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倾天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名堂来呢?只是谢垩暗中参与其中的内情只有极少数人知情,偏偏就师刻意瞒过张邦昌。

    七千七百七十人,就在短短半月之内就筹备充足,个个精壮,郭京一边传授道术阵法,一边却委任谢垩偷偷从相州调遣来的徐宁、杨志,负责训练这批士兵。而这批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张浚军中最最强壮的士兵,谢垩毫不客气地接手了张浚的中坚力量,当然谢垩不会忘记张浚的好处,托郭京在赵桓面前,盛赞张浚的眼光,言张浚有道家根骨,可堪大用云云。赵桓大喜,赐了张浚许多封赏,张浚却是有苦自知。




第五卷 奇耻 第六十三…

风云突变,宋金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兀术、粘罕、斡离不尽起倾国之兵,总共六七十万,联合河北的傀儡势力刘豫等人号称百万大军,战火迅速席卷了整个北方。斡离不在磁州与宗泽相持;兀术主力在相州与赵构交战数场,不分胜负;然而粘罕却由刘豫等反叛势力指引,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直逼开封。与此同时,兀术和斡离不迅速根据局势的发展,放弃了对磁州、相州的包围,全力保障粘罕的补给线。宗泽兵少,难以构成威胁,而赵构索性按照原计划,消极防御。

    开封的告急文书却偏偏交在了谢垩手里,谢垩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急急忙忙拿着文书来找赵桓,到了贤懿宫,却是扑了个空。和香见是谢垩,忙找了个借口离开,谢垩根本没心情搭理和香,却问韦后,“皇上呢?”

    韦后从来没有见谢垩这么紧张过,甚是诧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金兵已经兵临城下。”谢垩又问,“皇上何在?”

    韦后失惊道,“怎么会这样?他早早就去找太上皇,似乎应该在御花园中。”

    谢垩来不及还礼,匆匆赶去御花园。保宋与倾宋之间的取舍,谢垩始终很矛盾,民族存亡危急之时,谢垩义不容辞,然而当谢垩跑去御花园的时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还没等见到这两个昏君,一阵极其放浪的女人声音传入了谢垩的耳朵,谢垩紧走几步,却被几名侍卫拦了下来,“总管大人留步,皇上和太上皇有吩咐,任何人不得惊扰。”

    谢垩恨不得上去抽几个嘴巴,强压着怒火,抬高了声音,“臣谢垩有急报,求见皇上。”

    几名侍卫神色一变,一拥而上,“总管大人切勿惊了圣驾,我等担待不起。”看这情形,似乎若谢垩再要高声喧哗,就欲对之动手。

    谢垩怒极而笑,“金兵都打到开封了,你们都快闪开!”

    “这……”侍卫们面面相觑,贻误了军情,似乎更为不妥。其中有一个统领,跟谢垩也不陌生,赔笑道,“请大人少候,待我前去通报一声。”

    谢垩实在忍不住,猛一挥手,手上带起一阵强烈的罡风,立刻逼退了所有的侍卫,众人骇然变色。谢垩不理,沉着脸大踏步往里闯入,高声叫道,“臣谢垩有急报,求见吾皇万岁。”

    里面的嬉笑声顿时戛然而止,随即赵桓一声怒喝,“大胆谢垩,你竟敢似闯禁地?你是不是活腻味了?”

    谢垩听得里面狼狈的穿衣发出的悉索声音,心中冷笑,却道,“前方传来紧急军情,金兵离开封已经不到百里!”

    “什么?!”赵佶率先冲了出来,“你说什么?”

    谢垩不温不火地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微微低头,都懒得看这两个昏君一眼。悄眼却见,楼阁中隐隐闪过了一个不算陌生的窈窕身影,谢垩目力极佳,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女人便是如玉。谢垩暗叹:荒唐!

    赵桓顾不得衣衫凌乱,慌忙招呼谢垩,“快快准备军马,朕与太上皇要离京。”

    谢垩摇头,“四面合围,如何走脱?!”

    两个昏君顿时一阵眩晕,几欲栽倒,两旁早有太监上来搀扶,谢垩却没挪一下脚步,从怀里掏出告急文书,递给随侍的太监,便欲请辞。

    “爱卿且慢!”赵佶忙喊住谢垩,“你素来足智多谋,你倒是出个主意呀!”

    谢垩喟然,“除了死守,还有其它方法吗?”

    赵佶、赵桓父子两个对视一眼,“似如此,怎守得住?”

    赵桓怒道,“相州我弟康王拥兵十数万,兵强马壮,怎么会被鞑子趁虚而入了呢?”

    谢垩可不能让赵构落了口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此次来犯之敌,据说……有百万众!”

    二帝顿时面如土色。谢垩又道,“康王殿下同时有书信来,相州以十万之军,牵制兀术大军三十余万,实已勉为其难。”

    赵桓急道,“那到底该怎么办?开封守得住?”

    谢垩心中冷笑,你问我,我却问谁?是谁听信谗言,罢免了李纲?是谁偏偏要信左道之术,筹备那六甲神兵?可怜赵佶妄称道君皇帝,企图侥幸借助旁门左道,徒惹笑柄。

    就在彷徨无计之间,侍卫来报,“张丞相求见。”

    赵桓眼睛一亮,连声道,“快请、快请!”

    谢垩犹豫着是否要离去,却见赵佶颓然而坐,心中微微恻然,不管怎么说,他可是赵橘、赵榛的父亲。谢垩微微叹息,立于赵佶身侧,传音道,“太上皇勿忧,谢垩可保平安。”

    赵佶听得谢垩的声音,顿时抬头看着谢垩,谢垩微一颔首,并未见动一动嘴唇。赵佶大是讶异,方欲发问,又听谢垩传音,“太上皇请勿出声。”赵佶乃止,心中窃喜,摩天崖之传说果然非虚。

    张邦昌匆忙而来,“陛下,不好了,不好了!金兵……”张邦昌突然看到了谢垩,顿时一楞,赵桓恰好一摆手,“方才谢爱卿已经禀明了。怎么办?”

    谢垩的目光始终锁定张邦昌,以及张邦昌身后的两名魁梧的侍从,无形中的压力竟使张邦昌无比气沮,听得赵桓发问,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谢垩留意到张邦昌带来的那两名侍从决非凡俗,而此时这个混乱的当口,其意不言而喻。

    张邦昌素有急智,谢垩在场倒是自己事先没有想到了,沉吟一会儿,乃道,“金兵势大,等闲难以撼动,莫如求和。”

    说起求和,赵桓还是颇有些得意,上一次斡离不围城,赵桓的拖延求和之计收效奇佳,此时张邦昌提及,顿时博得了赵桓的赞同,“不错,无论对方提出什么条件,朕一概应允便是,只要他退兵。”

    谢垩若此时单独面对赵桓的话,早就冲上去痛打一顿再说了。开玩笑,你当那女真人就这么白痴?前番斡离不的帐还没清算呢,现在又想故技重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且那一次赵桓出尔反尔,早已经为天下人不耻,做皇帝做到信用全失,还不完蛋那才怪事了。

    赵佶也觉得不妥,乃道,“皇儿,前番金贼吃过亏了,你觉得他们还会和我们议和吗?”

    “这……”赵桓被赵佶戳到了痛处,倒吸了一口凉气,“对啊,他们能跟我们议和吗?”

    张邦昌微一躬身,“皇上、太上皇勿忧!张邦昌不才,愿以身涉险,亲往军营,与对方周旋!”

    赵佶、赵桓顿时大喜,“张丞相真乃国家社稷之股肱之臣也!”

    张邦昌奋然作色,“为臣者,当以国家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况此行凶吉尚在两可之间,即便遭遇不测,能为两位仁君效死,故所愿耳!”

    谢垩忍不住鼓掌,“张丞相果然忠肝义胆!谢垩佩服之至!”




第五卷 奇耻 第六十四…

谢垩的称赞虽然略显突兀,却并未引起赵佶、赵桓父子的任何疑心或者不满,甚至从谢垩的语气中还辩解不有任何的异样,惟独张邦昌神色微变。张邦昌当即告辞,“若无其它事,老臣告退。”

    赵桓点头,“若能退兵,老丞相功不可没,铭记史册。”

    张邦昌闻言微怔,连声逊谢。谢垩暗笑,若赵桓知道张邦昌竟是一心篡位夺权,却不知又作何想,反正史册上倒确实少不得张邦昌的重重一笔。既然赵佶、赵桓父子委托了张邦昌为议和使节,便再不容谢垩有插手置喙的机会,谢垩只作不知,乐得袖手旁观。

    张邦昌出了皇宫便立即投了粘罕军营,一日而回。赵桓急召之,问起金营情形,张邦昌取出了粘罕的文书,递呈上来。

    赵桓展开一看,只见文书上措辞严厉,语气骄横,微有不喜。赵桓从头至尾仔细地再看了一遍,纯粹就是一件讨伐的檄文!赵桓狐疑道,“议和之事到底如何?”

    张邦昌不喜无忧,却是微微迟疑答道,“议和之事,恐有不妥。”

    赵桓大惊,“粘罕不同意议和?”

    张邦昌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赵桓急道,“到底怎么样嘛!?可真急死人了。”

    张邦昌不慌不忙,“粘罕那厮甚是刁滑,放言道,要想议和,须得康王赵构与文华阁学士谢垩前往军营,方可一谈。”

    赵桓奇道,“九弟是皇族,倒是去得金营,可谢垩不过区区一个太监,他如何便成了指定人选了呢?”

    张邦昌神情复杂,支吾半晌,乃道,“前番谢垩曾护送‘崇国公主’,与金国四太子兀术随行,据说两者一路兄弟相称,甚为投契。粘罕有言,谢垩乃是大金国的善使,非得此人同往不可。”

    赵桓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忽然问道,“以爱卿之见,谢垩这个人可靠吗?”

    张邦昌早就想好了说词,忙道,“同为一殿之臣,虽然谢某曾经几次三番与我为敌,然我却不信谢垩胆敢勾结外敌,更何况谢垩在京城颇有正直之名。”张邦昌这手玩得很漂亮,首先拿出了两人的对立关系,而张邦昌则在之前被认为是朝廷股肱,那么谢垩就成了一个与大忠臣敌对的,只是有些虚名的潜在奸臣。

    赵桓问道,“依丞相之见,却该如何处理?”

    张邦昌故作深沉,道,“唤谢垩前来,一试便知。”

    赵桓深觉有理,忙吩咐值殿太监,“召谢垩见驾。”值殿太监应诺,转身去找谢垩。

    谢垩自从进兵压境以来,一直谨言慎行,轻易绝不主动招惹是非,此时正在与石秀商议。石秀顺利地招降了栖凰山沈中群,山上所有喽罗以及麾下其它几座山头的绿林好汉悉数跟随,总计两万余人。沈中群拿了石秀给花子虚、应伯爵的举荐信,一路扯起相州旗号,带队赶赴金陵。临行时,沈中群拨了一千名好手给石秀,其中包括李鹤、张全等几位高手。石秀便带人回京,把李鹤张全安置在城东一座废弃的营寨,石秀方得入城,金兵开始围城,李鹤张全急忙率队隐藏到山中。

    石秀的人马来得太及时了,虽然这一千好手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但是对于谢垩本人来说,却是一支极其重要的奇兵。两人正说话间,外头有人传唤,“陛下宣谢大人入见。”谢垩料想必是张邦昌回来了,连忙应了声,让石秀在房中等候。

    谢垩入见。

    赵桓神色阴沉,陡然喝道,“大胆谢垩!你可知罪?”

    谢垩瞥眼见张邦昌随立一旁,面无表情,心知必是此人捣鬼,暗暗恼怒。谢垩不卑不亢,应声道,“谢垩无罪。”

    赵桓怒哼一声,“好个无罪!我且问你,当日你与金国四太子甚为投契,可有此事?”

    谢垩朗声道,“当日谢垩受命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