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九门令已经任为中山相,此事并不难查!”

    袁术刚说完。

    马上就有两人脸色一变。

    袁术盯着两名大门守卫,来回打量了下:“看来不用查了。”

    “此事你二人肯定知晓。”

    “直说吧。”

    两名守卫马上双膝跪地,一拱手:“属下确实知道此事。”

    接着把赵狗蛋当天发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说完,马上又有两名大门守卫,也跟着双膝跪地,低头不语。

    袁术看到后,走上去,一人给了一脚:“混账东西!”

    “就算当初,不让那人来见本公子。”

    “之后你们为何不禀报给我?”

    一名被踹翻在地的大门守卫,马上爬了起来,继续跪着,结巴道:“当初术公子,刚好回老家祭祖了。”

    “根本无法禀报。”

    袁术给了他两大巴掌:“那本公子回来了,你们怎么不过来禀报?”

    “满口狡辩之言,要你们何用?”

    “给本公子脱出去,砍了。”

    纪灵马上一拱手:“如今全城服丧。”

    “不宜杀人。”

    “就仗责五十吧。”

    袁术一挥手:“那就仗责五十。”

    “拖下去。”

    旁边十几人,马上动手,直接把人拖了出去。

    听到只是被仗责。

    这四人也没怎么反抗。

    纪灵则跟着出去,监督执法了。

    等所有人都走后。

    袁术自语道:“赵先生果然厉害。”

    “如果从派人离开中山国算起,差不多刚好是三个月。”

    “如果从那人过来通知算起,也有半个月的时间。”

    “本公子要是早点知道这个消息。”

    “现在谁当皇帝,还真不好说。”

    “谁让本公子,是虎贲中郎将,掌管禁卫军呢?”

    “可惜、可惜!”

    “这几人坏我大事,真是死不足惜。”

    “现在只是仗责五十,便宜他们了。”

    赵风行军部曲。

    田丰行了一揖:“赶了这么些天的路。”

    “用不了半个时辰。”

    “我们就可以回到都城卢奴了。”

    赵风大笑一声:“那就加速前进!”

    “早点赶到,也好早点休息。”

    说完转头看向典韦:“典韦。”

    “传令下去,加速行军。”

    “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到都城卢奴了。”

    “早点到,就早点休息。”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对着后方开始大声吼道:“加速前进!”

    “马上就要到目的地了!”

    返程因为不赶时间。

    所以比支援广昌时,要多花了五天。

    没多久。

    赵风的前方,就出现一大群人。

    从动静上来看,这些人应该是早就在此等候的。

    等赵风走近后。

    发现为首之人,正是甄尧和张辽。

    赵铁柱、裴元绍、管祺、许飞等人,也都在其中。

    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人,但从穿着上看,都是非富即贵之人。

    后面还有几百列好了队形的士兵。

    甄尧和张辽,看到赵风走来。

    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中山相!”

    赵铁柱、许飞等,从一个乡出来的人,一拱手:“见过赵侯爷!”

    裴元绍和管祺,单膝跪地,一拱手:“参见主公!”

    从称呼上,赵风很容易分辨出。

    甄尧和张辽,是以从属的身份,给赵风行礼。

    裴元绍和管祺,是相当于赵风的家臣。

    以前是属于私兵一类。

    赵风赐封列侯后,就可以有自己的家臣了。

    其实还是私兵一类。

    赵铁柱、许飞等人,基本都是把自己当成赵风的学生。

    但又从没叫过赵风先生。

    连院长都叫的很少。

    学院才刚刚成立,赵风基本就忙于战事去了。

    所以称赵风的爵位。

    赵风点了点头:“此地不宜说话。”

    “都随我返回都城卢奴吧。”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遵命’。”

    然后就让到一旁。

    赵风看到后,直接一夹绝尘的肚子,策马走了过去。

    赵风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些人,应该是出城七里,来迎接自己的。

    也算是有心了。

    尤其是那些非富即贵之人。

    证明他们还是比较认同自己的。

    以后执政起来,阻力会减少不少。

    当然,真要有人敢从中作梗。

    赵风也不会跟他客气的。

    进城后。

    赵风直接率队走到了相府门口。

    之前虽然也是在相府办理事务。

    虽然那只是暂时征用。

    但实际上,也不怎么符合礼法。

    赵风当时应该是在县府办公的。

    不过这一次,赵风就是合理合法了。

    赵风走进相府,直接走进议事厅,跪坐在相府议事厅主位后。

    率先开口道:“全境大摆筵席三日!”

    “其他诸县,同步在县府召开,宴请各地世家豪强。”

    “同时,全军召开庆功宴。”

    “要广昌、北平、蠡吾、安国、九门、下曲阳等地,召开庆功宴的时候,稍微注意点,别让有心人有机可乘。”

    “再传令各地醉仙楼,免费三日。”

    “不但包子、馒头等,要免费,就连酒水、炒菜也统统免费。”

    “当然只针对普通百姓。”

    赵风是要利用这个机会。

    让所有人,都品尝到炒菜的滋味。

    为以后推广炒菜,打下基础。

    赵风说完,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然后各自送上祝贺的话语,就开始返回家中,准备礼物去了。

    赵风开口道:“贤达、文远,你二人留下来一下。”

    等所有人都走后。

    赵风接着道:“贤达兄。”

    “最近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

    甄尧行了一揖:“洛阳方面传来消息。”

    “陛下驾崩,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皇子辩登基,何太后临朝,改元为光熹,封皇子协为渤海王。”

    “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另外,还有小道消息……。”

    “不知当讲不当讲。”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的任命

    赵风对这个消息不怎么意外。

    虽然刘宏具体是什么时候死的,赵风不怎么清楚,但大概还是知道的。

    从时间点上来说。

    刘宏也差不多要挂了。

    但对于小道消息,赵风还是很有兴趣的:“说来听听。”

    甄尧点了点头:“有消息传。”

    “本来孝灵皇帝是要传位给皇子协的。”

    “大将军在孝灵皇帝葬礼上,直接立了皇子辩为帝。”

    “不过,也可能是大将军的政敌,恶意中伤。”

    “以大将军和皇子辩的关系,传言颇多也正常。”

    “哦。现在应该改口称当今陛下了。”

    赵风点了点头:“难怪最近没有各县的,新任县令到任。”

    “原来眼光都是聚集在洛阳了。”

    “既然如此。”

    “贤达兄,你去拟一份任命文书。”

    “毋级县尉薛正,升任毋级县令。”

    “新市县尉尉蕴,升任新市县令。”

    “上曲阳县尉牛志,升任上曲阳县令。”

    “汉昌县尉樊鹏,升任汉昌县令。”

    “安熹县尉郝鸿,升任安熹县令。”

    “任命周仓为北平县令,提领别部司马。”

    “广昌县尉张武,提升为广昌县令,继续提领别部司马。”

    赵风还准备继续说。

    甄尧直接打断道:“伯虎兄,且慢!”

    赵风疑惑道:“贤达兄,有何指教?”

    甄尧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伯虎兄。”

    “再任命下去。”

    “整个中山国的县令,都是出自伯虎兄之手了。”

    “这样法理上虽然没问题,但会有某些不好的言论传出。”

    “而且,朝堂上,也会树立很多政敌。”

    “还是需要留些位置,给其他人去安排。”

    赵风想了想,好像也是。

    现在那些人只是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洛阳方面。

    没空搭理中山国。

    但等新皇帝的事情处理完。

    其他人自然会把眼光,重新放回中山国。

    到时候发现,所有县令之位,居然都被赵风一个人安排完了。

    那怎么能行了?

    自己手下,还有那么多人,排队等着上位。

    怎么能让赵风一个人全部安排完?

    之后肯定要打击报复,把赵风拉下马。

    然后赵风任命的人,肯定统统撤职。

    这样他们才有机会。

    赵风本来是想,乘此机会,把中山国的县令之位,全部安排自己人上。

    到时候传达命令什么的,就没有那些阳奉阴违的事情了。

    就算有,也不会多。

    等到时候别人再想伸手,中山国也没空位了。

    不过,被甄尧一提醒,发现还是行不通。

    不过转念一想,也无妨。

    点了点头:“多亏贤达兄提点。”

    “险些给自己惹出麻烦。”

    “那周仓和张武的县令之位,就作罢。”

    “其余几人,依旧那么安排吧。”

    中山国一共一十三个县。

    赵风只任命了五个,占三分之一多一点而已。

    还留了八个县令的位置,去给其他人分。

    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另外,赵风心里的小算盘是。

    广昌、北平、蠡吾,分别是张武、周仓、薛俊派重兵驻守。

    安国也留了部分兵马。

    这几个地方,实际大权,还是在赵风手里。

    至于都城卢奴的县令,那个可以不用在意。

    赵风直接压着他。

    当然,这些小算盘,外人是不会得知的。

    甄尧想了想:“这样也行。”

    赵风沉吟了一下:“在任职文书的后面,加上几句话。”

    “要他们别忘了,他们当初是怎么走上反抗道路的。”

    “切记要善待百姓。”

    “再要樊鹏和郝鸿,派人把五千没有劝服的降卒,送到都城卢奴来。”

    “要薛俊和周仓,把部曲里三十五岁以上的人,挑选出来,削减五百人,恢复到别部司马的常规编制。”

    “把挑选出来的五百人,送来都城卢奴。”

    甄尧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往议事厅外走去。

    等甄尧走后。

    赵风看向张辽:“文远贤弟。”

    “本来有一件事,是要你马上去做的。”

    “不过,我刚刚考虑了下。”

    “还是等过段时间,在说此事好了。”

    “具体为什么,到时候你自然会清楚。”

    “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张辽点了点头,一拱手:“辽只负责听命行事。”

    “伯虎兄怎么说,辽就怎么做。”

    赵风笑道:“放心,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办好了,绝对大功一件!”

    张辽一拱手:“辽就拭目以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