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苏联-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你很有想法,以后有机会的话,请你到莫斯科一谈。”就在安德烈在拉下脸来的阔日杜布的命令下,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听到了西蒙诺夫这句话。
  本来,安德烈还有很多想法的,后世的苏…27,完全就是被变态的总重超过一吨的雷达所拖累,要是提早上集成电路,别在电子管上浪费时间,重量能减下几百公斤来,外形优秀的苏…27,就不用在增重和减重之间不断往复,最后的了个先天性的软骨病了。
  毕竟现在才76年,离苏…27的正式定型,还有十年的时间,凭借苏联的这种计划经济,认准方向,进步会相当迅速。
  但是,安德烈毕竟只是个飞行员,要是现在大谈特谈t…10,那肯定会被克格勃抓去小黑屋,问询自己怎么得到那些性能数据的。
  现在,听到了西蒙诺夫的邀请,安德烈心中一阵激动:“好,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去!”
  轻松地迈着步子,离开了这架侦察机,安德烈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干了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接触到了美国最先进的电子技术,苏联国内的电子领域的专家,也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希望他们开阔了眼界,不要抱着电子管打天下的思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尤其是为新一代战斗机配套雷达生产厂,不论是niip,还是niir设计局,都该从这架美国最先进的电子侦察机上受到启发啊。
  回到了宿舍之后,别连科夫已经鼾声如雷,果然酒精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安德烈知道,电子技术进步什么的,还都有补救的方案,而眼前的这个家伙,才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炸弹!
  该怎么办?做他的思想工作?想起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个别连科就是自己的长机,虽然这家伙要当叛徒,但是毕竟还是在司令面前帮自己掩饰失误,也算是够意思了。不到万不得已,自己还是该尽量挽救这个家伙。
  躺在床上,安德烈翻来覆去睡不着,自己是怎么穿越过来的?而到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自己的经历就是非同寻常啊,可以说,已经改变了历史,以后,又会怎么发展?
  第二天,天空晴朗,当安德烈从宿舍里出来的时候,机场上的那架ep…3,已经消失不见了,肯定是在昨天晚上的时候,那架飞机被拆解,然后不知道运到什么地方去了,也许就在基地的某个机库里,也许已经被运到了苏霍伊,或者米高扬等公司的工厂里。
  在基地的餐厅里吃过早饭,安德烈就来到了机库里,那架崭新的战机,映入了他的眼帘。
  米格…25pd,这款在米格…25p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进的型号,重点就是雷达!
  硕大的机鼻前端,已经不再是那个旋风…a雷达系统了,339厂对米格…23的蓝宝石…23雷达做了改进,使用了90cm直径的天线,最大作用距离相比蓝宝石…23雷达提升至115公里,采用了新的扫描体制和火控计算机,新雷达具备了向上52°,向下42°的俯仰扫描范围,这使得米格…25从此具备了初步的下视/下射能力,独立搜索目标的能力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这套雷达,被命名为蓝宝石…25雷达,北约绰号狐火。
  这套雷达为脉冲多普勒加连续波体制,相比旋风…a的单脉冲体制,进步了不少。虽然跟此时已经服役的美国海军的雄猫战机的采用平板缝隙天线的awg…9没法比,也比原来的好不少了。
  同时,安德烈还看到了机鼻前端的新装备,tp…26…sh1型前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
  在后世,这种系统已经广泛装备在多种战机上,尤其以苏…27和米格…29为最,而现在,这套系统虽然并不成熟,却已经也被苏联工程师应用起来了。论电子技术,苏联是要差不少,但是,各种简陋的系统组合起来,却能够发挥稳定的作用,苏联工程师的系统集成的水平,连美国同行的自愧不如。
  这套系统就是弥补苏联雷达方面的不足的,对目标的搜索范围达到45公里,更可以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为飞机提供稳定可靠的目标搜索手段。除此之外,战机的火控系统也做了升级和改进,具备发射r…60型格斗导弹的能力。
  此时,战机已经完成了保养,机翼下面,已经挂载了两枚r…40和两枚r…60导弹。
  看着自己的这架新座机,安德烈不由得有些心中激动了,如果不是昨天自己的表现,这架战机肯定轮不到自己来驾驭,虽然己方的战机,后期肯定是要都进行改进,达到相同的水平的,毕竟还是自己首先驾驶了这款改进型飞机!
  顺着舷梯,爬进座舱里,安德烈对照着说明说,看着面板的改进。
  在后世,西方对苏联的座舱的人机工效进行了抨击,认为苏联人的座舱设计不合理,让人适应机器,各个按钮摆放没有条理,不方便。这些的确都是缺点,不过,这样也是有优点的,就是飞行员的改装,相当简单,可以说,只要能飞一种机型,其他机型的仪表摆放位置,都是固定的,不用像西方的战机那样,每换一个新机型,就会有一个大幅度改变的座舱。
  现在,这款改进的米格…25pd,几乎就跟原版的座舱布局是一样的,只是在雷达面板上多了几个旋钮而已。
  安德烈正在兴致勃勃地摆弄各个旋钮,就听到了外面响起犀利的防空警报的声音,紧急情况!


第十五章 起飞截击
  当昨天这架ep…3迫降到索科洛夫卡基地之后,基地就进入了一级战备,基地内所有能够起飞的战机,都完成了起飞前的所有准备,随时可以进行拦截。
  现在,听到这个警报声,安德烈关座舱盖,立刻示意地勤人员检查座舱盖锁定状态,搬走梯子,然后拖动这架米格…25战机出机库。
  此时,跑道上待命的两架米格…25,已经对准了跑道,接通了无线电的安德烈,就听到了耳机里传来司令阔日杜布的声音:“全团起飞,准备迎敌!”
  通过自动化的防空系统,远程雷达已经发现岛国起飞了大批的战机,正在从东南部飞来,已经飞越了日本海的中线!
  从雷达上截获的目标来看,对方起飞了二十架战机,在这种情况下,己方也应该全力迎敌,这是索科洛夫卡基地的使命!
  513航空团一共是二十四架米格…25战机,除去正在保养维修的,可以出动的,只有十八架,从数量上还处于劣势,所以,必须要全数迎敌!
  在冷战中,这种空中对峙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必须要展示出己方的能力来!美国人这么气势汹汹,己方绝对不能示弱!昨晚的时候,莫斯科已经下达了命令!如果这次己方能够给国家争光的话,立个团体一等功,阔日杜布也就能高升,调到莫斯科去了。
  迎接敌人!
  米格…25战机的尾部喷出炽热的火焰,推动着战机,在跑道上滑跑,起飞,一架又一架,自从这个基地组建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几乎整个航空团都起飞迎敌!
  其实,整个滨海边疆区,承担着对驻日美军的一线作战任务,航空部队并不仅仅是索科洛夫卡基地一处,就在南部的军事重镇海参崴,就有苏联在远东的重要的空军基地纳霍德卡,里面驻扎的是苏联精锐的47团,全部使用米格…23战机。
  在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军种划分有些不同,飞上天的并不是空军一个军种,还有防空军。
  苏联空军,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突击敌陆、海军集团,破坏敌重要军事工业和交通运输目标,摧毁敌战争潜力,袭击敌指挥通信机构和设施,支援陆、海军作战,空降、空运、空中侦察等。这和其他国家的空军的目的一样,是对外挥舞的有力的拳头。
  而防空军,出现在二战之后。二战中的盟军轰炸机群对德国和日本本土成功进行的战略轰炸给苏联领导人以极大的震撼。二战后,双方进入冷战,美国空军大量装备机载核武器和远程战略轰炸机,使苏联本土纵深重要目标受到了严重的空中威胁。于是,苏联在五十年代末期建立了独立的防空军,由雷达兵、防空导弹兵、各专业兵种和专用防空的截击机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国土防空作战系统。主要任务就是防备西方国家的远程侦察机和远程轰炸机,由于苏联国土辽阔,专业的截击机需要快速到达,使用自己携带的专门的导弹完成任务,并不需要和战斗机一样的优秀的格斗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苏联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外打击,是进攻型的。而防空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苏联广阔的土地不受敌国的空中打击,是防守型的。
  而现在,发现了岛国起飞了大量飞机,第一时间接受任务的,就是防空军!米格…25有着快速冲刺的优势,可以第一时间到达拦截位置,同时还有着大功率的雷达和中程导弹,可以远距离地进行拦截。此时苏联已经完成了自动化的防空系统部署,米格…25战机可以在自动化防空系统的cgi引导下,主动接敌。
  而此时,海参崴的空军基地,也忙碌起来,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戴着几乎遮住整个脑袋的飞行头盔,穿着高空代偿服的安德烈,通过戴着手套的手,拨动着面板上的各种开关。
  尾部两台r…15bd…300发动机迅速启动,发出了巨大的轰鸣,这种体积最大的涡喷发动机,甚至可以容纳地勤人员直接就钻进尾喷管里去,加力推力高达112千牛,已经是这个时代逆天的大推力发动机了,配合着战机为了高空冲刺用的气动外形,可以飚着超过三马赫。
  松开刹车,滑向跑道,安德烈向旁边望了一眼。自己是长机,别连科上尉没有在。
  别连科的座机有故障,还在修理之中,至少一个星期之内,他是无法驾机重返蓝天了,想起别连科,安德烈又有些心神不宁,他摇了摇头,让自己忘记如何处理叛徒的事,安心这次截击飞行。
  “索科洛夫卡,032请求起飞。”安德烈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立刻起飞,跟随二大队,海上十四号区域。”
  “收到。”安德烈沉着地回答着,同时打开了加力。
  尾部喷出炽热的火焰,两台发动机爆发出最大推力,米格…25在跑道上快速地滑跑,跟着直指蓝天。
  后世的战机,比如安德烈驾驶的歼十一,推重比早就超过了1,在起飞之后,可以大迎角地向上爬升。
  但是现在,这米格25的发动机虽然给力,但是机体更沉重,现在,灌满了燃油的米格…25,总重高达三十六吨!想要大迎角的起飞,那就别做梦了。不过,战机的整体设计依旧是不错的,这体现在飞机的最小离地速度,只有三百多千米每小时而已。
  透过狭小的飞行头盔的视窗,安德烈看着地平线快速后退,接着,他拉起操作杆,前面的机轮抬起,继续滑跑了两秒之后,战机忽然一轻,离开了跑道。
  尾部喷出的气流,在天空中划出了一条线,紧跟着前面的二大队的气流,安德烈在爬升中加速。
  这款改进型的战机,同时换装了比米格…25p更大的发动机,可以发现爬升能力比原型有一定的提高,虽然是最后起飞,安德烈还是很快追上了前面的二大队,加入了编队之中。


第十六章 下视下射
  爬升!不停地爬升!很快,气流就就看不到了,此时已经进入了平流层。
  飞,继续向高处飞行!更高,更快!就是这个时代的战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随着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