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状元-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知那些远的地方怎样了。“

皇帝点点头,似乎有些犹豫,沉思了一下。示意下面继续说。

枢密都承旨杨中庭是前科的武举,放榜后供职枢密院。他比婉贞等人要年长一些,为人沉静详慎,婉贞对他也多有耳闻。他提议的是雁门关附近和幽州等重镇兵力部署。他讲的条理清晰、思维敏锐,婉贞等人都暗暗点头。皇帝也说了一句,”让你做都承旨似乎有些委屈了。“

然后就是婉贞。婉贞略略躬身,道:”臣请两税法。此法前朝有雏形,未能久用,并非是法不好,而是用人不当。此法若能推行,必须做到:不加外税,取信于民;官民一视同仁,皆为国家效力;而陛下如若执行此法,必须贯彻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遇难而退。若陛下旨意坚决将此法推行开来,下面的臣民见到必然对新法诚心尽意。不然,不但新法夭折,只怕连陛下的威信都受到威胁。“

”你的意思是,如果照你的方法办就必须一直做到底?不然就会玉石俱焚?“皇帝用平和的语气缓缓地说道。

”是,陛下。此法对平民百姓有利,同时又增加国库,实际上就是让权贵出血。“婉贞冷静地笑了下,”这样一来,权贵们必然会加以反对甚至声讨。然而这确实是在不加重赋税的情况下,最好的法子。我朝有封地赐土的旧例,时至今日,由皇亲贵族占的土地已过大半。百姓有人无地,贵族有地但不缴税,国库怎能不空?这还不算那些偷了,漏了的人。长此以往,只能是穷得更穷,富得更富。

“陛下如果能行此法,百姓必加爱戴,这就取了人心。这是其一。削弱权贵重臣势力,确保皇室根基稳固,这是其二。民心所向,国库丰盈,我国力昌盛,周围的外族藩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边境平稳。这是其三。有这三条,我朝盛世至矣。”

皇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得这么明白,想必也知道有多难了吧?别的不说,你自己就会变成千夫所指。”

婉贞笑道:“微臣倒不怕遭人非议。只是不想变成商鞅。”商鞅变法虽成,却被贵族们泄愤,遭车裂酷刑惨死。婉贞言外之意就是,皇帝,你可不要把我当成弃卒,我宁可贬职返乡。反正最后也是会这样。

皇帝微微一笑,脸上还有犹豫的神色。

梁振业见状,道:“陛下,臣所写的募兵新法,也是要以李大人的两税法为基础。由此法作保,募兵新法才会有所作用。”

“对了,朕看到这里也是这样想的,难不成你们在下面商量好的?”皇帝问道。

梁振业道:“是臣抄了李大人的东西。”转头对惊讶的婉贞笑道:“那日在你桌上看了一眼,有所感触。基于其写的募兵法。”婉贞皱眉。

“陛下,如果像两税法那样不再以人丁为主纳税,那么逃户逃籍就没必要了,人丁一定会增多。这时,就可以挑选适宜年龄的新兵加以训练,兵力自然加强。详细的臣都写在折子里。但两税之法是础。”

“朕知道了。继续说吧。”

之后,天赐分析了突厥的动态。他似乎在边疆生活过较长时间,对突厥习俗很了解。建议对突厥恩威并施,降服后再招和。

皇帝赞赏了几句后,目光终于落在末席的齐家疏身上。

“你虽然不够品级,但也上了折子。这倒没什么,关心政事也好。不过你写得不明不白,朕看不大懂,叫你来解释清楚。”

齐家疏微微笑道:“既然陛下要清楚的,臣就直说吧,微臣希望陛下彻查十年前梁、陆、苏等人通敌叛国一案。”

“什么?”一言既出,房间内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此案当时震动朝野,受牵连的人数不少,即使隔了这么多年,很多人对此都很敏感。

婉贞、梁振业、马天赐几人更是惊奇,一言不发地看着齐家疏。

齐家疏道:“臣没有参加科试,只因一点名声被举荐在翰林院做个闲差,平日看看书读读史而已。日前,臣看前朝纪录,先帝十几年的时候与突厥的几次交锋很有蹊跷——几乎都是在先帝抱恙,不能亲自处理大部分朝政的时候,还有很多事情,可以看出不妥,但却不一定是那三家所为。这些,臣都写在奏章里,陛下一看便知。”

“你是说,梁、陆、苏三家是被冤枉的?”

“是。”极其肯定的语气。

“有什么证据?”

“现在没有,但是,当时就未能定罪,不是吗?梁、陆二人狱中自尽,苏大人则是在家中发现尸首,疑似自尽。这些都是疑点。结案说是畏罪。但,却不见得果真如此。然而,朝中有人里通外国,却很有可能。如果三家真是冤枉的,那么也就是说内奸还没有铲除。而与突厥战端将起,内奸不除,我军势必处于劣势。所以臣请彻查前案。”

***

凌祯的“古典知识小提示”^…^

那个,呵呵,这一章就像是讨论课,不少东西还是挺闷的,不过啦,因为要过渡么,大家还是看看吧。好了,简单的解释一些名词。

枢密都承旨:这个是宋朝的官名。主管就是军事顾问,官阶不高,文武都行。基本就是皇帝有什么问题就找来问一下,嗯,似乎是闲职。所以,才让皇帝觉得屈才了。

两税法:这个是唐朝中期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奏请改行两税法。后来因为不能贯彻实行,所以夭折了。但是,以后的很多变法都有它的影子,说明法令还是好的。凌祯在这里借用一下,并加以改造。杨大人,您不计较版权的问题吧?呵呵^^。

至于梁振业的募兵法,呵呵,凌祯用了现在的征兵法,在古代算是创举吧。

还有翰林院侍讲,这是偶在清朝的官职上看到的,随手拿来就用了。呵呵,大家不要打我啊,忽略吧。

第九章  朝堂争论

“梁、陆二人狱中自尽,……说是畏罪,未必可信……”

齐家疏的话一直回荡在婉贞耳旁,让她彻夜未眠。

东方的天,已经发白。德云前来唤醒婉贞,为她梳洗。

……说是畏罪,未必可信……

不错,她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以父亲那种刚强坚毅的性子,怎么可能在还没有定论的时候就自尽呢?

父亲问天无愧,她深信着。

那么,如果不是自尽的话,也就是说……

齐家疏的话再次响起——“苏大人的尸首在家中被人发现,疑似自尽……”

苏丰臣与父亲的交情很好,父亲下狱他必然有所行动,难道说这些……

婉贞背后一凉,身体微微颤抖。这么多年一直以为父亲是自尽,这样看,只怕另有隐情啊……

“小姐,怎么了?是不是我的手太重了?”德云察觉到婉贞的异样,轻声问道。手上缠绕绷带也松了松。

“没事。不要太松了,快到夏天了,要不我的肩膀上也缠一些吧?”

“多热啊,您也不想想……”德云又开始唠叨了。

婉贞将德云的注意转走,又开始思索昨天听到的话。没错,父亲很可能是被人害死的,而且是真的被人害死……

一边思索,动作也没有放慢。穿衣戴帽,眨眼的功夫,婉贞出了家门。

东方放白的时候,这位女扮男装的状元与那些乌纱官袍的官员一起,涌上了皇城金殿,朝议国家大事、社稷春秋。

***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这是动摇社稷的大事啊……”

“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这是违反祖制的啊……”

“陛下,此举一定会动摇社稷根基的……”

成勋皇帝在早朝上将昨天御书房里部分众人的意见讲了出来,立刻引起群臣的议论,如孟昌的设州牧、陈玉泉的工部案等。但这些都是议论,而像两税法的情形就不是议论了,那是排山倒海的非议。

两税法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

婉贞沉静的站在殿末,既没有站出来争辩,也没有调停的意思。仿佛那些吵闹与她无关,她只是个不相关的外人。

成勋皇帝没有拦住七嘴八舌的谏臣们,他早就料到了这个局面,不过想看看众人的态度。话说回来,这个李宛还真沉得住气。被人说成这样,还稳稳当当的站在那里。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这不是一点反击余地也没有了吗?你这个提议者都不说话,这叫朕如何撑下去……

下面聒噪的谏臣们已经说得口干舌燥,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只是上面的天子久久没有动静,那个乳臭未干的大胆小子李宛也没有出来反驳。这让他们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就像狠狠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白费劲了。

“陛下,臣等说了这么多,陛下现在的意思如何,也请示下。”终于,三朝元老的魏列夫说话了,带着其特有的威势,让皇帝不得不表态。

“这个,朕也明白诸位爱卿的顾虑,不过,朕想诸位也该听听李卿的想法。”李宛,你快点给朕站出来说话。

“陛下,李宛年纪轻轻,猎奇旁门左道,不过想以新奇邪术,博得皇上的青睐,请您一定要……咳、咳……”终于因为太激动,户部尚书张蒙一口气上不来,咳嗽不止。

“张卿,不要着急,朕听着呢。”带着年轻人调侃的语气,皇帝有些恶劣的笑道。

原来在等时机啊。

看到大部分的谏臣都已经气喘吁吁,不少还面红耳赤,两眼瞪得老大。精力用得差不多了,婉贞微笑的走了出来。

明显是以逸待劳么,梁振业在一旁想着,李宛这家伙,还真有你的。

婉贞站在金殿中央,审视着跪倒一排的老臣们,带着复杂的眼神,嘴角上扬,露出了高高在上的微笑。

成勋皇帝注视着殿中央的他:高昂着头,没有像众人那样俯首拜倒,挺拔的官服衬托着优雅的站姿,俊美的脸上带着高贵的笑容。那种华贵的气质让皇帝心中一振,有一种折服感让他相信:这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同时,另一种想法是,他,只能用“美”来形容了,所谓“美人”不过如此吧……

“敢问张大人,可知先帝元年的税户是多少?今年的税户又是多少?”婉贞不卑不亢的问话之中又有几分咄咄逼人。

“这个……”

本来也没有想听到答案。婉贞昂然道:“先帝元年的税户是两万四千六百七十二户,而今年的税户是两万零一百九十八户。比二十多年前整整少了四千四百七十四户。

”请问这些税户到哪去了?“

张蒙头有些晕,人老了,哪能那么快反应过来。

”逃掉了,战死了,或者病死了。先帝年间与突厥大大小小交战七八次,病灾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一次,这些都是原因。

“敢问诸位大人,可知先帝时不用缴税的贵族共有多少户?现在又有多少户?”婉贞继续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记录备案的大都是需要缴税的户籍,却没有人统计过不用缴税的贵族究竟有多少,因为毕竟是少数。

“先帝元年时,共有七千零三十户,现在已经有九千一百六十八户了。这是李宛在户部整理文稿案件时合计的。我朝太祖年间,这样的贵族不过两千多户,而现在的数目已经是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重点。”

随后,婉贞用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列举出了太祖年间、先帝元年和现今种种数目的对比,包括土地、税款、消耗、军费、工程款项等等。各种数目精确到每个,既清晰又准确,令殿上的每一个人瞠目结舌。那抑扬有力的音调道出了那些冗长繁琐的数目,沉重的落在那些反对的大臣心里。虽是沉静悦耳的声音,也并没有逼迫的意味,但是其中有一种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