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沫月剑-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云青道:“好,芙蓉,我信得过你,因为你没有瞒我们,老站在这儿说话也不像话,我们去见王爷吧。”
  芙蓉笑道:“我爹说了,他不是以王爷的身份见你们,因此请大家也不要把他当作王爷。”
  徐明道:“那对杜爷还可以说,他可以称岳父,我们却又算是那棵葱呢?”
  芙蓉笑道:“随便你,除了王爷这个称呼,你爱叫什么都行,如果你也想称老丈人,我就叫爹把九姊收做干女儿,他跟白仙子是朋友,白仙子跟你师父甘大侠是故人,长你一辈总没错。”
  说着捉了杜云青的手,一直向前而去,进入水檄,她的手还是不放开,笑着向一个站起来的清叟老人道:“阿玛,这就是杜云青,您可得多小心点,千万别朝他多笑,因为他的剑专在笑的时候对人下手。”
  杜云青很窘,没想到她是用这个方法介绍的,但是他很从容地从芙蓉的掌中抽出了手,一拱手道:“老伯。”
  称呼用得恰当,态度也是不卑不亢,适度中节。
  寿亲王也拱手,哈哈大笑道:“好,难得,难得.杜贤侄这份从容镇定实在难得,不愧为名侠风度。”
  笑着解释道:“我这丫头刁钻捉铁,专会淘气作弄人,每次她为引见一个人,总要闹点花样使人难堪,杜贤侄是第一个没有被她难住的人”
  芙蓉笑着道:“阿玛,这就是学剑养气的功夫,一个在剑术上有着高深修养造诣的人,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失去自制的,这比福康安强得多了吧!
  她的神态中充满了得意,笑着道:“福康安西征回来,拜会我爹,我也开了他一个小玩笑,说他新封荣安伯,又赐了贝子街,应该由我爹去拜会他了,他一下子就闹了个脸红耳赤,半天没说上一句话来。”
  寿亲王笑道:“福康安骄狂跋扈,胸不容物,怎能跟杜贤侄比呢,这两位一定是徐大侠与杜女侠了。”
  因为杜云青有老伯的称呼在先,徐明与杜九娘也就援例称呼,接着三个又跟一边的白玉霜见了礼。
  寿亲王把大家都邀到后面坐下,那儿已准备了一桌酒菜,却没有一个侍候的人,一切都是芙蓉在招呼着。
  寿亲王举起了酒杯道:“咱们别拘礼,这第一杯就算大家互敬,以后谁爱怎么喝就怎么喝,都不必敬来敬去了,我很少参加酬醉,就是怕这些琐碎虚文,我爱小饮两盅,可是量浅,最多不过三两斤,少了难受,多了更难受。”
  干脆、爽利、和气、热情,的确不像个王爷,但是却有一股比王侯列尊贵的气质。
  白玉霜跟他很熟,其他三个人却是初会,在杜云青与徐明杜九娘等人的心目中,一个王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对寿亲王,却不自而然地流露出敬意。
  这次会面很愉快,酒喝得很痛快,话也谈得很投机,谈话的内容,芙蓉差不多已经先跟大家打过底子,只是寿亲王的见解更为精辟深远.尤其是关于国器方面的。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此理自古皆然。朝廷对民间义师并不以为意,因为那些人根本成不了事,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赞同他们的,相反的,圣上对一些真正具有民族大义的忠义之上,还十分尊敬,当他们看不惯义师的作为而退出时,都还受到朝廷的保护。”
  脸转向徐明道:这一点徐大侠应该清楚的,令师甘四侠伉俪退出义师后,不改故国衣冠,依然心存故国,避祸隐居,可是他们避的不是官府的缉捕,而是一些昔日义师同道的故人。”
  徐明很难过地道:“是的,家师感到很愤慨,那些人找家师的理由是责怪家师不该退出日月同盟而遭致瓦解,其实家师在日月同盟中的地位,根本无足轻重,而日月同盟之败,根本是所揽非人,争权夺利,自相攻伐,为识者不齿而所致,不过知道了白东岳就是白泰官师叔的化身,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
  白玉霜道:“白东岳的势力何等庞大,他嫉恨令师甘四兄,必欲除之以后快,因为能认出他的人,只有令师,令师一日不死,他从不敢公开现身,这些年来,他始终只能在京师暗中策划,甚至于无法在一流宗里担任宗主,也是为了令师,一流宗的大势目前已有六成操之在他的手里,他谋取令师的心也日切,可是令师每当有急,总是有人预先通知了他,或是有人突地拯援。”
  徐明道:“不错,家师对此感到很不解,那些人都是从来不认识的。”
  白玉霜一叹道:“他认识的人一半是白泰官控制中,另一半不会知道白素官的行动,人都是由我这儿遣出的,而我则是得到了王爷的密示。”
  寿亲王道:“我也是奉到了圣上的密旨,事实上我救的人并不止令师而已,还有很多义师的中坚以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圣上指示下保全了。”
  杜云青道:“老伯,小侄有个疑问,朝廷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寿亲王笑道:“问得好,我的回答也很坦率,大半为公,小半为私,为公的理由是这些人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如若遭害,必将激起民间之怨愤,再有人从中兴风作浪,不难掀起民变,此为朝廷所不乐见者;相信也是你们所不愿引起的。”
  杜徐等人点点头,寿亲王道:为私则是用以制内,告诉那些跋扈的王公大臣,天下虽定,人心未归,要他们行事居朝,都得小心一点,对于汉人尤须注意即使在朝中,满臣与汉臣有所争执时,圣上对汉人多少有点偏袒,那些受压抑的满臣心有不服时,圣上也好有个理由压住他们,这样才有使国柞永固,满汉廷臣合作无间。”
  他见到杜云青与徐明脸上都有异色,乃笑道:“二位贤侄,我要求你们帮助,好像也是在帮朝廷的忙,你们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对吗?”
  杜云青道:“老伯说的是。”
  寿亲王道:“你们应该有这种想法,否则你们就是是非不明之徒,不值得我敬重了,不过我仍是要求你们,因为我们放眼远,乃在天下安宁,民生安定,看起来似乎在帮清朝以永有天下而使汉人永无复鼎之日,其实不然,这对大清而言,还是个更大的危机。”
  杜云青与徐明同时道:“请老伯指教。”
  寿亲王道:“本朝虽有天下,但汉满人口之比,约为十与一,就以打架而言,一个人打十个人,仍可以力而克之,如若十万人打一万人,或是以百万之众,克十万之师则操绝对之胜算了,因此天下太平,则滋息日繁,满汉多寡之比,其差距越大,满人增一分实力,汉人增十分实力,这个道理虽三岁孩童都会明白的;所以天下太平,则满人渐耽于安乐,所保的优势越来越低,元代就是一个例子,蒙古人以雷霆之雄师,傲视宇内,才几十年就遽然而亡,就是被汉人以庞大的人力吞掉的;所以本朝入鼎之后,先以高压,继之以怀柔,已经在讨好汉人了,假如你们汉人做了皇帝,就不会这样讨好百姓了。”
  杜云青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任何人做皇帝如果不以民为重,都是不久的。”
  寿亲王笑道:“这就是了、一个讨好老百姓的皇帝,绝不是坏皇帝事实上不是我夸口,本朝康雍二位先帝在政之时的治绩,除却唐初贞观一人外,无可与比,今上承二先帝之余泽,步法圣祖.乱无由生。”
  杜云青无法不承认,寿亲王道:“所以令上此举,因为子孙计,也是汉人留了个机会,后世子孙若贤,没人推得倒,子孙若不肖,则不攻自匾,若明室之亡,若非乱由己生,本朝说什么也挤不过的,所以根本不必为后世计,大家都是为在世之日克尽厥职,圣上所求者为定,各位所求者为安,都是为生民计,对吗?”
  杜云青想了一下道:“多谢老伯明教.其实小侄等本就在这么做也,只是没有想到还有这么深的道理而且。”
  

第二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2…7…3 17:16:58  字数:11611

 寿王爷又是一叹道:“圣上的江山很稳,像玉龙寺的人,以及白泰官他们,也只是想掌权而已,并不想据龙座,但是圣上体会到民生疾苦,就不能容许这些特权人的存在,因为权与仁,与公平,都是无法并存的,圣上也不是对付不了他们,但是不愿意公开对付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群人,如果他们知道朝廷有产除他们的意见,一定会拼死以求自保,与其把他们迫入绝境,流落江湖而掀起祸乱,倒不如把他们安在朝廷里而用江湖的力量去除掉他们。”
  “不侄等明白。”
  寿亲王一叹道:“明白就好,朝廷也不愿意乱找人,如果求之非人,结果更糟.轻泄机密.托之以一班有野心企图的人,借机会代之而立,是以羊易牛,也与事无补,所以圣上虽然把这个理想告诉了我,要我留心着,却一直很难物色到理想的人。”
  白玉霜道:“云青,你是我向王爷推荐的,而蓉格格自己找到了你,可以说是我们的看法完全相同,我知道这个要求对你很过份,但我也不想置身事外,我把寒星门的人交给你,包括我自己在内。”
  寿亲王道:“我没办法交给你们多少人,因为我的立场不同,但是我交出了我的女儿,杜贤侄,这能使你相信吗?”
  杜云青兼然道:“老伯,小侄如果不相信,今天也不会登门了。”
  寿亲王轻叹一声道:“我原是舍不得的,因为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已经是亲王了,不想做皇帝的话,富贵已到极点,又无儿孙继,我担负这些责任,作这么大的牺牲,能有什么贪图呢?但我们父女都咬着牙担了下来,没有别的原因,也是为了与各位一样,善尽此心,不负此生而已,话都说明了,你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了,我不是江湖人,但是我相信我的所作所为,并不逊于你们这些江湖侠客,在这一点上,我自信问心无愧!”
  杜云青暗佩边城的处事老练仔细,他只阻了对方一会儿,然后把自己的人从暗处冒出来,让车上的人迅速参加进这堆,因此谁也不会想到车上已经没人了。
  徐明因为换了衣服,而且边城选来的这些人,个个是身躯粗壮,胖呼呼的,而徐明却通住了气,使他那弥勒佛似的身材瘦了一个圈下去,不知谁又给他弄了一顶翎帽戴上了,谁都认不出他就是东便门外的徐胖子了。
  而杜九娘更方便,这儿就在八大胡同的香巢附近她在这儿出现,更是很自然的事,难怪边城要他驾了车子在附近绕,原来是这个主意与安排。
  看看那些汉子,杜云青道:“边兄,谢谢你,春姑娘为了兄弟而受累,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全仗你招呼了。”
  边城一笑道:“那算什么,而且也不用谢找,要谢就谢这些哥儿好了,他们跟我在一个府里,春姑娘也多亏他们照料着。”
  杜九娘连忙道:“可不是吗,打从那一天后,公人接连上门,连一些老客人都绝足不来了,怕沾上麻烦,要不是几位爷们帮忙,没事儿带我出去接见堂外会,我那个门户就撑不下去了。”
  杜云青忙作了个揖道:“承情!承情!各位如果没有什么事儿,兄弟借着姑娘的地方摆上一桌,谢谢各位的帮忙。”
  一个汉子道:“那里!刚才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杜爷,该我们向杜爷陪罪。”
  接着另一个汉子道:“是啊杜爷.您别客气了,刚才在个朋友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