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晚上你带我去放爆竹,好吗?”双手抱着李业诩脖子的李栎撒娇着说道。

“好的,一会大哥给你做几个特别响的爆竹。”

“好勒,”李栎顿时喜笑颜开。

----------------------

唐朝人对过新年还是非常讲究的,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习俗和讲究比后世的多多了。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朝廷也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皇帝会在年前给大臣们众多奖赏。不论达官显贵府上,还是平民百姓家,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李世民特意给隐藏着的特战队送来的丰富的节日慰问品,这莫大的恩赐让平时异常冷静的队员们都忍不住激动万分。

李业诩也安排队员做了丰盛的年夜饭,且破例让队员们可以饮酒,只是不许喝醉。队员们更是欣喜若狂,只是哨位警戒的安排丝毫没有放松,也没有高声狂闹。除了李成和李万,李业诩的其他几名亲卫,也都和队员们一起过年。

李业诩的父亲李德謇和叔父李德弿也回到了家。

原来李德謇听了当日李业诩与僧辩法师谈论佛事后,好奇心大起,本想回府找李业诩聊一些佛法上的事,但李业诩总是不见人影。

家人却不知道李德謇常回府的原因,还以为是转性子了。

只是年节到了,一家人能在一起团圆,吃顿年夜饭,也是异常开心的。

---------------------------------------

除夕当天,先是由李靖带着到家庙里祭祀祖先、祈福,一连串的活动结束后,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李靖和张氏坐在上首,其余人按辈份依次而坐

府上有身份的家丁侍女,也多半在前厅安排了桌席,其他的,在后厅安排席位。用李靖的话说,忙了一整年了,也让下人们一起热闹热闹了。

李靖也显得特别高兴,不停地与家人说说笑着。对晚辈及有身份的家丁们来敬酒都来者不拒,一一喝干。

李业诩不停地向几位长辈敬了酒,一家人乐呵呵地吃年夜饭。

最高兴的当数张氏和王氏两位府里的主母。看着眼前一个不差的儿孙,张氏是乐的眼睛都快眯成缝了,虽然两个儿子不太成器,但张氏似乎并不太介意,看着李德謇兄弟俩还是一脸慈爱。而王氏则不停地给李业诩兄妹三个夹菜,李业诩碗里的菜都堆成小山一样。

李靖端着酒杯,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表情虽有些不一样,却也是大异于往常。看到李德謇时,只是皱皱眉,没有以往看到时那种厌恶的神情,李业诩的出色表现,让他心里大慰,释怀不少。

年夜饭时还有喝花椒酒的习俗,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据张氏讲可以驱寒祛湿。

王氏还给府上的家仆们都分发了一份压岁钱一样的礼物,听边上的李业嗣讲,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给下人们发利钱的。家仆们个个都欢天喜地,看来这份压岁钱份量不少。

年夜饭吃了个多时辰,接着要年夜守岁,大伙及府里有些没法回家过年的家丁侍女也都挤在后厅。

此时也不分身份地位的高低,大家都嘻闹玩乐着,只是李靖坐在一旁,所有人都有些拘谨。

李业嗣悄悄地挤了过去,把刚刚写就的诗给坐在一旁笑吟吟看着的李靖,“祖父,你看看,这诗写的如何?”

李靖默默地念了几遍,哈哈大笑起来,“这诗写的非常好,只是这字稍稍差一些,少了些气度。”

“诗是大哥写的,字是翟儿写的,”李业嗣有些泄气。

李靖随后把诗递给李德謇,“看看你儿子写的诗,还有那对联…哼,一年到头在外头混,学得了什么,还不如自己儿子这点才学,”又扫了李德弿一眼,兄弟俩都打了个哆嗦。

李德謇接过诗,看了几遍,当下挺是尴尬,“父亲,孩儿…”偷偷了看了眼李靖,又看了看李业诩,无话可说。

边上的王氏也有些恼怒地看着李德謇。

“祖父,父亲,今日是除夕,大过年的,不说扫兴的话,翼想啊,父亲会明白祖父心思的,”李业诩忙起来打圆场。

祖母张氏也怪老头子扫兴,过来说好话,还把李德謇拉到自己身边,看来张氏还是挺疼爱自己的儿子的。

李靖坐了一会,回房去了。

李靖一走,刚刚还有所节制的人都露出了本来面目,玩的更疯了。

和家人嬉闹了半天,李业诩却有些心神不定,悄悄地走出了后厅,一个人转到自己的小园内。

人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喜庆时刻,莫名的,李业诩想起后世小时过年的情景---和爸妈一起吃年夜饭,穿着爸妈给自己新置的衣服,和小伙伴们在屋外放鞭炮,撒欢地跑着,一切都是那么温馨。

突然间有想哭的冲动,有一种强烈的对后世怀念之感,后世的爸妈,不知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可好?!李业诩也知道,若后世也是除夕夜,爸妈在家里定是会异常的伤心,为他这个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儿子掉眼泪,可是爸妈不知道,他们的英雄儿子,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生活的好好的。

相隔千年,自己的故乡会是何样?我想回到家乡去看看,可是我能归乡吗?故乡仍在,但我却再也回不去了……

李业诩想着这些,不自觉地流下了两行泪,脑中有些空白,很是无助的感觉,不由的扶着身边的那棵大树。

“少爷…少爷,你在哪里?”身后传来云儿的呼叫声,这丫头看到李业诩不见了,出来找了。

“丫头,我在这儿,晚饭吃的太饱了,出来走走,顺便回来拿点东西,”李业诩猛然醒悟过来,抹去脸上的泪痕。

“少爷,要拿东西吩咐云儿一声就行了,”云儿的一张小脸不知是因为天冷,还是喝了点酒的缘故,有些微微的红晕,白里透红的肌肤,分外的俏丽,“少爷要拿什么?”看着手上空空的李业诩,云儿好奇地问道。

“算了,不拿了,我想起来了,没放在房内,”李业诩对云儿笑了笑。

这个灿烂的笑容,把云儿看呆了。

云儿这段时间太难得看到自家少爷了,更多时候,小园里只有她一个人呆着,有的只是对少爷的想念。倒是在睡觉时,常梦见少爷。想到梦中的情景,云儿满脸通红。

“丫头,怎么了?脸这么红?”李业诩奇怪地问道。

“没什么,”云儿别过脸掩饰道,“少爷,快交正子时了,二少爷叫你去燃爆竹呢。”

“好啊,那我们去,”李业诩跟着云儿来到后厅,李业嗣和李栎正在门口等着他。

“大哥,你说过带栎儿放爆竹的,”李栎噘起了可爱的小嘴巴,“人跑哪儿去也不知道”

“来,大哥抱你去,”李业诩一伸手就把李栎抱在怀里。

新的一年来临,此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长安城刹时热闹起来,李府的家仆们也已经在园子里燃爆竹了,李业诩一看,有些傻眼,原来所谓的燃爆竹还真是把竹子放到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啪啪的声音。

放下李栎,“你们等着,我给你们做个好玩的爆竹去。”

李业诩飞快地跑到埋藏火药的地方,匀了点过来,量不多,又从土里弄了点干的泥土,碾碎了和火药混合在一起,填在一根竹管里。

该死的,引线没有,看来首要任务还是要弄个引线出来。

截短竹管,还是用老办法,用火药引。

在一干人好奇的目光中,还是由李成来点燃,李成点着了撒腿就跑了。

“轰…”的一声,竹片碎屑四处乱飞,声音虽然没有当时在宗圣宫后面山上那么响,但也足够吓人一跳了。

连李靖也被吓出来了,“什么东西这么响?”

“祖父,是孙儿自制的爆竹…”

第二卷 磨剑 第五十一章 元旦朝会

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朝廷按惯例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元旦朝会。

一大早,大唐皇帝李世民在皇城太极殿接受众臣朝贺。

臣僚百官都着礼服入朝,还有众多的大唐藩属国或部落驻在长安的使节,也都要拜表入贺。

李业诩也被李靖唤着一道进宫朝见。

除夕守岁基本通宵未睡,陪着边上几位亲近的人说话、玩儿,李业诩回到自己的小园已近凌晨,兴致挺高的云儿也把大半年积攒下来的话都说给李业诩听了。迷迷糊糊中,只小睡了一会,被云儿叫醒时竟有些发困。

李靖使人来唤时,李业诩有些纳闷,自己这么一个还无品衔的小人物,怎么也要上朝去?先前李靖也没告知啊!

出门时问李靖,只得到一个神秘的微笑。

太极殿内,李业诩被吩咐着站在武将的最末处,差不多在殿外了,外面风吹来,却有些冷。

这是李业诩第一次进太极殿。

太极殿殿宇宏伟,面积也是非常之大,比后世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上很多,气势上更无法比及。李业诩站的地方离殿首太远,里面的情况都看不太清楚。

放眼望去,只觉得殿内都是人,宽大的太极殿都显得有些挤了,帝国的精英们都在这儿集中了。

今日这场面不一般,不只是朝中大臣都来了,而且连李恪等看上去相似装束的一群皇子、异常多的王爷也都来了,每人都身着各种颜色的官袍。

李恪也是一身紫袍。

还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各属国使节们站在一堆,说得却都是汉话,而且都是挺流利的一口关中腔。

李业诩没有新式的官服,只是穿了一身常服,站在一堆紫绯袍礼服的官员中显得很是另类。

李业诩本来还想找机会拉李恪问问今天朝会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没能打上个招呼,站在上首的武将也不认识,人家只是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保持着距离,不和他搭话。

稍候了一会,李世民从侧边进来,后面跟着几个宫内人,大殿内立刻变得寂然无声。

众臣们朝拜,万岁之声,差点把大殿屋顶都掀掉了。

“众卿平身”,李世民压压手,坐在最高位置的御座上。

所有大臣及使节们都站了起来,分列站在大殿两边,文官站左,武将站右,各使节另站一列。

房玄龄上前,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李世民恭贺新年,“元天首祚,景福维新,圣敬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与天同休…”

众臣也跟着齐声恭贺。

繁琐的一番礼仪结束后,李世民开始发表演说。

太阳已经出来了。站在殿门口处的李业诩竟能晒到太阳,身子觉得暖洋洋,感觉好多了,满是好奇地伸着头看着里面。

“今日是正月初一,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朕今日在此举行新年朝会,和诸位同贺新年,天佑大唐,贞观四年,我们君臣同心,天下大安…”

一脸得意的李世民走下御座,娓娓而道:“贞观元年时,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全国出现蝗灾,粮食歉收,物价也很高;贞观三年,洪水肆虐,毁坏良田无数,百姓游离失所…朕惶恐啊。而刚刚过去的贞观四年,北疆终得安宁,年内风调雨顺,天下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斗米不过三四文钱,百姓不再饿肚子,背井离乡的人都回归故里。四海升平,作奸犯科者极少,整个一年犯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个人。大治之下,民风淳朴,东至大海,南及五岭,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旅不需带粮,只是在路途上取食物…”

李世民一席话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