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斯福虽已打定主意要在适当时候卖掉大不列颠,甚至价格高低都不一定会计较——亏损资产显然越早剥离越好,但他自己显然不愿意做这个恶人,众人想到第一个合适契机是1945年1月——新一届总统宣誓就职的日子。哈里…杜鲁门先生能不能如愿以偿地当上新一任总统不是大家能预测的。或许,在罗斯福心目中也不排除落选这个可能,所以这句话他当众交代给参联会众人,言下之意届时换杜威也一样。
  只有厚道的艾森豪威尔难过地说了句:“倘若没有我们,大英帝国恐怕一个月都撑不下去,这太难了……”
  “我们已尽力了。”罗斯福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也尽力了,接下去要看诸位了,我只是未雨绸缪将未来的情况和大家说一说,做不做、怎么做、何时做恐怕不是我能决定的。”
  所有人都点头,现在英美还是密不可分的盟友,拥有牢不可破的友谊——英国人在英美联合舰队中占一半股份呐,要是现在翻脸,那轴心海上优势就太大了。
  联想起罗斯福答应将两个英国本土师送往印度的行动,众人都在叹息,这多半也是未来战略安排的一部分。
  “我们获得一个体面胜利还是有希望的。”罗斯福看众人兴致不高,便给他们打气,“科学家们告诉我,某些发明很可能在一年内取得突破。另外,德国人展示的火箭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火箭局表示今年年底他们就准备发射类似的装置——也许精度和射程会差一点,但原理和方向是一致的,重视之下可以加速干出来。”
  前半句显然是对曼哈顿工程的进展汇报,后半句基本是吹牛,因为罗斯福硬生生把原话中的另半句给截掉了:“……如要达到德国的火箭水平,我们可能还需要过2年。”
  现在美国陆军火箭局能掌握的火箭高度不过15公里,射程不过60…70公里,只相当于德国1937年时达到的水平,2年来能搞出来v2级别的火箭已算是超级大跃进了。不过没人出面纠正总统这个错误,德国人层出不穷的新武器给了美方不小的压力,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想等曼哈顿工程完工后向德国人展现真正的终极武器——这也是罗斯福和参联会的信心之源。
  众人心情沉重地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围绕第二天可能的种种情况递交了应对策略,罗斯福倒是非常沉稳,开完会就回去休息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必须有成竹在胸的自信。
  4月24日一早,从各个方向出动了上百架侦察机向可疑方向飞去,观察员们要求仔细、再仔细地搜索他们经过的每一片海域。但结果显然是毫无发现,到中午时分,侦查范围都扩展到百慕大和纽芬兰以东1500公里的地方,同样没有任何发现。至于英国对德军的相关搜索同样做了无用功——舰队正好端端在加那利群岛休整补充,怎么可能找得到?过完今夜,他们就要向佛得角方向进发,英美的侦查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尼米茨舰队的侦查结果,理论上来说,亚速尔以东10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是目前盟军侦查的黑洞。如果冒险深入的TF46舰队也找不到德国人,那基本就可以为这场闹剧画一个句号了。
  现在TF46还在爱尔兰以西2000公里左右的地方,尼米茨决定继续向东南方向进军,进一步查看情况。
  4月25日,两国陆基侦察机反复搜索依然毫无发现,现在大家开始怀疑当初有关德军登陆舰队的消息是虚惊一场的假情报了。德国空军继续用冰雹攻击南部雷达站,英国人除被动关闭雷达站降低损失之外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专家们倒是试验了在远处部署机动雷达充当诱饵来引开这些炸弹,但没想到对于诱饵,炸弹照样照炸不误。
  当天傍晚,TF46舰队抵达一个比较微妙的位置——距离亚速尔、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和法国布雷斯特港均在1600…1800公里左右之处,尼米茨决心舰队继续向东南放进推进,在明天一早继续展开新一轮侦查,他谨慎地要求舰队避开亚速尔1200公里的航空侦查圈——明天中午之前如果再无发现,他就立即返航!
  当天夜里,TF46继续向东南方向挺近,但令他始料不及的变故出现了,小泽指挥的舰队也趁着夜色出港——乌鸦在一年前因行动不慎被党卫军逮捕后,英美彻底失去了对亚速尔的情报来源,现在这个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黑洞。
  4月26日上午,尼米茨舰队在亚速尔正北略偏西方向1300公里,小泽舰队在亚速尔正北方向400公里,双方彼此间距超过1000公里。两个指挥官不约而同地放出了侦察机,却不知道双方舰队正在彼此对向接近。
  中午11点,双方距离已缩小到不足800公里,就在尼米茨考虑调头回东海岸,小泽考虑再去爱尔兰…冰岛方向给英国施加压力时,双方侦察机给两位指挥官近乎同时发送了侦查情报:
  “发现敌舰队!”





第297章 意外(6)
  “追上去,进攻!”
  “全部舰载机准备!”
  “长官命令,全军突击!”
  收到电报后仅仅30秒,小泽就下达了作战命令,作战参谋们毫不犹豫地予以执行,一旁参观的伊藤整一看得目瞪口呆:小泽治三郎在德国海军中有这么高威望?他既不请示柏林,也不请示在旁边的马沙尔——后者才是最高指挥官吧?他想了想实在没忍住,悄声用日语提醒了一句。
  “我请示过了呀!”小泽笑了起来,“您没看我刚才看完电报就朝长官点头,他看了看海图也点点头?”
  伊藤整一回忆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个细微动作,倒是自己忽略了。
  “长官对你很信任啊……”伊藤整一不无羡慕地说了一句,忽然不知怎么就想起当初经常进言却屡屡拒绝自己的伏见宫博恭王。
  “信任当然是自己挣来的,但归根到底长官要有容人之量。”小泽笑笑,“元首就很信任马沙尔长官,从不对一线指手画脚,然后就一级一级传导下去,等会你可以看到,德国打仗通常采用目标管理制——设定战术目标后由各级指挥官根据现场具体临场发挥。不像我们那里,要么没有长官命令不会打仗,要么一大群马鹿独走最终干些毁灭全局的勾当。”
  伊藤整一点点头,海军还好,陆军中这种情况大家感受得特别明显——大编队装甲集群进攻,没哪个将军能具体管到装甲连,都必须依赖手下的主动精神。
  马沙尔插话道:“今天要把亚速尔上能用的飞机全用上?”
  小泽点点头:“是。而且要稍微换一下思路,让基地把战斗机飞出来替代母舰直掩战斗机履行护卫职能。我军舰载机数量不如对手,埃塞克斯级又极坚固,必须将攻击机全放出去,不能有丝毫保留!”
  包括伊藤整一在内的日方观察员很兴奋:今天终于有机会现场目睹小泽司令官最出名的跨平台战法了!更有机会亲身体会与英美交战的感受。
  就在小泽飞速下达作战命令的同时,大黄蜂号上气氛同样十分昂扬,终于找到了德军舰队,还是那3艘——果然不是冤家不碰头。
  尼米茨首先命令舰队转向并加速到最大速度,这一点参谋们很快就执行了,现在风向以北风、东北风为主,调头才能更好地发挥起飞优势,让各舰载机做好准备的命令也下达了,但就在他们紧张地进行兵力编组和筹划时,谁也没注意到坎宁安和尼米茨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凝重。
  终于有参谋发现长官们不同寻常的表情,个个不明所以,面面相觑地在站在旁边,过了好几分钟,终于有人大胆问道:“长官,怎么了?我们飞机比敌人多,我们……”
  尼米茨抬起头摆了摆手,苦笑道:“可我们的飞机飞得慢啊……”
  “这有什么关系?”参谋们不以为然,“反正总比敌军舰队快,能到就行!”
  现在轮到坎宁安苦笑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打敌人一轮,而敌人却可以打我们两轮!”
  “啊!”大家惊呆了,立即扑上去计算。
  双方舰队此时彼此相距800公里左右(严格说来已超过美军航母作战打击规范,但参谋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即便舰队在原地不动且德军舰队以最大速度向北扑来,单趟攻击距离超过700公里,返航距离可能超过800,加起来超过1500公里——这么长路程必须带副油箱,这将会进一步拖累速度。
  参谋们计算后惊愕地发现:按照飞行1500公里需耗时将近5小时(TBFSBD最大速度均只有400出头,挂副油箱后巡航速度只有300出头,光F6f飞得快一点用都没有),起飞、降落耗时总共按1小时计算,单独出击一次需耗费6小时。换而言之,至少要到下午5点才能发起第二次攻击,而7点天肯定黑了,第二攻击波届时根本找不到目标,更迥论返航。
  有参谋不服输,飞速计算德军攻击时间,发现对方至少能在飞行时间上减少一小时,意即4点左右可发起第二轮攻击——正好借着夕阳余晖发起攻击,至于夜色中返航,对美军飞行员是件难事,对德国人来说就未必了。如果考虑到德军斜角甲板可同时起飞两架飞机及逆风航行的战术优势,其出动速度会更快。
  在场众人大惊失色:果真这样的话,本方舰载机较多的优势一下子就被削弱乃至赶超了。这个判断如当头一盆雪水,浇灭了参谋们跃跃欲试的激情,大家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棘手问题。
  尼米茨烦躁不安地看着坎宁安:“安德鲁,怎么办?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要么接受只能发动一轮空袭的现实,要么想办法试图拉开距离,把时间耗到敌我双方都只能进行一轮攻击的地步。”
  坎宁安摇摇头:“我也想这样,但您看,对方侦察机可不好惹!”
  一说起Ar…352的临近扇区“强行侦查”大法,再加上舰载机性能差异,尼米茨没来由地一阵恼火:“我们在航空军备上落后太多,每一点差距都是血的代价,后面那些搞军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视一线反映。”
  坎宁安耸耸肩:“我对官僚体系和资本家都没什么好感!您知道的,仅仅因为设计指标没协调好的问题,贵国在本土堆积了2万门根本不能用的航空机炮,然后又把材料千辛万苦运到大不列颠再从我们这里回购西斯潘诺机炮……2年了……这种事整整2年了!要是我在希特勒手下当差,这种黑心资本家我二话不说就把他塞进16英寸舰炮里发射出去!去他妈的民主体系!”
  尼米茨苦笑:如果让坎宁安知道美国海军原来用的鱼雷十炸九不响,然后居然能从珍珠港事件一直拖到1943年末才解决,他不知道作何感想。
  “拖延时间可不行,万一德国人不肯拖,我们将单方面挨打,只能在打击方式上做些取舍。”尼米茨斟酌再三后下达命令,“让一部分TBF挂炸弹,重点炸甲板!”
  坎宁安点着头:“也只能这么办了!”
  随后详细的作战命令下达了:“告诉飞行员们,今天的进攻优先瘫痪敌军3艘航母起降能力,然后才是击沉他们!”
  众参谋心情沉重地点点头:这意味着最终很可能出现明明可击沉2艘敌舰,但为保险起见变成击伤3艘而无法摧毁对手的战果。可长官们的顾虑又非常正确,现在英美主力舰太少,每艘军舰都必须尽可能保存下来,无论如何都要把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