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现在有了土豆和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否则就以民国的土地总量,想养活四亿五千万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兰芳的土地,在华人看来就像是老天爷的恩赐。
  拜兰芳当地丰富的物产所赐,兰芳的原住民不需要辛苦劳作,就能混个吃喝不愁,所以在兰芳原住民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开发土地这个概念。
  因此哪怕是到了20世纪,兰芳的土地还处于原始状态。
  这样未经开发,土壤肥沃的土地,交给华人耕种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差不多7个月前,兰芳的土地进入第一个成熟期,当时的产量就极其惊人,平均亩产居然达到400公斤,产量最高的可以达到千斤,这个成绩令几乎所有的新移民们欣喜若狂。
  这可是民国“上等良田”的两倍多!
  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等到第一季丰收以后,兰芳的大米消耗已经基本上自给自足。
  这给了所有人无限动力,于是兰芳的农民对于那些已经收获一季的土地进行更加精细的照顾,对于那些正在逐渐开垦出来的土地寄以无限期待。
  等到三个月前的第二个成熟期,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农业理念起了根本性变化。
  那些对土地精耕细作的农民发现,他们虽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精心照顾,但土地的亩产量提高并不大。
  而相对来说,那些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的农民收获的粮食更多。
  种了一辈子地,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于是痛定思痛,从三个月前开始,兰芳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去。
  于是当到了八月底,兰芳种植水稻的土地已经超过4500万亩,当季产量估计会达到1800万吨,如果按照全年算起来,年产量估计超过5400万吨!
  而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因为从总体上说,兰芳的农民只把分配他们的土地开发出来一半。
  也就是说,如果兰芳把目前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那么这个产量还会翻一番。
  5400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一名成年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那么这些粮食可以养活近3亿人!
  如果兰芳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可以养活近6亿人!
  如果兰芳的化肥厂正式投产,那么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看着大地被分隔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块,看着田野上的一片金黄,看着越屯越高的谷仓,几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这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千百年来,粮食是制约华人的最大因素,每逢灾年,民国总是会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这并不是文学上的虚构,而是兰芳的华人亲身经历过的。
  所以兰芳的华人现在只要提起粮食都是又哭又笑,笑得是眼前的丰收场景以及美好光明的未来,哭是为了祖辈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在民国时期不堪回首的生活。
  喜获丰收当然是好事,而对于秦致远来说,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烦恼。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供应充足时,价格就会下行,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就会上涨。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出来了。
  兰芳生产的粮食足够能供应数亿人食用,但兰芳目前的人口甚至还不到千万,剩下的粮食怎么办?
  “谷贱伤农”这个问题现在还不算严重,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发生。
  怎么说呢,因为对粮食的看看重,华人农民有储粮的习惯,不管收多收少,第一选择永远是存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选择出售粮食。
  兰芳对于农业基本是免税的,要等到五年之后,才会象征性的征收一些粮食,于是几乎所有的农民都选择把粮食运回家,倒进谷仓储存下来,以应对不时之需。
  真的是应对不时之需。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粮食是刚打出来的最好吃,但几乎没有农民舍得吃新粮,他们总是把粮食分批保存,从最陈旧的那一屯开始吃起,吃完之后才会开始吃第二屯。
  而等到吃第二屯的时候,这可能已经是二年之前,甚至是三年之前的陈粮。
  只有当谷仓实在是已经填满粮食的时候,农民才会选择出售粮食。
  当然了,在以前的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满仓”的情况。
  同样的,在兰芳,几乎是可以预见到,肯定会有“满仓”的情况。


第463章 种族歧视
  整个八月下旬,兰芳各地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说实话,很多农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大米,以至于许多人在把粮食收入粮仓之后,确定兰芳政府不会征收任何税赋,以至于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民国北方人喜欢吃小麦,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这只是一个概括。
  真正的现实是,有的吃就不错了,赶上荒年,吃糠喝稀的时候也是有的,甚至如果再有个天灾人祸,易子而食也不是奇闻,哪里还有心思挑三拣四?
  但在兰芳,人们真正做到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兰芳是个岛国,海产品本来就极为丰富,热带水果更是随处可见。
  兰芳政府有自己的国有农场,使用拖拉机进行耕种,在遍布全国的35个国有农场中,工人的数量不到五千人,但他们却耕种着超过五十万亩土地,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60万吨,供应兰芳所有的军队和国家公务人员食用绰绰有余。
  当然了,以上只是理论数据,目前的产量还没有那么高,而且到农忙季节,这些农场附近的驻军会到农场里帮忙,否则的话,光是育秧就能把农场里的工人们累死。
  虽然看上去很不错,但秦致远并不满意,因为现在的农业机械还不够完美,进行大规模耕种的时候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如果农业机械能进一步提高,那么生产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因此秦致远在蓬莱岛上开设的第一个研究所就是农业机械研究所,由已经从科西嘉会到兰芳的詹奇文负责。
  詹奇文是留法学生,两年前加入隆承辕的研究所,担任隆承辕的副手。
  詹奇文在机械设计上很有一手,参于了科西嘉动力研究所和雷诺工厂联合研发运输机的攻关小组,算是设计行业的后起之秀。
  秦致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研究所分拆成不同的专业研究所,这样的话更加专业,效率更高。
  这也是正常现象,当一个研究所已经不够用的时候,分拆是必然的。
  其实目前各种农业机械基本上都已经出现,比如种水稻要用到的插秧机,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机械产品,而且居然还是日本人申请的。
  秦致远当然不愿意交给日本人专利费,于是就组织手下的研究人员开始攻关改进,改进项目不仅是插秧机,而且收割机、烘干机、碾米机都在改进范围。
  秦致远就是要在兰芳推行农业机械化,好为将来开发北疆区积累更多经验。
  目前北疆区的归属问题还是悬而未决。
  日本人虽然焦头烂额,但仍然坚持兰芳应该把北疆区还给民国,英国和美国的态度还没有松动,法国旗帜鲜明的站在蓝方一侧,坚决和兰芳保持一致。
  最近的国联大会上,一直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不过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并不容易,因为兰芳的态度很坚决,只要民国还处于战乱之中,兰芳就不会把北疆区交还给民国。
  而日本的态度更加坚决,日本人现在已经提出威胁,如果兰芳不把北疆区交还给民国,那么日本将退出国际联盟,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仅仅是威胁而已,日本人除了海军能稳胜兰芳一筹,在别的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而随着外籍军团撤往北疆区,兰芳现在已经在北疆区集中了近20万军队,真打起来,日本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海军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对付岛国进行封锁,海军的确是有用,但如果是对付兰芳北疆区这样一个庞大的地区,那海军的作用极其有限,看地图就知道,兰芳的北疆区已经深入西伯利亚,最远端已经达到贝尔加湖附近,这使北疆区拥有近两千公里的纵深,在这种前提下,军舰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看看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就知道,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陆地战场,海上战场能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封锁。
  而兰芳虽然是个岛国但拥有庞大的疆域和辽阔的水域,等到兰芳初步具备了工业基础,那么兰芳根本就不会畏惧任何封锁。
  更何况,现在全世界只有秦致远对于空军的前景最清楚,在拥有这个时代最强的空军的前提下,兰芳还真不怕日本人的海军。
  真的,兰芳的空军,现在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甚至没有之一。
  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属于外籍军团的飞机就已经突破500架,其中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半。
  世界大战结束的这大半年里,兰芳持续从法国订购飞机,现在的飞机数量已经突破千架,其中在400架战斗机里,雷诺工厂生产的“比扬古”式战斗机有近百架。
  “比扬古”式战斗机,在兰芳被称为“歼一式”战斗机,这种单翼战斗机是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型号,日本人想研究出来最少需要十年。
  而在这十年中,恐怕兰芳的下一代战斗机已经开发出来,所以这个代差会一直存在。
  就在目前的兰芳,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怎么把鱼雷挂在飞机上,一旦“鱼雷轰炸机”研究成功,日本人花大价钱整出来的舰队就会沦为彻底的悲剧。
  而遍布兰芳的岛屿将会是一艘艘不沉的航母,只要日本人的舰队敢过来,兰芳空军就有把握把那些日本“帝国的骄傲”送入水底。
  为了发展航空事业,秦致远在兰芳成立了数十个航空俱乐部,从滑翔机再到战斗机种类齐全,可供所有对航空有兴趣的人选择练习。
  当然了,这个“所有人”目前来说是有限制的,必须是已经加入兰芳国籍的在籍军人。
  政策倾斜的效果极其显著,仅仅是大半年时间,兰芳拥有的空军飞行员数量已经超过3000人,这3000人已经全部加入空军,成为兰芳的“空中骄子”,保护兰芳的领空。
  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之快,也要归功于现在的飞机操作并不复杂,如果换成是21世纪的喷气式飞机,那想培养3000名飞行员需要的难度估计会令秦致远发狂。
  除了空军之外,秦致远同时也在加强海军。
  世界大战虽然已经结束,但秦致远增强军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就在目前的马赛造船厂里,华工还在不停地造潜艇和驱逐舰,在兰芳的造船厂完工之前,这些工人都不会返回兰芳,而是留在法国继续工作。
  世界大战结束时,秦致远手中的海军只有十几艘潜艇和二十几艘驱逐舰。
  目前的兰芳海军,潜艇的数量已经达到30艘,驱逐舰的数量也有35艘,再加上法国赠送的战列舰,兰芳海军已经算是初具规模。
  秦致远发展潜艇,主要是为将来开战之后封锁日本使用的。
  兰芳的海域面积足够大,日本人想封锁兰芳并不容易,但兰芳如果想封锁日本并不费劲,只要有足够的潜艇,秦致远就能够实施比德国更疯狂的“潜艇战”。
  当然了,秦致远肯定不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无限制潜艇战”实在是太极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