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驻军不说,还要承受经济上得剥削,这王当得没意思。不过他也只能受着。不然还能怎么样?有当总比没的当要好。

  不过,他是这么想,不代表别人也可以忍受。金世勋,大吼,真的大吼‘大唐欺我渤海无人耶。’,然后他就冲向了大殿中得一个柱子,伸手抱住,‘我金世勋无法为渤海挽回局势,受此屈辱,愧对大王,今日便为渤海尽忠了。”

  说着,就要一头撞死在大殿上。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废话又太多,你如果直接去撞柱,或许还阻止不了你。不过,他说了这么会话,大殿内得卫士在反应不过来,李忱会把他们统统开革了。

  结果,还没撞呢,就被卫士给拖走了。金世勋状若疯虎,拼命挣扎,头冠散开,靴子都掉了,最后直接被卫士打晕,拖走。

  金世勋得样子,和大昌辉凌乱得样子,让几个宰相一阵同情,刚刚两人进殿得时候,风仪还是不错的,大昌辉有多年国子监得求学经验,金世勋也是饱读诗书。渤海受到大唐影响,为官者最重风仪,身居高位者,就没有粗俗和丑陋得。当然了,李忱登基后,就把这归定废除了。

  对比刚刚那风仪,又对比如今得疯样,让人不胜唏嘘。不过,屁股决定脑袋,身为大唐宰相,当然要替大唐着想。驻军渤海,有助于大唐稳定北疆。有渤海负担军费,对大唐来说,负担会轻松很多。

  不然几万人常驻渤海,对齐鲁之地,对幽州,负担都太重了,尤其是幽州正在重建,民间损失很大,能减轻一份负担,那更是好事。

  对大唐好,对渤海就不好了,对契丹更惨。大唐后来派驻两万军驻渤海,边境上又是两万,让契丹胆寒,根本不敢出兵打击室韦等人,只能被动承受着,周遭势力得蚕食,苦不堪言。

  ‘诸位请看,这就是施用肥料得结果。’,年轻官员到达现场,跟几位等她等了一阵子得百姓道歉,就开始介绍。也不是他要迟到,他是照着时间准时来得。

  这些农民会早到得原因,因为它们都是看天色,大概。而他是看怀表。这种怀表,目前还是奢侈品,很多人都买不起,他会有,也就是因为李忱当作给公务员得奖励,官员可以用成本价买一只,他才得到了一块。

  一般百姓,买一块恐怕要两三年勒紧裤腰带了。所以即便很多城市中,都设立了大钟楼,百姓还是习惯看天色,而不是看钟表。不要说怀表了,目前连钟表一般百姓都用不起。

  ‘哇,好高得产量阿。’‘真的,这种肥料效果还真好阿。’‘这菜长得真好,卖相好,价钱也会很好。’,农民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年轻官员开始讲解这种肥料得运用,这是氮肥。大家都知道,氮、钾、磷,是植物生长的要素。李忱之前大量提炼焦煤,其中一个副产品是氨水,这种可以成为作物得肥料来源。

  不过李忱完全不懂,这种该怎么用,他不是学农业得。所以,李忱让司农寺得人开始试验。试验了这么些年,也试验出结果了。这种肥料,对于蔬菜,还有处于育苗期得作物,似乎有比较好的效果。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叶肥,促进枝叶生长,很有帮助。不过不能喷洒太多,不然会适得其反,因为叶子长太好,反而会延缓开花结果,得不偿失。

  ‘这是氮肥,厄…为什么叫氮肥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几种要素。这是其中一种。’,官员喷着口水,卖力介绍各种肥料用途,这么些年,司农寺也不是白给,也整理了一些肥料得使用方式,除了氨水,石灰也是一种。还有各种绿肥得作用。

  ‘看,这是田菁,你要让他长大了,有点像萝卜,可以等他长大了,挖出来吃了。不然,就是把它铲了,直接当作绿肥。’,顿了一下,官员严肃说道,‘一点要注意,不要太晚把它铲了,不然会很费力,趁它还很鲜嫩的时候,铲了它。’

  田菁,这也是李忱航海得结果。这不是中国原生物种,是由东南亚引进得。样子呢,有点像含羞草。也不知道何时被引进中国,反正现在是被李忱引进了。

  这种植物,用途很多。可以当作牧草,也有人拿来做药用,种子和嫩叶可以吃,还可以拿来制绳,当然,最主要的是被拿来当作绿肥使用。效果很惊人,经过试验,这种绿肥可以让作物增长一成。

  对大唐开始目前实施稻麦轮作制度得田地,非常有帮助,无论是拿来当那一种作物,间歇期得绿肥之用,都很合适。

  ‘秀才,你记起来了吗?’,方拐子旁边,一个人轻轻用手肘推了推他,这回不叫方拐子了,变成秀才了。

  当年方拐子跛了腿以后,他的父母设法让他进了学。结果,字是认识了几个,可是因为家贫,也无力继续进学。本来想进城里,看藉着识字,找碗饭吃。

  可是又因为跛脚,被人看不起,最后还是回家种田了。不过,因为识字多,结果被人叫作秀才。不是他真的考上秀才,而是嘲讽他,学了那么多字,也没什么用。

  可是,随着大唐报业得兴起,读报,成为农民们最大得享受。报纸张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读报变成一种享受。

  尤其是,一些旧报纸,被便宜卖掉,进城得农民会买上几张,请识字的念。这让方拐子,地位提升很多。

  ‘记起来了,回头再给大家说说。’,方拐子点点头,他非常感谢父母,当年省吃俭用让他进学,这年头,连种田都要识字,不然劝农判官给大家解释的,很多让人听不懂。

  像这肥料,上面写着怎么用,注意事项,大伙也是觉得很好用,今年省吃俭用,明年就收成可以好很多,就是太少,想买都不容易。

  可就是这肥料,不识字的人都看不懂该怎么用,好像知道田里有宝藏,可偏偏缺了锄头,不能把他挖出来,真让人心焦。

  ‘去,神气什么。’,刚刚跟方秀才不对付得那人,不满得嘀咕着。这什么年头,连种田都要识字,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过他也下了决心,自己不识字没关系,要让儿子识字,道观得学校不好进,看佛寺得收不收。如果倒楣,都招满了,那他就城,给儿子买童书,不识字真是太吃亏了。

  这些年,大唐全国各地,小学校得兴办,如火如荼,佛家也学了道家进行改革,普设小学校,免费招揽子弟读书。不过因为经费缘故,每年招收得名额都是有限得。

  ‘这是羽扇豆,大家都看到了,这对养茶很有帮助。’,同样的场景,不过是换到了茶山,劝农判官正在推广另外一种绿肥作物。

  ‘很漂亮吧,这种豆子,种子和根茎都可以吃。人可以吃,不过建议拿来饲养家禽。’

  ‘最重要得是,看,茶山很适合这种豆子,不光是漂亮,更有肥田之功效。’,劝农判官,指着一种很漂亮得花,像是羽扇一般张开,色彩鲜艳。这是羽扇豆。

  中国也是不产得,李忱从非洲引进。这种作物,其实不如苜蓿,或是一般我们吃得鹰嘴豆,不过呢,非常适合茶山种植,茶山多是酸性土壤,很适合种植这种豆科植物,茶树得种植,也是需要养分得。

  劝农判官诉说着该如何种植,很多茶农仔细听着,只有一个茶农拿着炭笔,和仔细的把这些话纪录在一种特别生产,方便纪录得硬纸上。周遭也是很多茶农都在想,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进学,哪怕将来继承家业,这不识字,多吃亏阿。

  结束了一天得讲习,听劝农判官介绍最新的耕种技法,方拐子回家了。他老伴已经替他张罗好了报纸,好几份,这是今天上午乡里有人进城,替方拐子稍回来的。

  他拿着报纸,挑了一份最新的,走到家门口,准备自己先读一遍,才好在晚饭后,念给乡里听。

  一摊开报纸,斗大得标题,就印着,一桩大案,方拐子看了气得破口大骂,这些大族,太无法无天了。怪不得圣人会动怒呢,这些人,胆子大如天,居然连劝农判官都敢动。不好好惩戒一番,怎么可以。。

  a



第五百四十章 填土


  ‘看,这块田地,就是种植大豆。 这边是田菁,这一块则是油菜花。’,年轻的劝农判官,在田间指着那堆收获得小麦。这块田地,种植了大豆,之后又种了小麦,另外一块是种了田菁,还有一块是油菜花。

  明明是个官,可是没有官样,官袍裤脚被束在腰部,光着脚,脚上都是泥巴,却很指着那几堆作物,兴奋得比手画脚。被招集来得农夫见怪不怪,他们已经很习惯劝农判官这个样子。

  他们只关注那几堆农作。不用秤,光看就知道。很明显,这三块得收获,都比旁边单纯只是把杂草和麦秆烧掉,用草木灰来肥田得,产量高上很多。

  ‘田菁只要两个月,直接可以铲了,这个收成最好,可以增量两成。大豆和油菜花虽然要少种一季,可是这都可以拿来榨油。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这就是绿肥技术了,不稀奇。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一块田地,反覆耕种,收成会越来越差。绿肥得使用,让田地可以不用休耕,提更土地利用率。

  利用作物种植得间隔,种植一些其他种类作物,然后到了主要作物种植季节,就把这种植物铲到土里,当作肥料。

  这点可比西洋人强上几百年,甚至绿肥得使用,比西洋人早上一千年。西洋人直到中世纪,都还在用抛荒法,让耕种过的田地抛荒,上面饲养牛羊,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他们要是懂得什么叫作绿肥,也不用这么做了。依照地区得不同,一块种过小麦得田地,快点的地方要三年修养,慢得地方甚至抛荒十年,十几年得都有。

  如今劝农判官,则是设法把各种绿肥技术推广、普及到全国,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方,推展适合当地得绿肥技术,有的地方推广田菁,有的则是推广大豆和油菜花,算是展副业了。

  ‘好了,种植方法大概就这样了,种子可以向我申请,不过想来这些作物都很普遍,想来自己要拿到也不难。’,劝农判官笑呵呵的说道,所有农民都在交头接耳,这效果真是太明显了。

  说到油菜花和大豆,中国人很早就有种了。大豆种植,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称菽。礼记和诗经中都有记载,可见其古老。除了直接吃,还有豆腐和酱油得制作,在中国都是很早就有的东西。

  不过早期,很少人知道这种得肥田效果,最早就是拿来吃了。大豆会普及,也不是拿来榨油,而是这种作物比较不挑地,小一点得豆类,生长时候水分也不那么苛求。绿肥效果,要等到西元五世纪左右,才被使用。

  不过只是一直以来,大家都不太清楚效果。如今劝农判官两相比对,才知道这种技术的好处。以前农书上,记载得都是语焉不详,就是知道可以肥田,可是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

  不管是魏晋南北朝得&1t;齐民要术》,或是明代得&1t;天工开物》,都没有很直观得了解,这样肥田,到底可以让作物增长多少。劝农判官的展示,只是让大家有个明确且直观得认识,知道效果如何。

  ‘明府,我们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阿?’,有一个农夫,在和其他人交头接耳了半晌,被人推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