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悠路-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以为挺贴切的,最近儿臣闲着没事,她同儿臣整理了她的陪嫁,儿臣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哦,除了金银之外,你福晋还认识别的好东西?”

“皇阿玛,您别把她想得太没用,太短视,她挺好的。”

“朕没看出来。”

“那是您没认真看,儿臣一直认为她很好,很适合儿臣。”

胤禛同康熙越来越没君臣体统,在康熙面前,胤禛很放松,此时更是张嘴就说,他敢如此大胆,是因为他知道康熙的底线在哪,只要不牵扯到皇位,康熙还是很愿意做慈父的,胤禛有爵位,有银子,又不想被累死,根本不惧康熙。

见康熙对舒瑶不感冒,胤禛有必要说说舒瑶的好处,她是他妻子,虽然最大的好处不能告诉康熙,但在舒瑶身上认真地找一找,还是能找出优点的,“儿臣的福晋是个挺好的女子。”

“好在何处?”康熙放下折子,户部有胤禛和志远坐镇,他放心得很,不管谁欠了国库的银子,都能来连本带利的追回来。

“漂亮,爱吃,爱睡,会生孩子。”

“……”

胤禛的话语让康熙异常的无语,好好的儿子怎么成这样了?“不会生孩子的是男人。”

“儿臣以为她比别的女人会生,玉儿……圆圆,团团……都很好,很聪明,不是儿臣自夸,他们确实聪慧。”

“真的?”

胤禛郑重地点头,“儿臣不敢欺瞒您。”

胤禛悄悄地挖了一个坑,康熙果然往下跳了,“改日让你福晋递牌子,朕也想看看……那个叫什么?”

“圆圆,团团。”

“这是你儿女的名字?”

胤禛叫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听的,顺便恭维一下康熙皇帝:“入族谱的大名得留给您取。”

“朕对不住你,老四啊,朕应该早给你儿女命名。”

“无妨,儿臣不着急。”

康熙板着脸,喘气粗重了些:“朕着急。”再圆圆团团地叫下去,那是康熙的孙子孙女,他脸面往哪里放?

“您如果着急的话,不会想不起不给他们起名字,他们都过了周岁了。”

“……”

康熙捂着额头,认真地看着胤禛,难道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胤禛好的不学,往坏里学,偷懒就算了,还敢憋屈他了?康熙回想,是不是他进来后,就一直在憋屈他?不对……是从没进门就开始了。

“儿臣还是说说发现的好东西吧。”胤禛迅速地转移话题,“您也知晓公爵府上藏书极多,儿臣福晋虽然不喜读书,但公爵府诗礼传家,在嫁妆中陪送的书籍还是很多的,有些是孤本,有些则是……他们家老祖宗的手稿。”

“儿臣看后,惊出一身的冷汗。”

见胤禛说话慎重了,康熙收敛了玩笑心思,道:“他都写什么了?”

“一个故事,一个天朝上邦被外邦奴役欺凌的故事,儿臣记得有他写着当时的皇帝说,宁给友邦,不给家奴,以天朝的财务,结友邦之欢心……”

康熙是当皇帝,根本听不得这话,“混账,他还能做稳皇帝位置?”

“看他写的,坐得还挺稳的,他也有写西方……也说大清大敌在西方。”

“哼,无稽之谈。”

胤禛抬了抬眼睑,“如果没火器的话,儿臣以为蒙古骑兵打不赢,听滚黛福晋说,在西方火器很普遍,船坚炮利……刚才您也笑过人傻钱多,速来,一旦……他说过一句话儿臣深以为然,落后就得挨打,大清领先友邦,永远的高高在上,可一旦落后了,儿臣也怕后辈出现不肖子孙,儿臣说句诛心的话,没有朝代能一直存在的,总会有昏君,尤其是大清,同以前中原的大一统的朝代不同。”

他说起后辈不肖子孙时,总觉得脸很热,有自打嘴巴的感觉,他之所以重视书稿,也是感觉舒瑶的老祖宗在影射什么,也许就是大清,梦中的雍正皇帝……决不能让康熙给儿子命名为弘历,这名字不好,他都不当皇帝了,弘历还是做别人的儿子吧。

胤禛突然起身跪地,说道:“皇阿玛想要做千古一帝,压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万邦来朝,让他们跟在大清后面才是上策。”

胤禛磕头,康熙叹了一口气,“朕知道你一片为国之心。”

在雍郡王府的舒瑶,打了几个喷嚏,搂着儿子继续睡觉,她最近好像没惹事,不就是翻译了几本老祖宗留下的手稿吗?胤禛反倒是如获至宝的样子,舒瑶嘀咕了一句,“我最近没做什么,少念叨我。”

第347章 父子

康熙不是胤禛说了什么就会照办的帝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胤禛同舒瑶之间的有深刻的联系不同,康熙没经历过胤禛的梦境,也没和舒瑶有什么心灵感应,康熙皇帝说:“你回去将手稿整理一下承上来,朕会好好地想想。”

“嗻。”

胤禛不觉得失望,一是有时他会觉得很荒唐,二是当皇帝都是稳重的,执掌江山怎能轻易地下结论,尤其是关系江山的重大决定,不过胤禛有信心康熙皇帝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他虽然在儿子的问题上频频挑事,但在别处还是很精明的。

国事谈论完毕后,康熙重新有了嘲弄胤禛的心思,故作为难地叹道:“岚郡主是看上书逸了?”

见胤禛嘴角耷拉,康熙的心情格外的高兴,从何时起他也以为难胤禛为乐子了,胤禛低头道:“皇阿玛再嘲笑儿臣,儿臣就真病了。”

一句话将康熙的话堵回去了,胤禛病了谁帮他?康熙皇帝可以想象志远同岚郡主的阿玛在他面前争吵不休了,因只有岚郡主一个,科尔沁亲王曾说过要女婿入赘的……

康熙果断地道:“朕只想问问你,一旦他们起冲突,你觉得谁赢?”

“还用说吗?”胤禛不认为谁会算计得了瓜尔佳氏,休想让儿子入赘。

康熙很赞同胤禛,但他想的是志远的厉害,胤禛抬眼看了康熙皇帝一眼后看,抿了抿嘴唇,用舒瑶总结的话说,无知就是福,他站得太高了,看不见瓜尔佳氏的,早晚……胤禛又头疼了,希望他们没有对上的一日。

“朕不是没给你儿子起名字,朕慎重地想了几日,你觉得弘辉怎么样?”

胤禛心里一哆嗦,“儿臣觉得这名字有早夭之兆。”怕康熙直接下圣旨,胤禛确定地告诉他:“不好,请皇阿玛另选过。”

“弘辉不好?早夭之兆?”康熙郁闷了,他确实为胤禛的嫡子选名字很慎重,非常之慎重,想了很久才选定弘辉,“你听谁说的?”

“高僧。”胤禛一本正经的撒谎,“儿臣最近在研究佛法,辉……太耀眼了,儿臣儿子平凡些,命数上压不住,您还是将这个好名字留给别人吧。”

死道友不死贫道,胤禛是坚决抵制儿子叫弘辉,他本身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实在不想天天担心有个叫弘辉的儿子,一旦儿子去了……舒瑶会哭,会一直一直的哭,哭得他心疼。

“弘辉不行……”

胤禛觉得先把早夭的名字去了比较好,康熙起名字的水准也就那样了,没什么新意,他一个个的反对太累了,“弘晗,弘……都不好,高僧都说过,不适合儿臣儿子的八字。”

康熙看着胤禛,眸色不明,胤禛说的大多是他想的名字,可他怎么会知道?对于胤禛能猜中他的意图,康熙不高兴了,沉声道:“胤禛。”

胤禛垂头,语气里带着几许的哀伤,梦中雍正失去儿子的痛苦,他看得清楚,也仿佛感同身受一样,虽然儿子像舒瑶一些,但那也是他期盼多年的嫡子,不想得个不吉利的名字,呜咽道:“儿臣只是盼着他好,恳请皇阿玛恕罪,儿臣没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平安平顺罢了。”

康熙打消了疑虑,胤禛有多盼望有个嫡子,他是知道的,好不容易有了儿子,当然会慎重些,道:“弘时?”

“儿臣以为这名是虽然没有早夭的可能,但‘时’……儿臣怕福晋不喜欢?”

“朕还怕她不喜欢?”

“她不喜欢的话,会一直叫团团,在您面前也会叫团团,儿臣不想所有人只知道团团。”

“……”

康熙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倒是能下令让舒瑶一直叫弘时,但这种圣旨口谕太荒唐了,胤禛接着说:“儿臣觉得弘时还是不错的,但皇阿玛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来,皇阿玛可是大清天子。”

“少拍马屁。”康熙算是明白了,胤禛为了给儿子起个福禄寿全的名字煞费苦心,康熙使出杀手锏:“弘历,他叫弘历……”

胤禛突然下跪,可怜巴巴看着康熙,“弘历就算了,这名字福分太高,您留给谁都好,团团用不上。”

康熙彻底地怒了,“弘历哪不好?”

胤禛心底接上一句,哪都不好,就没一个好地方,对于雍正皇帝死了不到一个月就招幸妃嫔的弘历,胤禛老大的意见了,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儿,说什么他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孙子,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说雍正皇帝是因子登基?这回胤禛绝不会让儿子叫弘历。

“儿臣也觉得弘历哪都好,只是团团福分薄,用不起这名字,听说八弟的妾室也有了身子,自打开始就频频有吉兆降临八弟府上,儿臣看许是这孩子带来的,他福分大,用弘历正是合适。”

如果弘历成了八弟的儿子,如果还能得康熙皇帝的喜欢,八弟能当上皇帝,胤禛认了雍正是因弘历而继位,如果不是弘历一边玩去儿。对雍正所有的儿子,胤禛对弘历的怨念最大,如果当时不是雍正没得选,弘历表面功夫做得不错,雍正也不会将皇位传给个不孝子。

胤禛在梦里只看到弘历初登基的那几年,弘历处置朝政还是不错的,也算有本事,但他弘历的自大已经表露出来,你不是雍正的儿子,能当上皇帝?雍正呕心沥血的夺嫡,步步惊心,好嘛,最后成了他的原因,要强自尊的胤禛能高兴才叫奇怪了,他哪怕只是经历过不知真假的梦境,他都不想再有弘历,离着弘历的生母也得远一些。

“你是说胤禩?”康熙问胤禛:“你是说他带来的祥瑞?是老天告诉朕,胤禩能做太子?”

康熙语气越发的严厉,眸光闪烁,语气冰冷,“雍郡王,你想告诉朕什么?”

胤禛抬头镇定寻常地说道:“儿臣什么都没说,您想得太复杂了,儿臣只是单纯的不想让团团叫弘历,没别的想法,祥瑞的事……儿臣以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说实话儿臣没看出大哥和八弟因祥瑞有什么不同,也没看出他们身上的被老天关爱的气质,可能是儿臣眼拙,皇阿玛,您看出祥瑞过后他们的不同了?”

诚实的敢说敢做的胤禛,见康熙还是绷着脸,重重地叹息:“皇阿玛长着一双龙目,是天子,许是能看出他们的不同来。”

“朕也没看出来。”康熙哈哈大笑,“朕都没看出来,不知道朝臣又看出什么?都去凑热闹,好得很……”

康熙的笑容渐渐隐去,起身亲自扶起胤禛,拍了拍他的手臂,“唯有你,老四,唯有你肯同朕说实话,没将朕当傻子糊弄,朕好在还有你。”

二十多个儿子,除了不争气的,每一个都想着皇位,康熙很伤心,“是朕教导得不好?从小朕就教你们兄友弟恭,兄弟齐心,给了胤礽高于你们的地位,就是想让你们明白,胤礽同你们不一样,是朕认定的继承人,朕知道天家会有骨肉相争的惨事,但朕都说得如此明白了,为何他们还是……还是胆敢挑战胤礽?”

胤禛紧抿着嘴唇,“太子爷从小就不一样,可他同儿臣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大清规矩虽然是子以母贵,没有人能贵过二哥去,但读书,日常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