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群帝国-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番的骄人的成绩和霸业。
纳兰若初经营米业,当时的“花都”三百多家稍有规模的米行粮店,纳兰家族就占了五分之四的份额;唐恕在“营州”“唐州”等地都设有茶庄马道,垄断了皇朝近半的茶叶贸易;元北顾独辟蹊径,将旗下的木材生意越做越大;霍都的丝绸、布料,也是远销海外,不落人后。四兄弟出人头地之余,心中自是一直感念百叶长青当日知遇扶植之恩。
而四大财阀的兴起,无一例外的惹起了教皇安半城的眼红,这位富有天下的贪婪皇帝,竟然可笑的打起四大家族的主意。
很快,在教皇安半城的授意下,纳兰米业在“花都”的二百余家米行,因涉嫌食客饮用中毒被先后查封,所有店铺一律充公;紧接着,唐家的茶道货队被官兵无故扣留;而后,元氏家族的几座较大的伐木场同时被当地衙门政府勒令停工;不日,霍山家的布庄、丝绸店、染坊,被官府查出偷税漏税,一体关门整顿。
四大财阀被皇朝一连串的打击,震惊得喘不过气来,四兄弟聚在一起密议应对方法,最后还是沉着老练的纳兰若初稳住了阵脚,他一方面通过恩人百叶长青的渠道,打点教廷内外关节,将四大财阀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一方面亲自拜访大陆第一财阀“天依自由商业联盟”盟主安天依小姐,请求大额贷款。
当时年仅十一岁的安天依,本是商盟长老金牙先生与银瓶婆婆收养的孤儿,幼年就被金牙先生染指;后来金牙先生与师妹银瓶婆婆联手创下商盟产业,两人为争夺盟主席位各不相让,为避免商盟分裂,最后二人协商由他们的义女安天依出任盟主一位,二人以长老之位从旁协助,分别掌控大权。
年幼的安天依生就野心极大,有意摆脱两大长老的控制和束缚,因此纳兰若初求援,安天依一口应承,力排众议,大额度借贷与纳兰,终于使得四大财阀起死回生,恢复旧貌。由此,安天依以四大财阀为外援,逐步与商盟两大长老达到了分庭抗礼的地位。
四大财阀经此一难,元气也算是伤大了根基,更重要的是,四大阀主对教皇安半城产生了反念和敌意。
若干年后,安半城的倒行逆施,终于造成了天下百姓教民的群情汹汹,揭竿而起。四大阀主审时度势,计议已定,联袂夜拜时任教廷首相的百叶长青,黄袍加身,推其为新教皇。
四大财阀部属周密,安半城满族百余口,除小公主安奕雪游学沧浪不在国内、幸免于难之外,尽皆被新朝凌迟弃市。
百叶皇朝立朝之后,新教皇百叶长青为酬谢四大阀主从龙拥戴大功,除去将四人封官加爵之外,更将中原九州中的四个州做为封地,分别赐予四大阀主;除了纳兰若初坚决不受之外,另外三兄弟欣然接受了教廷赐封。
无儿无女的纳兰若初舍弃封地,换来了政务大臣首席内阁的无上权位;二弟唐恕、三弟元北顾、四弟霍山分别得到唐、元、霍三州封邑,虽然官爵较老大哥纳兰略低半截,但也是捞到了实惠,兄弟四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九州之地,除唐、元、霍三州为三大权臣把持外,帝都中州,东北之营州,北方之凉州,西南之瑞州尽皆为百叶皇族国戚掌握,西北之沙州、东南之溟州近年来却为边部荒族窃据,天高皇帝远,早已对教廷阴奉阳违,自成一国。
及后,百叶长青自恃有恩,对四大权臣动辄当众辱骂,毫不顾国家大臣体面,纳兰若初与唐、元等人密议,为避免重蹈安半城覆辙,先下手为强,毒杀百叶长青,立其子沐风为帝;性情耿直的霍山极力反对,被一起灭口。
而现下“花都”宫廷内正酝酿着一场空前的变局,宦官们与后妃、皇亲外戚、受宠的教姑,暗中连通一气,正在极力挤压侵夺内阁大臣们的权力,力图独大京城;四边九州兵变民乱,暴动造反,此起彼伏,将吏各怀异心,天下汹汹。
如今的百叶皇朝,就如同置身在一堆干柴之上,而安东野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这堆干柴上,加上一把火!


   

0254  权宦
万寿宫。
正中的一乘透雕的凤凰护屏矮足绣榻上,靠背引枕俱全。榻上一头又设一个极其精巧,上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丝巾之类的御用之物。
屋角,一张以翡翠、玛瑙镶嵌的红木茶几上,放着一鼎香炉,一缕轻烟,袅袅上升,满屋异香,令人心清神爽。
身份尊贵的皇太后夏展眉,这会儿闲适地坐于中间的绣榻上,顾太妃、元太妃则在旁边的一乘绣榻上打横陪坐。
低低下垂的细竹帘外边,司礼监大太监朱一、掌印监大太监郑六、捧剑监大太监段七等屏息静气恭候在一旁,秉笔监大太监黑八则一句一句正念着内阁各省上呈的奏折。
这些外臣边将的奏折,名义上自然不会是呈递给夏太后等人看的,而是上呈给沐风教皇批阅的;但在安东野离开“花都”、出外狩猎的着短短二十余日,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深秋,萨满教廷中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一向身体状况堪忧的教皇百叶沐风,在数日前临幸两名营州进献的洗礼女教童时,突然“神志迷糊”,无法正常理政,静养数日之后,表面看起来似乎痊愈,没有什么异样了,但异乎寻常之处还是让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尤其是内廷几个知情的大太监却清楚的知道,教廷的最高权柄,已经在外廷臣工懵然无知的情况下,悄悄的易主了。
如同羚羊挂角、香象渡河般的一连串变动,虽无声无息,几乎无迹可寻。“临幸女童,纵欲过度过度,神志迷糊“的沐风教皇,在教堂静养了一些时日,不知怎么一来二去的,就被三位后妃牢牢控制,一门心思,躲在教堂里像猪狗一般,与新鲜稚嫩的受礼女童交媾,所有外廷奏疏都一律呈递给皇太妃们裁决,然后由司礼监批朱。
敏感的八监大总管们首先察觉到了这个异常,按照百叶皇朝旧制,是不许后宫干政的;即使在教皇本人突然不能执掌权柄之时,所有的政事也应该由内阁各省大臣,选出一两位皇室亲王、郡王出来主事,互相商量着拿定主意就可以了,像这么突然破天荒的打破常规,让后妃们垂帘理政,本身就很诡异。
而在内廷几个重要大太监心目中,沐风教皇的“怪病”来得是那么蹊跷,实在让他们心里犯嘀咕;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恋权的大宦官们,都是很不情愿把他们已经掌握在手的权力,拿出来与内阁八省的朝官们分享的,他们宁愿和后妃们结成联盟,毕竟后妃们总是要依赖他们这些大宦官奔走办事,而内阁朝官们则完全可以不必依赖宦官,就可以自行其事。
要知道,那些内阁大臣,哪个不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夸张一点说一人吐一口唾沫,加一起绝对能把这些宦官太监们统统淹死,而且地方官吏,也绝对是支持内阁、而不会支持监卫;反观宦官们,他们若是出了皇宫,没有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后面撑腰,或者说没有教皇做招牌,根基浅薄的宦官们将得不到任何人支持,他们所掌握的权力随时有可能被内阁大臣们一一夺去。
这些弄权的大太监,在失去权力之后,甚至还可能有性命之忧,这也是掌权大宦官们所无法忍受的。
此前,百叶沐风一到教堂的时候,批答阁臣奏章的事情,便会落到司礼监手中,时间久了,司礼监的太监们哪有不借机玩弄手脚的?收礼索贿,颠倒黑白,搬弄是非,上下其手,自是气焰熏天。
大宦官们本来权力就重,再借着这样的机会积累自己的权势,培养自己的私人集团,招纳一些趋炎赴势之辈,几乎每一个有权力的大宦官身边,都是一大群义子、义女、义侄、弟子、门生,前呼后拥,溜须拍马,狐假虎威,多者竟高达一两千人之众,声势更是难于遏制,自然也更遭阁臣集团的嫉恨和攻击。
大凡尝过权力滋味的人,食髓知味,怎肯轻易与人分享手中的权力?何况在这些大宦官眼中,内阁那些苟延残喘、纸糊一般的大佬,八省那些泥塑一般的大臣,做官争权是行家里手,治国理政则尸位素餐,昏庸不肖。
当下之势,连这些个惯长弄权、专横跋扈的内廷宦官,也根本不把这些阁臣朝官们看在眼里,当朝文武大臣中,能够让宦官们有所收敛、知所忌惮的,亦不过纳兰若初、元北顾二三人而已。
八监二十四卫的宦官们自然也有派系,甚至互不相容,但在捍卫宦官们的权势和利益这个问题上,立场是极度一致的,因此相较于内阁官员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些不全之人,对外也算是比较抱团。
而皇太后夏展眉对内廷的掌握,这时候便展露无遗,她巧妙的利用了宦官们的关系和矛盾,恩威并施地利用种种手段笼络获取人心,使得宦官中的太监头儿,还有宫娥中的女官,绝大部分都肯听命于自己,连司礼监、掌印监、捧剑监这三个论地位在心腹黑公公之上,论实权却在黑公公之下的内廷大太监也不例外。
羽翼丰满的夏展眉在内廷大势已成,朱一、郑六、段七虽然多年掌握实权,根基牢固,但虑及自身利害,自然也不肯做逆势招祸的愚蠢之行,那也就惟有俯首听命了,这样一来所有的宦官尽入“后妃党”掌握。
以夏展眉为首的三位皇太妃,加上内廷身居高位的几个太监朱一、郑六、段七、黑八、玄武等,短短半月之内,迅速结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利害联盟,连手把持了教廷的最高权柄。
象秉笔大太监黑八这样的太监,虽然在内廷八监中排名最末,但因为是皇太后身边红人、跟前近侍,又是沟通后宫与内阁的关键人物,因而在这个小集团里的实权反而在司礼太监朱一之上,他更一向不用看掌印、捧剑两太监的脸色。
黑公公自己也在暗里弄权,但一则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再则夏太后对下臣防得又严密,他虽则不敢大肆揽权,但权术一道还是略通一二的。
这么些年下来,像皇室贵族的权术,以及官场上那些阴毒龌龊的权谋,黑八耳闻目睹的何止千百桩?但不管这些权术或者权谋如何高妙,总是有迹可寻,而自己的主子夏太后的手腕却是令他感到莫测高深,甚至很难参详悟透,让他很是疑惑夏展眉身边或是背后是不是有智囊和高人从旁指点,但仓促之间,他也委实看不出什么名堂。
以夏展眉为首的三位皇太妃,决断清晰,处事明快,对政事决策丝毫不拖泥带水,尤其批答奏疏的口气酷肖老教皇百叶长青,也让老于公事的黑公公暗自吃惊,收起小视之心。
有着这等明察事理,又具有铁腕的女主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心尽力,千万不要有二心;所以黑公公现在在夏太后面前奉命是从,小心翼翼,全当是在老教皇面前,一点也不敢马虎行事。


   

0255  瘟疫
只听得黑公公尖细的声音禀奏道:“启禀太后、两位太妃,‘民务省’上疏,‘花都’受凉州行商之累,近日来疫症大作,遍于皇城内外,此传染瘟疫,一人感之,全家以次传患之,甚有阖门皆殁,无有棺殓者。‘花都’九门日出万棺,途行者掩面欲绝………………”
“谕旨:‘太医院’有司,置医药以安置瘟疫病患,由‘民务省’派员督管施药;
遭疫而死者,其尸体令其家人即刻掩埋,按每户死于瘟疫人数,由‘财务省’分拨款项,教廷赐与不等的助葬资费;
责‘九城兵马司’督管巡城,发现无人掩埋的尸骸即刻掩埋,防止瘟疫蔓延;
患疫之家,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