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

  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
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
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中国人的脸上真可有兽性的记号的疑案,暂且中止讨论
罢。我只要说近来却在中国人所理想的古今人的脸上,看见了两种多余。一到广州,
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
有时装的。因为电影是“艺术”,所以电影艺术家便将这两种多余加上去了。
  古装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好看,那好看不下于看戏;至少,决不至于有大锣大鼓
将人的耳朵震聋。在“银幕”上,则有身穿不知何时何代的衣服的人物,缓慢地动
作;脸正如古人一般死,因为要显得活,便只好加上些旧式戏子的昏庸。
  时装人物的脸,只要见过清朝光绪年间上海的吴友如的《画报》〔6〕的,便会
觉得神态非常相像。《画报》所画的大抵不是流氓拆梢〔7〕,便是妓女吃醋,所以
脸相都狡猾。这精神似乎至今不变,国产影片中的人物,虽是作者以为善人杰士者,
眉宇间也总带些上海洋场式的狡猾。可见不如此,是连善人杰士也做不成的。
  听说,国产影片之所以多,是因为华侨欢迎,能够获利,每一新片到,老的便
带了孩子去指点给他们看道:“看哪,我们的祖国的人们是这样的。”在广州似乎
也受欢迎,日夜四场,我常见看客坐得满满。
  广州现在也如上海一样,正在这样地修养他们的趣味。可惜电影一开演,电灯
一定熄灭,我不能看见人们的下巴。
  四月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
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
  〔2〕《孟子·离娄》有如下的话:“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
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
人焉廋哉。”
  〔3〕《相人》 谈相术的书,见《汉书·艺文志》的《数术》类,著者不详。

  〔4〕《天方夜谈》 原名《一千○一夜》,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安兑生
(H.C.Andersen,1805—1875),通译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这里所说的插画,
见于当时美国霍顿·密夫林公司出版的安徒生《童话集》中的《夜莺》篇。
  〔5〕长谷川如是闲(1875—1969) 日本评论家。著有《日本的性格》、《现
代社会批判》等。《猫·狗·人》,日本改造社一九二四年五月出版,内有《中国
人的脸及其他》一文。
  〔6〕吴友如(?—1893) 名猷(又作嘉猷),字友如,江苏元和(今吴县)
人,清末画家。以善画人物、世态著名。他主编的《点石斋画报》,旬刊,一八八
四年创刊,一八九八年停刊,随上海《申报》发行。
  〔7〕拆梢 上海一带方言,指流氓制造事端诈取财物的行为。


                             略谈香港〔1〕

  本年一月间我曾去过一回香港〔2〕,因为跌伤的脚还未全好,不能到街上去闲
走,演说一了,匆匆便归,印象淡薄得很,也早已忘却了香港了。
今天看见《语丝》
一三七期上辰江先生的通信〔3〕,忽又记得起来,想说几句话来凑热闹。

  我去讲演〔4〕的时候,主持其事的人大约很受了许多困难,但我都不大清楚。

单知道先是颇遭干涉,中途又有反对者派人索取入场券,收藏起来,使别人不能去
听;后来又不许将讲稿登报,经交涉的结果,是削去和改窜了许多。

  然而我的讲演,真是“老生常谈”,而且还是七八年前的“常谈”。

  从广州往香港时,在船上还亲自遇见一桩笑话。
有一个船员,不知怎地,是知
道我的名字的,他给我十分担心。
他以为我的赴港,说不定会遭谋害;我遥遥地跑
到广东来教书,而无端横死,他——广东人之一——也觉得抱歉。
于是他忙了一路,
替我计画,禁止上陆时如何脱身,到埠捕拿时如何避免。
到埠后,既不禁止,也不
捕拿,而他还不放心,临别时再三叮嘱,说倘有危险,可以避到什么地方去。

  我虽然觉得可笑,但我从真心里十分感谢他的好心,记得他的认真的脸相。

  三天之后,平安地出了香港了,不过因为攻击国粹,得罪了若干人。
现在回想
起来,像我们似的人,大危险是大概没有的。
不过香港总是一个畏途。
这用小事情
便可以证明。
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环日报》〔5〕上,有这样两条琐事:
  k陈国被控窃去芜湖街一百五十七号地下布裤一条,昨由史司判笞十二藤云。

  k昨晚夜深,石塘嘴有两西装男子,……遇一英警上前执行搜身。
该西装男子用
英语对之。
该英警不理会,且警以bbb。
于是双方缠上警署。
……
  第一条我们一目了然,知道中国人还在那里被抽藤条。

  “司”当是“藩司”“臬司”〔6〕之“司”,是官名;史者,姓也,英国人的。

港报上所谓“政府”,“警司”之类,往往是指英国的而言,不看惯的很容易误解,
不如上海称为“捕房”之分明。

  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但三个方围不知道是甚么。
何以
要避忌?恐怕不是好的事情。
这bbb似乎是因为西装和英语而得的;英警嫌恶这两件:
这是主人的言语和服装。
颜之推以为学鲜卑语,弹琵琶便可以生存的时代〔7〕,早
已过去了。

  在香港时遇见一位某君,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他自述曾因受屈,向英官申辩,
英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那最末是得到严厉的训斥,道:“总之是你错的:
因为我说你错!”
  带着书籍的人也困难,因为一不小心,会被指为“危险文件”的。
这“危险”
的界说,我不知其详。
总之一有嫌疑,便麻烦了。
人先关起来,书去译成英文,译
好之后,这才审判。
而这“译成英文”的事先就可怕。
我记得蒙古人“入主中夏”
时,裁判就用翻译。
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
焚身了。
官说道好;于是这和尚便被推入烈火中。

  〔8〕我去讲演的时候也偶然提起元朝,听说颇为“X司”所不悦,他们是的确
在研究中国的经史的。

  但讲讲元朝,不但为“政府”的“X司”所不悦,且亦为有些“同胞”所不欢。

我早知道不稳当,总要受些报应的。
果然,我因为谨避“学者”〔9〕,搬出中山大
学之后,那边的《工商报》〔10〕上登出来了,说是因为“清党”〔11〕,已经逃
走。
后来,则在《循环日报》上,以讲文学为名,提起我的事,说我原是“《晨报
副刊》特约撰述员”〔12〕,现在则“到了汉口”〔13〕。
我知道这种宣传有点危
险,意在说我先是研究系的好友,现是共产党的同道,虽不至于“枪终路寝”〔14〕,
益处大概总不会有的,晦气点还可以因此被关起来。
便写了一封信去更正:
    “在六月十日十一日两天的《循环世界》里,看见徐丹甫先生的一篇《北
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
各人各有他的眼光,心思,手段。
他耍他的,我不想来多
嘴。
但其中有关于我的三点,我自己比较的清楚些,可以请为更正,即:




  “一,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特约撰述员’。

  “二,陈大悲〔15〕被攻击后,我并未停止投稿。

  “三,我现仍在广州,并没有‘到了汉口’。

  从发信之日到今天,算来恰恰一个月,不见登出来。
“总之你是这样的:因为
我说你是这样”罢。
幸而还有内地的《语丝》;否则,“十二藤”,“bbb”,那里
去诉苦!
  我现在还有时记起那一位船上的广东朋友,虽然神经过敏,但怕未必是无病呻
吟。
他经验多。

  若夫“香江”(案:盖香港之雅称)之于国粹,则确是正在大振兴而特振兴。

如六月二十五日《循环日报》“昨日下午督宪府茶会”条下,就说:
    “(上略)赖济熙太史即席演说,略谓大学堂汉文专科异常重要,中国旧
道德与乎国粹所关,皆不容缓视,若不贯彻进行,深为可惜,(中略)周寿臣爵士
亦演说汉文之宜见重于当世,及汉文科学之重要,关系国家与个人之荣辱等语,后
督宪以华语演说,略谓华人若不通汉文为第一可惜,若以华人而中英文皆通达,此
后中英感情必更融洽,故大学汉文一科,非常重要,未可以等闲视之云云。
(下略)”
我又记得还在报上见过一篇“金制军〔16〕”的关于国粹的演说,用的是广东话,
看起来颇费力;又以为这“金制军”是前清遗老,遗老的议论是千篇一律的,便不
去理会它了。
现在看了辰江先生的通信,才知道这“金制军”原来就是“港督”金
文泰,大英国人也。
大惊失色,赶紧跳起来去翻旧报。

  运气,在六月二十八日这张《循环日报》上寻到了。
因为这是中国国粹不可不
振兴的铁证,也是将来“中国国学振兴史”的贵重史料,所以毫不删节,并请广东
朋友校正误字(但末尾的四句集《文选》句,因为不能悬揣“金制军”究竟如何说
法,所以不敢妄改),剪贴于下,加以略注,希《语丝》记者以国学前途为重,予
以排印,至纫公谊〔17〕:
  k六月二十四号督辕茶会金制军演说词列位先生,提高中文学业,周爵绅,赖太
史,今日已经发挥尽致,毋庸我详细再讲咯,我对于呢件事,觉得有三种不能不办
嘅原因,而家想同列位谈谈,(第一)
  系中国人要顾全自己祖国学问呀,香港地方,华人居民,最占多数,香港大学
学生,华人子弟,亦系至多,如果在呢间大学,徒然侧重外国科学文字,对于中国
历代相传嘅大道宏经,反转当作等闲,视为无足轻重嘅学业,岂唔系一件大憾事吗,
所以为香港中国居民打算,为大学中国学生打算,呢一科实在不能不办,(第二)
系中国人应该整理国故呀,中国事物文章,原本有极可宝贵嘅价值,不过因为文字
过于艰深,所以除哓书香家子弟,同埋天分极高嘅人以外,能够领略其中奥义嘅,
实在很少,为呢个原故,近年中国学者,对于(整理国故)嘅声调已经越唱越高,
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如果今日所提倡嘅中国学科,能够
设立完全,将来集合一班大学问嘅人,将向来所有困难,一一加以整理,为后生学
者,开条轻便嘅路途,岂唔系极安慰嘅事咩,所以为中国发扬国光计,呢一科更不
能不办,(第三)就系令中国道德学问,普及世界呀,中国通商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