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黛情长-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先听黛玉说了那些,心里便很紧张,后有听黛玉说不计较这些银子,心里也放宽了些,再听说十万两银子尽管用,还与不还都无所谓,心中更是喜欢,只是面上也不表现出来,仍是装作木头一般。

于是贾母叫鸳鸯开了箱子,拿出了贾琏交上的那张十万两的银票,递给了贾政,贾政转手给了王夫人,贾母便叫他们都散了吧。

一时贾赦贾政王夫人等都散去了,贾母只搂着黛玉哭。黛玉便劝道:“外祖母不要伤心,家道艰难也是有的,不要怪罪两位舅舅。”

“好孩子,你是个懂事的,平日里只不言语,其实事事都明白。”

“老太太多保重身体,便是孩儿的洪福。”黛玉说着便笑了,“这会儿二姐姐她们正在我那里吃喝呢,不如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贾母听了,自是转悲为喜,便扶了丫头鸳鸯,又叫两三个婆子打着灯笼,到黛玉的小院里来。

此时李纨姐妹几个尚未离去,正在跟朱雀青鸾几个丫头说笑话呢,王嬷嬷也带着蓝鸢给黛玉烧好了洗澡水,等着黛玉回来。说笑间,便见贾母扶着丫头,前面两个婆子打着灯笼,后面雪雁搀着黛玉,一行人进来了。

于是几人都忙上前,接了贾母到院中的贵妃竹椅上坐了,因夜里不敢给贾母吃生冷的食物,黛玉便叫王嬷嬷端来了弘历送来的外边五芳斋的点心说:“外祖母略尝尝,这是他们外边买了来的,听说先帝爷康熙皇上都说好吃的呢。”

贾母听了,便拈了一块酥软的放到嘴里,尝了半口,便说:“果然比咱们家里做的好吃。”于是吃了一块,还要再吃。

黛玉便说:“老太太,这些叫鸳鸯姐姐给你带过去,明天再吃吧。”又回头在黄鹂手里接过一杯温开水递给贾母,“晚上不敢给老太太吃茶,走了困也不好,就喝点温水吧。”

贾母听了,便接过来喝了半碗,说:“这是放了蜂蜜的,怎么还有股荷花的清香?”

黛玉听了笑道:“这是用干净的蒸过的鲜荷叶泡过的清水,喝的时候载调上有点蜂蜜,所以荷香里带一点甜,夏天喝,最是清热的。”

贾母便说这个好,又经济又对身子有益,还是林丫头看书看的多,果然是个博学的。

娘们几个又说笑了一会儿,贾母心情舒畅了,黛玉也不敢多留,便请贾母回去歇息,自己也洗了澡,睡下。

【036】双玉生香

第二日一早,黛玉梳洗了,穿了件雨过天晴颜色的纱衣,随意绾了发髻,用一根白玉簪子别了,散落的碎发用蓝色丝带绑了五六条小辫子,随意搭在肩膀前后。用青盐擦了牙,脸用冰凉的清水洗了,用了一点青瓜水拍在脸上,也不施粉,只在唇上淡淡的点了一点胭脂,便要去贾母前面晨省。紫鹃赶忙端了一碗参汤,叫用点再去,黛玉说,你只顾叫吃呀喝的,我这会儿没胃口,回来再用吧。

雪雁听了,便赶过来说:“姑娘,你多少用点,紫鹃姐姐亲自早起了给你熬的呢。”

黛玉听了无法,只得喝了小半碗,便还给了紫鹃。

黄鹂拿了清水给黛玉漱口,黛玉又叫把今儿的早饭分出一份来悄悄的给晴雯送去。便自往贾母的屋里去了。

此时贾母刚起来,鸳鸯正在给她梳头呢,黛玉上前请了安,便在一旁侍候着,给贾母捡了一个簪子递给鸳鸯,说:“老太太今儿不出门,只在家里,就少带一些首饰吧,太沉了,对脖子也不好,回头又说脖子疼了。”

贾母笑道:“就是这样,没得把头上带的满满的干什么。”

鸳鸯笑着说:“凭姑娘说什么,老太太就是爱听,今儿就只簪这一支老坑玻璃绿的翡翠簪子吧。”

贾母笑着点头答应,又有小丫头端来洗脸水,跪在地上捧着脸盆,黛玉便拿了大毛巾给贾母围在胸前,贾母探了身子,洗了脸,鸳鸯递过帕子,贾母擦了。方说:“如今这些孩子们,就是黛儿孝顺,天天儿的不错时候的来请安。”

黛玉忙笑道:“老太太这是厌烦我来了?”

“那里的话,我高兴还来不及了,那里就厌烦了?”贾母说着也笑。

正说笑间,外边的婆子便说:“姑娘们来了。”

迎春探春惜春姐妹三个同着李纨便都说笑着进来了,先给贾母请了安,黛玉又跟大家私见了,方围着贾母说笑。一会儿婆子便悄悄的问鸳鸯:“老太太的早饭得了,现在传不传?”

鸳鸯便说:“叫人去请二爷,这就传饭吧。”

早有丫头去给王夫人和凤姐儿去送信儿了,一会儿,王夫人先到了,凤姐儿也随后到了,大家热闹起来,黛玉自告了罪,回去自己的小院去吃饭。

饭后,黛玉自在屋子里做针线,大红的绣品已经快要完成了,黛玉细心的收着针。

雪雁刚想给黛玉端茶去,只见鸳鸯拿了一封信进来了,“姑娘,这是察哈尔综观李荣保大人府上的格格给姑娘的书信,老太太叫奴婢给姑娘送来了。”

黛玉听了,知道是英琦来的书信,便笑道:“快拿来。”

鸳鸯便把信递给黛玉,黛玉拆开看完,就笑了,说道:“原来她也是个参佛的人。”

鸳鸯便说:“姑娘,李大人府上尚有四个嬷嬷在老太太屋里等姑娘的回话呢。”

黛玉便说:“知道了,你先去跟他们说,我应了英琦姐姐的约了,这就收拾一下去,另外你跟老太太说,我晚上不回来了,要在外边住几天呢,好歹有李大人家的人看护,也没什么要紧的。”

鸳鸯答应了一声,便出去了,黛玉便叫紫鹃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雪雁便问,姑娘,你倒是说清楚了咱们去哪儿呀?

“去西门外牟尼院,英琦姐姐已经去了,约咱们一同去呢,说那里有个师傅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知道我也是姑苏人,所以约着一同是见见。”

雪雁听了,自去准备,丫头们听说出门,也都很高兴,便麻利的收拾了,跟着黛玉到前边来。因雪雁说外边乱,便商量了林嬷嬷跟着出门。只留下王嬷嬷和蓝鸢黄鹂守着院子。

英琦自叫家人备了车来的,贾母又叫凤姐也准备了两辆车给丫头妈子几人并装了随身之物。

却说有半个时辰的功夫,车在城外的一个幽静的所在,早有家人在那里恭候着,接了黛玉等人进去,黛玉先到正殿上了香,方随着家人到了后边一所偏院,里面花木扶疏,很是雅致,早有小丫头进去通报了,妙玉和英琦亲自迎了出来。

黛玉抬眼看时,见英琦边上站着一个清丽的女子,头发绾成一个独髻,攒了一支桃木簪子,一身宽大的玄色道袍,遮盖了原本婷婷玉立的女儿之身,眉宇间自由一种说不出来的清奇之气。

黛玉忙上前见礼,英琦拉了黛玉说:“妹妹,这就是我信中说得妙玉师傅。因原来我额娘经常请妙师傅的师傅去府里闲坐,所以我们是认识了,不过是老师傅已经去世了,便有一段时间没见过了,知道这里是个消暑的好地方,特请你来散散心。”

妙玉早就细心打量了面前这个柔弱女孩儿,只见她闲静如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于是上前失礼道:“这位定是林姑娘。”

三人虽境况不同,但是都是名门出身的大家小姐,见了面,自是有一种莫名奇妙的默契,于是相携进了屋里,妙玉自拿出自己的好茶来招待黛玉跟英琦。

“姐姐,你可觉得这屋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气?”黛玉静坐了一会儿,便拉着英琦的手问。

“是啊,这是什么香啊?”英琦自是满洲女儿的豪爽之气,便直接问妙玉道。

“哪有什么香气?不过是茶香罢了。”

黛玉细细的品味道:“也有茶香,不过不全是茶香,似乎还隐隐的有一股桂花的香气,这个季节,就有桂花了吗?”

妙玉微笑道:“我这里是清净之地,只有些树木,并没有桂花,你所说的,就是我的祸源了。”

“祸源?”英琦听了,不禁奇道。

“我身上,自生来就有这样的一种香气,因为这个,不知惹了多少事,如今出了家,才清净了些,不提也罢。”妙玉自拿了宋代汝窑的填白盖碗给二人盛了茶来。

黛玉二人听了便自品茶,不再多话。

英琦便道:“阿玛常说汉家文化源远流长,只是这茶里面就不知道藏着多少学问,今儿也请妙师傅赐教一下,这茶吃起来初有点苦涩,后又觉得甘甜,咽下后又觉得另有一番说不出来的滋味儿,这可是茶的精妙所在?”

妙玉便笑道:“先说一件事,这里无人,咱们以后也别师傅格格姑娘的乱叫了,我今年十八,比你们都大,如不嫌弃,咱们就姐妹相称吧。”

黛玉先笑道:“这样更好,反正妙姐姐出家不过是为了躲些是非而已。”

英琦也说:“这样更好,我早有此意,只怕你清高,不肯俯就。”

妙玉便笑道:“你刚才说到品茶的感想,正是这一苦二甜再回味儿了,你能说到这些,可见尊大人的教导也是好的。”

黛玉便接着说:“我刚才尝了你的茶,觉得轻浮无比,可是旧年的雪水?”

妙玉听了,大有幸得知己之感,便说:“你也是个有心的,说得一点儿也不错的,这正是我旧年收的梅花上的雪水,总共得了一坛子,埋在花根儿底下,不舍得吃,这是第一回呢。”

于是三人都笑了。

因天热,黛玉穿的纱衣服清凉,自然身上的香气也淡淡的浮在空气中。

英琦便惊异的说:“妹妹身上,倒是兰花的香气呢。”

妙玉因有同感,所以也看着黛玉,黛玉便笑道:“这也没办法,我跟姐姐一样,生来带的,再没办法去掉了。”

英琦便道:“你们一个兰香,一个桂香,倒像是亲生的姐妹一样。”

妙玉黛玉听了,暗合心事,况又都是姑苏来的,心里更加亲近了。

便互相诉说这各自的境况心事等。因黛玉说父母双亡,现在外祖母家荣国府住着。

妙玉便道:“前儿几日,有荣国府的人送来请帖,说他们家盖了省亲别墅,里面有座庵,请我过去,我想着,公侯官宦之家,势必以权压人,便不想去的,今儿遇到了妹妹,听妹妹的意思,在那里也很是孤单,不如去了,给妹妹做个伴儿吧。”

黛玉听了甚喜,忙拉着妙玉的手说:“姐姐果真这样,便是疼我了,只是委屈了姐姐。”

妙玉说:“我一个出家之人,哪里说得上什么委屈二字,不过是混日子罢了。”

英琦听了也急忙称赞,又羡慕二人以后可以长来往。

黛玉便打趣道:“过不了多久,还怕你忘了我们呢!”说着便朝英琦挤眼。

英琦见了,便作势要打,黛玉忙藏到妙玉身后说:“你敢不承认吗?四哥哥一顶花轿把你抬了去,你可还顾不顾的我们两个了?”说完,便笑着跑了出去。

【037】细问家事

却说黛玉在牟尼院里随着妙玉住下,姐妹几个不过下棋聊天,吟诗作赋,玩乐而已,黛玉自是把平日里做得大红绣衣带了来,给了英琦,说道:“知道内务府肯定是预备好了的,这不过是妹妹的一片心意罢了,等到大喜的日子,怕是没有机会送你了,这会儿趁着方便,你先带回去吧。”

英琦先红了脸,又向黛玉福了一福说:“咱们满家女儿,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的绣品,多谢妹妹,这得多少日子的辛劳。”

黛玉笑道:“这会子在这里害什么羞呢。”

大家说笑不止。到了晚上,林嬷嬷跟紫鹃伺候黛玉洗浴,因说道:“姑娘向来不方便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