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寻个人来做心学的代表,发展“知行合一”的心学呢!

    漫无目的地在考场巡察了一番,微微地摇了摇头,这个举动落入了文彦博的眼中,他也很是疑惑:“这省元是张载,皇上却还是不满意?果然是圣心难测!”

    士子五百零七人,全都集中在集英殿中,陆承启一时间也找不到几个熟识的面孔,兴致缺缺地往后殿门而去。就在此时,一个知天命年龄的官员吸引了他的注意。若是看他的官服,乃是正三品大员,便是和文彦博比起来,也不差什么。

    陆承启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道:“这位卿家,且请借步说话。”

    那官员心有疑惑,但还是跟着陆承启走了出来。

    集英殿外,陆承启才敢以正常音量说话:“这位卿家,十分面生啊!”

    那官员心如玲珑,怎么会不知道陆承启的身份,当即长揖一礼,才缓缓地说道:“臣端明殿学士蔡襄,参见陛下!”

    陆承启一愣,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蔡卿,怪不得,怪不得!先前蔡卿上奏,乞骸骨回乡,可是身有不适?”

    蔡襄叹息一声:“不瞒陛下,皆因家中老母亲疾病缠身,臣身为人子,当侍奉娘亲百年归老!”

    陆承启赞道:“人之常情,朕亦能理解。只是忠孝之道,朕还是推崇以国事为先,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蔡卿为何激流勇退?”

    蔡襄苦笑道:“陛下驳回臣的奏折,又加封臣为端明殿学士,莫非就是怕臣挂冠回乡?”

    陆承启毫不掩饰:“蔡卿有大才,朕亦有耳闻。上任福建路转运使,而后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以来,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朕心甚慰。若朝廷多些蔡卿如此能臣,朕何须劳心劳力?”

    “陛下过誉了,臣何德何能,可担此赞誉?”蔡襄心下一沉,知道短时间内这小皇帝是不可能放自己走人的了。他虽然清廉,可对朝廷的政策看得比谁都通透。小皇帝雄心勃勃,要成就千古一帝,比肩秦皇汉武,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可小皇帝的动作太大了,已经深深伤害了文官集团。文官集团的能量,小皇帝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不惧。可蔡襄看得通透啊,这文官集结起来的力量,足以左右天下。蔡襄借口回家侍奉老娘亲,也确实是有此事,但更多的地方,是他想躲过这场政治灾难,避免惹火烧身。可不曾想到,这小皇帝根本就没有心思放他走,反而一纸圣意,将他调回了长安城中。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棋差一招,满盘皆输啊。

    其实陆承启的心思也很简单,这蔡襄在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历史总不会作假的,所以当蔡襄上奏折的时候,他就进入陆承启的眼中了。秉着宁杀错莫放过的原则,陆承启驳回了他的奏折,还把他调回了长安。

    “嘿嘿,想跑,没那么简单!”陆承启心中得意洋洋地想着,“要是被你跑了,我就枉为重生人士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门四进士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身体健康!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次恩科居然出现了一门四进士。苏家包揽两次恩科状元、榜眼席位,已经很让人惊奇了,出现一门四进士,那更是了不得,所有报纸都竭力鼓吹,说什么“天降祥瑞”,大顺“国祚绵长”,文人辈出云云,十分夸张。

    只有陆承启知道内情,以王安石四兄弟的实力,放在哪一次科举中,也是很有实力的。要怪只怪大顺的政策,之前的七不准考,第一便是不准工商类科考,王家完全是受了无妄之灾。现在取得了科举资格,自然就是“一鸣惊人”了。当然了,个中曲折,就算陆承启说出来也没人信,姑且让王安石四兄弟成就一番名声得了,也算是弥补了他们王家历代不能科考的遗憾吧。

    正是世人鼓吹,王家瞬间出名了。而这种名头,让陆承启都不得不认真对待。毕竟除了王安石名列前六甲之外,其余的都是二十名开外。按照十品官制,除了王安石一个可授从九品以上职官外,其余皆是十品官。而民间的意思,则是王家“乃书香世家,做个小吏,忒埋没人才”。于是乎,一场关于十品官制的讨论,又再次兴起了。

    十品官制是陆承启改革官制的核心,容不得人家冒犯。眼瞅着这议论声又将矛头隐隐地指向了十品官制,陆承启焉能不留个心眼?至此,陆承启要是再感觉不到有股势力在和朝廷,准确来说是与他暗暗较劲,那陆承启这个皇帝就白做这么久了。

    至于始作俑者是谁,陆承启用脚都能想得到,不就那些“好吃懒做”的士子么!

    要知道,在大顺当官,那是最舒适不过的了。只要博一个七品以上的官身,做个县令之类的小官,就等于做了土皇帝一样。下面的政务,全由小吏包圆了,而县老爷只需要搂着小妾,翘着二郎腿,等着有人送钱上门就行了。

    只可惜,他们生不逢时。

    敢于伸手的,都一个子不差地吐了出来。吐不出来的,嘿嘿,那没话说,鬼头刀伺候着。

    不敢伸手了,那做个闲散的小官总行了吧?这不,十品官制又出来了,政绩考核不过关的,当地百姓风评不好的,统统卷铺盖走人。

    这下可就彻底炸锅了,铁饭碗都没了,这怎么行!

    于是乎,这些大小官员,一个个敢怒不敢言。毕竟小皇帝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凭什么一个衙门主官,竟连小吏都不如?这种极其“苛刻”的考核,直接让许多大腹便便的官员,吓得“勤奋”了起来。不勤奋不行啊,监察司神出鬼没的,谁知道他们的政绩考察会怎么写?便是监察司不上奏,当地百姓说你没作为,那你的乌纱帽也算是不保了。

    好不容易杀退千军马马,当了官。本想着舒舒服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坐在衙门里面,悠悠闲闲过一辈子也就算了。可这下好了,朝廷改了政策,如此“待遇”肯定是别再想了。至于你做得好不好,能不能保得住乌纱帽,还得看监察司脸色,百姓的脸色,这其中苦楚向谁说去?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当官为了啥,不就是图个衣锦还乡,面子有光,舒舒服服地当个“官老爷”么?现在好了,官老爷当不成了,一天到晚简直比小吏还累,这让这些官员心中怎么平衡?

    明里的动作是不敢做的,毕竟能不能当官,还不是小皇帝一张嘴说了算?

    暗地里的动作,那就层出不穷了。反正只要弄掉十品官制,他们就“阿弥陀佛”了。

    所以陆承启要面对的,不是士子,而是文官集团。他们开始颇有默契地凝聚力量,向陆承启施压了。奈何他们实在小瞧了陆承启的决心,陆承启早就说过了:“你们要是不想做官,大把人想。朝廷里面缺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大把人等着上位,你要是做不了,赶紧退下来”

    这样一来,谁还敢不拼命,不用心?只是这些文官也不是吃素的,暗地里搞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捏造谣言,乘势而起是家常便饭了,更高深的,是请来一些所谓“隐士高人”,公开抨击十品官制,说什么“有违祖训”云云当然了,随之而来的,只有一些故弄玄虚的官员被罢黜官职,除此之外,十品官制有如泰山般,纹丝不动。

    正所谓见得多了,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来。这些官员在背后搞小动作,也不是一两次了,手段几乎都一模一样,真不知道是他们黔驴技穷,还是头脑不开窍?陆承启下旨监察司彻查后,便不再关注此事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过不多久,又会有些自不量力的小官被罢黜了。当然,这些小官都是炮灰,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潜伏在朝廷之中!

    而此刻春风楼上,王家六人,正举杯欢庆。一门四进士,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这一次,不仅仅是光宗耀祖,连带王姓都光耀了一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季父,好诗!侄儿虽不能赋诗,可还是能鉴赏一番的”

    王旁话音未落,王安石就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不学无术,这是前朝诗人孟郊的诗!”

    王旁一愕,才知道自己出了丑,连忙嬉皮笑脸地说道:“爹爹勿恼,孩儿自罚一杯!”

    王安石叹息了一声:“王家就算一门四进士又如何,生了你这孽子,寿命都损十年!”

    王旁知道,王安石现在有点气恼了,也不敢说话了,只能默默地一饮而尽,自顾自地夹菜,这场景好生凄凉。

    “三哥,今日高兴,就莫说这些话了。旁儿读书不成,还有祖业供他挥霍,怕甚?只要医治好元泽的病,还怕王家后继无人吗?”王安国见气氛有点不对劲,连忙出来打圆场道。

    就在这时,一行人登上了春风楼,似乎也认出了是王家的人,嘴上有点不屑地说道:“那可是一门四进士?”

    “刘公子,正是他们!”

    “便是一门四进士又如何,不过是区区小吏罢了。可笑今人,居然还奔着科举去当官,这不是犯傻吗?”

    王旁一听,脑门上的邪火登时窜出。他被王安石骂不打紧,都骂了十几年了。可有人诋毁王家,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他血气方刚,正待一怒而起,却被王安上死死拉住“制怒!”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热讽

    “哟,还想动手啊,不知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吗?”那个刘公子眼尖,瞧见了王旁的动作,却一副欠揍的模样,大咧咧地继续说道,“莫要以为你们一门四进士就行了,本公子告诉你,有些人还是你惹不起的!知道本公子是谁吗,本公子的叔父,乃是当朝天子跟前红人,中书舍人!家父刘同,寿州通判。哼,不过是新晋进士,神气什么!”

    话音刚落,这刘公子身后一人登时出声附和道:“不就是一时得志么,也不看看年纪多大了,好意思来考科举?”

    “陈尚法,刘琦,你们够了!”

    这人话音刚落,旁桌一人看不顺眼,立时起身喝道。

    “哟,这不是孟源长吗,怎么中了个进士,就如此飞扬跋扈了?”那陈尚法冷言冷语地说道,“不过是捡了个进士,就真当自己是号人物了?哼,与苏子由同流合污之辈,也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

    这人正是和苏辙交好的孟琦,他时常向苏辙请教问题,一来二去,文章水平大大提高,这次竟也中了进士。“陈尚法,你真的是不知好歹!自己连殿试都不进,排名在万名之外,就肆意诋毁他人?真耻于与你同个书院,耻于与你相识!还有你,刘琦,仗着令尊叔父在朝为官,就敢出口伤人?自己不学无术也就罢了,你有什么资格诋毁恩科进士?”

    “说得好!源长,待得来日传胪唱名,跨马游街,当可羞煞此等小人!”

    孟琦义正言辞的一通话语,瞬间赢了周围人的心思。这就是人心所向,不是凭你口硬就能改变的。科举历来被世人视为朝廷取士,文人正途,实现自己抱负的途径。况且在皇榜张贴出来后,春风楼因前朝诗人孟郊在此题诗而成的春风楼,也就成了新科进士雅聚场所。此刻春风楼上,多数都是新科进士,或者是相熟之人,大家都在展望着未来,突然有人闯进来跟你说考科举无用,你会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