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游之逆天系统-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八戒闻言,无奈的说道:“既然不能放火烧,那还得看俺老猪的。”说着猪八戒嘴里叫声‘长’,身体瞬间拔地而起,变作了二十丈高,把那钉耙晃一晃,便变作了三十丈长短。

    只见猪八戒抖擞精神,抡起了钉耙,将荆棘左右搂开,很快便开出了一条道路,唐僧大喜连忙催促白龙马,跟在猪八戒身后,一路向西行去。

    武明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微笑,自言自语道:“八百里荆棘岭,有点意思。”

    求推荐!

    (本章完)


第271章 直透西方路尽平


    在整部西游记当中,凡是唐僧师徒经过的一些穷山恶水,基本上都有妖怪占山为王,等着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呢!

    而这八百里荆棘岭上也住着一伙妖精,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在这里住着的是一群树妖。这些妖精被称为西游世界当中最为文雅的妖精,同时也是一群法力最为低微的妖精。甚至双方都未曾交手,确切的说这帮妖精都没敢跟孙悟空动手,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妖精还是被猪八戒一通钉耙,连根都刨了,千年道行毁于一旦。

    说他们文雅,是因为他们捉走了唐僧之后,从始至终都没有吃掉唐僧的打算,只是和唐僧谈诗论文,于是唐僧命中难逃的这场劫难,竟然被这群文雅的妖精弄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友会。只是到了结局的时候,那杏仙才匆匆出场,开始也是和唐僧谈诗论文,然而很快就拜倒在了唐僧的袈裟之下,非得缠着老和尚入洞房,也正因为如此,这帮树精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不过在武明看来,这些妖精却透着一丝诡异,难道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撮合杏仙鹤唐僧成亲吗?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武明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说这荆棘岭十分有趣。

    却说猪八戒这次倒是没有偷懒,一路上十分的卖力,硬是用钉耙一点一点的挑开了一条道路,一行人赶了一日的路,走出大概有百八十里。

    看着在前面奋力开路的猪八戒,武明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呆子看似一张蠢相,却是比谁都精,比谁都滑。

    若是遇到了什么强大的妖魔,猪八戒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因为这呆子心里明白,降妖的功劳再高,也没小命重要,要是丢了小命那可就万事皆休了。然而这荆棘岭却不一样,因为只需要出把子力气,将这些荆棘清理干净便可,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危险,但是将来论功行赏之时,却是少不了这份功劳的,毕竟这八百里荆棘岭如果没有猪八戒奋力争先,唐僧是没有那么容易过去的。

    就在这时猪八戒在前面的一块空旷地带突然发现了一块石碑,那呆子哈哈大笑着说道:“师父你们快来看呀!师叔说的果然没错,这地方果然叫荆棘岭。”

    众人走上前去一看,果然看到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荆棘岭’,下面又写着两行小字,‘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孙悟空转身对武明说道:“师叔果然神机妙算,这荆棘岭果然有八百里之遥,只是这里有路,说明之前这条路是通畅的,只是到了后来才长满了荆棘,从此少有人行。”

    武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悟空所言不差,不过想来这荆棘岭已经有上千年道路不畅,罕有人行了。”

    这时猪八戒笑着说道:“待俺老猪给他添上两句。”说着这呆子将九齿钉耙变作了一根凿子,在那石碑上又凿出了两句话,‘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哈哈!”武明哈哈笑着说道:“今日八戒奋力扫开荆棘,开出一条大道,至此东西方道路通畅无阻,有此石碑为证,八戒也可以名传千古了。”

    猪八戒的那点小心思被武明一语道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嘿嘿笑着说道:“师叔说笑了,什么名垂千古,俺老猪只是一时兴起,才添上了这么两句,倒让师叔见笑了。”

    武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两句也算是对仗工整,看来跟了你师父这些年,八戒的文采也是见长呀!”

    猪八戒嘿嘿笑着说道:“师叔就不要取笑俺老猪了,我就是粗人一个,哪里有什么文采了。我继续开路,咱们继续赶路。”

    这时唐僧开口说道:“如今天色已晚,不如咱们暂且歇息一晚吧!”

    猪八戒却是兴致不减,扛着钉耙说道:“师父莫住,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但是月光皎洁,我等兴致正浓,不如趁夜搂开一条路走他娘的。”

    唐僧见猪八戒都不嫌累,哪里还好再说什么,只能依允,连夜赶路。八戒上前努力,一行人马不停蹄,又走了一日一夜,这时有到了傍晚时分。

    前面又出现了一段空地,中间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丽。

    众人上前细看,只见这座小庙坐落在一座荒丘之上,旁边有一条小溪缓缓流过,门前台阶上以及破旧的墙面上都长满了青苔,显然这座小庙已经有些年头了。

    孙悟空只看了一眼,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说道:“此处凶多吉少,不宜久留。”

    沙和尚开口说道:“师兄此言差矣,此处荒无人烟,罕有人至,我们一路行来,甚至连大一点的野兽都未曾看到,有什么可怕的?”

    武明却是微笑不语,知道到了这座小庙,那些妖怪也该出场了。果不其然,只见一股阴风突起,孙悟空脸色微变,连忙亮出了金箍棒,将唐僧护在了后面,一脸警惕的望着庙门。

    这时庙门后,转出一个老者,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跪下道:“大圣,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老师父,各请一餐。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且吃些儿充饥。”

    猪八戒早就有些饿了,这时欢喜着冲上前去,伸手就要拿饼。孙悟空端详良久,大喝一声:“且住,这厮不是好人!休得无礼!你是什么土地,来诳老孙!看棍!”说着举棍向那老者砸了过去。

    没想到那老者早有准备,化作一阵阴风,突然消失不见了,趁着众人不备,使出法术那将唐僧摄走了。

    孙悟空见那妖怪突然消失不见,脸色微微一变,急转身看出,唐僧也失去了踪影,也不知道被那妖怪抓去哪里了,急的孙悟空抓耳挠腮。

    这时沙僧突然开口说道:“师父被妖怪抓走了,连师叔也不见了。”

    孙悟空左右看了一遍,果然不见武明的踪影,见六耳猕猴没心没肺的站在一旁啃着野果,问道:“六耳,你师父哪里去了?”

    求推荐

    (本章完)


第272章 谈诗会友


    六耳猕猴嘴里吐出一颗果核,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靠!你这徒弟怎么当的,师父去哪了都不知道。”孙悟空暴跳如雷的问道。

    六耳猕猴一本正经的问道:“那我问你,你师父去哪了?”

    “”孙悟空一阵无语,也懒得跟六耳猕猴争辩,连忙对两个师弟说道:“都别愣着了,赶紧去找师父。”

    六耳猕猴看孙悟空三人一个个着急忙慌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孙悟空忍不住大声骂道:“你这该死的猴子,再敢笑我撕烂你的猴嘴。”

    “来呀!怕你不成!”六耳猕猴不甘示弱的说道。

    孙悟空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就要砸六耳猕猴,六耳猕猴也亮出的随心铁杆兵,一副奉陪到底的模样,猪八戒和沙僧连忙拦住了孙悟空,苦苦劝说道:“猴哥,咱不和他一般见识,找师父要紧。”

    孙悟空这才愤愤不平的收起了金箍棒,六耳猕猴也收起了兵器,随口说道:“刚才我师父说了,他会保护老和尚的安全的,让你们不必担心。切”六耳猕猴说完之后冲着孙悟空翻了个白眼,一脸的不屑,随后从怀里掏出了一枚鲜果又啃了起来。

    “这么说来,师叔应该和师父在一起。”沙僧说道。

    “我就说嘛!师父被妖怪抓走了,还说的过去,那老和尚就是个废物,别说是妖怪,随便来个人都能将他抬走。但是师叔不一样,本领高强而且又奸又滑,只有他捉妖怪的份,妖怪怎么可能捉走他呢!”猪八戒恍然大悟的说道。

    “你师父真的是这么说的?”孙悟空皱着眉头问道。

    “咔嗤!”六耳猕猴又咬了一口手里的鲜果,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我骗你干啥?”

    “呼!”孙悟空终于忍不住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道:“有师叔在师父身边,安全方面倒是不必担心了,不过该找还得找,万一碰上厉害的妖怪,师叔一个人也未必应付的过来。”

    却说那老者和那赤身鬼使抬着唐僧,来到了一座石室前,轻轻放下,唐僧早就被吓破了胆子,浑身不断颤抖,傻愣愣的看着面前这两个似鬼非鬼,似人非人的家伙。

    那老者连忙躬身施礼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耳。”

    唐僧听到这话心下稍定,忍不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想:只要不吃贫僧,谈谈诗倒也无妨。

    月明星朗,只听得有人说话,“十八公将圣僧请来了吗?”

    唐僧闻言抬头,只见室内走出了三个老者,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色。

    十八公笑着说道:“圣僧在此,还不过来参拜。”

    那三个老者连忙走上前来,恭恭敬敬的对着唐僧躬身施礼,唐僧慌忙起身,连忙还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

    十八公笑着说道:“一向听闻圣僧乃是得道高僧,我等再此等候多时,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唐僧谦虚的说道:“仙翁之言,实在令贫僧惭愧,敢问列为仙翁尊号?”

    十八公连忙介绍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

    唐僧接着问道:“四翁尊寿几何?”

    孤直公率先说道:“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

    凌空子笑道:“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

    拂云叟笑道:“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

    十八公说道:“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

    “几位仙翁果然高寿。”唐僧连忙夸赞了几句。

    四个老头谦虚了两句,随后问道:“敢问圣僧,妙龄几何?”

    唐僧答道:“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

    武明变作了一只小虫,藏在唐僧肩膀衣服的褶皱里,听到这帮家伙吟诗作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暗道:“问你几岁你老实回答就是了,还非得一人整一首七言律诗,真是吟的一口好诗,装的一副好逼。”

    随后四老说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从小修行,真乃得道之高僧。今日有缘相见,还望圣僧不吝珠玉,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平生。”

    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

    吟完诗,这老和尚又开始讲起了佛法经文,武明听的是昏昏欲睡,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好在武明现在身子变的如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