交手、前去大西洋破交的就有不少法国军舰,法国西海岸到处都是德国潜艇库区……”
  马歇尔也补了一句:“听说党卫军也在法国招募志愿兵,法国人加入的还不少,至少有2万人!”
  “这么说,英法互相宣战势在必然?我们不必再外交斡旋了?”罗斯福皱着眉头说道,“我本以为以贝当的狡诈,他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关键是戴高乐分子!”
  “好吧……”罗斯福叹了口气,“需要我们对法国宣战么?”
  众人一起摇头,法国对英国宣战不见得双方真会打起来,这多半是个政治态度,可如果美国对法国宣战,那只能把法国往德国怀抱里推得更远,一想到一个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即将被德国所用,众人都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情况还不在于这么简单,大使在紧急电文中还披露了一个消息——是法国人告诉他的。”赫尔显得很焦虑,“希特勒开出了在非洲抢夺殖民地的通知单,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甚至希腊都得到了通知,允许他们派兵去抢罗得西亚,德国不参与,其他谁抢到就归谁,以后由欧盟统一保护!”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罗得西亚是英国目前在非洲仅剩的殖民地,与南非密切相连,德国这招够狠毒,等于是要纠集大陆反英同盟——如果这票国家都被德国鼓动着去打劫英国,今后反攻欧陆那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我们在这些国家的外交官没收到通知?”史…汀生奇怪地问道。
  “这说明这些投机分子都动心了。”罗斯福恨恨地说道,“这就是一批食尸秃鹰!”
  虽然美国实力很强,但与这么多国家同时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如果美国以武力威胁,德国以利益引诱,谁都做出明智选择,偏偏现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吸引这批墙头草,盟军打仗又不给力。
  罗斯福心乱如麻,不过面上还是比较沉稳,不疾不徐地说道:“先让这批墙头草们得意几天,只要我们打几个胜仗,扭转一下局势,他们很快又会哭着喊着扑过来的。”
  “我们……”赫尔吞吞吐吐地开了口,“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温斯顿的处境,他可能……”
  “给他拍一份电报,告诉他合众国永远是大英帝国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希望他能度过难关,多一个法国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法国又不能打。”





第23章 麻烦(4)
  虽然罗斯福极力淡化法国选边站的影响,但法国最后通牒的到来,仍然在伦敦炸开了锅。正值盛夏骄阳的季节,唐宁街首相官邸里挤满不少满头大汗的内阁官僚。
  丘吉尔虽然面上处惊不变,但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张胖脸上油光光的全是冷汗。在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他故作平静地表态:“对法国当局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我只有一个回答——呸!今后王国政府将不以贝当政权为对手!戴高乐将军及其领导的自由法国才是真正合法且能够代表法兰西人民利益的合法政府!”
  “需要让他发表一个声明并宣判贝当死刑么?”有人提议道。
  “这没有意义,关键是,法国宣战会带给我们什么?”
  “不会改变什么,无非他们与德国的关系更紧密些,然后会试图攫取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丘吉尔耸耸肩道,“罗斯福总统向我做过保证,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南非。”
  “不惜一切代价”现在变成了丘吉尔的口头禅:维持英伦三岛的物资供应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印度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南非还是一切代价……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前段时间挂在首相嘴边的“转折点”一词不见了——大概印度被围攻的结果是一个极其糟糕的转折点。
  “澳新方面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美国有这个能力么?”布鲁克元帅深表怀疑,“他们在南非的部队也不过就是10多万,还不够古德里安一个装甲集团军打的。”
  “参联会已表态了,第7航空队将不惜一切代价击退来犯的联合舰队……”
  众人心想:得,又是一句不惜一切代价,怎么听上去感觉这句话怎么廉价呢?
  有人插了一句嘴:“美国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印度么?”
  “印度么?是的,当然,我们也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丘吉尔吞吞吐吐地说道,“比如给予印度民族独立。”
  “这是您的真实想法还是权宜之计?”一直没开口的艾德礼忽然插话道。
  “这当然是?……”丘吉尔刚要不假思索地说出来,忽然斜了对方一眼,“您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印度的事情大家可以再议一议,反正香港交还中国我个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