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
  刘彻低头看着冯唐。
  通过排除法之后,刘彻认为,冯唐的出局是注定了的事情。
  首先,冯唐在刘彻的前世辞官之后整整二十年没有出仕,直到小猪登基后才被人推举,那时候冯唐已经九十余岁了,因此,史书上人们才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再者,袁盎这是要干嘛?
  什么事情都想插一手!
  刘彻觉得假如他是皇帝,也会对这样的臣子,这样的势头有所警觉。
  想想看,假如你是皇帝,你手下有个大臣前不久刚刚才被起复,还在戴罪立功阶段,却上跳下窜的跟你支持的大臣唱反调,还纠结党羽,争夺丞相之位。
  这也就罢了,他居然还想把手伸进太子宫,渗透到储君身边去。
  你是皇帝,你会怎么想?
  只要不是白痴都会选择,让那个作死的家伙死开!
  刘彻想是想明白了。
  但是,冯唐易老的锅他真不愿意背。
  沉吟片刻,刘彻看了看老神在在的大臣们。
  不想背锅,就得找个替罪羊……
  可环顾在坐的臣子,没有一个是刘彻能利用和指使的。
  怎么办?
  刘彻将自己的大脑全力发动起来思索对策。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点子。
  或许可以这样……
  于是,刘彻躬身道:“父皇在上,请容儿臣禀报:天地君亲师,非人子可以议论,父皇若问儿臣,儿臣只能说,老太傅德高望重,儿臣曾在河东闻乡中长者教曰: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丈夫美之!老太傅家教孝谨,自家形国,儿臣尊而敬之!”
  刘彻这话一出石奋脸上顿时就笑意吟吟,连忙谦虚的道:“不敢当家上之赞!”
  “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子刘启却道:“果然乡有大贤哉!”
  这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是后世儒生的理想,此刻还没有这个说法。刘彻于是连忙转移话题,继续道:“张廷尉守法而不阿意,冯公论将率而举贤德,孔仲尼曰:不知其人,视其友,说的就是两位长者啊!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诚哉斯言!”
  好话嘛人人爱听,听到刘彻夸赞,冯唐与张释之连忙欠身道:“家上缪赞了!臣愧不敢当!”
  刘彻转而看向张武,道:“张将军自代从先帝入长安二十三年,忠君守节,多有建树,是以先帝以为美,多褒而美之。儿臣过大阳,上吴山而祀泰一,登高望远,隐约曾听山林之中有民众作歌,其词曰:尔禄尓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臣以为,此歌当收录入乐府之中以为警之,使天下官员知也!”
  张武最初听着,脸上洋溢着笑容,只是,听到后面的时候,脸色就难堪了起来,尤其是听到“尔禄尓俸,民脂民膏”之时,整个人瞬间都不好了。
  天可见怜!
  当初他收受的贿赂,可没有一钱是老百姓的。
  全部都是贵族和官员所奉。
  但是,他不敢为自己辩解。
  只能踉踉跄跄的跪下来,告罪道:“家上教诲,臣谨记之……”
  太子都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若还不懂,那就白活了。
  更何况,无论怎么样,那确实是他无法抵赖的污点。
  虽然说这朝廷上上下下不贪的人很少。
  但谁叫他被抓到现行还被当成了样板了呢?


第264章 即将到来的麻烦
  所谓人要脸,树要皮。
  张武受此打击,顿时就自动自觉的打起了退堂鼓。
  刘家的子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当初,东安候张相如,以大将军的身份入主太子宫,身为太子太傅,结果,却被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天子给赶出了太子宫,三年后就忧郁而终。
  换句话说,刘氏的太子,发起横来,连大将军都能赶下马,他张武不过是个前任将军,凭什么跟太子争斗?
  还是乖乖的低头,保全家族性命比较好!
  于是,张武叩首道:“老臣昏聩,妄动贪念,请陛下降罪!”
  天子刘启呵呵一笑,双手负着在身后,他感觉挺有意思的。
  身为皇帝,其实,太子太傅、少傅和詹事是谁?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若是以往,他也不用这么纠结,随便任命了就是。
  但是,此时此刻,这太子三臣却牵扯到了丞相大位的争斗的漩涡中。
  因此,这才不得不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还将刘彻给拉出来当挡箭牌。
  为的就是对朝堂势力进行一次再平衡。
  过去半年,汉室朝堂可谓经历一次地震般的变动,三公九卿之中,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倒了下去。
  整个朝堂的势力因此失去平衡。
  正是因此,他才将袁盎捡起来,让袁盎去平衡晁错。
  但晁错推行削藩,乃是国策,因此,在平衡之余,还得加强晁错的权柄。
  于是,进晁错为御史大夫。
  然而,在现在的局面下,晁错想要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力压朝野,推行削藩策。力量还是不够的,所以,丞相得给晁错。
  但,这样一来,丞相加御史大夫的联合体一旦全面掌控了局面,别说是其他大臣贵族了,就是他这个皇帝,也未必能控制的住!
  因而,为了确保他这个天子的权柄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威胁和打击,就必须完全的斩断晁错在军中的势力。
  看着似乎很复杂,但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帝王心术而已。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
  因而,实际上,晁错推举张武,是他暗示和怂恿下进行的。
  为的就是让晁错彻底失去染指兵权的机会!
  而他也相信,晁错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才推举张武,不然,晁错还不至于傻到赌上他的名声,推举张武——谁不知道张武的名声有多臭?
  只是……
  “刘彻这个小子胆子还真是大……”天子刘启感觉有些头疼了。
  本来,张武是他预留的靶子,给朝中那些反晁错的人置办的一块靶子。
  想想看,张武要是做了太子三臣,这朝野上下还不拼命的弹劾?
  接着,晁错就必须学萧何,主动撇清关系,抛弃张武。
  这样一来,他这个天子就可以顺理成章,顺应人心,免去张武的职位,另选贤能。
  有了这么一个经过,朝野上下,那个将军还敢再投靠晁错?
  可惜了,这好好的计划,天衣无缝的计划,却在刘彻这里出了纰漏!
  这让天子刘启又怒又喜。
  怒的是刘彻胆子真大,明明他都给了那么大的暗示,居然装作没看见,仅凭自己喜好行事!
  喜的则是,刘彻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这说明他的这个儿子进入角色很快,才短短几天就已经有了些太子的担当了。
  在汉室,一个合格的储君,就必须有担当。
  尤其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一个没担当的继承人,不配继承他的皇位!
  想当年,他连老师都敢赶跑,吴王太子也敢砸死。
  要是选的继承人是个软蛋,跛脚虾。
  那就废掉好了!
  反正他儿子多!
  这么想着,天子刘启就摆摆手道:“张将军言重了,是太子无理,让将军委屈了,来人,先送将军回去休息吧……”
  话虽然说的客气,但却等于宣判了张武政治生命的终结。
  张武却是如蒙大赦,叩首道:“谢陛下……”
  然后就在两个宦官的陪同下,恭敬的退场。
  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张武回头最后看了一眼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宣室殿。
  这个大殿,跟二十五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
  只是堂上的天子和大臣,却不是那个熟悉的模样了。
  这个世道,终究已经不适合他这样的先帝遗老生存了。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张武在这瞬间,真的觉得,自己一下子就苍老了十几岁。
  哀大莫过于心死。
  张武的退场,也让人唏嘘不已。
  当初,先帝自代入长安承继大统,在先帝身旁辅佐的臣子,随着张武的离去,如今已经是一个都不剩了。
  只能说是,在这政坛之上,从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看着张武离开,刘彻却是犯愁了起来。
  张武是淘汰掉了。
  可,剩下三个人,一个都不好淘汰了。
  可偏偏他还答应了刘嫖和卫绾,这让刘彻头疼无比。
  刘彻现在最怕的就是老爹开口,将这个事情定下来,那样的话,他就没办法跟窦太后交代了。
  可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
  只听皇帝老爹在身旁道:“既然如此,朕就以冯公为太子太傅,张公为太子少傅,石建为太子詹事,诸卿若是没有意见,朕就让中台制诏!”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还敢有意见?
  纷纷叩首道:“臣等尊制!”
  刘彻只感觉脸上的肌肉有些抽疼,但没办法,在这个局面下,他根本没有发言权。
  只能跟着道:“儿臣一切单凭父皇之命!”
  “这让我怎么去跟窦太后交代呀……”刘彻心里哀叹一声。
  不过好在,窦太后那边还不至于为了卫绾来怪罪他,刘嫖那边更是无所谓。
  只是,心里总有些不爽。
  这时候,殿外忽然有一个宦官的声音传了进来:“陛下,衡山国急报!陛下,衡山国急报!”
  “送进来罢……”天子刘启回到御座上命令着,不多时,一个宦官就举着一封被密封在竹筒之中的加急奏疏走了进来,马上就有侍从将之呈递君前。
  天子刘启接过竹筒,拆开,露出藏在里面的帛书,打开来一看,脸色瞬间不好了多日来的好心情更是荡然无存。
  “陛下,衡山国怎么了?”中尉周亚夫出列拜道。
  刘彻却是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天子刘启放下帛书,叹了口气,道:“衡山王勃急报,八月辛卯,衡山雹雨,大者五寸,深者二尺,全国两郡全部受灾,衡山王已经打开王宫少府仓储,放粮赈灾,但,衡山王宫和六仓之中所储的粮食只有五十万石,还不够衡山一月之食,衡山王请求朝廷立即派大军进入衡山境内,赈济灾民,维持秩序!”
  八月辛卯,差不多是五天前的事情了。
  “诸位大臣都来议一下,拿出个章程出来……”天子刘启道。
  很显然,天子刘启没有考虑过不救衡山的这个选项。
  只是,衡山国虽然在汉室诸多藩国中属于一个小国,但辖内人口也有将近百万之多。
  这粮食缺口就是一个无底洞!
  于是,天子看向晁错问道:“晁错,你做过内史,你给朕说说,关中各仓现在能调出多少粮食出来?”
  晁错出列答道:“回禀陛下,关中历年风调雨顺,加之每年都有从关东调运漕粮,目前,关中各仓有储备粮食粟米三百余万石,豆麦两百余万石……只是,远水不能解近火,救灾如救火,从关中调粮太慢了!不如先从敖仓以及淮南国、河东郡抽调,然后再从关中运粮填补!”
  不得不承认,晁错反应确实很快。
  只是,敖仓和淮南以及河东能调出多少粮食出来呢?
  特别是敖仓身负供应荥阳大军和雒阳百万军民食用的重责,想从敖仓调粮,风险很大!
  立刻就有官员出列道:“不可,陛下,敖仓身系天下,一粒粮食都不能外调!”
  天子刘启顿时就是一愣,犹豫了起来。
  敖仓是汉室在关东最大的战略支点,敖仓安危身系天下,这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