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史德乌默啜笑了笑,对赵云泽说道:“赵兄弟,好像从两年前开始,某就一直听你的命令行事了吧”
  “哈哈哈,倒也是”赵云泽笑了起来。
  联军的指挥权,到了赵云泽的手中。



第387章 两败俱伤

  突利可汗头一天对阴山大营的进攻无果。当晚,他召开了作战会议,商量对策。
  其实突利这时的决心已经松动了,他很想就此撤兵算了。不过,突利也知道,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指挥官意志不坚定,要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就这样撤兵的话,那他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以后怕是没人听他的了。
  突利的部下将领,在作战会议上倒没人表态撤兵。打都已经打了,什么好处都还没捞到,还损兵折将,就这么撤兵的话谁也不甘心。
  将领们各抒己见,经过一番商讨,定下了第二日的作战方案。
  第二天,突利改变了作战方法,改重点进攻为全面进攻,将阴山大营四面全部围了起来,同时发动进攻。
  突利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发挥他兵力多的优势,分散守军的力量,寻求各个击破。
  突利一改变战法,赵德言果然穷于应付了。上午的战斗中,阴山大营有好几处都岌岌可危,差点被攻破。
  见到战法奏效,突利也生出拿下阴山大营的信心了。以至于,到了中午时分他都没让士兵休息,继续轮番进攻大营。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守军还是攻击一方,士兵们都极度疲劳了。拼的,就是意志,谁能多坚持一刻,谁就会得胜。
  赵德言在焦急的等着颉利的大军回援。突利也不轻松,他也担心颉利随时会回来。突利的斥候,都撒到一百里之外了,监视着通往朔方的队伍。
  颉利的大军在马不停蹄的赶路,昨晚,他们仅仅休息了一个多时辰,就又连夜赶路了。颉利也是心急如焚,如果突利不安好心对阴山大营发动攻击的话,凭大营此时的守卫力量,颉利很担心会挡不住突利的进攻。
  到了这时,他想起执失思力的好来了。要是执失思力指挥战斗的话,突利未必能讨了好去。赵德言终究是文臣,出出主意收收税在行,可打起仗来,颉利对他的本事实在没底。
  可是,这一年多来,他冷落执失思力太久了,就算执失思力肯出力,赵德言也未必会放权呀。
  忐忑不安的急急赶路,这天中午时分,颉利大军离阴山大营只有一百多里了。一天半的时间,颉利走完了平时需要三天才会走完的路程。
  突利的斥候发现了颉利的大军,急忙返回阴山大营给突利报信。
  突利听说颉利已经赶回来了,一下就慌了。他立刻就想下令收兵,可再看一下战况,他又暗暗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下一刻阴山大营就破了。只要进了营,就不怕颉利回军了。
  突利终究没有等到攻破阴山大营的那一刻。当斥候再次报告,颉利距阴山大营还有五十里地时,突利崩溃了。
  “鸣金,收兵,撤”突利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对亲兵下达了命令。
  形势很明朗了,一旦颉利回来,那突利的部队就会陷入两面夹击。这个时候,由不得突利不撤军了。
  一场大战,开始的毫无征兆,结束的也匆匆忙忙。
  突利撤走了,他的军队连营帐都来不及收拾,阵亡将士的尸体也来不及收拢,就匆匆撤走了。这次的大战,突利不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还折损了七八千人马。
  阴山大营的伤亡比起突利来,只多不少,一万两千余人或死或伤,丧失了战斗力。之所以比突利的损失大,是因为阿史德乌默啜突围时,霹雳弹的爆炸给营中造成混乱,互相冲撞踩踏之下,也损失了不少兵力。
  颉利赶回阴山大营时,看到的是一副破败的景象。大营多处起火,浓烟滚滚;寨墙两边,到处都是尸体和血迹;大营之内,士兵们躺了一地,很多人还在痛哭哀号着。这倒不是大营的士兵全死了,而是他们实在是累坏了。突利大军一撤,大营内的士兵就再也支撑不住,全躺下了。
  这只是大营的损失,其实颉利急急赶路,这一路上也累垮了不少士兵,有三四千人掉队。
  在掉队的这三四千人中,就有阿史德乌默啜的旧部近三百人。这些人是有意掉队的。他们落后大军之后,便悄悄集结了起来,脱离行进路线,绕行去往了阴山。
  这是赵云泽计划中的一环。这些士兵,也早就收到了萧氏和阿史德乌默啜暗中传递的消息。
  萧氏的确有点本事,在数万人的大军中,仅仅用了三四天时间就完成了暗中联络的任务。事后,赵云泽也承认,萧氏的效率,他望尘莫及。也难怪隋炀帝杨广一生都对萧氏极为宠爱和信重,看来,萧氏凭借的也不光是她的美貌,更多的,还是她的能力和才华。
  赵云泽的联军在阴山躲了两夜一昼。第三日,跟随颉利大军的那些阿史德乌默啜的旧部,终于寻来汇合了。阴山大营刚经过大战,颉利只顾着收拾残局,也顾不上其它了。那些掉队的士兵一路寻来,居然一点意外都没遇上。
  联军的队伍,又增加了两三百人。赵云泽便率军翻过了阴山,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阴山北面的一个突厥部落。
  这个突厥部落,名为鹿珂部。这是颉利的一个直属部落,约有三四千人。鹿珂部之中,有着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三四百人。这些族人,如今都已经沦为了奴隶。
  别看这个部落的人不少,可能战之士,最多七八百人。况且,这个部落离阴山大营这么近,部落中的战兵有没被颉利征集到大营,也说不准。
  一个多时辰之后,联军就到达了鹿珂部。赵云泽先派萧氏的一名卫兵进部落传递消息。这名卫兵告诉部落中人,萧可敦奉颉利可汗之命,北上安抚薛延陀部,令部落中的人出去迎接。
  鹿珂部的人果然很好哄,部落中几个长老,带着男女老少出来迎接萧氏了。赵云泽一看,青壮武士只有百多人。看来,这个部落的能战之士都去了阴山大营了,运气不错
  赵云泽没有下令攻击这个部落,而是请萧氏出面,以征借奴隶的名义,要求这个部落的人把奴隶都集结起来,供她挑选。
  部落首领不在家,那些长老也没了主意,他们商量一番后,最终还是顺从了萧氏的意思。
  突厥人就是直爽,连借条都不需要打,萧氏就挑出了三百个奴隶。这些奴隶,其中大部分是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为了掩人耳目,负责挑人的阿史德乌默啜,也故意挑上了一些他不认识的人。
  见萧氏一下要走这么多人,那些长老也不免心疼的要命。可既然都已经答应人家了,他们还真不好意思再反悔。
  顺利的营救出了一部分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联军继续北上。



第388章 连番打击

  颉利用了三天时间,才收拾好阴山大营的残局。
  对于阿史德乌默啜旧部的叛逃,颉利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一个阿史德乌默啜,不到一千的人马,比起此战中损失的人马来说,也实在不足一提了。
  不过,颉利对于阿史德乌默啜的仇恨,却更深了。这是因为义成公主告诉颉利,她和萧氏被阿史德乌默啜劫持,带出过大营。阿史德乌默啜贪恋萧氏的美貌,欲行不轨,萧氏羞愤之下自杀而亡。可就是这样,阿史德乌默啜还不放过萧氏,把她的尸体也一并带走了。
  义成公主编出这个谎言,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那就不足为外人所知了。
  得知萧氏的死讯,颉利很悲伤。可他也仅仅是悲伤了大半日,就化悲痛为力量,安心处理政务了。
  赵德言指挥作战不力,被颉利狠狠训斥了一顿。执失思力营救义成公主有功,颉利给了他一些赏赐。其余将士,颉利也或处罚或封赏,很是忙活了一番。
  之后,颉利便向朔方派出信使,请温彦博再来阴山,重启谈判。同时,也告诉温彦博,赵云泽带着使团的人离开了阴山,至今不知行踪。为此,颉利在心中还很有诚意的大为道歉,说他没有照顾好使团。
  可是,温彦博的回信却让颉利气的直跳脚。温彦博的回信,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你们突厥太不安全了,动不动就打仗,老夫好怕怕。所以,谈判的事情还是再缓缓吧,老夫要先回长安了。
  到了这会儿,颉利也在思考,他是不是被大唐给耍了
  又过一日,鹿珂部的人传来消息,说前两天萧可敦经过他们部落,要走了四百多奴隶。
  鹿珂部的首领带人返回部落后,听那些长老说起此事,便知道上当了。这个时候,颉利可汗怎么可能会派萧氏去安抚薛延陀部再说了,阴山大营那边都在风传,说萧可敦已经死了。可萧可敦前几天还来过本部落,这里面显然有事儿。于是,鹿珂部的首领便派人告诉了颉利事情的经过。
  颉利听说萧氏还没死,先是一喜,而后就疑惑不已了。他又忙去问义成公主,可义成公主却咬死了说她亲眼见到萧氏自杀的。最后,颉利也只能猜测,萧氏当时没死成,后来又活了过来。
  可一想到萧氏如今跟阿史德乌默啜在一起,颉利的心里就滴血。他恨不得立刻弄死阿史德乌默啜,抢回萧氏来。可事情都已经过去两三天了,阿史德乌默啜早就跑远了,他去哪里寻人家
  到这时,颉利依然不知道赵云泽下落。
  二十多天过后,颉利听闻大唐使团出现在了薛延陀部,大唐皇帝李世民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的消息之后,他才彻底明白过来。从头到尾,自己都被大唐给耍了。连突利那个笨蛋,也让大唐给耍了。
  “李世民,温彦博,赵云泽,本汗与你们不共戴天”颉利站在阴山之巅,仰天大吼。
  其时,北风呼啸,雪花飞舞,颉利差点没被大风刮落山头摔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颉利的心肝脾肺胃都在滴血之时,朔方那边的一个消息传来,颉利直接气晕过去了。
  腊月十八,眼看就要过年了,朔方城、以及下属各县城、乡村之内,突然出现了梁国朝廷的布告。
  布告是以梁国国主梁康的名义发布的。其内容,是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前隋炀帝无德,致生灵涂炭。各地义军纷起,梁康的父亲梁师都也顺应时势,为民请命,率义军反抗大隋的残暴统治,为一方百姓谋福。然而,前隋已亡十年有余,如今天下归唐,梁康自感能力薄弱,不能带给梁国百姓福祉,所以,他决定拥护大唐,自去帝号,只愿为大唐治下一百姓。朔方全境,也并入大唐治下。
  这是一份改旗易帜的诏书。这份诏书,从头到尾没提突厥一字,似乎梁国从来就跟突厥没有关系。
  这份诏书自然不是梁康的意思。而是梁洛仁在昨日的早朝上,突然提出要梁康退位的。梁国的所有文武官员,也都附和梁洛仁的意见,一致要求梁康退位。并且,梁洛仁还当庭拿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诏书,要求梁康认可。
  梁康那孩子无奈之下,也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了。
  朔方的改旗易帜之事,梁洛仁已经酝酿了一个多月了。梁国的文武官员,也都被梁洛仁统一了思想。唯一不知道这件事的,就是梁国的国主梁康了。
  直到腊月十五这天,梁洛仁收到了李绩派使传来的密信,要求梁洛仁在腊月十八这天改旗易帜。
  这个日期,其实是李世民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