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行动-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云南有个被称为“滇”的国家,但此后再没有关于它的记载。除了后来的《后汉书》和《华阳国志》,又重新引述了司马迁的记载外,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个古滇国就此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到哪里去了。
  如果不是这次考古发现,可能永远也没有人知道,《史记》中这短短的记录背后、是多么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时代。
  随之出土的文物,几乎代表了古滇国时代青铜文化的精品,有滇国重器贮贝器、铜编钟、带金销的剑、黄金珠、玛瑙、玉、车马饰和造型奇异的铜扣饰。
  它们价值连城,代表着一个湮没了的、云南古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古滇王国的真实存在。
  美轮美奂的青铜文化,是这个古老王国曾经辉煌的证明。她们极为精美,工艺水平极高,其风格和造型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绝无相同之处,是一种在独立的地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毫不逊色的文明。
  这个神秘的古代文明,似乎也按奈不住寂寞,在消失了2000年之后,又悄悄地掀开了一条缝隙。
  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云南比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晚了1000多年。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云南人靠其才华与智慧,将青铜时代的文明、发挥到了极至。
  至今仍然让历史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这个几乎是突然之间、出现在云南高原上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从哪里发源的?
  学者发现,古滇国的工匠们,不但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他们还掌握了铸造技术中、铜和锡的合适比例。兵器中锡的比例较大,以使其硬度提高;装饰品中锡的比例较小,以便造型,反映出古滇人已熟知不同金属的性能。有的器物表面经过了镀锡、错金、鎏金的处理,镶嵌以玉石纹案,有着对称和端整的外形,花纹精致繁缛。
  贮贝器和一些扣饰上的人物,虽不过3公分大小,但是都眉目清晰,面部表情可见。器物上线刻的纹饰很浅,但技法却很熟练,都是两千年前、工匠们凭手工刻画的。这些文物表明,滇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
  我们对古滇国的发现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多。比如这个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滇王国的都邑建在哪里?
  以滇池为中心的区域里,古墓连着古墓,在不深的土层下,到处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件,在滇池沿岸不深的土层下,人们修路建房、不断地从地下挖出锈蚀的剑矛或斧钺,然而却始终没有人找到滇国的古都。
  古滇国消失了,但它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0多年后,滇——这个创造过辉煌的青铜文明的王国、成为了云南的简称;昆明——这个游历在滇西高原、居无定处、与滇人征战不已的游牧民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名称,这不就是那段已经消失的历史、留下的遗产吗?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用身边这些、残存的历史碎片,再现出那段灿烂的青铜文明。
  滇文化、必须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定,其实这些千古之谜、与现代的联系线索有两个,一个是花腰傣,另一个就是铜鼓。顺着这两条线研究下去,滇文化研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成果。
  铜鼓是古滇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证据,世界公认中国云南是起源地。铜鼓,由实用器逐步演变成礼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力和实力的象征。
  铜鼓从云南一直流传向广西、东南亚一带,考古发现当时铜鼓的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
  怎样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铜鼓的起源、铸造、演变和传播整个过程还原出来,再现于世人的面前,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一大课题。
  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我们很熟悉的茶马古道,从李家山墓地发掘出的琥珀珠和贝币来看,更证明了当时与缅甸有商道可通,这些信息反映了、古滇国的一种远距贸易,古滇国文明还直接、渗透和影响了越南的东山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有类似的之处。三星堆文化现已上升到了、长江文明的起源的高度。而中国北方和中原的青铜文化、由于交流频繁,所以又有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近亲繁殖的现象比较突出,体现在出土文物、风格造型的大同小异。
  惟独李家山的青铜文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几乎和东汉以前的北方文化、无任何交叉点。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所表现的主题,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算是中国青铜时代中,最活泼最灵动的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是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面对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产生创作的冲动。特别是贮贝器和扣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的精华。还有青铜冶铸工艺上采用的失蜡法,难度极大,铸造精致,可以说是当时工艺技术上的巅峰,这些对飞机发动机的精密制造,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据考证,古滇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它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古滇国曾长期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显得神秘而离奇。
  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当时的古滇国民族、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就以器物和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多限于兵器和礼乐器。
  尤其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栩栩如生。以装饰题材中动物图像而言,古滇国青铜器经常出现的、就有四十余种,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刻画得十分精致逼真。
  古滇青铜器与我国其他边疆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不仅有兵器戈、矛、叉、剑等受中原商周青铜文明影响的青铜兵器,更多的是以反映滇王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贮贝器和铜扣饰,明显具有滇王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佘巳火看了看起灵,小心翼翼的说道:“1956年,石寨山6号墓出现了、令学者们震惊的发现:一颗金质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来,《史记》中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的史实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古滇王国确实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晋宁一带。”
  

第一百零四章 劝君更进一杯酒
更新时间2014…7…9 11:44:55  字数:3755

 2013年9月11日17:30云南石寨山
  史学家历来认为汉俞元古城,在史书上消失是个谜,在历史上,即使俞元建制变更地名,也应有所记载,但南北朝后俞元古城信息中断,俞元城到底哪里去了呢?
  《汉书·地理志》载:“俞元,池在南,桥水所出……”,“桥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县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俞元县境是现澄江、江川、红塔、石林等县区,这样一个大县、强县,其县治龙池洲应是一个繁华的城池。
  从规模判断,这个城池,肯定不是现在说的澄江城,那么,汉代的俞元县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城池、是否已经沉入抚仙湖里了呢?
  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内城,可能是滇王的离宫,而滇王离宫、可能就是后来改称的俞元县,俞元古县城,也许真如百姓所说、因地震或者火山爆发而沉没湖底,就是已经探测到的、抚仙湖下残存的古城。
  晋宁县晋城镇,位于滇池东岸,三面环山,一面湖滨临着丘陵平原,这里,阡陌纵横,田畴交错,良田万亩。离古镇西约5公里处,就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此地是数代滇王及其家属、仆从们的最终归结之地,是晋城镇一带古滇王国的都邑,是滇文化的发祥地。
  晋城镇从遥远的汉代以前至唐代,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隋文帝统治中国时,晋城作为宁州郡治所,曾由刺史梁毗、“拓州城七里,建九门十二衢”,可见当时规模之宏大。明代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筑砖城,东南西北建瓮城和龙翔、南熏、凤翥、拱城四道城门,以后的数百年间或修或毁,到1954年我们实地勘测时,残破尚存的古城墙有4100米长,高为4米。
  走在晋城古镇内,佘巳火慢慢的为大家介绍说道:“明清两代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如今大都保存完好,依此,人们仍可想象出、当年古镇的繁荣景象。”
  2003年5月20日《昆明日报》报载:“古镇悠久的历史,独具一格的古老民居院落,街巷别致的格局及精致的建筑雕刻艺术,已引起瑞士苏黎世文物保护局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他们曾三次亲临古镇考察,古滇帝都的一幕幕遗落的文明,使他们惊叹不已。”
  古镇晋城在云南建筑史和城建史上,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保存完好的明清两代城建布局,占地约60多万平方米,由老城的上西街、下西街、官井街等8条街道组成田字形,并附以数十条小巷的格局,此建筑风格、自明朝万历年间保存至今。
  街巷间保留下来的民居院落,多为“干栏式”、“一颗印式”的结构,采用“三间四耳”或“两间两耳”四合院布局,抬梁穿斗式屋架,重檐歇山式组合,雕花格子门窗,画龙刻凤,花木浮雕,精致而高精尖化无穷,受到了中外专家极高的品价!
  抹去民居上厚厚的尘埃,耀眼的民族艺术光辉,瞬间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中国古代的乡村城镇,除了紧靠河流溪水而外,大都凿有水井,晋城的古井之多,是一般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关于井的掌故和传说,在晋城可以收集到许多。
  不论这些传说可信度如何,但今天人们看到的,却是“家家有水井,户户有清泉”的水井民俗大全奇观!
  古镇上,几乎所有的民宅都有一口水井,当地人称之为“私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井还不是在院子里,而是直接挖凿在主人家、厨房内的灶台边,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与这些私井相应成趣的是宅外的街道上,也散布着一些水井,这些井称为“官井”,晋城官井街因此而得名。
  这些古井与其它地方的井、有着不同的特点,一是井口小,井口直径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二是井栏两侧都有一个相对称的小孔。
  当地老人解释,井口小是为了防止轻生者投井寻短见,井栏两侧的小孔是为了加井盖上锁、防备歹人投毒!
  多么智慧的思想,多么周到的防范,这就是古镇人极富创意的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在那用紫砂石或大青石凿成的井栏上,井的主人家日复一日用井绳上下提水而遗留下的一道道磨痕,深深地打印在井栏上。这是岁月的逝印,是晋城世代生民的悲欢、延续留下的生命诏示录。
  起灵又捣乱的笑着说道:“多么危险的生活啊,多么脆弱的生命啊,多么可怕的大学宿舍啊,让我不明白的是、饮水机的小孔都可以投毒,为了加井盖上锁的小孔,还能够阻止歹人投毒!”
  晋城古镇的周围四方,自然景观极其优美,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