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立志传-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解?”袁术满脸古怪之色,摇头笑道,“百善孝为首,陶谦杀曹阿瞒生父,此仇不共戴天,岂是区区三言两语可以化解?”
  话音刚落,就见杨弘拱手回道,“非是叫主公当真去圆和此事,乃是为叫曹操不得以此作为借口夺取徐州……在下亦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而如今杀曹巨高者,陶谦也,非徐州也,如今曹操起兵报父仇,杀陶谦一人足矣,主公先不妨修书至二人手中,劝陶谦自刎以偿此血债,陶谦此人愚蠢淳厚,为徐州百姓考虑,必然会应允此事,就看曹操是何打算了……倘若他答应,则父仇已报,势必无法再以此作为借口夺取徐州,只得撤军。而陶谦在徐州素有威望,倘若曹操逼死陶谦,则必然召来徐州军民怨恨,介时,主公可以借吊丧之名赶赴徐州,广施仁义、收拢民心,继而兵不血刃,拿下徐州,此实乃一石二鸟之计!”
  袁术听罢面色连变,连连点头说道,“妙、妙!”但是细细一琢磨之后,他却又摇了摇头,皱眉说道,“先生此计确实妙极,只不过曹阿瞒帐下亦不乏能士,恐怕难以实行……再者,倘若曹操不允陶谦自刎以偿父仇又如何?”
  杨弘淡淡一笑,拱手笑道,“倘若如此,势必逼得陶谦为报徐州与曹操展开一场血战,到时候,主公亲自率大军至徐州,为徐州境民考虑,劝两军和解,介时,陶谦与徐州军民势必会感主公仁义之心,为抵御曹操数万大军,为保全境内军民,陶谦势必会将徐州转让给主公……”
  “妙!妙!”袁术听罢连声叫好,忽然间又皱眉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恐恶了曹阿瞒……”
  话音刚落,就听杨弘拱手说道,“主公何出此言,霸业原本如此,再者,主公曾数次言及,曹孟德,人杰也,岂能放任于他日后阻碍主公?”
  袁术深然之,当即修书一封派人送至徐州,只作劝说,却不即刻发兵相助,在他想来,徐州周边诸侯中,除开曹操外,恐怕也只有他以及他那庶出的兄长袁绍、袁本初有能力援助徐州,而袁绍的为人袁术最是清楚不过,袁绍自幼与曹操交好,如今曹操以报父仇名义征讨徐州,袁绍又岂会冒着与曹操决裂的危险去援助徐州?
  陶谦那老家伙,最后还得来求我袁公路!
  望着信使离去的背影,袁术心中很是得意,他万万没有料到,世间竟有一个傻瓜会带着区区两千兵卒长途跋涉,从平原赶到徐州援助陶谦,相助陶谦抵御曹操八万大军,而这个傻瓜,叫做刘备!
  而与此同时,陈蓦已率领着那四千黄巾骑卒、步卒撤到了汝南葛坡一带,因为随军所携带的干粮将尽,是故陈蓦便叫麾下刘辟、何仪、黄劭等人带了些黄巾弟兄上山猎兽取肉、作为口粮,毕竟这些人原本就是葛坡一带的农户、猎户出身,对于此事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而另一方面,陈蓦又派人送捷报至下蔡张素素处。
  事后没过几日,陈蓦便同时收到了张素素以及袁术的书信,叫他携军至寿春交割传国玉玺。
  开拔之前,陈蓦曾邀请华佗至下蔡小住几日,只可惜被华佗婉言拒绝了,毕竟在经过这些日子的诊治后,陈蓦的伤势已渐渐痊愈,不过,华佗倒是向陈蓦讨要了一匹瘸了腿的驽马代步。
  在赶往寿春的途中,望着华佗那片驽马一瘸一拐地走着,陈蓦苦笑说道,“华老倘若缺代步之物,军中尚有好些良马,可赠予华老……”
  “呵呵,不必不必,”华佗笑了笑,摆摆手说道,“将士厮杀岂能缺少战马?老朽只需一代步之物,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说着,他好似想起了什么,低声叮嘱道,“小蓦,待回去之后,每日早晚各服药一帖,再修养月余,方可痊愈,期间禁饮酒、禁女色、禁操劳、禁伤筋动骨,好生调养……”
  陈蓦连连点头,轻声说道,“华老所言,小子绝不敢忘,只是……小子以为,华老不如遂我至下蔡小住片刻……”
  “罢了,”见陈蓦再一次提起此事,华佗有些哭笑不得,摇了摇头说道,“其实老朽此去枣阳,实属凑巧,三月之前,老朽在钜鹿一农夫手中寻觅一味草药,咀嚼咽下后有奇效,可使人神智清醒却又形同昏厥,不惧疼痛,老朽思此物或许有大用于医道,是故向那人询问此草来历,得知荆州等地居多,这才长途跋涉赶来,却不想恰巧遇到了小蓦,实属天意!”
  陈蓦听闻,遂望了一眼华佗马背旁挂着的两个竹篓,见竹篓中装满了他所不认识药草,好奇问道,“便是此物?”
  “是极是极!”华佗笑着点点头,望着那些草药的目光好比是望见了人间至宝。
  两日后,因为华佗要回陈留研发那药物,是故陈蓦只能与他在颍水下流告别,毕竟袁术对于传国玉玺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以至于昨日陈蓦竟然先后收到了三封叫他急行至寿春的军令。
  初平二年五月六日,与华佗告别之后的陈蓦又连续赶了四、五日的路程这才抵达寿春,他却是不知,此刻袁术正勃然大怒。
  而意外的是,大殿之中不但有袁术麾下文臣武将,就连张素素也在。
  只见在张素素饶有兴致的目光中,袁术满脸怒容,拍案骂道,“刘备、刘玄德,这厮竟敢假作好人,坏我大事!”
  望着勃然大怒的袁术,殿中文臣武将一个个低下了头,生怕引火上身。
  “杨弘,你前些日子不是道无人会出兵援助陶谦与曹操为敌么?”
  对面着袁术的质问,杨弘无言以为,手捧玉简,沉默不语。
  见此,张素素好奇问道,“敢问使君,这刘备何许人也?何以叫使君如此震怒?”
  转头望了一眼张素素那绝美的容颜,袁术吸了口气平复一下心神,一脸轻蔑地骂道,“织席贩履之夫罢了,假冒皇室宗亲,诓骗天下,区区之人,竟敢坏我大计,实在可恨!”
  在袁术的话中,张素素这才明白过来,前些日子,曹操为报父仇征讨徐州,沿途攻取城池时,遭到城中军民顽死抵抗,这令曹操勃然大怒,下达了极其残酷的将令:但凡得到城池,将城中百姓尽皆屠戳,以雪父仇。
  其帐下先锋夏侯惇得令,沿途践踏、烧毁徐州良田城池无数,杀死徐州军民万千,致使徐州大乱。
  而这时,袁术的书信已送到陶谦手中,陶谦看罢之后,果然修书一封至曹操帐下,言愿意以他一人性命换取徐州百万军民安危,请求曹操撤军,结果不但遭到拒绝,就连送信的使者也饱受侮辱。
  而接下来的事更是与杨弘预料的分毫不差,受到侮辱的陶谦亦是大怒,亲自率领徐州之兵应战,只可惜寡不敌众,首战大败于曹操。
  袁术本欲出兵,但是没有想到曹操帐下亦有能士,对天下发出檄文,檄文中非但大骂陶谦,更言及倘若有人相助于陶谦,便是他曹操此生死敌,与陶谦同罪。
  听说此事的袁术当即撤销了发兵的命令,其一是因为那时他尚未得到他兄长袁绍是否出兵的消息,其二,虽说袁术不惧怕曹操,但是也不希望为此与曹操成为死敌,毕竟两人领土接壤,而曹操麾下的军队也是不弱。
  就在袁术犹豫之时,他忽然听说平原相刘备带着区区两千士卒赶往徐州援助陶谦,这明显送死的行为无疑叫袁术瞠目结舌,要知道在此之前,与陶谦交好的九江太守边让曾率五千精兵赶往徐州相助,但是与曹操一战之下,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狼狈逃回九江。
  五千精兵亦如此下场,刘备区区两千人,能有何作为?
  想到这里,袁术便按下了出兵的念头,想隔岸观火坐观成败,他打的主意是不错,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曹操竟然撤军了,那刘备非但没有死,更成为了陶谦座上宾客,甚至听说陶谦有感于刘备仁义,竟要将偌大徐州相让于此人,这如何不叫袁术勃然大怒。
  “该死!该死!”
  望着殿内勃然大怒的袁术,张素素暗暗嗤笑一声。
  就在这时,忽然殿外匆匆奔入一名士卒,叩地禀道,“启禀主公,下蔡军已抵达寿春,此刻奋威将军陈蓦正在城外等候!”
  他口中的下蔡军,指的无疑便是张素素麾下黄巾军,只是碍于口碑以及天下世人的看法,是故袁术才下令麾下将士如此称呼黄巾军。
  而陈蓦那奋威将军的职称,则并非是原本那个,而是由袁术任命的,毕竟对于陈蓦的忠心与勇武,袁术显然是颇为喜爱的,可以说,袁术之所以收容黄巾作为部下,有一半是为了得到陈蓦这样的绝世猛将。
  “到了?”听闻陈蓦已经率军抵达寿春,袁术原本脸上怒色竟退去了几分,笑骂道,“何以如此之迟耶?快,快快有请!”
  “诺!”
  望着那士卒匆匆跑出殿外,袁术释然般吐了口气,或许也只有即将到手的传国玉玺,才可以弥补他谋算徐州不成的怨气。
  见袁术脸色乌云转晴,殿内文臣武将暗暗松了口气,而静坐在末席的张素素不免也有些激动,秀目频频望向殿门之外,毕竟她已有近两月没有见到陈蓦,心中着实想念,而她之所以来到寿春,也无非是想尽早地见到陈蓦,唔,比某一个女人更少地……
  不多时,在一声通报之后,陈蓦全身着甲、身披战袍,左手虚扣腰间宝剑,右手托着一锦盒,大步迈入殿中,在他身后,张白骑身着白袍白甲,紧跟在后。
  待走到殿中央,陈蓦与张白骑单膝叩地,抱拳喝道,“陈蓦、张白骑,拜见袁使君!”
  “快快请起!”袁术当即请他二人起身,眼下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陈蓦右手之上的锦盒中,一想到盒内之物,袁术不禁有些激动。
  “那玉……那神物,可曾……”或许是因为过于激动,袁术说话有些结巴,不过陈蓦却是明白他的意思,手捧锦盒沉声说道,“陈某不才,不负众望,已将使君所要之物带来!”
  袁术一听,面色大喜,竟亲自走下玉阶,用颤动的双手接过陈蓦递来的锦盒,在略微一犹豫后,打开锦盒,只见那锦盒一打开便有五色毫光放出,照在袁术那张喜不甚喜的脸上。
  “好!好!”
  在殿内众人屏息观望的目光中,袁术小心翼翼从锦盒中将那传国玉玺取了出来,捧在手中一脸狂喜地反复端详,只见那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钮,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底下有八字篆文,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确确实实是大汉传承四百年的国之神器!
  而殿内众文臣武将一见袁术表情哪里还会不明白,齐声拜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得此神器!”
  只见袁术手捧传国玉玺高高举起,仰望着它面露狂热之色。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哈哈哈,哈哈哈哈!”
  至此,传国玉玺落于袁术手中。
  

第098章 琐碎(一)
  当初袁术收容黄巾时,曾经许下三个条件,首先是在半月内召集五千精兵,其次是杀死孙坚,再次便是夺取传国玉玺。
  短短两个月,陈蓦不费一兵一卒、完美地做到了这三件事,这让袁术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至于陈蓦并没有带回孙坚首级,袁术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
  唔,除了徐州……
  但是不管怎么说,得到传国玉玺,袁术还是相当喜悦的,因此,他不但封赏了陈蓦与张白骑,就连二人麾下那四千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