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公主就随上官姑娘离开了洛阳,而今应该是去了长安。”
  张说听到这里,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事情。
  太平公主离开洛阳,表面上看也许只是躲避这场变故。可实际上呢?很可能武则天使用了某种手段,迫使得太平公主低头。她的这个动作,似乎表明,她将推出这场权力的游戏……若是如此的话,李显登基已无可改变,只是时间问题。
  这天,真的要变了……
  ……
  提象门外,喊杀声震天。
  李旦一身戎装,指挥兵马向提象门发动攻击。
  不过,提象门的反抗也是格外激烈。杨茉莉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李旦的兵马,并且率部将叛军击退之后,迅速退入提象门,而后宫门紧闭,抵御叛军进攻。
  李旦,心急如焚!
  在他的计划里,张易之在丽景台刺杀李显,而他的目的,则是要杀死武则天。
  若两个人都死了,他作为李唐宗室的唯一血脉,可以顺理成章登上皇位。
  若武则天死了而李显活着,则可以嫁祸李显,打出为武则天报仇的名号,把弑母弑君的罪名丢给李显。这样一来,他依旧可以借为武则天报仇的名义,登上皇位。
  如果李显死了而武则天活着,李旦也不害怕!
  李显死了,也就代表着代表李唐宗室正统血脉的人,只剩下他一个人。
  到时候,他会彻底否认这次行动与他有关,然后依靠着宗室的力量,迫使武则天立他为太子。
  不管怎样,他都胜券在握。
  可是……
  李旦此刻,再无半点雍容姿态,厉声喝道:“传我命令,谁第一个攻入提象门,官升三级,赏万金。”
  叛军闻听,齐声呐喊。
  但李隆基却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催马上前道:“父王,好像有点不太正常。”
  “我知道!”
  李旦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三郎,我们现在,已没有退路。”
  “那怎么办?”
  李旦目光阴冷,看着那提象门,沉声道:“待会儿,一俟提象门破,你就带上本部人马,给我冲进去。
  进去之后,见人就杀,切不可心慈手软。
  只有那老妖婆和李显都死了,我们才能够安全……三郎,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李隆基激灵灵一个寒颤,看了李旦一眼,点头表示明白。
  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如果不杀死武则天和李显,他父子乃至整个相王一系,都将面临灭门之祸。
  “葛福顺!”
  “末将在,随我上前。”
  李隆基催马向前,身后一队卫士,便紧紧跟随。
  与此同时,提象门外的叛军突然间齐声高喊:“陛下被太子所害,杀入上阳宫,为陛下报仇!”
  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就在这时,提象门的宫门楼上,灯火通明。
  紧跟着,一个悠长尖锐的声音在宫门楼上响起:“陛下和太子到!”
  武则天在杨守文和幼娘的搀扶下,来到了女墙后。
  火光,把她们的身影照映的格外清楚,原本喊叫不停的叛军,在武则天和李显出现的一刹那,顿时鸦雀无声。
  武则天凤目含煞,冷冷朝城楼下看去。
  片刻,她开口道:“李旦,吾儿,朕和你的兄长就在这里,何不现身与朕相见?”


第七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
  李旦,脸色苍白。
  武则天和李显同时出现,也就表明了张易之兄弟的行动已经失败。
  他这次发动兵变,所有的行动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武则天和李显必有一人被害。
  可现在……
  李旦深吸一口气,催马向前。
  这一路上,他所到之处,士兵们离开分开,让出通道。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李显却清楚感受到,那些人看他的目光里,带着一丝丝的恨意。
  这些士兵,都是在听说武则天遇害的消息后,才跟随他起兵造反。
  现在武则天和李显都在,岂不就说明了,李旦说的是谎言,他们被李旦欺骗了。
  原本是从龙除逆,却变成了起兵造反。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士兵们心里很清楚,他们似乎没有了退路。
  所以大家虽然怨恨李旦,却还是听从他的差遣。
  李旦来到城下,抬起头向城头上看去。
  “儿臣甲胄在身,请母亲恕儿臣不得行大礼参见。”
  提象门宫城高六丈,站在城楼上,武则天有些看不太真切李旦的表情。她心中突然生出莫名的悲伤,虽看不清楚,目光却始终在李旦的脸上,不肯移动半分。
  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武则天不说话,李旦也没有开口。
  母子二人就这样静静的对视,武则天的眼中,突然闪过一抹晶莹的泪光。
  还说什么?又能说什么?
  到了这一步,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能是你死我活。
  “太子,你知道吗?”
  武则天突然回头,看着李显道:“朕其实有些后悔,当初若是把你留在身边,让相王前往庐陵,结果说不定会好很多。”
  “陛下!”
  李显诺诺应了一声,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武则天朝他点点头道:“论才干,相王强你太多。
  他比你隐忍,也懂得收买人心。就这一点而言,你远不如他,但唯一一点,也是朕当初听从狄公劝说后,下定决心立你为太子的原因。你,可知道是什么?”
  “儿臣有的时候,会优柔寡断。”
  “呵呵,倒也算不得优柔寡断,只不过你会念旧,念兄弟之情。
  你这性子,守成当无不可,但开疆扩土,做天可汗却还不足。所以,朕希望日后你登基了,多一些果敢,学一学你这兄弟……这江山在朕的手里未曾兴盛,但朕却希望,它能够在你的手中真正兴盛起来。”
  李显闻听,吓了一跳,忙跪在地上。
  “母亲,你这话怎说得?”
  武则天却没有再回答,而是转过身,看向城楼下的叛军。
  “尔等受人蒙蔽,并无大过。
  现在放下手中兵器,立刻返回你们的营地之中。朕今日,只追究首恶,从者无罪。”
  执掌天下十余载,武则天或许不得那些勋贵世族,王公大臣的喜爱,但是在民间,却极有威望。士兵们对武则天的话语,深信不疑。原本他们还想着要不要继续抵抗下去,可是在武则天话音落下的时候,就听到叮当声响不断,士兵们纷纷丢下手中兵械。
  数千兵马,甚至抵挡不住武则天的一句话……
  李旦的心已经沉到了底,但依旧端坐马上,巍然不动。
  “相王,你回去吧。”
  武则天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之意。
  李旦闻听,心中一颤。
  他默默下马,在他身后,李隆基等人也跟着下马,跪在了地上。
  李旦匍匐在地,朝着门楼上的武则天,行叩拜之礼,而后起身道:“母亲,儿回去了!”
  只这一句话,武则天的眼泪唰的流淌出来。
  已经多久没有哭过了?
  武则天已经记不太清楚……她只记得,登基之后,十余年来,她一共只哭过三次。
  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在狄公病故的当日。
  “母亲,可否……”
  “闭嘴!”
  武则天脸上带着泪水,却厉声低喝,打断了李显的话。
  “太子,你要记住,他日你登基九五之尊后,切不可再存妇人之仁。
  朕把这江山给你,也是希望你能将之兴盛。相王既然做了错事,就必须要受到惩罚。国有国法,焉能因亲情而漠视……在这一点,相王真的比你更有魄力。”
  杨守文和幼娘就在武则天的身后。
  武则天与李显的交谈,声音不大,但他二人却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在武则天说出那一番话语之后,两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默默相视一眼……
  人说帝王家中无亲情,果然如此!
  既然生在帝王家,就必须要学会里面的规则。
  他们都清楚,李旦完了!
  武则天不会放过李旦,之所以让他回去,说穿了,就是想留一个体面给李旦,让他自尽。而李旦显然也知道武则天的心思,甚至没有求饶。因为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他求饶也没有用处。母亲是什么性子?李旦一直在武则天身边,焉能不知?
  “父亲,等我!”
  李隆基见李旦离开,也跟着站起身来。
  “三郎,留下来。”
  “不!”
  李隆基却一脸的坚定之色,轻声道:“父亲要走,孩儿怎能不在身边伴随?若父亲走了,孩儿一个人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咱们一家人一起走,父亲就不会感到寂寞。”
  李隆基如果留下来,说不定可以得到武则天的宽恕。
  这也是李显本来的想法……
  可是,在李隆基说出这一番话之后,他竟笑了。
  “也罢,咱们走吧……我虽然没有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子,可是却养了一群好儿女。
  走,咱们一起上路,也能够开开心心,不会寂寞。”
  “嗯!”
  李隆基用力点点头,也笑了。
  在他们的身后,王毛仲、葛福顺等人也纷纷起身,跟随在两人身后,朝相王府走去。
  杨守文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在心里发出了一声感慨。
  如果以手段而言,李旦的确是一个人杰,绝非李显可以相比。
  他能让自己的儿女心甘情愿跟随他赴死,能够让王毛仲等仆从,始终不肯离弃……
  怪不得李隆基登基之后,能够开创出开元盛世。
  这李旦,真个是一位枭雄!
  不过,李旦死了,李隆基也死了,未来的唐明皇就不会再出现,那‘开元盛世’还会到来吗?
  想到这里,杨守文心里突然一咯噔。
  他下意识向李显看去,可怎么看,都不觉得李显能够做到。
  天晓得还会不会有开元盛世,杨守文内心里,有惶恐也有一丝丝期待。因为他感觉到,一个也许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的盛世王朝,即将到来。他,居然能够见证?
  “朕累了!”
  武则天突然开口,转身就走。
  “青之和幼娘留下来,宿卫上阳宫。
  太子领百官去处理首尾吧,莫要惊扰了洛阳百姓。”
  “儿臣(臣)遵命!”
  是夜,相王府燃起了熊熊大火。
  相王李旦并儿女仆从,共一百四十八人尽数葬身火海……
  ……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一晃,已是神龙四年。
  在长安三年底,武则天正式退位,还政与太子李显。
  而李显在登基之后,便改元为神龙。
  也许是担心武则天受到刺激,李显在登基的第一年,并没有立刻更改国号。不过,他还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都城从洛阳,重又迁回了长安。而武则天却未随行,而是留在洛阳,并从皇宫中搬出来,住在了上阳宫里,从此深居简出。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也留了下来,陪伴武则天身边。
  神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5年,登基一年之久的李显,在请示过了武则天之后,正式把国号改回为‘唐’,不过却没有改变年号。同年,在经过一年的筹谋之后,李显在下旨,在沙州与吐蕃一场大战,史称‘鸣沙之战’。
  不过与历史上的鸣沙之战不同,此次主持鸣沙之战的人,却是北庭大都护杨承烈。
  双方动用了近十五万人马,战事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
  最终,凭借强大的国力,杨承烈以五万大军大败吐蕃,并攻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